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张学淳 页数:248
前言
泱泱华夏,素以拥有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史而著称于世。且不说上古的三坟五典,就是后世的经史子集,哪一样不是卷帙浩繁?唐诗却蕞尔而秀出,短小的艺术形式偏偏赢得人们的特别喜爱,至今还是那么脍炙人口。就说孕育它的母体唐代吧,也不过是中国文明史上一个稍有成就的封建王朝,生命长度还没有超过三百年,拿文人们的话来说,只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在政治、经济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彪炳千古的卓越建树,在文学史上为什么造就出如此蜚声中外的瑰丽辉煌呢?细细地揣摩,也许是源于以下三点:一、唐诗这一诗歌艺苑的鲜花,之所以能够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是因为它根植于国家和平统一和经济繁荣的生活沃壤上。诗歌的发展与繁荣固然有它本身的艺术规律,可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在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的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动乱之后,隋唐王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这不但给人民带来了渴盼已久的和平安定的生活,也结束了长时期的南北文化发展殊途的现象。南方的绮丽辞风和北方的贞刚气质相结合,“各去其短,合其所长”(《隋书·文学传叙》),终于汇成了诗歌大潮的汪洋与浩瀚。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复苏向好,开创出“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的“开元盛世”。人们歌唱和平,歌唱生活,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向前发展。唐王朝又采用“以诗歌取士”的选拔才能的用人机制,不但使诗人普遍受到社会的礼遇与尊重,也极大地加快了唐诗的发展步伐。
内容概要
作者撰写128篇解读性短文,涉及唐代七言绝句作者达63人,结撰成这本专集,名之为《唐人绝句品读》。旨在带领读者们从出处行藏中去寻绎古代诗人的情感潜流;从身世沉浮中去感知他们的心灵律动。不拘常规,不囿成说,用全新的视角去解读这些诗歌文本。读者既能领略古代诗歌的芬芳,又能品味现代散文的醇美。
书籍目录
前言赞春画柳总相宜 ——贺知章《咏柳》喜剧场景伤老情怀 ——贺知章《回乡偶书》西北边陲杨柳怨 ——王之涣《凉州词》一曲怀乡戍卒情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人荷竞艳诗画相兼 ——王昌龄《采莲曲二首》(其二)一江寒雨寄冰心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异乡佳节绘亲情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叠阳关送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请缨报国赤子情怀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恋乡思友出川游 ——李白《峨眉山月歌》弥足珍贵的友情风景 ——李白《赠汪伦》但凭明月寄愁心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远影孤帆惜别情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李白《山中问答》银河飞泻谪仙诗 ——李白《望庐山瀑布》孤帆远望绘天门 ——李白《望天门山》轻舟疾驶庆生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落梅笛怨迁谪情怀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洛城笛曲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悲歌一曲哭晁卿 ——李白《哭晁卿衡》以身许国醉倒何妨 ——王翰《凉州词》人间何处觅桃源 ——张旭《桃花溪》黄昏风雪壮君行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一幅少女夜吟图 ——高适《听张立本女吟》凌寒秀出见高标 ——张谓《早梅》爱意诗情汇笔端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
章节摘录
人荷竞艳诗画相兼展卷研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俨然是一幅采莲图——你看,荷叶与罗裙,浑然碧绿;荷花与笑脸,火样鲜红。经清水渌波一映衬,色泽特别艳丽,对比更加鲜明。这该是多么美好的画面!既是采莲图,画面的中心和主体当然是采莲人。可是通读全诗,既看不出她采莲时的一举一动,也不见她采莲中的一颦一笑;而罗裙人面、嘹亮歌声,又明明有活泼泼的采莲人在。这就像云中龙、海中蛟,表面上看不见一鳞一爪,却分明活跃着一个腾挪天矫、倒海翻江的神奇的生命。诗人驱遣出神入化的彩笔,使画中人欲隐更显、欲盖弥彰。这样精巧的艺术构思,怎能不激起读者的阅读关注呢?开章两句暗用比喻修辞,使人与荷花凝成一个浑然无间的整体——圆圆的荷盖本是自然生成,不须人工制作,诗人却妙不可言地用一个“裁”字,那意思无疑是说,那“荷叶”和“罗裙”都好像是用同样的绿色纱绸精心裁剪而成。这仿佛是赞赏“荷叶”像“罗裙”一般型制美丽,又像是称许“罗裙”像“荷叶”那样浑然天成。你想,既是同工裁剪,哪是“荷叶”,哪是“罗裙”,如此浑然一色,又怎么分得清呢?一个“裁”字,真可谓点石成金,笔歌墨舞。荷花向着脸庞“两边”开放,脸蛋儿却“看不见”了,那不明明是用来比喻人的脸庞也像荷花一样那么鲜红娇丽么?如果诗人直截了当地比喻:罗裙像荷叶那么碧绿,脸庞像荷花一样鲜红,不但失之俗滥,诗的韵味也会荡然无存;多才的诗人往往追求诗歌语言陌生化,同样是用比喻,却绕个弯儿来表达,造成荷叶罗裙依稀难辨,人面荷花扑朔迷离的视觉效果,不但使画面明丽清新,不也使诗情浓郁,诗意盎然?
编辑推荐
《唐人绝句品读》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