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案件集萃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王立人 主编  页数:270  

前言

沪上徐汇,得名于徐家汇;而徐家汇之称,又缘于纪念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人因地育,地因人彰,名人效应,可见一斑。作为上海近代文明的发祥地,作为当今上海的政治文化中心,徐汇区人文荟萃,名家辈出。爰及当代,名家名流遍布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卫生、文艺、体育等诸多领域,蔚为大观。即便是公堂之上,亦不乏名人身影,案牍卷宗,每多名人事迹。改革开放30年来,徐汇区作为具有较强综合优势的中心城区,已日渐成为繁荣的现代商贸区,领先的科技密集区,一流的文教设施区和舒适的高级住宅区。徐汇区的名人诉讼也日见其多,涉足其间的有著名学者、教授、画家、作曲家、演员、作家、体育明星等。名人案例,因常常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更具影响力,更具典型性,更具普法宣传教育之意义。值此“政法30周年回顾”之际,我院萃取了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名人案例30篇,案由涵盖人格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劳动争议等,用心撰写,详加点评,编辑成书。每篇案例包含人物简介、案情叙述、法官点评三部分,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名流的维权之举,彰显了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应有之义。先贤徐光启有谓:“益于德,利于行,济于事。”历史昭示着未来,书籍传播着文明。本书旨在镜鉴既往,裨益将来,推进民主法制,促进社会和谐。疏漏之处,诚望教正。文中作者,均为我院法官。付梓在即,谨向孜孜笔耕者再致谢忱。是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萃取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所受理的三十起具有代表性的名人涉讼案件,生动地再现了社会名流的维权之举,彰显了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应有之义,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作了有益的思考。

书籍目录

序/王立人何当长留影,且话麦饭石/曹艳贤  ——“江南灯王”何克明诉申连经济技术信息公司肖像权案《碧血浦江》幕后的片酬纠纷/许斌  ——老导演高正诉大江南北杂志社等劳务合同案一篇《家天下》,伤了两家心/张缨  ——名导演古榕、张郁强两夫妻诉包毅范名誉权案教授与养女的公房居住权之争/贾  翌  ——著名生物化学家周光宇诉林梅返还原物案承袭还是独创/胡勇敏  ——编剧胡惠英诉导演徐伟杰著作权案金牌免费镀金,引来索赔诉讼/丁戈文  ——技巧世界冠军范倩诉上海东方商厦有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案音乐片《心祭》送评。导演隐名心不平/钱文珍  ——国家一级电影摄影师殷虹诉南京电视台等著作权案一间受让公房。两度涉足官司/林俊华  ——邓杏媛诉沪上笑星筱声咪返还原物案徒步壮士的身后事/张雪梅  ——余纯顺之父余金山诉青年报社等名誉权案歌词偶合与抄袭之辨析/单南琴  ——《春江花月夜》词作者张鼎盛诉作曲家徐景新著作权案虚假医疗广告惹恼名大夫/曹艳贤  ——中医脑病专家周康诉南京市下关激光医院等名誉权、姓名权案姓名亮相云雀汽车广告之后/胡勇敏  ——著名排球教练沈富麟诉新闻报社姓名权案“金日洋参”的车身广告之讼/贾翌  ——滑稽名角陶醉娟诉上海焦点广告传播有限公司等肖像权案电视节目主持人变身“牛士牌”形象代言人/侯荣康  ——“金话筒”徐春妮诉上海鹏翼电器有限公司肖像权案“格格”要“出嫁”,激怒“皇阿玛”/钱文珍  ——上海艺风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多栖艺人倪睿思演艺经纪合同案普通话的困扰/范萍  ——电视节目主持人毛威诉青年报社等名誉权案为先师立传被指侵权/许斌  ——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子女诉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名誉权案法拉利跑车牵出巨额违约金官司/薛  莲  ——沪上餐饮界名士董荣亭诉上海虹桥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买卖合同案“北方悍马”海上三斗“东方大鲨鱼”/侯荣康  ——篮球前锋马健诉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有限公司劳动合同案篮球巨人与饮料巨头邂逅可口可乐易拉罐/卢嘉献  ——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诉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肖像权、姓名权案“乐事无限”薯片广告引起的纷争/王志峰  ——中南海烹饪大师东林发诉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肖像权案从《国家机密》到《以共和国的名义》/钱文珍  ——王政钧诉国家一级编剧瞿新华委托创作合同案代书遗嘱引发的遗产纷争/王志峰  ——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叔皇前妻曾绍先诉子女陶维伟、陶维佳遗嘱继承案《花姑子》“长个”,招来女艺员讨薪/王  莉  ——台湾演员张庭诉上海飞迈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演出合同案飞来的“外孙子”困惑/侯荣康  ——“百姓最关注的年度法制人物”吴江影诉胡丹越名誉权案画作拍卖拍出报道风波/马怀茹  ——国画大师刘海粟之女刘虹等诉第一财经日报社名誉权案申花掌门人加固“后防”陷入“围墙门”/倪超峰  ——蔡熙鸿诉上海申花俱乐部投资人朱骏排除妨害案花园老宅今犹在,但已物是人非/傅荣  ——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诉画家徐元章返还原物案仿真枪事件带出的笔墨官司/范  萍  ——“80后”作家韩寒诉青年报社名誉权案老教授与小保姆再婚后的遗产继承风波/张雪梅  ——著名内分泌学专家邝安垄之子诉继母朱菊仙遗产继承案

章节摘录

麦饭石风靡华夏受热捧 老灯王莫名其妙上包装1987年,93岁高龄的“江南灯王”何克明退休了。1988年春季,在家安享晚年的他陆续接到来自亲朋及邻居的询问:“麦饭石吃得有效果吗?”何老感到奇怪,自己从未吃过什么麦饭石,此言从何而来?有人拿来一盒“长寿牌”中华麦饭石给何老。只见红黄白三色相间的包装盒上印着一位身穿中装、手捧茶壶、精神矍铄、长须飘然的老人半身像,正是何老本人!何老疑惑了,记得这张照片是自己九十大寿时拍的,但和家中那张一对比,包装盒上多了一把茶壶。而且,自己和包装盒上标明的生产厂商“连云港申连麦饭石厂(以下简称麦饭石厂)”、“申连经济技术信息联营公司上海经营部(以下简称申连公司上海经营部)”以及“内蒙古华蒙麦饭石深加工工业公司”素无瓜葛,照片缘何会印到麦饭石的包装盒上?事情还得从当年风靡一时的保健品——麦饭石说起。20世纪80年代,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股麦饭石热潮,生产、研发麦饭石产品的厂商如雨后春笋。1986年八九月间,申连公司上海经营部从盛产麦饭石的内蒙古平顶山以每吨2600元的价格购买了30吨麦饭石,邀请从市工艺美术协会退休的孙湘庭负责包装设计。孙湘庭设计了几套包装方案,请来模特拍照,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后经朋友介绍,孙湘庭认识了摄影家、时任《上海画报》编辑部主任的赖克里,请他提供一些人物照片。赖克里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一些老人、小孩的照片,孙湘庭一眼就相中了何老的那张半身像。麦饭石人称“长寿石”,申连公司给麦饭石注册的商标亦是“长寿”牌,用长寿的江南灯王的形象做包装,与宣传主题再契合不过了。因是熟人所托,赖克里一口应承,分文未取,还叮嘱孙湘庭:“照片用在广告上,一定要征求一下何老先生的意见。”孙湘庭忙答:“我认识何老,会和他打招呼的。”为了体现该公司的麦饭石是“泡茶专用”,孙湘庭回去后又在何老的手里加了一把茶壶。

编辑推荐

《名人案件集萃》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人案件集萃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