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雄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熊诚,莫夫 著  页数:37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公元前209年,吴中有项梁、项羽叔侄两人,系楚国名将项燕之后,满怀反秦复楚大志。沛县有刘邦,年近四十岁未娶,游手好闲,但结交萧何、曹参、樊哙等一帮豪杰。他为泗水亭长后,娶吕雉为妻。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乘时相继起兵反秦。两人初次相逢于襄阳城外,一见如故,相敬相惜。项梁听谋士范增建议,立故楚宗室之后熊心为楚怀王。刘、项共拥之。后项梁为秦章邯部所杀,项羽报仇心切,率江东八千子弟兵北伐章邯。巨鹿一战,项羽大破秦兵,名声大振。章邯四十多万精兵或死或降。但这时项羽坑杀二十多万投降的秦兵,留下残暴恶名。趁项羽攻打秦兵主力之际,刘邦率先攻入秦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城。因此前楚怀王熊心曾有先入秦关者封王之约,刘邦希望成为秦王。范增知道刘邦胸藏大志,劝项羽杀刘邦。项羽表面凶暴,实则忠厚,鸿门宴上不忍加害,刘邦逃过劫难。    项羽攻占咸阳,杀了秦王子婴,烧了秦宫,分封天下。项羽希望荣归故里,不听范增劝谏,自封西楚霸王,都彭城;而封刘邦汉王,都西蜀;又把章邯等三人分王三秦,以防刘邦西进。项羽部下韩信不为重用,歌楼美女香姬解囊相助,让其投汉。经萧何推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计攻下三秦,又挥师东进。趁项羽北伐齐国,刘邦先取下彭城,但转眼得而复失。项羽回师,又掳吕雉和刘邦父母,救回虞姬。两军在荥阳一带对峙数年,互有胜负。期间,范增曾献计,以烹杀吕雉和刘邦父母胁逼刘邦退兵,刘邦却以“分我一杯羹”答之。刘邦自荥阳城脱险后,又依陈平计策,离间项羽和范增主臣关系。虞姬屡劝不果,范增含愤而死。刘邦对韩信既用又防。韩信破了魏、赵、齐三国,受封为齐王之后,挥师来援。汉军与楚军强弱易势。双方言和,划定楚河汉界,各自退兵。    刘邦迎回父母和妻室之后,又不守承诺,毁约东进,楚、汉战于垓下。韩信以“十面埋伏”计策大败项羽;紧接汉军又依张良“四面楚歌”计,令楚军逃散。值项羽身边最亲近的项伯、钟离昧、季布等也相继离去之时,虞姬回到项羽营中。项羽感动不已,他以为人生至此无憾。虞姬歌罢自刎,临死嘱项羽突围。项羽突围至乌江边上,乌江亭长驾舟请项羽过江,项羽谓无颜见江东父老,痛呼苍天因何成刘邦而亡自己之后,自刎而死。楚汉战争结束,刘邦登基,大汉王朝建立……

作者简介

熊诚,男,1957年10月生,江西南昌人。作家,教授,电视制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会员。现任北京中视精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总制片人。200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制片人,2009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发表影视剧本、报告文学、小说、散文等各种作品800余万字。 
独立创作或与人合作的主要作品有:《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论》、《彪炳史册十三年》、《话说小康》、《永远的信念》、《一代忠烈左宗棠》、《中国瓷商》、《愚公移山》、《孔雀东南飞》、《牡丹亭》、《埋葬的利剑》、《国家财富》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项羽和项梁第二章  刘邦与吕雉第三章  项羽和虞姬第四章  刘邦与张良第五章  项梁和章邯第六章  项羽和章邯第七章  刘邦和郦食其第八章  韩信和香姬第九章  刘邦和赵高、子婴第十章  项羽和刘邦第十一章  刘邦和韩信第十二章  韩信和龙且、蒯彻第十三章  刘邦和陈平、纪信第十四章  项羽和韩信、刘邦后记

章节摘录

  楚国之后,楚国大将军项燕之子项梁和侄儿项羽为逃命,从封地下相来到会稽郡管辖的吴中。亡国之恨在他俩心中燃烧,叔侄坚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暗中聚集灭秦的力量。可面对看似强大的大秦帝国,他俩亡秦复楚的愿望最终能不能实现?  会稽郡守殷通正在衙门大堂内焦虑不安,他一会儿不停地踱步,一会儿又待在那里一动不动,目光不知盯在空中何处,呆呆地出神。按照事先的约定,他今天要和吴中的富豪项梁第二次会晤,有重要事情相商。虽然离约定的时间还差半个时辰,他就表现得有些迫不及待,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一个堂堂的秦国郡守,何故等一个毫无权势的民间富豪等得如此心急火燎,是因为他和项梁即将商量的事情实在是太重大了,他俩即将决定的事情关乎他的官宦前程及全家性命。近半年来,殷通一直是在心情紧张甚至是恍惚中度过的,尤其是近一段时间更是达到了心惊肉跳的地步。半年前,秦始皇在巡游至沙丘时驾崩,二儿子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鼎力相助下,即位成为秦二世。为了表达对父皇的孝心,他追加民工抓紧赶修骊山秦始皇陵墓,另外为了完成父皇未竟之工程,他在全国强征民夫、农工赶往阿房宫基地,日夜修建,以图尽早让阿房宫竣工。秦始皇在世时,修长城,戎云南边陲征兵,又加上为自己修阿房宫和陵寝,早已搞得全国民怨沸腾,繁重的苛捐杂税、十之抽二的民夫农工派差,让全国老百姓苦不堪言,农村更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哀鸿遍野。  官逼民反。正当全国老百姓无一活路时,从秦朝咸阳王宫又传出了胡亥伙同大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秦始皇临终遗诏,残害太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诛杀朝中正义直言的大臣,胡亥还把危及自己皇位的皇亲国戚斩杀殆尽的惊天的消息。这无疑给全国实在活不下去的要反的农民火上浇油。终于在秦二世上台不久,就在原楚地大泽乡爆发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这支开始只有九百民夫的队伍揭竿而起,迅疾成燎原之势,各地农民纷纷加入起义队伍。为时不久,这支队伍便发展成有六七百辆战车、一千多骑兵、步兵五六万的庞然大军,他们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原来慑于秦王朝法律严酷的各地的强盗、土匪、山贼,此刻倾巢出动,趁乱造势,也纠集一些地痞、流氓等乌合之众,趁火抢劫,抢村庄、杀富户,还有一些势力大些的强盗集团冲县城、杀县令,直闹得原楚地鸡犬不宁,人心惶惶。陈胜、吴广的起义大军攻占陈县以后,自立国号“张楚”。陈胜自立为楚王,公开打出为秦太子扶苏报仇的旗号。张楚的成立更加剧了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各地小股的起义军,纷纷投向楚王陈胜的部队。一时间,陈胜的部队发展到几十万人,战车数千乘,骑兵数万,战将成百,楚王陈胜的大军兵分两路,其中一路直冲咸阳,朝野震动。各地的土匪部队也趁着秦王朝风雨飘摇之际,胆子也大了起来。为了抢夺更多的财宝,他们纷纷向郡守所在的城市攻击,攻破城池后,杀郡守,抢尽钱财,迅速撤离,等赶来援救的秦军主力到达时,城内已是死伤狼藉,而土匪部队早已逃之天天。土匪尚未光顾的城市,官员们是人人自危,既害怕楚王陈胜的部队攻城,也怕土匪部队偷袭。于是,郡守们的告急文书像雪片般地飞向咸阳,告急的郡守中就有殷通。不过,他与其他郡守不同的是,他是直接向当朝的丞相李斯发的求救函。  这个殷通之所以敢越级向李斯求援,是因为他和李斯有一层特殊的师生关系,他是由李斯亲自派到会稽当郡守的。按当时的秦朝建制,郡守是直接对朝廷负责的大官了(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大的郡可以下辖十几个县。殷通所任的会稽郡就下辖十三个县,是秦朝当时最大的郡中的一个。  殷通在郡衙大堂踱步的时候,又一次想起离开咸阳到会稽上任时恩师李斯的临别赠言,此时此刻,想起恩师的话,殷通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你这次到会稽当郡守,是老夫向皇上推荐,由皇上钦点任命的,郡守中唯你有此殊荣。老夫之所以推荐你,一是你是我最得意的学生,在咸阳任职优绩可考,别人无话可言;二是会稽地处江南,是除八百里秦川外的又一大粮仓,由你去任职,我皇粮仓无虞,即使遇到天灾,你也可把江南的粮仓运到咸阳,凭你对皇上的忠心,对老夫的情谊,我相信你会不负所托;三是会稽乃原楚国之地,秦虽亡楚,但楚人不服,况楚人彪悍,民风凶残,秦灭楚时,楚人拼死抵抗,就是一证,故而秦王怒斩楚怀王,把他首级送回以震慑楚人之心,没料到楚怀王的死引起楚人城野号哭,暗藏杀机地编歌怀旧,大街小巷吟唱,更有狂者暗传复仇复国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楚人不服我皇之二证。你去会稽,干系非小,你要安抚楚人为上,兼而思威并施之。楚人复国之心不死,你要时刻牢记,什么事都可淡而化之,唯此事你睡觉之时都要放在心上,只要楚国故地安稳,大秦朝方可长治久安,无虞无恙。切记勿忘。”  殷通重温恩师的教导,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老谋深算,眼前的局势不幸被他言中。楚人首先向秦二世发难,殷通并不感到自己问心有愧,他自认为到会稽任郡守后,谨遵师教,忠于职守,他广交楚人各界朋友,重点和楚人有头脸的人拉关系,和楚国大将军项燕的儿子项梁结识为好友,就是他安抚楚人的重要举措。这一招果见奇效,由于项梁出身豪门,行侠仗义,在会稽吴中人缘极好,声望很高,殷通虽是秦国官员,但他抬举楚人项梁,自然获得了楚人好感。吴中的百姓谈及殷通,一般都会说:“别看此人心机很深,但赏识项大官人倒是真心的。就凭这一点,这个郡守还好。”  正由于殷通治理会稽还算安稳,所以,当他突然听说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后不觉大吃一惊。他从各个渠道得到的起义的原因,都是缘于秦二世荒淫、赵高专权、李斯无能,致使秦朝国运江河日下,群众不得不反,因此,他觉得陈胜、吴广的举事起因于朝廷,只能怪罪当今皇上,自己反倒觉得心安理得。就在他准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时,起义军连战连捷的消息传到了会稽,起义军的矛头所指除秦二世、赵高以外,还有他的恩师李斯。殷通想不通,一向忠于朝廷的心中偶像怎么—下成了起义军口诛笔伐的奸臣了呢?他情不自禁提笔给恩师写一封竹简:  “恩师,望拜。贼烽四起,师在所指,学生既忧国安,又虑师威。盼指明前瞻。”  很快李斯给殷通回了一封竹简,简上只有几个字:甘苦寸心知。殷通朝思梦想,只盼来了李斯寥寥数字,而且不明其意,不得要领。老师既没指明时局发展的趋势,也没有讲明他心中的甘苦。他敏感地意识到老师不愿深谈心中苦衷,证明老师在咸阳处境不妙,加上他听到关于赵高专权的传言,更深信自己的推测靠谱,由老师的处境联想到起义军势如破竹向咸阳的推进,他终于明白远离咸阳的会稽只能自保了。他作为一个地方长官,太清楚秦军的主力都在关中,现在为了对付陈胜、吴广肯定都全部上阵应敌了,哪有兵力来支援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会稽,土匪部队正是看准了会稽没有重兵只有少量地方部队这一弱点,才敢恃强偷袭。为了防止陈胜的部队南下会稽和土匪山贼的骚扰,殷通只有靠自己的力量保卫会稽了,好在他到任后结交了不少三教九流的朋友,其中不少是登高一呼就群情响应的能者,尤以大将军项燕之子项梁为甚,此人年方五句,将门之后,且深懂兵法和用兵韬略,人品、阅历、资历都够保他度过会稽眼下无兵可守的难关,只要项梁肯帮他,由项梁出面召唤,会稽吴中的青年人都会跟着他干。殷通虽身为郡守,但他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没有项梁的号召力,没有朝廷的准许,他不能招兵,即使招了兵,他也没有军饷发给士兵,可项梁却没有这些顾忌。作为皇帝的臣民,他应该忠君爱国,挽狂澜于既倒;作为会稽的望族,他有保家安民的责任。更何况他身为吴中巨富,有能力支付军饷,完全免去了殷通的后顾之忧,这种一举数得的事,殷通当然愿意干。所以,他把项梁作为了首选者。殷通真的有点为自己庆幸,本来作为安抚楚人人心的举动,现在却起到护郡保民的奇效,这是他原来根本没想到的。心情短暂激越过后,殷通不由得又冷静下来,请项梁出山聚众保卫会稽只是他—人之所想,项梁能否爽快应承下来,他心中完全没有把握。好在他长久以来和项梁有交往,虽谈不上有很深的交情,但彼此都较熟悉,在以往的交往之中,两人性格还相投,共识点很多。殷通想在此时局危艰、变化莫测的关头,素来仗义的项梁想必不会拒绝他。他作为一郡之守,亲自请他作为贵宾到衙门议事,也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作为出身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的他,不会不明白这种礼遇已是破格之举,他不会无动于衷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楚汉争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买回来先简单看看了,内容不错,有特点。
  •   挺好的,书很喜欢
  •   内容很不错哦 对楚汉有了很多的了解,全书全是高潮
  •   封面 内容都不错 字有点小
  •   看了作者简介觉得书应该不错,至少不会很差,结果确大失所望。
    首先,作者在“写在前面的话”里面明确指出这是一本小说,可书里动不动就是“作者”怎样怎样,“笔者”如何如何,像“作者说不清,读者自有公论”的话随处可见,还动不动把读者拉进来一起分析历史,比如:“有的读者可能奇怪,陈胜从大泽乡的九百人起事到在陈县(今河南淮阳)称王,不过两月时间,兵员就聚有十数万,称王后到兵发函谷关时已拥众五十万余,可为什么时不过半年,竟兵败如山倒......陈胜起义军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诸如......以劳役苦工为主体,且训练无方的队伍......就只能落得彻底灭亡的命运。”真把自己当太史公吗?
    其次,结构混乱,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看看目录吧:第一章 项羽和项梁 第二章 刘邦和吕雉 第三章 项羽和虞姬......第十四章 项羽和韩信、刘邦。 搞不懂作者什么意图
    第三,文笔平平无奇,人物塑造的极为糟糕,懒得多说,仅举一例,看看项梁决定挥兵渡江北伐时作者都是如何描写这恢宏的气势的:“八千子弟的方队,头戴黄头巾,身穿紧身马甲,背插系有黄绸的大片砍刀”,“八千子弟兵抽出背后的大片砍刀”,“八千人的呼号声浪震耳欲聋,八千壮士的雄姿熠熠生辉,白衣白马的项羽在八千黄衣壮士中是那样显眼,那样矫健,那样伟岸!”“上柱国项梁在主将战船上看到侄儿与众不同的勃勃雄姿,不禁脱口而出:‘我儿真乃盖世英雄也’”
    如果作家协会会员就这点文采,看来我也可以到作协报道了。
  •   这本书正在看。写得不错。
  •   不错 很不错 非常不错 非常非常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