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琵琶行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吴玉霞  页数:293  

前言

大约已经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我曾为“文革”以后学院复课首批民乐系老学生吴玉霞的独奏音乐会节目册写过一个简短前言,那时她已经是在乐坛相当活跃,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琵琶演奏家了。她担任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受到听众欢迎,同行称赏。时间流逝很快。最近玉霞找我,希望我还能为她即将问世的一本综合文集再写几句话。我粗粗浏览文集内容,令我惊喜的是她的专业活动又有了不少新的扩展。例如音乐会演出十分频繁并国内外兼顾,去了许多新的地方;又例如演出搭配讲学,录制不少专辑音带、唱片、光盘;她还积极参与了新乐曲创作,进入改编行列。她同时又着力发挥文笔才能,并以各种方式推展琵琶这一乐器专业技艺。显然,眼下的这一本新的“文集”应便也是明显例证。当然,掌握、增添给予对象手段愈多,对社会影响自然也就更大。她还参与了可能的教学活动,帮助学院培养年轻后辈;也还继续参与并继续获得新的国家级演奏比赛奖项等。吴玉霞告诉我说这些也都是属于她个人的《琵琶行》。我想,她即将问世的文集将会较充分展示有关上述内容,会比我以上所简述的三言两语要清晰、丰富得多。我希望她的这本带着岁月流动痕迹的文集能获得喜爱她弹奏的更多听众的喜爱,希望她的这本文集也能像她弹奏的音乐那样受到更多听众的欢迎。

内容概要

《我的琵琶行》是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吴玉霞的最新力作,向你展示其对琵琶艺术的思考与实践。    全书包括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3部分,分别记录了吴玉霞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她对琵琶艺术的难解之情缘及做人、做事之准则。

作者简介

吴玉霞,中国当代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 
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乐团艺术委员会成员、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全国性琵琶赛事评委,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委员及论文评阅人,沈阳音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第二军医大学人文教育客座教授,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妇女“十大”代表。曾任全国青联委员、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文化部青联副主席。

书籍目录

序言琵琶缘 一、自言自语 二、少年剪影 三、上海情结 四、童趣 五、弄堂里的开心事儿 六、那个年代的“吃” 七、聪明人不犯相同的错误 八、上海小姑娘 九、玩出来的同学情 十、福利与购物券 十一、那个年代的课程设置 十二、共鸣 十三、兴趣小组 十四、苦中有乐 十五、初识琵琶 十六、一场小小的风波 十七、为尼克松访华的专场演出  十八、第一把属于自己的琴 十九、哺育我成长的少年宫 二十、渡江拜师 二十一、北上求学 二十二、舞蹈学院音乐班 二十三、感受大师的魅力 二十四、榜样的力量 二十五、探亲 二十六、悲喜交织的“红灯牌”收音机 二十七、怀念父亲 二十八、母爱伟大 二十九、温馨病房琵琶情 一、东瀛琵琶行 二、中国音乐的魅力 三、从“韩流”和“汉风”看东亚文化交流 四、随李岚清出访俄罗斯 五、弘扬井冈精神抒写人生精彩 六、狮城的“丝弦随想” 七、向前辈艺术家朴东生先生致敬 八、琵琶声声传情缘 九、职业的乐趣和艰辛 十、站在令人陶醉的舞台上 十一、两岸琵琶情 十二、忙碌的得与失 十三、人在旅途 十四、飞雪迎春话心境 十五、感受高铁 十六、多了一份牵挂 十七、《千秋颂》给我的自信与自强 十八、态度决定高度 十九、享受职业女性 二十、女性应该学学这样的心态 二十一、有感于孙晓云的《书法有法》 二十二、团拜会联想 二十三、“传化”精神 二十四、《指尖上的舞蹈》再版手记 二十五、政协提案背后的故事琵琶魂 一、弹拨乐器之王——琵琶 二、中国弹拨乐器的魅力 三、富有特色的琵琶锣鼓 四、“应该跪着听”的曲子——阿炳的音乐  五、民乐宗师刘天华 六、琵琶传递的春之旋律 七、艺术的兼容并蓄 八、用琵琶演绎外国名曲 九、《瀛洲古调》简析 十、把握民族与民间风格之神韵 十一、《孔雀东南飞》的技法特色及语汇表达 十二、对月抒怀的琵琶文曲 十三、气势恢宏的琵琶武曲 十四、关于琵琶琴弦的选择与使用 十五、采撷生活的旋律 十六、探讨比赛心得思考艺术审美 十七、文化精神的培育需要行动和自觉 十八、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文化自信附录 附一 珠落玉盘为霞满天——浅析吴玉霞的成功历程朴东生 附二 一弹琵琶动四方——吴玉霞琵琶音乐会杂感乔建中 附三 从小我到大我的飞跃——著名琵琶演奏家、全国政协委员吴玉霞的人生轨迹姝明 附四 曲谱《律动》 附五 曲谱《风戏柳》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从小我就喜欢家里来客人,一是来了客人会很热闹,二是来客人我们会有好吃的。不管是客人带来的还是爸妈招待的,我们总是少不了跟着一起“享受”。虽然来了客人我们这些小朋友只能在小桌上吃饭,但是,很自由。首先爸妈会破掉吃饭时“不许讲话”的规矩。另外,我们也可以抢着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南方人,一年四季习惯吃米饭。让主食翻花样变化着吃也是常事,只是很需要功夫。平时妈妈上班没有时间,只有在星期天休息日的时候才能做到。记得有一次,外婆为了改善伙食,给我们做肉包子。包子确实好久没有品尝了,我们被那新鲜的菜香、肉味,深深吸引。外婆不停地蒸包子,一屉、两屉、三屉、四屉,我们几个孩子不断地吃着数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谁料到,我一个女孩子居然吃了八个。当我兴奋地告诉外婆时,把她老人家着实吓了一大跳。那天,全家并没有为改善生活的“美味”而高兴,大人们则提心吊胆,担心我们几个小孩是否会撑着了。小时候,我们吃西瓜,好像几乎很少买完整的。印象中那时我们周围普遍去买“西瓜瓤”,即各种品种的西瓜混合在一起。卖瓜的地方离我们家有一段距离,我们经常结伴儿一起去排队买西瓜。那时的钱很顶用,5分钱可以买一大锅,瓜瓤有粉红的、黄色的,我们还经常研究哪种颜色的西瓜甜。一次,我们在聊天中发现有人在嗑瓜子,我们才知道西瓜子晒干了可以炒着吃,西瓜皮可以腌制咸菜,紧贴瓜皮的白色部分还可以炒菜吃。可当时流行“解放瓜”的瓜子实在太小了。不过,我们还是尝试了——在炒西瓜子儿的同时放了一点糖,结果既满足了我们的“馋”,又得到了大人们的“夸奖”。爆米花,我们家是一两个星期爆一次。每次听到弄堂里那个推着小车的师傅喊着“爆炒米花啦”的时候,我们就拿着早早准备好的米和一勺油,还有几粒糖精片飞速跑出去,有时稍去得晚一点,排队等一个小时都是经常的事。记得那时候,除了爆大米,还有玉米、年糕片、白薯干和蚕豆等。我爸我妈,文化程度不高。我爸好像读过一点私塾,字儿写得很不错,也挺能拽的。我妈是通过“扫盲”运动开始进入文化学习的。记得我妈妈当时学习是很努力的,经常回来干完家务,安顿好我们几个,她就开始“挑灯夜战”。功夫不负有心人,考试的时候分数还不低呢。人的生存环境、命运会有天地之别,但我以为,倘若你善于积累、发现、挖掘,忽略身边那些个不足挂齿的区区小事,不仅能促使自己发奋进取,更可以使你变得聪明、智慧,这可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父母为孩子创下的“天地”固然重要,然而父母留给孩子们的“言传身教”更是难能可贵,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我妈妈总说,家务活儿是女孩子的本领,可以会了不做,不能不会而不做。我很小就会上菜场买菜了,不过,那时买菜内容很简单,基本上是直来直去,那几个熟悉的摊主都快认识我了,有时多余的菜还送我一点,比如菜叶子,叫我带回家拿盐捺一下拌着吃,或者腌一下当咸菜。上海人喜欢吃泡饭,特别是菜泡饭,那是很香的。我们家经常爱做菜饭,这样吃既有菜也有饭。将青菜先拿油煸一下,然后将切好的咸肉和米放进锅里,再放一些盐和味精,水要比正常的白米饭略多一点点,开锅后焖的时候一定要拿微火。吃的时候一定要放一勺猪油,那鲜美的味道好极了,令人垂涎三尺。

后记

《我的琵琶行(附光盘1张》文稿雏形,始于2003年。当时大家都在为非典时期的“恐慌”而躲在家里休息,而我却收获了6万多字的随笔和一本曲谱《儿童趣味琵琶曲集》(2004年3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文稿第一部分“琵琶缘”的首位读者,是我的婆婆茅金丽女士,她看后给了我充分的鼓励和有益的建议。之后,也就萌生了我续写的热情……今年2010年8月28日,我将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虽然每年都会有若干场个人的音乐会,但像1994年10月曾经举办的《千秋颂》独奏会之规模还是不常有的,也是我至今最为满意和难忘的专场演出。此次作为庆祝中央民族乐团50华诞活动之一、作为列入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支助项目的个人独奏会,如何区别于以往的专场,是本场音乐会考虑较多的问题,沿袭惯例定位于“请了多少位作曲家写曲”?还是“推出了多少新作品”?……很是进行了一番斟酌。即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的《玉鸣东方——吴玉霞琵琶独奏音乐会》上,我将精选若干首琵琶独奏、重奏、协奏作品与中央民族乐团管弦乐队共同演绎琵琶经典。与此同时,还将系列推出《我的琵琶行》一书(附个人作品集)、《指尖上的舞蹈——琵琶技术技巧练习38首》、《珠落玉盘——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现场实录DVD》、《玉鸣东方——吴玉霞琵琶独奏专辑CD》等,力求多方位地展现自己对琵琶艺术及其审美理念的思考与实践。这也是催生《我的琵琶行(附光盘1张》一书的缘由。《我的琵琶行(附光盘1张》共有三部分:《琵琶缘》、《琵琶情》、《琵琶魂》,分别记录了我在“成长与记忆”、“观察与思考”、“艺术与人文”方面的所思所想,表达了我对琵琶艺术的难解之情缘及做人、做事之准则。感谢多年来培育我的祖国和父母、师长、同行及乐迷朋友;感谢长期以来使我保持平和心态并不懈追求的家庭教育和温馨氛围;感谢为《我的琵琶行(附光盘1张》作序赠言的前辈艺术家吴祖强先生;感谢为我挥毫题写书名的书法家孙晓云女士;感谢为此付出心血的所有朋友们!没有刘幸偕同学的举荐,没有“美丽一珠”(我的博客名)与网友们的互动与交流,没有大家的帮助和支持,就没有《我的琵琶行(附光盘1张》的问世。

编辑推荐

《我的琵琶行(附光盘1张)》:向你展示其对琵琶艺术的思考与实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琵琶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这是一本带有自传体和成长过程记录的图书,作者是一位青年琵琶演奏家,全书实际上是讲述自己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经历和感受,其成长过程对年轻人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尤其对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应好好一读。
  •   吴玉霞的弹琵琶非常好,她出的教材视频都非常捧,有一些都绝版了
  •   琵琶收藏进行时~这本书写了很多吴老师的精力以及感悟-。-淡淡的文字,但蛮能打动呐-,-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多用点心,多刻苦一点!
  •   吴玉霞的书值得买,值得看,值得收集,她弹琴非常捧
  •   很好的书,光盘内容很好听
  •   弱国文字能够像琵琶一样美妙那就太好了!
  •   写了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的人生经历,特别是琵琶艺术上的探索。为广大琵琶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书
  •   很喜欢的演奏家,准备写论文看的
  •   吴老师要是文笔能像弹琵琶那么好就好了。可以看出很有真情,可惜写作方式俺不喜欢,写作水平也是实在不敢恭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