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上海鲁迅纪念馆 编 页数:250 字数:207000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关于研究鲁迅的文集,书中包括了:《六十述怀——庆祝上海鲁迅纪念馆成立60周年》、《上海时期的鲁迅与“海派”文化精神的抵触——兼论“海式”眼光中的鲁迅形象》、《“绝望”的抗争与感伤的“沉沦”——鲁迅与郁达夫比较》等文章。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书籍目录
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60周年亲切的感受 衷心的感谢——庆贺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60周年一个老朋友的祝贺与感谢在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道路上——庆祝上海鲁迅纪念馆建馆60周年一月的情思——贺上海鲁迅纪念馆开馆60周年建馆60年志庆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上海鲁迅纪念馆宣传教育工作巡礼锲而不舍、广种博收——上海鲁迅纪念馆文物征集60年回顾我和上海鲁迅纪念馆我与上海鲁迅纪念馆风雨一甲子前程更辉煌1986年杂忆木刻遗存展辉煌——我与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的情结坚持科学发展观——略述在鲁迅纪念馆工作的体会陈列忆旧六十述怀——庆祝上海鲁迅纪念馆成立60周年鲁迅作品研究鲁迅杂文及其文体考辨(三)《野草》对市侩主义的批判鲁迅生平研究再论鲁迅的“独战”(一一)上海时期的鲁迅与“海派”文化精神的抵触——兼论“海式”眼光中的鲁迅形象鲁迅同时代人研究《奔月》人物原形分析及高鲁冲突中的鲁迅、许广平鲁迅与厄普顿·辛克莱“绝望”的抗争与感伤的“沉沦”——鲁迅与郁达夫比较史料·辩证林文庆:一位难勾脸谱的历史人物——一兼谈鲁迅跟厦门大学一些人的分歧台湾在戒严时期有关30年代文艺作品能否开放的争论关于东京“左联”重建后中国留日学生的文学·艺术活动(补一)——《中华美术座谈会第一次习作展览会》及木刻鲁海漫谈父亲曹靖华的一帧木刻肖像徐讦看张爱玲读书杂谈《许寿裳遗稿》出版前言在新的学术空间中直面鲁迅——评靳新来《“人”与“兽”的纠葛——鲁迅笔下的动物意象》海外鲁研华严的世界与革命编后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鲁迅自己对“商业气”一向十分敏感和反感。他在来到上海之前,到“革命策源地”广州住了两月就“骇然”于“这地方,却正是军人和商人所主宰的国土”,为此感到十分不耐。鲁迅把上海目为“商场”,感觉“上海到处都是商人气”。他曾称上海文坛为“文摊”,表示对商业气侵入文坛的不满。正因为认识到经济资本是支配上海社会生活的重要因素,鲁迅常常强调在上海学“雅”的经济成本。∞即使同是商人他也认为上海的商人尤其可厌些,足见他对上海商业气氛的抵触之深。譬如他在谈到李大钊有些“儒雅”、“朴质”而又有些“凡俗”的气质时说:“这样的商人,我在南边没有看见过,北京是有的,是旧书店或笺纸店的掌柜。”鲁迅是反感一切见利忘义的行为的。许钦文一次坐电车逃了票,当不无得意地向鲁迅提起的时候,鲁迅则“现出厌恶的神气”,使许钦文深刻地感受到鲁迅“痛恨为着一点小便宜而忘却正义的人”。鲁迅常常喟叹上海洋场上的只顾眼下一己私利、不顾长远和道义的急功近利风气,他曾这样讲述他在内山书店得到的印象:“我常常坐在内山书店里,看看中国人的买书,觉得可叹的现象也不少。例如罢,倘有大批的关于日本的书(日本人自己做的)买去了,不久便有《日本研究》之类出版;近来,则常有青年来寻关于法西主义的书。制造家来买书的,想寻些记载着秘诀的小册子,其实那有这样的东西。画家呢,凡是资料,必须加以研究,融化,才可以应用的好书,大抵弃而不顾,他们最喜欢可以生吞活剥的绘画,或图案,或广告画,以及只有一本的什么‘大观’。一本书,怎么会‘大观’呢,他们是不想的。其甚者,则翻书一通之后,书并不买,而将其中的几张彩色画撕去了。”
编辑推荐
《上海鲁迅研究(2011·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