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作者:黄胜涛,郭学勤 著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前言
2007年,宁波市政协文史委、学习委和镇海区政协合作出版了《镇海籍宁波帮人士》一书,宏观地将镇海的商帮文化和家族文化展示给了读者,今天,宁波市镇海区解浦镇十七房保护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编写的《走进郑氏十七房》一书,又从微观的角度,通过聚焦一个宗族的发展足迹,以放大延伸的方式,让读者细致入微地品味镇海深厚的商帮文化和家族文化,深度地感触镇海的历史神髓,因此说,《走进郑氏十七房》一书的编撰和出版,应该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 镇海素以海洋文明著称,独特的海防文化、甬商文化、海上丝路文化及以香山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积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一块神奇的土地。闻名天下的宁波帮从这里发源,二十七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叶澄衷、李也亭、宋炜臣、虞洽卿、胡西园、包玉刚、邵逸夫、应行久、张济民、赵安中等,一大批既普通又不凡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了中国百年经济发展的史册上.叶氏家族、李氏家族、虞氏家族、包氏家族、邵氏家族,等等,无论哪一个家族,都足以让世人称赞不已。历经抗倭、抗英、抗法和抗日的战火洗礼后,坚实不屈的安远炮台,威武雄壮的威远城墙,以及侧立在甬江两岸的弹痕累累的碉堡……大量的海防历史遗迹,又给镇海增添了一抹英雄的底色。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郑氏十七房古村落就坐落在镇海英雄而美丽的怀抱里。 郑氏十七房位于宁波市东北部镇海区解浦镇境内。十七房郑氏宗族系春秋时期郑国第一代国君郑桓公的嫡传后裔,自宋末元初郑氏始迁祖靖侯公从余姚龙泉乡迁居于此,历经宋、元、明、清等朝,繁衍至今。郑氏宗族以耕读起家,自明代中后期始,习文求儒经商之风盛极数代。至清代初期就形成了家族式的商帮群体,几经发展,鼎盛于宁波开埠之后,对宁波历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宗谱所载的诰敕表以及留存下来的圣旨碑,即可知十七房郑氏这一宗族曾经的显赫与辉煌。现代的十七房郑氏也是名人辈出,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父女精英郑家骏和郑毓明、“教授市长”郑基英、外交家郑剑英等,皆为享誉一方的精英人物。 十七房郑氏宗族数代人所营造起来的、现存的宅居,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其宅居数量之繁多,建筑特色之明显,结构布局之合理独特,堪称望族建筑的经典,在国内实属罕见。郑氏十七房的建筑风格既具有北方皇家建筑的棋盘式结构特色,又具有江南以幢为单元的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庭院式风格。层层叠叠的马头墙随处可见,匠心独具、工艺精湛、精关的石雕、砖雕、木雕俯仰皆是,旗杆石、抱鼓石、进士第和父子登科的匾额、楹联等,无处不显示出昔日主人的荣华富贵。 与郑氏十七房古建筑群相应的是郑氏宗族带有王室遗风的宗族文化,诚信为本、和气生财、敢于冒险、克勤克俭的经商理念,报效桑梓、造福故土、热心善行义举的立族宗旨,富有“紫气东来”、“四水归堂”的寓意性的风水文化等,这些都是十七房郑人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自1995年被关注以来,十七房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受到了几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广大群众和各方面人士的关注。郑氏十七房保护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个以郑氏十七房明清古建筑群为外在栽体,以郑氏宗族文化为灵魂,集古村观光、特色休闲购物、商帮世居生活体验、艺术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为了更好地配合郑氏十七房古村落的保护开发。《走进郑氏十七房》一书将从人文角度,以通俗易懂的手法,帮助读者或广大游客详细地了解十七房郑氏宗族的史脉传承、登科入仕和以商富族的人文精神、经典的建筑文化、丰富的宗祠文化、悲天悯人的慈善文化、前卫的妇女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郑氏十七房及深厚的宗族文化内涵。 郑氏十七房古村落是镇海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既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更属于将来。保护历史,传承文化,是我们每个现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走进郑氏十七房》一书的编撰出版.正是承载了这一历史重任。可以预想,郑氏十七房古村落的保护开发,不仅会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提高镇海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也会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走进郑氏十七房》一书的出版,将会有效地配合郑氏十七房保护开发,重新拾回正在消失了的古村落文明,复原和解读一方乡土风情,用书面文字保存一份文化遗产。以便更好地把十七房郑氏祖先创造的天才杰作移交和传承给后人。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那么,该书也就达到了编撰和写作的目的了。 是为序。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区长
内容概要
《走进郑氏十七房》将从人文角度,以通俗易懂的手法,帮助读者或广大游客详细地了解十七房郑氏宗族的史脉传承、登科入仕和以商富族的人文精神、经典的建筑文化、丰富的宗祠文化、悲天悯人的慈善文化、前卫的妇女文化、多彩的民俗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郑氏十七房及深厚的宗族文化内涵。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篇 王室后裔 江南望族第二篇 门第兴起 文儒辈出第三篇 建筑遗存 明清经典第四篇 豪宅府第 光耀门庭第五篇 郑氏宗祠 亲亲合族第六篇 女祠文化 懿风绵绵第七篇 古村风情 民俗传承第八篇 乐善好施 造福一方第九篇 走进新时代 自有后来人后记
章节摘录
宁波有个郑氏十七房。它远近闻名,是个有着700年历史的古村落。要想知道它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先从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说起。 就在十七房古村落的东北面,有一条獬浦河。古时,这条河是南来北往的獬浦港所在之处。獬浦港旧称岑港,因港西北岸的岑山而得名。岑山,又名息云山,与十七房东北的择山隔着獬浦港遥相对望。故事就出在这息云山和择山上。 远远望去,息云山形似一只踞伏欲起的猫,而挥山则形似一只落荒潜窜的鼠。以前的堪舆家(即俗称的风水先生)曾有谚云:“息云如猫,择山似鼠,当中隔支蟹(懈)浦。”既是猫和鼠,自然就成了一对冤家。因为那“息云猫”“猫视眈眈”地注视着择山,时刻准备腾跃而起去追捕这只“择山鼠”,所以这“择山鼠”便惴惴然奔逃藏匿,到处做窠。最早的时候,它把窠做在了沈家。沈家就位于今十七房村“后陆”与“小九房”之北。从此,沈氏一家便蓬勃发达了起来。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郑家三房的子孙里,有一个孙媳妇在随嫁来的位于择山南麓的“滥水涨田”里营建了三房的祖茔,因其祖茔气脉尤其旺盛,占盖了沈家的风水。于是,“息云猫”乘机又开始追捕“择山鼠”,“择山鼠”便继续逃窜,最终藏匿在了十七房郑家的宅居中。此后,就开始轮到郑氏一族隆隆然而兴起了,登科入仕,经商服贾,十分发达,乃至盛极数代,成为宁波一郡有名的富户豪族。 常言道:“天运循环,地脉转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据说郑氏一族风水气脉开始式微。“息云猫”又乘机追逐起“樨山鼠”,“择山鼠”于是“落荒鼠窜”,最后逃到了骆驼桕墅方方家。说来也真是奇了,自从这“择山鼠”藏匿在方家后,这方家也立马兴旺发达了起来。 当时方家有一个精明干练的老板,觉得这几年经商特别顺遂,发达得交关闹猛(宁波话“特别兴旺”的意思,作者注),惊喜的同时又颇生疑窦。于是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勘查。风水先生来了一看,惊讶道:“啊也!原来是十七房那边格‘择山老鼠’做窠做到侬拉桕墅方来了。格“择山老鼠”是只招财鼠,窠做到哪搭,哪搭就兴旺发达。因其时常被解浦格只‘息云老猫’追得踏踏蹿,所以就到处做窠乱钻。”方老板闻言,心里暗忖:“既然是被老猫所追,这择山老鼠难免日后又要窜到别个堂地开。阿拉得忖个办法,让其长驻格里。”随即具礼请教那位风水先生,并恭请他一道来到解浦、十七房一带实地踏勘。风水先生占形望气了一番,告诉他说:“只需在‘息云老猫’左眼逼视‘择山老鼠’的前头设置一么什(按:因为猫的右眼是看觉渡金鹅山方向的),把猫的视线挡牢,让它望不着老鼠藏窠格所在,格只招财鼠即可长驻勿会窜矣。”方老板闻言大喜,随即出家资在息云山南麓风水先生勘定的位置(约当姚港地方),建造了一座“茶凉亭”。所谓的“茶凉亭”,属于我国古代“亭”建筑中的一种路亭,也就是道旁供行人止息的风雨路廊,并设茶水供往来行人免费斟饮。方老板此举,明处既方便了行人,立了口碑,暗中又遮了猫眼,止驻了招财鼠,真可谓一箭双雕。自此以后,桕墅方方家就更加发达了。 但是,据说后来没过多少年,茶亭就废圮了。“息云猫”又望着了“择山鼠”,继续一通猛追。打那之后,“择山鼠”也不晓得究竟被追逐窜匿到哪里去了…… 这个传说是真还是假,似乎已无法考证,其实也无需考证。我想,编这个故事的人,无非是想说镇海獬浦实在是块“风水宝地”,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会神奇般地发达。难道真是“择山鼠”的缘故吗?假定是真的,那么当年那只藏匿在十七房郑氏宅居的“择山鼠”,又曾给郑氏带来了怎样的富贵与辉煌?热心而好奇的读者,您一定想知道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