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思潮鼎立格局的形成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作者:徐素华 等 著  页数:465  

前言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史册,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刚刚过去的公元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最为复杂尖锐,斗争最为激烈,社会变革最为急遽深刻的一百年。  这一百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结束了在中国沿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大肆侵略,中国完全变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新中国像巨人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一百年,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救亡图存,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远涉重洋、孜孜不倦、上下求索,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开拓创新,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就义、慷慨赴死,涌现出一个个思想巨擘、学术巨人、英雄豪杰、民族骄子,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活剧。一百年,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也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公元二十世纪的中国,却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内容概要

  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史册,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刚刚过去的公元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其他社会矛盾最为复杂尖锐,斗争最为激烈,社会变革最为急遽深刻的一百年。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一 论战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二)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中崭露头角二 论战的基本过程(一)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公开挑起论战(二)蓝公武首先发表文章批驳胡适(三)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批驳胡适(四)胡适的答辩——《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五)论战的余波三 论战的实质和影响(一)论战的实质(二)论战的社会影响第二章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一 论战的起因(一)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后“中国向何处去”的主题的继续(二)各种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的交锋二 论战的主要问题(一)发展资本主义还是实行社会主义是论争的焦点(二)是否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是论战最突出的理论问题三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派的批判(一)关于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道路(二)关于如何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人(三)关于在中国建立工人阶级的政党和革命组织的问题四 论战的意义和影响(一)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民本主义思想的最初认同和结合(二)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展开了对封建思想、资本主义思想的全面批判(三)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五 对论战的再研究(一)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提出了如何实现中国固有文化传统现代转型的问题(二)“社会正义”是当时论战中提出但不曾深入下去的问题(三)如何选择实现社会理想的道路是论战中主要的分歧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一 论战缘起的背景(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与无政府主义斗争的继续(二)互助论在无政府主义思想产生影响中的作用(三)当时中国政治思想界直面的主题与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流行二 无政府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挑战(一)黄凌霜、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者的挑战(二)各地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挑战三 马克思主义者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二)民主集中制原则下的自由才是维护社会秩序正常有序的前提(三)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是符合中国国情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容的正确选择四 论战的意义和影响(一)论战的影响(二)论战的功过第四章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一 科玄论战的过程(一)论战的缘起与爆发(二)论战的展开与深入(三)论战的转折与结局二 科学派评析(一)科学派的哲学观(二)科学派的科学观(三)科学派批判三 玄学派评析(一)玄学派的科学观(二)玄学派的哲学观(三)玄学派批判四 唯物史观派评析(一)唯物史观派的立场(二)唯物史观派的语境(三)唯物史观派批判五 关于“玄学”的几点思考(一)“玄学”与“形而上学”(二)“玄学”与“哲学”(三)“玄学”与“科学”……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国家主义的论战第六章 五四前夕反对尊孔复古的论战喝斗争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反对戴季陶主义的斗争第八章 毛泽东、周恩来等反对陈独秀右倾主义的斗争第九章 近代中国的非基督思潮与反教运动主要参考文献目录编辑后记

章节摘录

社会发展观上的狭隘性。研究系分子所“努力”的“另一个地方”,就是所谓的发展实业。依靠谁来发展实业呢?他们寄希望于绅商阶级。他们认为在帝国主义的“扶持”和保障下,中国绅商阶级能够打倒军阀。张东荪说:“中国的实业,不论中国自己开发与否,外国总是要求大开发而特开发的;不过外国势力一来,中国自己的企业亦必乘势而蜂起。到那时,外国的势力便不啻给中国财阀以保障和后盾,则末路的军阀便无法相抗了。我预料新银行团必成,铁路统一必成,这便是外国势力助中国实业家以打军阀。”他们还认为军阀的一部分或大部分,都可以“蜕化为财阀”。历史发展动力观上的非阶级性。他们极力歪曲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对于城市阶级关系,他们认为,中国工人的痛苦,是得不到工作,而在得到工作后,所受的痛苦,也不是来自资本家,而是来自工头,中国工人倒可以从资本家那里得到某些好处。因此,他们认为不应过于责备资本家。张东荪说:“现在只听工人内一方面的话,自然是只看到工人的苦痛;若问一问彼资本家,必亦有一大篇话未尝不是句句实情,从现行制度下亦不能十二分苛责资本家,因为从井救人总不是人的常性。”为了缓和和防止阶级斗争,张东荪提倡“温情主义”,主张在工厂设补习学校,实行分红制度,疾病保险,发给养老金,等等。梁启超也说,可以唤起资本家的“觉悟”使其顾及劳动者的利益,他说这是“对于资本家矫正态度”,一般“在现行经济制度之下,徐图健实的发展。他们还给工会工作规定了“方针”和划定了工作范围。《解放与改造》上有-篇《说工会》的文章说:“工会是消极的,但求改善工人们社会的和经济的地位境遇,不是积极的排斥雇主阶级;换一句说,就是工会是在现经济和现社会制度下,谋工人们的利益,不是推翻现经济和现社会制度的组织,希图重新改造。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大思潮鼎立格局的形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