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高汝熹,周波 著  页数:227  

前言

  第一章 知识的经济理论综述  亚当?斯密与知识  施蒂格勒(1983)断言,在亚当?斯密完成了对于经济理论的系统论述后,如果后来的经济学研究者回避他的理论去推进一个全新的研究就不再被认可了,也就是说亚当?斯密规范了经济理论的研究,建立起经济学的话语系统和讨论平台,使得后续的理论研究必须建立在前人的知识之上,这才带来了经济学的全面繁荣。基于此,我们对于知识的讨论开始于对亚当?斯密(1776)的经典——《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的研讨,以从中获得对于知识和知识交易的深入理解。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序言中指出一国国民的富裕程度(即该国劳动的直接产物量和进口量同人数的比例)受下述两种情况的支配:“第一,一般地说,这一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如何,有怎样的判断力;第二,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列为第一种情况的是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或者说劳动者的生产力。斯密认为国民财富取决于第一种情况的似乎较多。进一步地分析,斯密提出“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高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的这一论断揭开了以分工理论解释社会进步的理论篇章。  至于为什么分工增进劳动生产力,斯密认为有三个原因: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二、避免了不同工作之间进行转化的损失;三、推动了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

内容概要

知识在现实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得对于知识的经济理论研究越来越紧迫。已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知识如何影响经济系统这个宏观问题上,对于知识本身的微观分析始终不足,本书对知识交易的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本书的研究主题可简单地表达为这样一个问题:当知识类比一般商品进行交易时会是何种情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本书追随斯密、哈耶克、熊彼特、索罗、阿罗、德鲁克、保罗·罗默、戴维·罗默等的思想足迹,述评他们的理论在知识问题上的研究进展,探索这些理论用来解释知识交易的可能性;其次,对于知识本身是什么进行深入研究,由此需要就知识如何转移、知识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边际收益等广具争议的主题进行探索。这两项工作可以被认为是研究知识交易的基础。    接下来,提出知识交易的定义,对知识交易的内涵和边界必须进行清楚的界定是为了避免歧义。为了清楚知识交易的边界,本书引入知识回报这个更大的概念,阐述知识回报框架,阐述知识交易和其他常见的知识活动的联系。在和一般商品交易的对比分析中提出知识交易的八大特征,这是研究知识交易定价问题的基础。之后,应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研究知识交易费用的生成机理和对应的治理问题。当知识的交易费用过高,知识拥有者不得不通过公共品的管道等其他方式取得回报,这时知识交易被取缔。同时,经济制度演化出许多治理知识交易费用的机制,这些机制使得相当多的知识能够直接交易。    本书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讨论知识交易的定价,前述的基础研究避免了我们在讨论知识交易定价的时候把知识商品和一般商品进行简单类比或者简单对立。定价分析中,本书始终围绕知识效用的不确定不一致性、信息不对称、知识价值的时间敏感性等这些重要特征。    定价分析部分,首先讨论了无论用品模式还是服务模式都将共同面对的定价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基于效用的定价模型、基于效用和成本的定价模型、基于信号显示的定价模型。基本结论是:效用是知识交易定价的基础;当知识交易呈现双边垄断或者“定制”时,知识交易将面临讨价还价,知识成本将进入交易价格函数;信号机制可以突破知识交易的逆向选择困境,高水平者发送高的信号获得高价格,低水平者发送低的信号获得低价格。    其次讨论用品模式和服务模式所单独面对的定价问题。用品模式下,讨论了用品共享和用品组合的定价理论;服务模式下,讨论了基于供给刚性的定价和基于合约的定价。基本结论是:如果能够基于“集体效用”收费,知识用品共享并非削弱而是改善知识供给者的收益,给用品交易方式更多弹性将利于知识供给者;服务模式下的刚性供给导致知识交易效率下降,交易价格可能“腾贵”,服务合约(尤其是分成合约)可以约束服务模式的交易过程,从而分散交易风险和激励知识供给者。    上述定价模型是对影响知识交易定价的一些关键因素的高度抽象,模型从知识供给者的角度,讨论在这些因素的约束下如何确定最优价格,模型从不同角度展示知识交易的定价特征。

作者简介

  高汝熹,男,上海人,1941年出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大城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城巾经济学会副会长等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出版专著《城市圈域经济论》、《论大上海都市圈》、《数理经济学》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完成国家和省部级课题80佘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原国家计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巾人民政府决策一等奖等奖项。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城巾经济与区域经济、数量经济。  周波,男,重庆人,1970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杭州船舶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1994年,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95~2003年奋斗于深圳,先后任工程师、部门经理和管理顾问等职,为诸多知名企业提供过流程、组织和战略方面的咨询服务。八年奋斗恰似凤凰涅磐。2003年获得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上学位。2006年获得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得复旦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上海巾优秀博士论文提名之荣誉。现就职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迄今为止,在《经济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近十篇论文,主持或者参与多项课题研究。主要学术研究领域:知识经济学与技术创新、产业经济学、公司战略。

书籍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意义      研究框架与章节简述第一章  知识的经济理论综述  亚当·斯密与知识  哈耶克与知识  熊彼特创新理论和知识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知识    索洛模型    阿罗干中学模型    戴维·罗默研究与开发模型    保罗·罗默的内生技术变迁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知识经济学的讨论  本章小结第二章  知识及其特性  知识的内涵  知识分类与结构  知识转移的经济分析    知识转移模型    转移模式对比分析    知识转移成本分析  知识的经济特性    知识的稀缺性    竞争性和排他性    知识的边际收益    互补性、互替性和更替性  本章小结第三章  知识交易及其特性  知识交易的关联讨论    国外部分    国内部分  知识交易内涵  知识回报与知识交易    知识回报框架    三种重要的知识活动    回报模式的选择  知识产权和知识交易  知识交易的经济特征  本章小结第四章  知识交易的交易费用  从交换到交易  交易费用理论  技术交易费用    提斯的研究    刘学的研究  知识交易的交易费用    知识交易的“投入专用性”分析    知识交易费用机理    知识交易的治理  本章小结第五章  知识交易定价分析(一)  基于效用的定价    完全垄断的状况    差异化竞争的状况  基于成本和效用的定价    完全信息下的讨价还价    不完全信息下的双方叫价  基于信号显示的定价    信号机制突破逆向选择    基本信号显示模型    拓展模型  本章小结第六章  知识交易定价分析(二)  用品模式的定价    用品共享的定价    用品组合的定价  服务模式的定价    基于供给刚性的定价    基于合约的定价  本章小结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998)认为后资本主义社会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他这样描绘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经济学家的“土地”)或者“劳动力”,它现在是并且将来也是知识;将知识运用于工作是未来主要的劳动形态;知识工作者将是主要的社会团体,他们的生产工具即是可以随身携带的知识①。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而不是某种资源,正是这一点使我们的社会变成“后资本主义社会”,知识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②。德鲁克的这些洞见震撼了学术界,构成了人们讨论知识经济的起点。  德鲁克认识到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巨大变化,“过去40年里成为经济中心的产业,一直将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和销售而不是物品的生产和销售作为其业务”,提出知识经济的存在性③。同时指出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解释“知识是如何作为经济资源起作用的,解释经济增长,解释创新。”德鲁克认为经济学界在知识的经济理论上准备不足,还没有出现知识领域的亚当?斯密和李嘉图。  他还认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理论将不同于凯恩斯和新凯恩斯、古典和新古典主义,原因如下。  一、不完全竞争,而不是古典理论所讨论的完全竞争,构成知识经济所固有的主体。对知识早期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成为企业永久优势,使之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横扫市场并驱逐所有竞争者”,经济不取决于传统经济理论关注的投资和消费,而是知识的产出与增加。  二、知识数量关系远不如知识的质量重要,知识的质量就是知识的生产力④,但是没有数量关系来表示经济活动的模式,就没有经济理论,所以这种悖论带来理论上的困难。  三、德鲁克深刻地洞察到未来社会的趋势,提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但并没有给出这些问题明确的回答,也没有提出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德鲁克所期望的用于解释知识的经济理论就是现在的知识经济学。  李玉峰等(2003)提出了知识经济学的研究框架,认为知识经济学既研究知识又研究知识经济。对知识的研究是研究知识经济的微观基础,它包括了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传播⑤、知识的价值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阐述知识交易问题的一本功力深厚的专业性好书,很值得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