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邱明正 编  页数:363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论述在邓小平文艺思想及其新拓展的指引下,我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发展轨迹和成败得失。全文分两个部分。“绪论”部分着重论述邓小平文艺思想及其新拓展与新时期以来文艺实践的互动互进的关系,论述了它的基本内容、现实基础、实践根源、理论资源和对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指导意义,并综合论述了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和基本特征。正文部分共五章,围绕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几个主要方面和邓小平提出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大众的文艺这个主线、主题,着重论述在邓小平文艺思想指引下我国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文学流派,文学研究,文艺批评,作家职责、道路,文艺队伍建设,以及文艺体制改革等问题,探讨了文学发展的进程,所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可谓别样的我国新时期文学史论。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与新时期文学实践互动互进的邓小平文艺思想    一、正本清源,重新确立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二、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可以、不可能脱离政治的著名论断,重新确立了文艺的独特地位    三、提出文艺是提升人们精神境界的“精神食粮”,重新确立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功能和目标    四、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任务    五、拓展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了文艺方针    六、进一步论述了对待传统文艺、外来文艺的方针、政策,丰富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七、阐明了文艺家的地位、职责、道路,激发了文艺家的积极性、创造性    八、重新确立了文艺理论批评的功能和文艺批评的标准、方法    九、提出艺术生产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卓越思想    十、阐明了党领导文艺和文艺体制改革的原则,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体制创新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节  邓小平文艺思想指引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新发展    一、邓小平文艺思想及其新拓展的指导意义    二、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三、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观第一章  “二为”方向开辟了社会主义文学的新生面  第一节  深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新生活    一、艺术展现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时代精神    二、锐意创新,精益求精,努力向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第二节  努力塑造丰富多彩的新形象    一、创业者的艺术长廊及其时代特征    二、多姿多态的现代普通人形象及其他形象  第三节  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的互动互补    一、主流文学的特征、功能和不足    二、精英文学的探索、价值和困境    三、大众文学的盛行、媚俗和导向    四、三种文学的互动、互补与雅俗共赏的探求第二章  “双百”方针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  第一节  文学题材、主题、形式、手法、风格的多样化    一、文学题材、主题的新开拓    二、艺术方法、形式、技巧、风格的多样化  第二节  文学思潮、流派此起彼伏    一、伤痕文学、知青文学    二、反思文学    三、改革文学    四、寻根文学    五、女性文学    六、留学生文学    七、京、津、海派及其他新都市文学    八、新写实    九、先锋派    十、新生代与70代、80代  第三节  各种文体的新拓展    一、小说的新发展    二、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的发展    三、网络文学的初兴  第四节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方针的实践与期待第三章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的实践与得失  第一节  “古为今用”与文学传统的继承、革新    一、从“原道”、“工具”归于“原人”,反映了文学向“人学”的回归与新变    二、从“经国之大业”到“人民的精神食粮”,反映了文学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文学功能的变迁    三、从现实主义的回归到多种创作方法的并存,反映了文学美学原则的更新  第二节  “洋为中用”与文学嬗变    一、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的输入与影响    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与文学创作的新探索    三、文体、叙事的变革与得失第四章  频繁活跃的学术探讨  与时俱进的理论建树  第一节  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的理论探讨    一、文学本体性的确认    二、文学主体性的回归    三、文学创作规律的再探索    四、“宏观文学史”、“重写文学史”的倡议  第二节  上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初的学术探讨    一、对人文精神失落与重构的思考    二、女性文学研究的滥觞    三、比较文学的复苏与比较文化研究的初兴  第三节  系统化的理论建树与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新建构    二、文学学科及其分支学科、新学科建设第五章  文艺家的职责、道路和文艺体制改革  第一节  文艺家的地位、职责    一、从阶级斗争“战士”到“四者”    二、文艺家的职责    三、反映生活与表现自我  第二节  文学家的道路    一、文学家的立身之本与创作道路    二、在经济大潮中游泳,谋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三节  文学队伍建设    一、文学队伍空前壮大    二、作家素质修养的提高与不足  第四节  文艺体制改革    一、文艺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文艺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后记

章节摘录

(一)指导思想基本一元,价值取向趋于多元。“文革,,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文学领域基本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这种一元化是通过拨两个方面的乱,清两个方面的源逐步实现的。一是拨“左”的路线、思潮、理论之乱,清马克思主义之源,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来面目,并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使之重新成为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其集中表现就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系统化及其新拓展以及广大文艺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体系的新探索、新发展。二是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二为”方向之乱,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源,逐步确立了邓小平文艺思想及其新拓展在文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都为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但是,指导思想的一元并不意味着像以前那样作家价值取向、审美意趣的单一化。作家们在承认、坚持指导思想一元的前提下,其价值取向、审美意趣却表现出多元、多样的态势。例如,有的注重反映现实人生,有的注重表现自我;有的关注重大历史、现实题材,表现重大主题,努力塑造英雄形象、创业者形象,有的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表现芸芸众生的原生态;有的热心于思想、道德的启迪、教化,有的孜孜于人性、人情的探求和形式、手法的创新;有的注重传统的继承和光大,有的注重时尚的追逐,如此等等,表现出作家在大方向大致一致前提下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的同质异构、异质I司构,和而不同。但是也不能不看到新时期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国内国际各种思想的相互激荡,作家价值取向在逐步多元、多样的同时,在指导思想、文艺方向和美学观、文学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公私观、义利观、荣辱观等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分化。有的作家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继续密切关注现实人生,展示社会进步,揭示社会矛盾,弘扬人文精神,努力体现时代精神。

编辑推荐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邓小平文艺思想与新时期文学》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对研究非常有帮助的一本好书,值得收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