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页数:675
前言
文学所三十岁了,正在步人青壮年,焕发出勃勃生机。而我,进文学所不过三年半的时间。工作中,经常听文学所的老同志谈起初创时期的一些往事。他们如何招兵买马,如何和新人谈话,如何要求科研人员,及至谈起当年的办公条件,感叹不已。通过他们的介绍,我开始了解文学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兴旺,也逐步了解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的转型,新世纪以来的变化。 我在想,文学所的三十年,其实也是伴随着我们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步伐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二00八年以来,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在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教育界的三十年,卫生部门的三十年,农村的三十年,都市的三十年。一个和我们有密切联系的文联,做三十年的回顾和展望,就涉及文学、戏曲、戏剧、影视、美术、书法、曲艺、翻译、杂技等十几个艺术门类;而仅仅一个文学门类,就有改革文学的三十年,长篇小说的三十年,儿童文学的三十年,散文随笔的三十年,知青文学的三十年,先锋文学的三十年等等之说。 真像不少人已经意识到、说到的那样,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但对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则是扎扎实实的一个时间段。人生有几个三十年?三十年前的婴幼儿,今天已是步入中年门槛的成年人。三十年前的中年人,如今都已步入老年的门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十年又是一段漫长的日子。三十年前的中国人,哪一个离得开粮票、布票、副食品卡?上海人的半两粮票,可以买一根油条,可以买一块蛋糕。换一句话来说,你光是有钱,没有这半两粮票,还买不来蛋糕和油条。同样是这半两粮票,后来成为外地人调侃上海人的笑料之一。如今这半两粮票,在票证收藏市场上,已经成为难以寻觅的珍品。而如果我们对今天的孩子讲起粮票、布票、肉票,他们一定会睁大双眼,用诧异不解的目光瞅着你。
内容概要
二○○八年以来,我们国家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在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教育界的三十年,卫生部门的三十年,农村的三十年,都市的三十年。一个和我们有密切联系的文联,做三十年的回顾和展望,就涉及文学、戏曲、戏剧、影视、美术、书法、曲艺、翻译、杂技等十几个艺术门类;而仅仅一个文学门类,就有改革文学的三十年,长篇小说的三十年,儿童文学的三十年,散文随笔的三十年,知青文学的三十年,先锋文学的三十年等等之说。 今天的学界呢,讨论的已全都是全球视野的世界性的课题,既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又要和国际接轨,有我们自己的新意。 三十年的文学所,编选出上、下两卷的学术文选,记录下的是文学所学者们的旅痕。
书籍目录
三十年的文学所(代序)上卷 文学研究 “积淀说”:我的怀疑 略论社会主义文艺规律 与时俱进:文艺如何与人民血肉相连 “原创性”自何而来——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构建之我思 关于杜甫五律的评价问题 中国近代的复古思潮 陈子昂“兴寄”说新论 论隐逸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发展中的意义 再论淮海词 论唐五代小说与诗话的关系 评陈洵《海绡说词》 明代文人心态之律动 成如容易却艰辛——从《海上花列传》解读近代上海都市文化 论须溪与稼轩词风的多重差异 《尚书·无逸》析义 论周立波短篇小说的风格 论鲁迅杂文的体式 略论“孤岛”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 道德的光彩与束缚——关于巴金传记的一封信 大潮涌动中的艺术嬗变——对近二十年来小说的精神审视 “诗怪”李金发及其创作 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时代语境 新时期“文化小说”漫论 陈汝惠与抗建文学——《陈汝惠文集》跋 中国左翼文学的产生 论胡适白话文学主张的“现代”逻辑 新传媒环境下文学批评的责任担当 革命战争文学与作家的心态 上海“新潮社”及其文学活动 论“九叶诗派”的文化源流 《琴声如诉》译后记 小说《娇女》与美国文学、文化史的“对话”——兼论托妮·莫里森对重建美国黑奴文学的贡献 美国小说史上一座里程碑 复杂的莱辛:一位人道主义者的上下求索 翻译研究视野中的跨民族文学文本 小说乃一时代之精神写照——论尤金尼德斯的《中性》下卷 文化研究 日本动漫艺术的产业化发展 上海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宏观思考 论国际大都市形成的文化条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从东京的艺术文化政策看城市文化的“公共性”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范式的分野及反思 历史积淀对现代城市发展的作用 现代服务型公共文化体制创新研究 全球文化产业的趋势和国际大都市的作为 论当代国际传媒研究中的两大关键词:社会责任与问责 再现“东学”——重构亚洲近代的另一种可能 当代中国娱乐文化的三大新变 萨义德坐标 消费文化与都市空间的生产 大众文化的阶层区隔与消费逻辑 从“古歌”看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变 评兰亭论辩中的隶书笔意说 抗战时期的上海历史剧 美学意义·人文意蕴·民俗意味——论苏州山水传统 我们的戏剧缺失了什么 从中和节看唐代节日民俗 人在韩剧中 从男女平等到性别平等——当代妇女观与“跨性别”弱势群体 关于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制”的断想 江南游风初探 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 论中国纺织女神的祭祀礼俗及其影响 晚清民初上海文人的经济生活与身份转型——以王韬、包天笑为例 《美丽上海》中的女性镜像 从跨性别人群看生理与社会性别的多元化 “大团圆”之争:传统人情戏的当代流变与生活政治 围棋方法初论 白马湖畔的小花朵后记
章节摘录
上卷 文学研究 “积淀说”:我的怀疑 三 撇开“个体成长”“主要靠教育……”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不谈,这里我们且来讨论一下所谓“动物性”这个“动力”。 诚然,人和社会存在,都有其“动物性生理基础”方面。吃喝拉撒睡以及生育繁衍等等,对人、对社会,皆不可缺。从发生学上说,人开始生产必需的生活资料以满足衣、食、住等生物的需求,还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但也是他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亦即由此开始,人与动物分道扬镳,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由于,人的生产是能动适应自然规律的劳动,不根据自然规律又加以运用,人不能进行驯养、种植等任何生产劳动;人的生产又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活动,离开这种关系,人同样将一事无成。同时,生产与消费又是一对不可分离的矛盾。消费引起生产,生产引起消费;人在物质生活生产中获得满足的需求,必然导致非动物所能有的新的需求的产生。一句话,人是按社会生产和由此形成的全部社会关系与其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来实现自己历史地发展着的需要的。人必然也必须扬弃作为生物学的人,能动地从属于他所参与创造的社会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才能作为人而存在。换言之,人创造了社会,社会也创造了人,“社会是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社会性是人的最高级,因而也是最本质的属性。否定人的本质及其全部属性对社会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依赖关系,坚持以人的历史活动前提之一的人的动物性作为驱遣、支配人的活动的基本与唯一动力,正是一种非辩证、反历史、与还原论同出一辙的观点和方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众所周知,水由氢和氧化合而成,但水的运动变化(如由液体变成气体或固体)却不能单从其构成的任何一方的性质中获得说明,而只能由两者的化合即其统一体(H2O)和它的存在条件中去求得合乎实际的解释。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