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杨雄  页数:280  

前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在致力于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智库”。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进一步增强我院科研人员对国家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的智库建设才能够既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拥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国情市情调查活动,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开展国情市情调研是新智库建设的需要。智库就是要对中央和市委所关心的问题,对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提供情况,发表意见,提出决策建议,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行反馈。而要从事这样的工作,就离不开国情和市情的调研。不掌握国情和市情,就没有办法取得发言权。毛泽东同志曾经告诉我们: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如此,在现在的改革开放发展时期更是如此。调查研究是党的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面临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任务。我们所走的是前人所没有走过的道路。在这样一个时空背景下,要取得对中国的和对上海的问题的发言权,不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没有其他任何的出路。只有了解基本的国情、市情,我们才能深刻地了解今天的中国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理解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出台这样和那样的政策,才能理解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才能作为智库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就是贯彻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带成见地深入实际,了解第一手的情况,加以分析,对现行的政策和规定进行检验,对人民群众的意见加以归纳,最后形成决策建议,提供给党和政府作为参考。这是一个智库,特别是一个努力要做一流智库所应该、也必须要做的工作。

内容概要

  《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是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50华诞(1958-2008)由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集体完成之调研成果。《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是以上海在校大学生为考察、研究重点、以华东地区大学生群体为参照群体,通过平行、对比研究,试图对“改革开放后出生一代”大学生作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分析描述,进而提出状况若干政策建议。

书籍目录

总序导论一、社会转型与当代大学生二、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后出生一代三、正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四、现代化需要有全球意识、创新务实的新一代第一章 主报告:华东地区大学生思想生活状况第一节 问题提出一、大学生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意识的变化二、个体依附程度迅速降低,带来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三、大学生成长和青年发展成为社会“公共议题”第二节 调查抽样第三节 样本数据第四节 结果分析一、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取向三、当代大学生休闲方式四、当代大学生经济消费第五节 对策与建议一、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对青年优先发展战略意义的认识二、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三、进一步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四、重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五、倡导科学、健康的休闲生活第二章 大学生政治价值第一节 大学生的政治价值取向一、政治和政治价值二、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的界定三、研究方法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的现状、特征、问题一、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热情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三、认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统一四、诚信成为大学生认同的普世价值五、乐于参加公益志愿活动六、法律意识明显增强第三节 完善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的政策建议一、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素养二、构筑制度化、有序化政治参与机制,提高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程度三、让大学生充分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科学、坚定的政治信仰四、大力发展校园社会公益活动,为各类大学生创造公平的社会参与机会五、进一步强化养成教育和社会教育,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公共意识第三章 大学生环境意识第一节 调查方法与样本一、调查研究方法二、调查样本的总体情况第二节 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现状与问题一、环境知识的水平二、环境状况的认知三、大学生环境价值观念四、大学生环境保护的态度五、日常生活中的环境行为第三节 大学生环境意识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一、大学生环境意识的特征二、大学生环境意识薄弱原因分析第四节 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对策思考一、更新观念,完善体系,发挥高校环境教育主渠道作用二、优化环境,营造氛围,构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社会化大环境第四章 大学生就业取向第一节 基本情况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现状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一、制定与完善促进就业的社会政策二、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三、培养大学生自身定位和规划能力四、提升大学生个体素质及就业能力五、建立创业导向机制和保障机制第五章 大学生闲暇消费第一节 上海大学生的基本消费状况第二节 消费心理特征一、实用、合理消费取向指导下的时尚、前卫二、追求自我成熟的表现与消费个性心理的彰显三、计划性购买往往被冲动性购买所取代第三节 大学生闲暇生活状况与特点第四节 大学生消费与闲暇生活发展趋势一、从生存消费向质量型方向发展二、教育消费比值将大幅度上升三、休闲娱乐消费呈多样化四、人际交往消费成本增加五、模仿性的消费情结日趋明显第五节 对策和建议一、开展消费与闲暇教育二、培养科学健康的消费理念三、提倡绿色消费四、确立合理的闲暇价值目标五、增强闲暇文化底蕴第六章 大学生社团组织第一节 研究方法第二节 大学生社团研究综述第三节 大学生社团数量、特点、现状和变化趋势第四节 思考和政策建议一、提升社团价值二、完善社团活动的政策体系三、重视社团内涵建设四、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第七章 大学生信教现象第一节 问题提出第二节 调查抽样第三节 结果分析一、大学生基督徒的总体特征二、大学生接触基督教的途径三、大学生基督徒的信仰特征四、大学生对基督教的态度五、影响大学生信教热出现的主要原因六、大学生信教现象所带来的问题第四节 对策与建议一、树立对宗教的正确认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提供有力的人生指导和救助网络三、加强信仰教育第八章 大学生网络生活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第二节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现状和问题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二、互联网的发展特点三、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四、网络对大学生的正负影响第三节 完善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建议一、合理安排时间,倡导科学、健康的休闲生活二、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兴趣三、创设环境,积极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状况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测量方法一、研究对象和调查工具二、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第二节 调查主要发现一、被调查学生基本情况l二、大学生SCI.一测评结果与常模比较三、各项目成因及相关性研究四、其他因素探究五、在校大学生样本自杀态度分析第三节 主要结论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忽视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经济状况的关系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五、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身生活挫折的关系第四节 政策建议一、提高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有效率三、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四、做好贫困大学生工作五、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六、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第十章 大学生恋爱婚姻第一节 基本情况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与异性相处的态度相对开放二、大学生中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行为大有人在三、传统的婚姻思想占主流,多元化的婚姻形式得到大学生的广泛认同四、大学生中不同群体对于婚恋的态度有所不同第三节 对策与建议一、加强青年价值观教育和理性思维二、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三、构筑丰富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大环境第十一章 大学生生殖健康第一节 相关定义和研究方法一、相关定义二、研究方法第二节 性别差异与越轨的相关研究第三节 学校差异和越轨的相关研究第四节 结论和探讨一、大学生性观念开放程度中等二、在校大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结识异性的比例相当三、大学生在性行为上呈两极分化态势四、大学生性越轨比例较低第五节 对策和建议一、家长、学校、社会紧密合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正确引导二、采取疏导结合的教育方式三、加强性教育,树立安全、健康的性观念四、加强网络交往伦理建设,建立网络交往守则五、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和家庭观附录一大学生调查问卷附录二大学生生活意识调查:华东地区和全国数据后记

章节摘录

  生活于一种崭新的不同于过去的“数字化生活”状态中。杨雄在《网络对我国青年的影响评价》①一文中谈到,网络可能给青少年带来负面效应,并使之出现网络性心理障碍问题,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食欲下降、警觉力不足、思维迟缓、有自杀意念和行为等多种迹象。张鸿在《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②一文中指出,进入了电脑网络空间就好比进入一片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海洋,从而导致人们完全沉浸到网络这虚拟化的生活空间中而不能自拔。尤其对求知欲望盛、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令大学生对网络极度迷恋而无力自拔。据报载,上海已有大学生因上网成瘾最终导致精神病发作。张鸿在文章中指出,今后类似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会越来越多。  第四节大学生消费与闲暇生活发展趋势  一、从生存消费向质量型方向发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消费水平逐渐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其主要标志是硬性消费比值下降,软性消费比值上升,恩格尔系数降至41.9%。预计未来消费结构将更有利于闲暇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从消费和闲暇生活的内容上看,一方面,大学生用于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重会逐步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消费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体育锻炼和旅游的支出将逐步上升。并且,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将成为主要的消费内容,而传统的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将会变得更有质量。  二、教育消费比值将大幅度上升 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使大学生认识到学习不再是阶段性任务,而将伴随人的终身。另外,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网络教育将会越来越成熟。2000年底,中国的上网用户达2250万人,与上一年相比增幅为25.3%,24岁以下的青年用户比例高达总数的56%。自1997年以来,网络教育出现了3种形式:一是国内著名大、中学校开通的网校;二是以开发教育软件的企业开办的网校;三是网络经济大潮催生的纯粹的网校。

编辑推荐

  《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华东地区大学生调研报告》主要描述按照“集体记忆”理论(collective memory),集体记忆的内容和建构方式与历史事件的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一些研究表明,那些发生在青春期或者成年早期的事件更容易被记住。舒曼和斯科特(H.Schuman& J.Scott,1989)对代际传承、生命历程和集体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证实:每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特定年龄的生活经验的影响的。而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记忆体验比后来的经验具有更强的影响。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改革开放后出生”一代大学生他们最直接、敏锐地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巨变,以及社会转型对他们的影响,从而成为最为拥护改革开放的青年一代。大学生作为一个与社会有着特殊关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结构中有其独特的地位、特征和活动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认识可以从如下两点来把握:  第一,他们是一个具有清晰社会特征、可以把握的社会实体,而不是在时间上的过渡阶段。大学生群体在年龄上、身心发育程度、受教育水平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但在性别、籍贯、家庭出身等方面存在差异。  第二,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目睹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深度转型,作为世界新经济体中的社会结构成长要素,他们所经历的国家巨大变革,以及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意识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特定转型时期的社会历史变化。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关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