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堂文集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徐季子  页数:384  

前言

  在我八十岁时,感谢宁波市文联、作协和宁波出版社,曾为我出版了《徐季子文选》。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快到九十了,有朋友建议我再出一本集子,我自己也有此意,拟将我八十岁以后写的论文、随笔再合成一集,给自己的文化生活作一总结。在一次会上,我和文联党组书记李浙杭同志谈起此事,浙杭同志很赞成,并问我具体打算,我说:“我有两种考虑,一是只将近年来发表过而未成集的文字合成一集出版,另一种设想是自己近九十高龄,尚能读书看报,已属人生幸事,再要思考问题、动笔作文,恐怕力不从心了。为之将以前出的《文心与禅心》《畅堂文谈》《徐季子文选》等集子中,经过时间检验,为读者和专家所认可的作品精选一部分,和后来发表的文字合成一集出版。”他说,“还是出一本精选本吧”,并嘱咐我尽快将篇目选好。  这本集子为什么叫“畅堂文集”呢?请允许我说几句老话,1992年,我家迁到厂堂街,近凉台有一间可作书房,一时高兴就在手记中写道:“室虽不大,列书三四架,可探书味一二;凉台莳花草数盆,无奇花异卉,但四时生气不绝。居于斯,有事务当尽力而为,无昕任则读书自娱,无贪无求,心安理得。气顺时秉笔行文,倦怠时则闭目养神,恬淡自守,心胸舒畅,‘厂’‘畅’音近,故名此室为‘畅堂’。”同年出了一本集子就取名“畅堂文谈”。后来我家虽已迁出厂堂街,但“畅堂”两字就保留下来了,这本集子叫“畅堂文集”,是“畅堂文谈”的延续。  《畅堂文集》内容为四辑:一是“畅堂随笔”。“文章之道无他,辞达而已”,随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表达方式,是随时随事、随兴随意之作,生活中的感想,读书时的感悟,人际交往间的感情,大事的感受,小事的感触,好事的感激,坏事的感叹,只要出之于真情实意,都可行诸笔墨。随笔包罗万象,文字大小由之,最能看出作者的感情、兴趣、学养和性格。“畅堂随笔”中的大部分是我读书学习中的感悟,工作生活中的感受,或显或隐地表达了我对家乡宁波的一份感情。  二是“乡贤书序”。读书是我长期形成的职业习惯,我微薄的知识大都是从读书中得来的。我很尊重能写出有益于社会的好书的作家,尤其珍爱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学者、作者写的书,读他们的书有种亲切感。有时,他们在出书前要我看看他们的手稿,写点感言,在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推辞的。“乡贤书序”就是为他们的书作的序。作序比写其他文章态度更要严谨,既要尊重作者,又要尊重读者,不敢虚美,也不能略优,把我读后的感想实事求是地写下来。有时在读稿时,受到启发,思绪联翩,就借题发挥,谈些自己的观点,高兴地将书中的精华介绍给读者。在“乡贤书序”中也无形地寄寓着我那份“乡情”。  三是“浙东文化综论”。我心仪浙东学术文化,浙东学术文化不仅是地区性的传统文化,而且是影响深远的优秀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兴起于两宋,盛行于明清的浙东学术文化,继承了孔子的仁、忠、恕儒学;发扬了孟子性善论的心性学说;确立了尊德性、立诚信、致良知、贵实践的道德观;建立了“天下为主君为客”、民为邦本、史为国用的浙东史学;倡导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求真务实、严谨冶学的思维体系。历代有代表性的浙东学者,都对浙东学派、浙东学术、浙东学风的形成,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如何将浙东文化的思想核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去芜存精、求真务实地吸取浙东文化合理的内核,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虽有志于此,但学识不深,精力不济,力不从心。为此殷切祈盼当代才高学饱、年富力强、有识力、有精力、有魄力的同志来担此重任,我愿意将我发表的有关浙东文化研究的材料,贡献给他们,供他们参考。  四是“佛教哲学和中国文学研究”。这一组论文是我在高校从事古今文学理论教学。结合教学进行学术研究时发表的学术论文。当时重点研究课题是“佛教哲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时间与中国文化相斥相济,终于逐渐融合,到了隋唐便形成了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汉化佛教,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本土化了的佛教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和文学理论都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大乘空宗哲学、般若学、中道观以及禅宗明心见性的证心法门,对古代文论、诗论、画论的影响尤深,古文论中的境界、意境、情性、空灵、妙悟、气韵等观点大都是受佛教哲学的影响而生化的。我国古代的诗歌、小说、戏曲、绘画、音乐受佛教影响的作品更是难以胜数。研究古代文论和文学艺术,除了要深入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之外,也不可忽视释家思想的影响。本于这一缘由,所以也将这组论文收进了《畅堂文集》。  最后,我再次感谢文联李浙杭同志和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使《畅堂文集》能顺利出版。  徐季子  2009年12月5日

内容概要

  徐季子先生出生于1921年,系宁波市文联名誉主席、宁波市政协原主席,也是宁波市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数十年笔耕不辍,著有《徐季子文选》《文心与禅心》《畅堂文谈》等学术著作和随笔集多种,主编《傅璇琮学术评论》等,由他在1991年主编的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统编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至今仍在不断再版。这本由市文联组织策划的《畅堂文集》,精选了他各个时期的文章精华,分“畅堂随笔”、“乡贤书序”、“浙东文化综论”、“佛教哲学和中国文学研究”四辑。这部书的出版,既是对徐季子先生半个多世纪创作经验的总结和梳理,也是我市文化积累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辑 畅堂随笔兴趣和情趣求“放心”人格之美与自然为友与人为善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论淡泊论境界儒商伏尔泰和孔子老子和亚当?斯密过钓台谈读书读杜甫两首迎客诗从芭蕉谈起美妙的集句秋水文章史传笔法——读《柔石二十章》笔林清韵传书风儒商兴学礼赞——读《赵安中传》联结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桥梁——《宁波通史》首发式上的发言一部有深度的宁波人物记——《群星灿烂》读后感一本撕去封面的藏书享受月湖宁波市文联成立50周年感言《文学港》给我的印象诚信泛论诚信可贵在于行道不远人德贵在行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和谐”的古义和今读对宁波精神的理解我与人民政协政协委员的民主情怀以平常心做平常人过平常日子第二辑 乡贤书序《宁波当代作家散文选》序《浙东学派当代名家——傅璇琮学术评论》序《浙东学术文化名人》序《姚燮研究》序《解读》序《绚丽的历程》序《宁波帮研究》序《宁波帮经营理念研究》序《中华当代儒商书画选》序《梁祝的传说》序《宋诗文的故事》序《宁波老故事》序《当代茶诗选》序《茶文化书画集》序《海上茶路与东亚文化研究文集》序《寻绎慈溪文化之源流》序第三辑 浙东文化综论宁波传统文化及其道德思想心学与浙东传统文化四明学派简论由心学向实学转化的浙东文化浙东文化与“宁波帮”精神甬帮商人经营之道王应麟的学术品格屠隆简评千年月湖月湖记胜碑月湖人物记贺知章 王安石 钱公辅 曾 巩楼 郁 楼 异 楼 钥 丰 稷舒 宣 陈 瑾 周 锷 汪大猷史 浩 史弥远 史守之 杨 简袁 燮 袁 甫 沈 焕 舒 磷吕祖俭 吴 潜 王应麟 袁 桷范 钦 万斯同 李邺嗣 全祖望徐时栋 翁文灏四明文采南宋诗词家 张孝祥 南宋词人 吴文英元戏剧家 高则诚 明文学家 屠 隆明花鸟画家 吕 纪 晚清诗人 姚 燮近代书法家 梅调鼎第四辑 佛教哲学与中国文学研究般若学和唐宋诗论——佛学与诗学初探佛教的语言观刘勰论文的中道观唐诗的禅趣《红楼梦》之色空观《金瓶梅词话》的因果观苏轼诗论东坡文谈东坡词臆札刘勰的作家论刘勰的风格论刘勰的文采论刘勰的物色论刘勰论知音刘勰论养气小说的含蓄散文的哲理诗的情味谈悲剧艺术

章节摘录

  “道法自然”,古代哲学家大都爱面对自然作哲学思考,并以自然来滋养哲人的智慧。先以大家熟悉的例子来说,《论语·子罕》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从字面上看,这是说孔子在川上看到川流不息的流水,发出了日往月来,时光易逝的感叹;而其深层含义是告诉人们,要从这一自然现象中领悟到大化运行,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道理,勉励后生要把握时机,自强不息,予人以深刻的启迪。  晋宋间大诗人陶渊明,志趣高洁、博学善文,身处政局动荡之际,“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弃官不当,回家躬耕白食,安于贫苦,创作了许多描写田园生活的田园诗,风格恬淡自然、朴实无华,但语淡而意深,富于哲理,使人百读不厌。如他20首《饮酒诗》中《结庐在人境》一首,真可说是将人品、诗情、自然景色和哲学思辨融为一体的千古绝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与自然为友,涤尘清浊,远离尘世的喧嚣,心与菊花、飞鸟、山气合一,没有半点虚情,只有一派真意,此情此景无须用语言来表达,语言也表达不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写透了人与自然为友的情怀和心态。  不同思想体系的哲学家,各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但他们都爱从自然感受中得到启悟。释家善于以自然为喻来阐发他们的理念,如天台宗高僧湛然在阐扬世间万物皆有佛性的义理时说:“佛性偏法界,不隔有情无情,一草一木、一砾一尘皆有佛性。”大乘佛教不仅认为人有佛性,一切胎生含血之物有佛性,连非胎生的草木,无灵性的尘砾也都有佛性,以此来说明佛以慈悲平等心观照世间万物的教理。至于禅宗大师常以自然为喻来阐明禅心精微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禅宗经典《五灯会元》就记有许多与自然有关的妙语,如卷十五中记道:“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日春来草白青。”这一问一答真可谓洒脱自然、机趣天成。又如《大珠语录》说:“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更是将禅与自然的关系说得通通透透。何以禅宗丛林都建在深山密林之中?因为山深林密自然清静,潜心参禅,便于达到心无妄念、明心见性的最高境界。  中国哲人喜与自然为友,外国哲人也同样喜与自然为友。印度诗哲泰戈尔是自然的崇拜者,他描写自然的小说和诗篇都富于哲学思辨。他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在生活实践中,在具体的情感生活中达到伟大的自然和谐。他在小说《沙达娜》中描写道:“大地、水、光、水果和花草等自然万物,对人类而言,并不是有用则用、用完即弃的单纯的物质,而是如同整曲华美的交响乐中的每一个音符,是人类实现自我理想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构成……只有当人生中发现自然的永恒之灵时,才觉到生命的真正意义……”泰戈尔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是多么美妙啊!自然不是冷冰冰的无情物,而是能与人心灵沟通的,“是人类实现自我理想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构成”。这正像《牡丹亭》中杜丽娘说的,“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爱好天然,与自然为友是一个人心地真纯的反映。17世纪日本诗人巴蕉也给人们留下了印象很深的诗句:“何等尊贵,青叶嫩叶,在日光下。”树枝上的青叶嫩叶何来尊贵?因为它是大自然的使者,日光下青叶嫩叶在叶脉中流动着大自然生命的汁液,诗句是那么地朴实,而其内涵又是多么地丰美啊!  与自然为友并非是诗人哲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要与自然为友,尤其是生活在文明社会的现代人更要与自然为友。在经济繁荣、科学昌明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一出家门见到的是宽敞的马路、高大的楼房、川流不息的车辆、来来往往的行人、琳琅满目的商品……一进家门看到的是电视机、VCD、电冰箱等现代化设备,生活中什么都不缺少,但心里却老感到迫促、不舒畅,甚至烦躁,为什么?因为离开了大地母亲,望不到悠悠的白云,看不见清清的流水,闻不到芬芳的花丛,摸不着茵茵的芳草,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所以人必须与自然为友,不论城市和农村都要给大自然多留些自由舒张的天地。只要你爱护大自然,它会给你很多很多好处,你去拥抱大自然,它会使你感到舒坦和宁静,清除你胸中的郁闷,宽缓你浮躁的情绪,使你四肢活络,头脑清醒,身心健康。但是与自然为友必须要爱惜自然,大自然使你清新,你必须以清新来回报自然,以自然规律来开发和守护自然。如果你肆意糟蹋破坏自然,大自然也是要报复的,吃过自然报复的苦头的人们都是记忆犹新的。当然治理大环境,修好大自然,要依靠政府和群体的力量,需要大家努力,不过每人身边都有小环境小自然,那就要每人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与自然为友,自然会给你很好的回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畅堂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