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石康 页数:347 字数:369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文集的目的在于,收集我出过的所有书,并比初版时更多地在其中展现出作品的原貌。能够有这样的运气,作为作者,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此,我对于编者与读者表示感谢。除此以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在我工作之时,常有一个美好但一厢情愿的个人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写下的不是一些令人羞愤的垃圾,而是能为人们的公共生活增添某种价值。不过,我无法肯定这一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像所有作家一样,我把一切寄望于未来的时间。我想,如果我真是一名作家,而不是一个冒牌货的话,那么,也许我的作品能够为从我身边流逝而去的时间做一个有效的见证,尽管我目前对见证的意义仍然缺乏信心。我认为,每个人至少都是他自己生命的目击者,当他把亲眼所见的重要事实公之于众的时候,那么他便会成为一个个体生活的见证。在这里,我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这种见证未必缺乏价值,至少,我不认为它比那种以己度人的胡编乱造更加缺乏价值,或者比干脆没有留下话语更加缺乏价值。 我痛恨谎言与残酷,不仅因为谎言与残酷的强大,更因为它们给现实中的个人带来很坏的感受,也令公共生活受到极不健康的败坏,我相信这种败坏使人生平添迷雾,使人们之问的交往效率低下而恶意横生,使人们本来就平庸艰难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我认为,人类的重要伦理之一,就是尽力改进人性中的诸多弱点,使之更趋完善。但是,从何处着手呢?我想坦诚与富于同情心也许是个好起点,除此以外,目前我尚未想出更好的起点。 我认为,有价值的艺术,是那种见证并创造人生的艺术。艺术从审美与道德这两方面给人生注入新意,满足人们的好奇,慰藉人们的痛苦与无助,缓解人们的空虚焦虑与厌倦,令人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除此以外,艺术还能做些什么呢? 根据经验,我相信艺术能够为人生凭空增添美妙的幻想,令人轻松与愉悦,甚至能把人带入漫无边际的超然世界之中。但是,我更希望能通过艺术给人的心灵注入一种坚强的力量,使人具有一种倔强的愿意生活下去的勇气;使人冷静地面对生命的真相,即使那真相并不令人鼓舞;使人热情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即使那意义令人困惑;使人勇敢地计划与创造人类更为合理的存在,即使那存在缺少欢乐,单调乏味。有价值的艺术应为人类不停地注入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生而为人,即使是原因不明,结果不定,即使必须毁灭,也要抗争不息,绝不屈服,永不屈服! 石康
内容概要
这部小说以全知的叙述视角描述了一个天才以及天才身边的时代精英们的生存和精神状态,讲述了时代弄潮儿的成长故事和心路历程。北建工的大学毕业生赵宇在好朋友徐刚迅速发迹又很快被捕入狱之时辞去安稳却平庸的工作下海,并唆使女友柳燕辞职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赵宇从倒车起步,先到证券公司替别人做股票,再从事房地产销售业务。在陪女友惨淡经营了一段时间的时装店后,赵再度出山在投资公司操作股票,最终自己成了投资公司的老板。赵宇下海后的每一步都表现了他商业奇才的天赋。另一条线索则是赵宇和柳燕的爱情,分分合合,一波三折。赵宇和柳燕以及与他们周围人的事业、爱情和家庭经历,反映了这个充满激情、豪情万丈的时代的道德和信念的缺失。小说结束之时,激情和迷茫也终了,奇才赵宇放弃了激情的“事业”,回归做了传统道德的英雄,有情人终成眷属,激情与迷茫也终了了…… 一个能玩转股票、房地产、品牌店的高手,一段若即若离、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还有时代弄潮儿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 这部小说以时代话题和故事情节取胜,叙述节奏很适度。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符合涉世之初和有闲阶层对时代弄潮儿的想像和期待。
作者简介
石康,北京人,生于1968年。编剧,作家。大学在联大航天工程学院电子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研究生在哈工大管理学院读技术经济专业,理科硕士。1993年写作至今,著有长篇小说《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合称“青春三部曲”)、《在一起》、《激情与迷茫》、《心碎你好》、《奋斗》(现已拍成电视剧,由佟大为主演),随笔集《鸡一嘴鸭一嘴》、剧本《大腕》、《北京风情画》以及《我眼里的文化人生》《那些不值钱的经验》。在2008年先后出版了纯理性新作《口吐莲花》,中短篇小说集《过山车》,散文集《愤怒与柔情。》。2009年出版了最新随笔集《打捞闪烁时间》。 新锐作家石康最喜欢的一本书居然是一部“二战”作品,这让喜爱他的读者多少觉得有些意外。但就是这样一部出自英国大作家、被美国文豪威尔逊称作“自萧伯纳以来英国惟一的一流喜剧天才”伊夫林·沃之手的《旧地重游》,让石康明白: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更自我、更内在的方式。他相信阅读很独特。 《旧地重游》成书于1945年。这部小说为伊夫林·沃赢得了大西洋两岸的如潮欢呼,《纽约时报书评》恰如其分地评价道:“《旧地重游》具有那种只有在一个处于创作巅峰期的作家那里才会找得到的深度与分量。” 毋庸置疑,石康现在就是一个处于创作巅峰期的作家。 诚实准确无法改变 和大多数文学青年一样,石康从小学就开始写诗。因为看书早,所以总爱摹仿,看本诗集就写首诗,看本小说就写篇小说。到了中学,他在学校负责出板报,就开始把自己写的东西出到板报上。学校课外活动枯燥,同学们自发成立文学社,石康也积极参与,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开始了写作。 写第一本书时是1995年,因为写剧本的活儿断了,石康在家呆着没事儿干,有一天晚上,他打算把自己的生活回忆回忆,就趴在桌上写了《晃晃悠悠》,三个月写完,三年后发表,石康成了作家。 在风格上,石康的作品没有什么变化。包括他的新作《心碎你好》,描写了“我”与少女“袁晓晨”从认识到分手的过程。看似简单,是那种“简单干净,一如原始人”的关系,实际上,“那种关系不是叫人记住什么。而是相反,烦恼与恐惧,希望与受挫,一切都被暂时地悬置……那种靠情欲悬置起来的生活却是短暂的。” 8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其间,作家石康从青年人变成中年人,写作也从一个青年人的目光开始向中年人的目光转移。心境虽然不同,目光的焦点还是泥沙俱下的人世间———在写作目标上,石康从未改变,他力求准确简洁地复制那些被遗忘的时间与现场,只想写得诚实和准确。事实上,他说:“我一听到有人说他的写作会改变我就想笑,因为只有骗子才会改变,诚实的人如何改变呢?” 隐私小说不属于我 “颓废”是很多人评论石康作品常用的词语。有人说:“石康把自己的郁闷发泄了,读者们却颓废了。”对此,石康的解释很坦诚。 他说:“我从来不觉得我的文字颓废,反倒觉得自己一直积极地直面人生,我盯着生,同时也盯着死,当把生命当成必死的生命来看待时,别人便说那是颓废,我看是说的人简单片面。”他说,他想尽量做到文如其人。个人是遗传、自我与社会三方面综合力量塑造出来的。个人创作也是一样。他觉得真实叫人清醒,叫人更客观,免得对自己对别人想入非非,同时,也叫人更努力。 有人说:“在古典主义作品中,美人是高尚的。石康小说中的女人,只是在拼命地把男人往黑暗的阴道拉扯,只是让自己同时也让男人完全沉浸在肉体的欲望满足中。”在石康的小说叙事中,读者看不到女人和“我”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却只能看到相互的游戏,调情取乐。 石康解释:“因为现实生活中就只有这些。我认为,在现实中,心与心的交流是有的,但后一句却是胡说八道,爱情已是最高境界,还往哪里升啊,说是性欲升华成爱情还差不多。我认为,说这句话的人在讲他自己,他是什么人,就只能从我的书中看到什么。如果读者太颓废———无论通过失恋失业或失败都能颓废,但读者选择了看小说,看完就赖到小说头上,结论是,读者们太糊涂了。”石康认为,自己的写作是真实地表现自己,把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告诉别人,但并不算隐私类小说,他期望文学能够有自己独立的形式感石康简历: 《奋斗》继青春三部曲之后,石康再写北京爱情故事,认识新北京就从石康开始。新作《心碎你好》,浓厚的个人风格、真实的青春面貌依旧,不同的是社会历练让他的作品出现时代感。新作中描写小资阶级,惟妙惟肖,写女性心中爱情与金钱价值的冲突,精彩动人。 我说我喜欢你,我就是比你更长久地喜欢你,不依你的态度而改变,你自然很难懂得这一点;我说我想你,我就是总会想着你,尽管我没有天天告诉你我想着你,我不是一冲动才说出某一句过后就会改变的话,我是想过之后才说的。我的话比你的更坚定,当然你也很难理解这一点;那一次你感动了我,你就是几乎是永远地感动了我,因为我会记住那感动。我理解你是易变的,反复的,矛盾的,我懂得你寒酸的人生与贫乏的梦想。你不会懂得,正是它们在打动我,你的伪装同样会打动我,在我识破你小小的交换与自我保护的时候,我喜欢你,就连你的自以为是也一点不影响我喜欢你,我离开你也不会影响我喜欢你,当我记住那一刻,那一刻的你忘乎所以,表现出超乎于一切的真诚。 ————————摘自石康作品《那些不值钱的经验》 《奋斗》这是我第三次试图写我与陈小露的故事,我一写再写,直至写无可写,我想我写得不好,我一定是丢失了某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当然,它们有可能存在于我写的文字之中,也可能真的被丢失了,还可能湮没在记忆深处,它们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我不知道,我说过,我无论做什么,都始终有一种徒劳感,即使我会再次重生,我也无法确定这种徒劳感是否能够离开我,事实上,我不希望重生,倒是想让身边这无聊的日子快点过去,我想为无聊插上翅膀,让它飞得快一些,但我知道,那没有用,飞得再快也没有用,因为我不知道要飞向哪里。 ————————摘自石康作品《支离破碎》 陆涛、高强、华子、向南四个人就是这样的毕业生,他们从毕业前半年就开始找工作,希望有机会服务社会,但社会似乎对他们很失望,他们自己也很失望。 毕业典礼就要开始了,四个人却待在学校的小花园里为高强的事儿唉声叹气。那是一个美丽的夏天,杨树的叶子一片碧绿,草色青青,蝉声阵阵,有三个穿裙子的女生从他们背后一跳一跳地走过去,消失在不远处的小径尽头。——摘自石康作品《奋斗》 既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不能太客气了,人在哪里我们就混到哪里,上学的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从中拿走什么,而是要努力为这个世界增添光彩,那时候我同意,现在我也同意,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我相信这一点他们也不清楚,就是清楚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到,他们告诉我们的只是他们的梦想,好吧!我们听他们的,把他们的梦想当成我们的,我们像他们一样,为了梦想去奋斗,可是梦想是艰难的,因为那梦想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就是我们的爱情,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幸福。可是,当我们把那抽象的梦想变成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我发现我们离那梦想很遥远,特别遥远,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碰到很多好事儿,也会碰到很多坏事儿,今天以前它们都过去了,明天它们还会跟我们迎头相撞,我们的态度是,我们谁也不怵坏事儿。——摘自石康作品《奋斗》
章节摘录
0 像所有电视连续剧一样,这个故事编造出来的。像很多假客观的小说一样,这个故事用的是第三人称。像一切虚构出的把戏一样,这个故事是不真实的。像一切哗众取宠的假创作一样,这个故事具有讨好读者的清晰意图。像所有此类空洞而无个性的作品一样,这个作品严重缺乏与它的篇幅所对应的思想价值。像所有商品一样,这个商品从开始制作就具有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尝试让尽可能多的人喜欢它。像所有这类不惜一切代价只求赢利的产品一样,这个故事只求吸引人感动人。也像所有因考虑不周或技巧不足的失败之作一样,这个作品因为重重矛盾而归于失败。最后,也像所有失败之作一样,这部小说,这个电视剧,这个故事,这个商品,这个怪物,以它的平庸、无聊及缺乏独创性而与这个商品时代遥相呼应,彼此寒喧问好,当然,这是本部作品所抱的势利希望,或许同道之人有足够的宽容而能对此心照不宣。 作者在此还能说什么呢?他已对他的创作及动机饱含轻蔑之情,尽管他为了这部作品而倾尽全力,他让追求金钱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烧,并极力在内心以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使自己成为这个时代文化产业的一名合格技工,他一再对自己说,多数人都这样,而且并无不安,很多人甚至以此为荣,并且,如果不这样,便会无法生存下去,如果不这样,便无法取得今后继续创作的条件,如果不这样,就要放弃青年时期不可多得的人生享受,如果不这样──够了!总之,作者最后说服了自己──积极向上的堕落之情就是如此地富于魅力,它所展现的力量十分强大,心灵低贱粗俗如作者之人,犹豫再三,终无力抗拒。但作者出于虚荣心,仍要在此声明,他本人并非对此感到坦然,而是感到一种胡说八道之后的羞愧及不满──作者在此应表明他的态度──大众文化在个人身上一再取胜的原因,不仅由于大众文化在利益上的强大,还因为个人的弱软贪婪及个人信念的不完整──个体人生之艰难矛盾在此可见一斑。 作者深知,这种话对多数人多说无益,中庸之道之胜利一向是狡猾软弱之胜利,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实乃强者之专利,在相对主义成为普遍真理的人世间,势利之徒对权力名声利益的追逐及追随,令人感到伪中庸的黑暗力量――因为绝对的中庸是不行动的,一旦行动,就无法不偏不倚,以作者之见识,在世上只有一位采取中庸之道者,那就是万能而坐山观火之上帝,可惜无人向他请教过中庸之方法论。 沉沦就是沉沦,无论如何,认识沉沦总比自欺欺人更诚实,然而不幸的是,一旦有人敢说虚伪是万恶之源的时候,总能听到不自知的虚伪者的真诚嘲笑――大众麻木愚昧而不承认,小众无能无耻卑劣而伪善,无论向何方同流合污,作者都很不情愿,但作者又无法不行动,这种情况令作者感到特别特别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郁闷及悲哀,以上篇幅,是与下面故事毫无关联地作者感叹,作者深信,放在此处,并非毫无意义。 1 故事发生在1992年,一个对很多人来讲记忆犹新的年份。 地点毫无疑问是北京,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亲眼目睹自己与别人成长之人,除此以外,还有什么可交待的呢? 在一个冬天的深夜,北风吹着一个破烂酒吧,劣制的霓虹灯弯成的“梦幻“二字,在黑暗的空中闪着奇怪的光,灯下是酒吧入口,像坐落于城市的一切酒吧一样,里面总是有些奇奇怪怪的人,在这些人中,总会有些奇奇怪的事发生,所以没有人感到惊奇,更不会注意到,一摞钱被一只手沿着桌面推到另一只手边上,推过钱的人是赵宇,一个穿着正经的小青年,接钱的人是徐刚,装着不太正经的小青年。 徐刚已经喝得半醉,醉到那种仍能把钱数得丝毫不差的程度。 “赵宇,这是两百,我一共向你借了多少?” “八百。” “我会还你的。” “没关系,我还有。” 徐刚拿出一个计算器:“我们现在喝酒喝了多少钱?” 赵宇:“三十八块。” 徐刚按动计算器:“你一个月工资是多少?” 赵宇不假思索地说:“三百八十六块四。” 徐刚:“再加上一千五百块年终奖,一年是多少?” 赵宇再次不假思索地说:“六千一百三十六块八。” 徐刚说:“每年涨百分之二十,明年是多少?” 赵宇说:“七千三百六十四块一毛六。” 徐刚说:“四舍五入一下,后年是多少?” 赵宇说:“八千八百三十七。” 徐刚:“五年以后是多少?” 赵宇想了想,泄气地说:“一万五千二百七十块。” 徐刚给赵宇看计算器,惊叹道:“完全正确!你还是小天才――可我问你,五年以后你二十八岁,柳燕要跟你结婚,你一年挣一万五千块,够吗?” 徐刚把计算器扔到赵宇面前。 赵宇看了一眼计算器数字,以验证自己心算正确,他抬起头,犹豫地说:“也许柳燕会觉得不够。” 徐刚说:“记着这笔账,计算器我得拿走,我知道你的记忆力,五年以后你也不会忘的——” 赵宇叹口气:“五年以后,五年以后我的脑子可能会烂在办公室里。” 徐刚向前探一下身:“辞职得了,出来跟我一起混算了──” 赵宇再次叹口气:“我再想想吧──要是下月再不分我课题──哎,你呢?你现在怎么样?” 徐刚把钱收起来:“总有一天,我会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摇着奔驰车的钥匙来找你的──这话我说多少遍了?” 赵宇与徐刚碰了一杯:“那又怎么了?” 徐刚在把酒饮而之前,停了一下:“赵宇,我想让你看到──我不是一个普通人――妈的,我的自行车又让人偷走了,刚买了三天!” 赵宇喝尽杯中酒,欠了欠身,做出要站起来的样子:“算了,买辆旧车──我们走吧,明天我八点钟还要上班。” 徐刚放下空酒杯,拉了一下赵宇,提高声调:“别上班了,一天跟一天一个样,多没劲,跟我一起出来干吧?我这次是正正经经跟你说──” 赵宇拍了徐刚一下:“那样的话,就没有人借钱给你了──小姐──”赵宇向柜台方向招一下手,“结账!” 赵宇把瘪瘪的钱包扔到桌子上。 2 “梦幻”酒吧的门开了,就像被风吹开了一样,赵宇和徐刚依次出来,赵宇从兜里掏出自行车钥匙,去开停在门边的自行车。不远处,徐刚在街头招手叫出租。 赵宇开锁,跳上自行车,把手缩在袖子里,扶住摇摇晃晃的车把,他经过徐刚,把车刹住:“要不要我带你一段?” 徐刚摇摇头:“算了,我打车──用你借我的钱──是不是太奢侈了?你不会生气吧?” 赵宇笑了:“我不会生气,但后悔借钱给你──一路顺风,别把呼机丢车上。” 徐刚:“放心吧。” 赵宇:“那我走啦──” 徐刚点点头,赵宇骑着车走了。 赵宇骑了没多远,一辆出租车从他身边经过,徐刚从里面探出头来:“谢谢你啊──” 赵宇还没反应过来,出租车便扬长而去。 3 两个月以后。 就像某种司空见惯的上班仪式,赵宇像个老头一样,坐在一间办公室的办公桌前,手边是一杯茶,窗外阳光灿烂,室内很静,只有翻动书页与报纸的声音,赵宇抬起头来,目光沮丧而呆滞,似乎对自己将要这么混下去感到无奈,事实上,他每天如此,到这个建筑设计院来上班,刚来的年轻人不受重视,没有什么课题分给他,成天坐冷板凳,赵宇对建筑设计的一腔热情已渐渐被日复一日的上班所熄灭,他想有所作为,但没有机会,他不知道自己天天来干什么,一开始,他还看看专业书,研究各种流派的建筑,忽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似乎更爱看街头小报与美女画报,他手里拿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垃圾,知道自己堕落了,但他对自己的新情趣爱莫能助,相反,他弄不清国家为了什么那么慷慨,竟出钱养着他这么一个年轻的闲人,比起在外面奔波的同学们,他感到成竹在胸,知道自己会像一只锣丝钉一样,锈在工作岗位上。 不远处是一个老头,一副老科技的样子,戴着老花镜在看报纸,赵宇知道,他胸无点墨,在这里混了一生,头发花白,穿着朴素,就要退休,但仍坚持每天上班,似乎坐在这里就比坐在家里要安心。 赵宇一页页地翻着一本印有美女的画报,尽管心中对美女有着种种议论,但却不知向谁谈,此时电话响了,老头接。 老头:“喂,我是──啊,等一下──“他转身向赵宇,“找你的──” 赵宇嘴里说着“谢谢啊张工“,一边去接电话。 老头用一种老人特有的幽默来表达他对年轻人的恶意:“是男的。” 赵宇接过电话:“喂,我是赵宇──徐刚啊──你怎么样?──噢──行,我正没事儿,马上下去──” 赵宇放下电话,对老头说:“我出去一下,要是头儿问,你就说我去图书馆了。” 老头抱着对开小差理解的态度说:“去吧──反正也没课题。” 赵宇放下电话,走出门去。 老头随手把赵宇丢下的美女画报抓了过去。 4 赵宇晃晃悠悠地走出研究所的大楼,来到不远处的一条长长的林荫路边,向路的一头张望。就像出现了某种奇迹,林荫路尽头,一辆崭新的奔驰轿车出现了,一直开到赵宇身边停下,赵宇从未想到自己与奔驰轿车会有何联系,因此看也没看,还在向前面张望,却听到车喇叭响了一声,他歪头一看,车门开了,一身崭新西装的徐刚从里面钻出来,一只手拿着在当时颇为流行的大砖头一样的手机,一只手摇着奔驰车的钥匙。 徐刚用夸张的声音喊道:“赵宇,是我!你看──还记得我对你说过什么吗?” 赵宇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他还是对徐刚笑了。 5 当然,徐刚发财了。 还是在他们经常去的酒吧,桌子两边坐着的还是这俩人,赵宇和神气活现的徐刚。 徐刚因神气活现而激动,赵宇因好奇而仔细听,听什么呢?当然是徐刚的短暂而神奇的发财史:“我姐在塞班,帮我弄签证,没想到那么多人去那个鬼地方,一个签证一万,我和我姐半儿擗──这才俩月,叫我抄上一广东团,80个人──抽烟,抽我的──这是万宝路,真的,托人儿从飞机上弄的──”,徐刚给赵宇点烟,并长出一口气:“妈的,终于发了!” 接着,徐刚再接再厉,一口气把酒喝干,把酒杯往桌上一顿,对赵宇大声疾呼:“下海吧,下海吧,一起干吧!噢,你的钱!” 徐刚从衣服兜儿里掏出一个信封,扔在桌上。 赵宇:“我?算了吧──” 他伸手刚要打开信封。 徐刚笑道:“别,别数!” 于是,赵宇把信封放回兜里。 徐刚笑咪咪地说:“除了还你的八百,还有我给你发的第一个月的工资──去请柳燕吃大菜吧。” “我现在要钱也没用──要我谢你吗?” “不用,有福同享嘛──等你辞了职就有用了。” 此刻,徐刚的电话响起,他接电话:“喂,是我,好,我马上就到。“徐刚挂了电话,”是一倒儿,也不知什么路数,他管弄护照,我现在去取。 赵宇也站起来:“那我也走了。” 赵宇习惯性地掏出钱包要结账。 徐刚:“别──这回看我的!小姐,结账!” 他从兜里随手掏出什么往桌上啪地一扔,赵宇细看,是一个鼓鼓的钱包。 6 赵宇和徐刚从酒吧出来,走进被路灯光随意涂了几抹黄色的黑夜里。 “你小心点儿,那人没准儿是个骗子。“赵宇说。 “放心吧!”徐刚钻进奔驰车。 “哎,莉莉怎么样?”赵宇问。 所谓莉莉,是徐刚现在的女朋友,一个小可爱型的姑娘。 “莉莉?她去广州出差了──后天回来,咱们后天晚上见,还在这儿!”徐刚放下玻璃,从车里探出头来,“别告诉莉莉,我要让她大吃一惊!” “行!“赵宇刚要走。 徐刚再次探出头来:“哎,赵宇!” 赵宇站住,回头。 徐刚:“我们毕业多久了?” 赵宇:“五个月。” 徐刚伸出手来:“记住,我是毕业五个月以后成为大款的!” 赵宇过去拍了一下他的手:“好好干!” “回去想想我的建议──“他的奔驰车开走了。 7 仍是梦幻酒吧,仍是夜里,酒吧门口仍停着赵宇的自行车,两天以后。 8 “我叫他不要干,不要干,他不听,才毕业五个月──”莉莉,徐刚的女朋友,不顾劝阻在边哭边喊,“才毕业五个月,他就进了监狱,这下全完了。” 柳燕,既是赵宇的女朋友,又是莉莉的好朋友,递给莉莉一张餐巾纸:“莉莉,莉莉,别哭了,还不定是怎么回事儿呢──情况弄清楚他就出来了──这事儿跟他没关系,他的签证全是真的。” 莉莉却哭道:“可护照全是假的!管护照那人现在跑了,这事儿根本就说不清!” “赵宇,你也不劝劝他!”柳燕见自己劝不过来,便推赵宇,不料赵宇却自顾自说道:“柳燕,我辞职了──” “什么?” 莉莉此刻止住哭声:“赵宇,你可别──你看看徐刚──” “手续已经办完了,明儿档案就转‘人才’。” 柳燕急了:“你疯了?”赵宇平静地说:“柳燕,你也别去服装厂搞什么设计了,我们不能这样下去了,我总觉得,在办公室呆下去,总有一天我会变成办公桌的──“柳燕听了,不再说话了,莉莉摇摇了柳燕:“柳燕,我怎么办呀?我现在──” 9 在生活中,很多对于个人事关重大的问题,都需要时间来解决,比如,半年以后,上文说的赵宇便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什么生活呢? 简单地说,他成了旧车交易市场中一名二道贩子。 想想下面一个场景吧:一个买主在走,经过一辆辆旧车,他在一辆旧夏利车前停下来,买主敲敲车门,车门打开,赵宇从里面钻出来,他摘掉墨镜。 买主:“这车多少钱?” 赵宇:“六万五──试试车?” 买主接着往前走,赵宇重又钻进车里,把车门“咣“地关上。 10 现实生活当中,好人与坏人都扎在一起搞自我奋斗,他们竞争上岗,轮番出动,争取从人世间有所斩获,当然,他们想得到的不是一种东西。 此刻,二道贩子赵宇拧响旧车内录音机,听着里面传出的流行音乐声。 此刻,他像半年前坐在办公室一样倍感无聊,于是把一张报纸蒙在脸上,又一口气吹向半空中。 11 黄昏,旧车市场关门了,赵宇把旧车开上大街,他熟练地超车,急匆匆地行驶,就像有什么要紧事一样,事实上,他没什么要紧事,从赵宇身上,可以得出结论,越是没要紧事的人,往往越是显得匆忙。
编辑推荐
我要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也许那会是被嘲笑的人生,甚至是一文不值的人生。那就是理想。 这套文集的目的在于,收集我出过的所有书,并比初版时更多地在其中展现出作品的原貌。能够有这样的运气,作为作者,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此,我对于编者与读者表示感谢。除此以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在我工作之时,常有一个美好但一厢情愿的个人愿望,那就是希望自己写下的不是一些令人羞愤的垃圾,而是能为人们的公共生活增添某种价值。不过,我无法肯定这一愿望是否能够实现,像所有作家一样,我把一切寄望于未来的时间。我想,如果我真是一名作家,而不是一个冒牌货的话,那么,也许我的作品能够为从我身边流逝而去的时间做一个有效的见证,尽管我目前对见证的意义仍然缺乏信心。我认为,每个人至少都是他自己生命的目击者,当他把亲眼所见的重要事实公之于众的时候,那么他便会成为一个个体生活的见证。在这里,我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这种见证未必缺乏价值,至少,我不认为它比那种以己度人的胡编乱造更加缺乏价值,或者比干脆没有留下话语更加缺乏价值。 我痛恨谎言与残酷,不仅因为谎言与残酷的强大,更因为它们给现实中的个人带来很坏的感受,也令公共生活受到极不健康的败坏,我相信这种败坏使人生平添迷雾,使人们之间的交往效率低下而恶意横生,使人们本来就平庸艰难的生活更加痛苦不堪。我认为,人类的重要伦理之一,就是尽力改进人性中的诸多弱点,使之更趋完善。但是,从何处着手呢?我想坦诚与富于同情心也许是个好起点,除此以外,目前我尚未想出更好的起点。 我认为,有价值的艺术,是那种见证并创造人生的艺术。艺术从审美与道德这两方面给人生注入新意,满足人们的好奇,慰藉人们的痛苦与无助,缓解人们的空虚焦虑与厌倦,令人更加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除此以外,艺术还能做些什么呢?根据经验,我相信艺术能够为人生凭空增添美妙的幻想,令人轻松与愉悦,甚至能把人带人漫无边际的超然世界之中。但是,我更希望能通过艺术给人的心灵注入一种坚强的力量,使人具有一种倔强的愿意生活下去的勇气;使人冷静地面对生命的真相,即使那真相并不令人鼓舞;使人热情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即使那意义令人困惑;使人勇敢地计划与创造人类更为合理的存在,即使那存在缺少欢乐,单调乏味。有价值的艺术应为人类不停地注入这样一种精神,那就是:生而为人,即使是原因不明,结果不定,即使必须毁灭,也要抗争不息,绝不屈服,永不屈服!《激情与迷茫》以时代话题和故事情节取胜,叙述节奏很适度。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符合涉世之初和有闲阶层对时代弄潮儿的想像和期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