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政治人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王晓燕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08出版)  作者:王晓燕  

前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学术文化传统,两千年前儒家经典《大学》即倡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意即涵蕴着彰扬学术、探索真理。而《中庸》论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则阐释了学术研究的治学精神以及达到真实无妄境界的必由之路。因此,从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审视与洞察,社会发展、科学昌明、思想进步,从来离不开学术科研力量与成就的滋养与推动。大学是国家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而科学研究的水平则又体现了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是一所现代大学重要的标志。因此,一个大学的学术气氛,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引导着学校的科研状态,而且渗透和浸润着这个大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信念。这正如英国教育思想家纽曼所言,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与发展、实验与思索的高级力量,它态度自由中立,传授普遍知识,描绘理智疆域,但决不屈服于任何一方。大学的使命应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学术和人才。因此,大学应成为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上海政法学院是一所正在迅速兴起的大学,学院注重内涵建设和综合协调发展,现已有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专业。学院以“刻苦、求实、开拓、创新”为校训。这既是学校办学理念集中的体现,也是学术精神的象征。

内容概要

《成长中的政治人:角色社会化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共八章。第一章着重探讨大学生角色社会化与政治心理之间的理论关联,从角色社会化的观察视角出发,分析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内在结构及其特征,大学生政治心理发生的机制与过程;第二章和第三章着重探讨了社会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及其变迁过程的外在制约性和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发展在政治心理变迁中的主导作用;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着重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社会与自身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历社会角色的冲突与政治人角色的偏离,实现角色整合与政治人角色重构的过程;第七章着重探讨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实表现、基本特征,以及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化的主导趋势;第八章总结回顾了当代大学生角色社会化与政治心理变迁的历史过程与主要特点。

作者简介

王晓燕,法学博士(社会学专业),现为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与政治心理研究。曾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术论坛》、《当代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国家民政部课题一项、省级课题多项,参编教材-部。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章 角色社会化视角中的大学生政治心理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念的导入第二节 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角色与政治心理第三节 角色社会化与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形成第二章 社会变革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社会变革第二节 社会变革对当代大学生角色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冲击第三章 个体意识的发展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发展第二节 个体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角色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影响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及其冲突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多元化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的角色适应与角色冲突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的认同危机与政治冷漠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的认同危机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危机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第六章 角色整合与当代大学生政治人角色的“重构”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多元社会角色的整合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人角色的重新结构化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分析与变化趋势第一节 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分析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分析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变动趋势与未来展望第八章 角色社会化进程中的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过程与特征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的历史进程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的基本特征结束语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2.关于政治社会化与政治角色  政治社会化的研究领域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社会个体学习政治知识、获得政治取向,形成和完善政治人格,以适应政治生活的过程;二是研究政治文化的传播、代际传递和变迁的方式和过程;三是研究政治体系的运行过程及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可以具体化为七项内容,即:政治文化的传递与变迁;培养、完善政治人格与政治自我的实现;政治角色的获得和扮演;教导和获得政治技能;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政治体系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政治体制的整体剧变与政治社会化。其中,培养、完善政治人格与政治自我的实现,政治角色的获得和扮演,教导和获得政治技能三个方面的内容与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直接相关。  (1)政治人格的形成、完善与政治自我的形成和发展。美国学者雷斯认为,每个人实际存在着六种不同的自我:实际自我、自认的自我、自己期望的自我、他认的自我、他人希望的自我、自认他人希望的自我。“这些自我彼此之间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而形成矛盾。”①政治自我是政治人格(个性)的一部分。阿尔蒙德认为,政治自我是“各种不同感觉和态度的混合”,②包括基本的政治态度和信仰,对政治制度的认识,对当前的政治事件、政治问题、政治人物和政策的看法。政治态度是政治自我的核心部分,但不能把对政治自我的解释局限于政治态度层次。政治自我就是一个人的政治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政治认识、政治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政治评价,个体对自己的政治调控能力。  (2)政治角色的学习和扮演。政治角色是社会政治系统所规定、社会成员所期盼的特定政治人的行为模式。政治角色通过政治人在政治社会中的地位、职务、身份表现出来。政治人的政治地位、职务、身份及其行为只有通过与其他政治角色或社会角色的互动和联系才能表现出来。政治角色是政治系统的构成要素,政治角色的扮演过程就是政治社会的运行过程。政治角色的扮演首先要知觉和认识角色期盼,准确地知觉自己在政治角色结构中的地位,认识自己所充当的政治角色的权力的大小,自己与其他相关政治角色的关系,学习扮演政治角色的政治技能。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论文《偏离与重构:角色社会化进程中的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基础上修改而成。博士论文通过答辩至今时间已一年有余。这一年以来,我国经历了“藏独”事件、汶川地震、奥运会、“七五”事件与建国六十周年庆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身处大学校园,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给校园的冲击,倾听到了洋溢着时代气息与青春活力的大学生们为祖国摇旗呐喊的坚强有力的声音。为了把这些声音记载下来,本书在对博士论文原有结构和内容加以调整和修改的基础上,特别增补了一年来大学生在系列重大社会与政治事件中的政治心态及其表现。“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大学生社会角色和政治心理的发展是紧紧围绕着我们时代的主旋律的。关注并研究这一问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转换大学生政治心理传统理论研究视角的一种尝试,本书所做的研究是探索性的,在理论与方法的具体运用方面不足之处难免。本书中的研究侧重于学理性分析而非对策性研究。由于论题涉及的理论深度和广泛性较难把握,在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上主要聚焦于大学生社会角色与政治心理变化的原因、过程、特点和趋势,至于这种变化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发展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如何解决其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育健康政治心理,建构健康政治人格等方面都没有深入论证。由于笔者的精力及能力所限,关于这些方面的一些构想及实施,只能留待将来。衷心感谢上海政法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为本书的思想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的平台。真诚地希望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便于本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特别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金国华教授对我的教诲和提携。并向多年来给予我无私帮助的可敬的老师、朋友和家人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编辑推荐

《成长中的政治人:角色社会化与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变迁》:上海政法学院学术文库。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成长中的政治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