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王立人 主编 页数:305
前言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提出:“加快裁判文书的改革步伐,提高裁判文书的质量。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对质证中有争议证据的分析、认证,增强判决的说理性;通过裁判文书,不仅记录裁判过程,而且公开裁判理由,使裁判文书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司法公正形象的载体,进行法制教育的生动教材。”2001年以来,我院为切实提高审判水平,积极推进裁判文书改革,坚持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比活动,认真组织撰写裁判文书制作理论研究文章和典型判决书点评。经过不断实践,在裁判文书制作理论研究和实例点评方面出了一些调研成果,裁判文书制作水平有所提高,现加以遴选,汇编成书。本书內容来源于和服务于审判实践,作者均为我院工作人员,其中大部分为崭露头角的年轻法官。正文分为两大部分。上篇裁判文书制作理论研究,选入论文6篇。下篇裁判文书制作实例点评,选入点评24篇,井附判决书。点评标题均包括正题和副题。各类文章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更好地反映裁判文书制作的实践轨迹和改革趋势。“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愿本书的出版,能够与更多的法院同仁和社会各界共享,藉此提升法官裁判文书制作水平,增强司法公信度,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一份贡献。
内容概要
本书汇编了二○○一年以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组织撰写的关于裁判文书制作理论研究和实例点评调研文章共计三十篇。 本书内容来源于和服务于审判实践。正文分为两大部分。上篇裁判文书制作理论研究,选入论文6篇。下篇裁判文书制作实例点评,选入点评24篇,并附判决书。点评标题均包括正题和副题。各类文章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以更好地反映裁判文书制作的实践轨迹和改革趋势。
书籍目录
序上篇 裁判文书制作理论研究 裁判文书古今中外比较/周琦 裁判文书改革路径探微/周琦 裁判文书语文修辞运用/姬元生 裁判文书制作理念转变/胡勇敏 裁判文书热点问题探讨/胡勇敏 裁判文书法律条文附录/丁戈文、范萍下篇 裁判文书制作实例点评 刑民交叉单位犯罪的结构把握和文字驾驭——(2005)徐刑初字第260号合同诈骗案刑事判决书点评/章亮亮 “控辩式”庭审方式的书面“休止符”——(2007)徐刑初字第695号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受贿案刑事判决书点评/章斐 错落有致的“几何公式”——(2009)徐刑初字第26号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盗窃案刑事判决书点评/陆文嘉 先同后异的“焦点式”事实叙述方式——(2001)徐民初字第410号名誉权案民事判决书点评/胡勇敏 以“评判如下”取代“经审理查明”——(2001)徐民初字第1175号人身损害赔偿案民事判决书点评/张缨 复合之诉与先易后难的统筹兼顾——(2006)徐民一(民)初字第3666号离婚案民事判决书点评/王志峰 “事理”有详略而“法理”须针对——(2006)徐民一(民)初字第4542号劳务派遣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章斐 从叙事到说理的心证“三部曲”——(2007)徐民一(民)初字第3802号财产损害赔偿案民事判决书点评/陆佳 环环相扣的“工艺流程图”——(2008)徐民一(民)初字第3031号劳动争议案民事判决书点评/许斌 平稳周到的“证据规则”运用——(2004)徐民二(商)初字第685号买卖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薛莲 质证和认证的精巧构思——(2005)徐民二(商)初字第283号服务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倪超峰 在说理部分实现“看得见的正义”——(2005)徐民二(商)初字第633号票据追索权案民事判决书点评/王莉 举重若轻的“三点式”说理——(2005)徐民二(商)初字第1006号董事、经理损害公司利益赔偿案民事判决书点评/薛莲 体现“当事人主义”和“法律真实”司法理念——(2007)徐民二(商)初字第548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朱佳平 选择性履行判决主文的有益探索——(2007)徐民二(商)初字第601号买卖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朱佳平 优秀判决书与优秀审判论文之异同——(2007)徐民二(商)初字第1260号财产损害赔偿案民事判决书点评/林俊华 论证说理要诀“三字经”——(2007)徐民二(商)初字第1569号加工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贾翌 “慎言”以求简而“善言”以求精——(2005)徐民三(民)初字第826号承揽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钱文珍 理由阐述着重体现“五个性”——(2005)徐民三(民)初字第1328号财产损害赔偿案民事判决书点评/曹艳贤 证据前置和理法结合的有机统一——(2006)徐民三(民)初字第937号房屋租赁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范萍 浓淡相宜的“水墨山水画”——(2008)徐民三(民)初字第550号租赁合同案民事判决书点评/吕燕娜 “政府信息公开第一案”的规则展示和争点解读——(2004)徐行初字第76号房屋登记行政协助案行政判决书点评/张缨 行政争议焦点的归纳罗列和分析论证——(2006)徐行初字第35号治安行政强制及行政赔偿案行政判决书点评/林俊华 重视对败诉行政相对人的人文关怀——(2007)徐行初字第1号教育行政确认案行政判决书点评/林俊华
章节摘录
上篇 裁判文书制作理论研究裁判文书古今中外比较/周琦六、中华人民共和国裁判文书特点建国初期,我国裁判文书的结构形态与制判特点基本沿袭了民国裁判文书。随着1957年司法改革运动的兴起,彻底废弃了旧的司法制度,并对制作裁判文书的主体队伍进行了更新改造。从此我国的裁判文书开始形成了“事实、理由、主文”这一结构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60年代初,最高人民法院下达《关于改进审判文书的文风问题》一文曾指出:裁判文书应该做到“叙述事实简明清楚,特别是把关键问题交代清楚;判断事实的观点正确,态度鲜明,理由充分,引用政策法律恰当;使用语言文字确切精练,通俗易懂(不用方言土语),标点符号也用得正确,使识字的人一看就懂,读起来能使不识字的人听懂”。1991年公布施行的民事诉讼法第138条规定:“判决书应当写明:(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法院。”这一时期裁判文书的特点是叙述事实简约,阐述理由简练,文字运用简明扼要且口语化,逻辑推理比较严密。
编辑推荐
《裁判文书制作新探》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