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林釜生 主编 页数:127
Tag标签:无
前言
字如其人,作品即人品。人的品格、胸襟如何,决定着作品的气象,低俗的人作品不会高雅。林釜生、刘蒙平、唐果、梁祥金、温进是我的同行,与他们相识缘于书法,他们近年来活跃于书法界。最近在南宁谋面,他们带了这套《中国书法经典作品章法解读》丛书(隶、楷、行、草、篆)的书稿给我看。 说实话,从事书法这一行,关于书法的书看过无数,患了“审美疲劳”症。但我看到这部书稿,还是感到眼前一亮,从书稿的排版设计、所选的作品到内容文字,都很新颖。当然,新颖的前提是专业性、学术性和可靠性。有的经典作品通过他们的剪裁或者局部放大之后,让人觉得本来司空见惯的经典作品原来还有另外一种美、另外一种味道!难得的是,书稿中有我没见过或者说以前没注意到的作品,没想到我在这套书稿中发现了好东西,厉害!可见这几位作者花了很大的心思。 这套丛书思维开放,有厚度,看问题有大局观,不说那些尽人皆知的套话、空话、老话,读了之后觉得蛮有意思,所以我特推荐给周围的朋友和广大读者。
内容概要
这是一套关于中国经典书法作品解读的丛书。编写本丛书的缘起,一是因为广西美术出版社的约稿;二是编者发现,目前已出版的解读章法的书,大多收入的是明清以来书家的作品,对明以前秦汉以来书家作品较少关注。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楷书卷》分册。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楷书概述 第一节 楷书的含义 第二节 楷书的源流 第三节 楷书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构成第二章 楷书的章法介绍 第一节 楷书章法的重要性 第二节 草书章法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楷书章法要素第三章 晋、魏、唐经典楷书作品解读 第一节 晋楷经典作品解读 第二节 魏碑经典作品解读 第三节 唐楷经典作品解读第四章 唐以后各代楷书经典作品章法解读 第一节 手卷 第二节 手札、小品 第三节 条幅 第四节 中堂 第五节 对联 第六节 屏条 第七节 斗方 第八节 扇面 第九节 题匾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楷书概述 第一节 楷书的含义 楷书,也称正楷、真书、正书。楷是“楷模”、“法度”、“样板”之意,《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由隶书简约演变而来,初创于汉,完备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传承于唐后各代,主要包括晋楷、魏楷、唐楷三大类风格。在篆、隶、行、草诸书体中,楷书形成最晚,但由于易认易读,应用非常广泛。千百年来人们都把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基础,作为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楷书的源流 一、楷书的雏形——八分书 早在秦代,中国正规的字体是“小篆”。由于需要一笔一画地书写,相当麻烦,一般人不愿受此约束。特别在战争和出现紧急情况时,这种书写速度较慢的字体满足不了快速便捷的需要。于是,写得随便一些的隶书(图1)就出现了,在汉代成为一种最主要的书体。东汉魏晋之时,又出现了隶的简单写法,即结构整齐,点画出现波磔。当时为了区别旧隶书,就将这种书体称为“八分”(图2)。 由于“八分”书写得齐整、规范,人们便把这种齐整化的隶书称之为楷书。唐张怀瑾《书断》中说“(八分)本谓之隶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古人所说的楷书与今天所说的“楷法”是有区别的,但规范齐整的隶书对楷书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楷书的形成——晋楷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期,楷书正式成为一种典范化的书体。楷书的出现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贡献,其中成就最高者当数钟繇和王羲之。钟繇一直被视为楷书之祖而被世代景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