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何处不入梦

出版时间:2010-9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萨苏,北宸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前言

  那一天,北宸给我来信说,台北在放鞭炮。  我说,厦门也在放。  那一天,其实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民进党在台湾的执政画上了一个休止符而已。  就在这之前不久,风声鹤唳的台湾海峡,这边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件事——  因为一个意外,在从福州到马尾的渔民中,传出了海军即将出征打“台独”的谣言。令人有些吃惊的是,就在那几天,福建沿海的渔船中,有几百艘都把自己的船改成了“亮剑”号。大一些的,到福州去定制铝合金的船铭牌,小一些的,就直接用墨写在船舷上,连一些看起来根本出不了海的小舟,也在玻璃上写满了“亮剑”。  谣言辟除了,但海军留下了一句话——“民心可用”。  在那边也曾经出现过另一件事-一  扫黑的台湾警方,从一个蔡姓老大的巢穴中搜出了十几杆各种各样的枪支。面临因为私藏枪支而被起诉的黑老大在被质问为何私藏这样多的枪支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防备老共登陆……  黑老大终于还是被抓起来了,可也留下一段轶事。  就是同样的人民,这时却在同时放鞭炮了。  因为大家明白,至少,海峡的战云正在远去。两岸的人,都不是狂热的战争狂,我们有了握手的机会。  这时候,我和北宸的通信,刚好是一年半的时间。

内容概要

“台湾”这个词,从小学的《宝岛台湾》这篇课文开始就在我们的思想中植根,而真实的台湾我们却知之甚少——萨苏、北宸两个海峡两岸的网友在一年半时间里就两岸关心的人物、事件进行了认真、坦诚的讨论,从大象到马英九当选,从淞沪会战到奥运,从日剧时代的台湾到龙应台的1949。用萨苏的话说,仅仅谈乡愁或同胞情是太浅了,作者的目的是通过对话,让两边相互了解,特别是理解对方的不同,包括对方的做法和想法,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有其历史的逻辑。其实台湾人与我们相同相近的地方太多,只是长久以来我们缺乏交流,双方的陌生感也就由此产生。我们能在书中很多地方产生共鸣,也能慢慢解开脑中的疑团。希望不煽情,用事实让大家感到两岸之间的温暖,和平共处。这是一种来自草根的以善意相待为基础的新民族主义。

作者简介

萨苏, 本名弓云,汉族,祖籍河北,生于北京,旅居日本。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为IT工程师,却对文史情有独钟,先后出版《国破山河在》、《与“鬼”为邻》、《兵进北边——不退色的老兵传奇》等著作十余本。他是新浪最佳写作奖获得者,其新浪博客已超1亿的点击量。
北宸 ,本名Cindy Zhang,生于台湾,现为美国IT工程师。她的祖父张明经先生祖籍兰州,是原国民党立委,抗战爆发时担任宝山县县长,曾作为地方官员积极组织力量支援前线,淞沪战役中著名的罗店、月浦、大场之战都发生在他的辖区。他在1949年渡海去台湾,为人清廉正直,敢和老蒋拍桌子。作为老人的孙女,北宸有很强烈的中国情怀,期待统一并痛恨陈水扁的去中国化,本人也嫁给了一位北京人。
作为台湾人,她对台湾社会有比我们深刻得多的了解。在台海风云变幻的几年中,萨苏和北宸经常通信,既相互了解彼此认知中不同的两岸,也毫不忌讳地探讨时局,阐述彼此了解的大陆和台湾人共同与不同的想法。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对于“中国”这个概念的热爱,都以作为中国人为自豪。

书籍目录

永远的林旺爷爷——一头大象的故事丹青难写是精神——铁骨铮铮孙立人故国衣冠与海角七号——日据时期的台湾从汐止神社到忠顺庙——日本神社在台湾 “解放”与“沦陷”——关于一九四九在焰火代替烽火的时代——台湾的标语和口号大浪淘沙——蒋氏父子的台湾岁月两岸的时间台都是117——电话的故事照片里的时光——台湾人家的普通日子把你的翅膀给我收起来!——谈台湾天兵黄埔听训——谈两岸的体罚一个龙先生,各自表述——谈龙应台孤独的中国女儿——谈邓丽君小马哥其实很调皮——谈马英九相会在北京——北宸的京都随感我们在创造历史——谈台湾的选举手牵手,心连心——在汶川地震中今晚的中国在发光——体验北京奥运跨越海峡——关于三通的对话

章节摘录

  但是大象也有不听话的时候,那就是让它坐下的时候,很多大象故意装作东张西望的样子,对象奴的命令不理不睬,拖延磨蹭不肯执行。后来,远征军的士兵们慢慢看出了缘由:大象身体非常沉重,坐下后起立是件很艰难的事情,它们不愿意坐下,倒不是没有客观原因的。  大象能听懂人话!可惜当时只能听懂缅甸语,对中文、英语和日语完全没反应。从后来林旺的情况看,它是慢慢学会了中文的,哦,懂母语之外的两国语言,林旺可算是个知识分子呢——不要对我这个结论表示不满哦,你试试学大象的语言去,林旺能听懂咱的语言,咱就不能跟它比比智力?  大象不怕老鼠,经常把老鼠踩死。  大象进入树林,象奴不让远征军们去窥看,说是大象有时在林中交媾,这种动物十分害羞,若发现有人窥视就会冲出来把你踩到死。  大象们在缅甸并不需要人工喂养,到了晚上,象奴给大象戴上一种特殊的脚镣,这样大象一步只能走40公分,是没法跑远的。然后,大象就会被放入山林,自己寻觅食物,清早自会回营,是不需要多少照管的。  就是这最后一条,差点儿要了老象的性命。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很喜欢这几头大象,决定带它们回国。回国路上,离开了野生植物繁茂的缅北滇西,人们才意识到大象需要吃多少东西,新一军的后勤部门为此吃尽了苦头,大象们也不得不临时学会一些简单的表演技巧,沿途杂耍给自己赚点儿伙食补贴。尽管如此,还是有多头大象因为照顾不周死在路上。好在林旺体健貌端,生命力强,很活泼地到了广州。

编辑推荐

  超高人气的历史学者和国民党“立委”的孙女,持续一年半的两岸话题讨论,  原汁原味的台湾式解读  对大陆人来说,这本书是了解台湾人、台湾社会的最佳途径。  你懂大陆吗?你懂台湾吗?分开六十年,只有懂得才有爱。  字里行间是两岸几代人的生死离合,不一样的岁月故事,一样的家国梦。  跨越海峡,跨越一切藩篱,松开拳握紧手,倾诉倾听梦里家园。  萨苏:这片河山,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是我们共同的父祖之地  北宸:“台湾,中国,两个都去爱。你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的一个北京朋友这么告诉我。  萨苏:民族主义,就意味着你要拥抱你整个的民族,整个的中华民族,包含了不同思想、党派和阶层的人,所以,当你拥抱这个民族,你就会学会求同存异,和怎样去接受思想不同的朋友。这,不正是和世界其他民族和平相处,最为需要的东西吗?  北宸:邓丽君的歌,有些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歌中,让人感觉最痛切的,还是她那种对于归宿的渴望和无法找到归宿的忧伤。  萨苏:和北宸这样的台湾朋友相处,这种人情味无所不在。  北宸:危难的时候,中国从来不会缺少脊梁。灵魂没有死亡,它只是深藏在我们的心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国何处不入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5条)

 
 

  •   坐在冬日的午后暖阳里,南中国的风情在这种闲散慵懒中淋漓尽致,而手指却在无意识地一遍遍地摩挲着手上这本书的书脊。

    唇间还留有茶水的余韵,而这心中也满是沉重的慨然。凸起的汉字在指尖传递着一种难以言味的情感,丝缕涓滴地随着这反复的抚摸渗入血液之中。这个时候,真的希望自己的目光能够投得远些再远些,看一看海峡对岸是怎样的土地,怎样的生活,又是怎样相同的子民。这个时候的眼神应该是渺茫而静默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心绪都是纷至沓来,百感交集。

    我们对台湾,总是知之甚少的,哪怕地处仅是一海之隔的福建,哪怕我们总能义正辞严地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哪怕我们总以为我们很了解台湾。

    台湾,真的,不仅仅是郑成功,不仅仅是蒋介石;不仅仅是海外孤岛,也不仅仅是四小龙;不仅仅是不沉的航空母舰,也不仅仅是台独;不仅仅是祖庙的分灵,也不仅仅是传统的余脉;不仅仅是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也不仅仅是超级星光大道。

    而让我懂得这些“不仅仅是”的,是要感谢看过的这两本书的。一本是已经看了许久的廖信忠的《我们台湾这些年》,另一本就是手上这本刚刚翻完的萨苏和北宸合著的《家国何处不入梦》。

    两本书的装帧创意有出其不意的相似处,都采用了信件相关的封面形式,《我们台湾这些年》用了一整面蓝红条纹相间的航空信件的版式,而《家国何处不入梦》则是用了素雅的灰白色调,上端用了邮票和邮戳还有长城做点缀。左上角是萨苏,右下角是北宸,中间是行书体的书名。

    两本书都在不约而同地传递一个信息:他们所要讲述的是和时间与空间息息相关的故事。

    相对于《家国何处不入梦》,《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叙述内容似乎更平民化些,记述的用得是作者本身成长的过程做纪年做线索,一年年地写过来,展示的是一个平常的台湾人眼中的台湾。这其中或多或少涉及一些重大的事件,但也有避重就轻的笔触,不过总得说来就算一笔掠过也是余味不尽。因为,相对于台湾,我们真的有太多的不懂。所以阿廖打开的是一扇窗口,一扇可以看见家长里短,嘻闹喧嚷的窗口。这本书能够热销上榜充分证明了:这,真的是一封迟来了六十年的信件。

    现如今若要我叙述阿廖讲过的内容,真的是难煞人了。不知是怎么回事,从大学开始就觉得记忆力大大衰退,看过的书掩卷就不记得内容了,人老得飞快。当时如此,现在更加。所以我希望把重心放一放,放在这现炒现卖的《家国何处不入梦》上。

    萨苏和北宸的这本书是对话体的,而阿廖那本算独语体,因为前者是他俩通信的结集。萨的这本新书因为有一来一往的对话,所以会带来一些争鸣,一些宽厚,一些谅解,一些互信,总而言之是有良好的互动,所以看起来也更让人心潮翻涌。这本书里除了生活的琐细外,其实更突出的是家国天下的那种历史厚重感,这一点,是阿廖的书所不及的。当然这也跟作者的身份有关。萨苏本身喜爱文史,又出生在北京,父母双亲的家中都有颇为深厚或者优雅的背景,所以他常能说一些鲜为人知的史书韵事。而北宸的祖父更是国民党的旧将,后来的立委,也算得家学渊源,所以他们俩的通信更带有一些国共后裔相互沟通的情味,因此历史在他们两人身上交错,斑驳厚实又浑融无间。再加上萨苏旅居日本,常回国,北宸似乎也在美国,大陆和台湾间辗转,所以他们用客居他乡的情境来体味家国浑然的深沉,较诸常人便又进一层。所以,掩卷之际,回味起来,《家国何处不入梦》的题目用得极好。

    一个国家,为什么要分你和我?一个民族,为什么要分彼与此?一块土地,为什么要争岛与陆?一群种姓,为什么要讲台与中?正是因为不要这样的为什么,海峡两岸的人们一直在尝试着垫起脚尖,伸出手去,一点一点地接近,一点一点地相触,一点一点地温暖,一点一点地把握,让隔断这么些年的手再次紧握。这期间,有误解,因为距离,有偏见,因为意识形态,有对立,因为陌生。然而,当我们相互地接近一点,相互地靠拢一些,当我们用同样的文字来书写,用同样的语言来言谈,用同样的时间来生活,用同样的心来跳动,那么,我们终然是会在一起的。

    这一本书,看得我痛哭失声的有之,如宝山之战兼及的抗日中国共携手的言辞,如北宸在写日据台湾时台湾的抗争,以及那句痛彻心扉的“甲午之战,非台湾负中国,乃中国负台湾。”负气的言语却是台湾人心底真正的痛楚。看得我热泪盈眶的有之,如汶川地震中,义人欧晋德先生去除青天白日徽记奔赴汶川的情景,让不必要的意识形态走开的勇气和大爱。如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一路上中国人的守护和簇拥,金晶事件后国共后裔们撇开两党的分歧,共同招展一面五星红旗等待和守护火炬经过的心路。看得我温暖满心的有之,如他们俩共同讲到的大象林旺爷爷,两岸共同的时间台117,还有,北京时间与中原时间的异同。看得我一笑开怀的有之,像台湾的标语与口号一篇中的漫画,厦金守军手语的笑话,还有“天兵”的作文和回答。看得我感慨痛切的亦有之,像经国先生的开党禁开报禁,矢志不悔。唉,蒋经国先生,胡耀邦书记都逝世得太早,否则今天又是另一副情境了吧。

    感慨良多,无以为继,草草收尾,用萨苏的话作结:“我们所期待的,也无非是普通人心中的那一份——我们的阿波马托克斯。”我们期待,共同期待。

    附:阿波马托克斯,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李将军签字投降之地。美国人在小镇上树碑:“我们的阿波马托克斯,是国家重生之地。”
  •   一直以来,我们所看到的历史都有一层膜,长久以来,这层膜好像已经把一些历史磨没了。
    幸好,萨苏和北宸将这些历史在这层膜上又描了一遍。
    收藏这本书,希望能留下一点儿历史的真实。
  •   满纸真情,处处感人。

    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两位各属一边却也具有共同身份认同的中国人,用他们的往来书信诠释着彼此共同的“千秋家国梦”。两岸宏大的历史记述,细腻的生活点滴,都在他们的笔下汩汩流淌。每每在湿润的眼眶下长吸一口气,感受那份大爱在自己心中沉甸甸的分量。

    愿两岸终能在平和的理解与互信中携手并进,那时的中国人,将为自己和国家感到骄傲,那时的我们,也会因此赢得世界尊敬。
  •   萨苏的语言一贯幽默风趣,但是这本书在幽默的语言中让人感到浓浓的同胞情,深深的爱国意,同时让读者也感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好书!
  •   本人是个懒人,真的很懒。基本上看书很少写评论——懒是一方面——最重要是怕能力不足没有读懂作者要表达的东西。但是萨先生的作品能看出来,萨先生很用心,不管是史料的搜集还是图片的运用,字里行间都表达着作者的认真与负责。“家国”一书,以作者和一个海峡另一边的一个朋友的网络通信作为主线,各自表达了对某一件大家都感兴趣的事的个人看法,给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事件的机会,虽然不一定大家都能认可两个作者的观点,但是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俺文拙笔笨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评论,但是这本书相当不错,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希望萨先生能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带给我们!
    P;《铁在烧》俺极力推荐!期待《远征军归国之战》的出版!
  •   我看萨苏已经黔驴技穷了,我看了一些萨苏写的书,头几本还有点意思,越往后越没劲,可能脑子里的一点素材都用光了,用些**内容填充书页,骗钱,这本书就是典型,内容杂乱无章,分析不深不透,不知萨苏想说明什么。萨苏还是熟悉一些日本鬼子,除了已经在前面的书中讲述的内容外,其他方面都是浮皮潦草,根本就不了解其中深奥之处。可惜了萨苏。
  •   想看看台湾人究竟怎样看大陆和统一
  •   内容挺好,就是风格与萨苏以前作品不太一样,初读时有点不习惯。
  •   很喜欢萨苏的书,看似平淡却极有味道
  •   我们的历史课上没有的一些台湾历史,以及台湾人的一些想法。内战的悲哀。
  •   书中以不同的时期的纪念事例为依据大概的展现了一个真实台湾缩影,能看的的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追忆历史的感动,我们应该了解真实的台湾,还历史一个真相!
  •   喜欢萨苏的写作风格,娓娓道来,既有趣又能整张知识。
  •   萨苏的书,还是很容易读上瘾的!
  •   萨苏的书我都买,都是好书
  •   内容不错,支持萨苏。
  •   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台湾!
  •   由小见大!从两个普通人的通信,看两岸同胞的家国情怀!!
  •   两岸家国梦。
  •   老萨的书既有趣,又深入,总是让人了解很多。
  •   隔开的不只是窄窄的海峡
  •   书里用翔实的史料精确的数字,给读者展现了历史的原貌,很喜欢看.萨的书还是有保证的。
  •   你根在哪里,不妨,回去看看吧。
  •   这本老萨的书一直就想买了,在亚马逊一直都无货,没想到当当有。内容相当不错。
  •   书到的很快,快递很给力!~
  •   刚看到就买了,老萨的书,值得一读·······
  •   你不可能静静地看完此书, 它会让你感动。
  •   文笔细腻,好
    !!
  •   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对台湾的概念太浅薄了,如果同为子民就应该去呵护。不是谁都想独立,不是谁都想孤悬海外,作为中央政府你有这个能力吗?台湾也不想日本人来,但清政府有能力吗?什么是爱国,国家要给以力量。
  •   萨苏的作品一直都是很喜欢,这次出的新书,早早 就买来了看,感觉还是和其他作品类似,具有萨苏的风格,诙谐幽默,煽情
  •   通过书信往来把一些历史片段重现。萨苏的另一种风格
  •   了解了台湾和台湾人的一些点滴
  •   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萨苏的书很好看
  •   家国何处不入梦,感觉不太一样。
  •   于细小之处见精神,让人感动。
  •   没什么新意,重复内容还特别多,有骗钱之嫌,不过这本还可以,闲来看看消磨时间
  •   不了解,据说还可以!
  •   基本归归类,萨的书,军史及历史的多,军史萨显得见多识广,我是个伪军迷,看着倒也过瘾
  •   老萨的其他书都很喜欢,这本是顺便买的,谁叫署名是他呢
  •   好看,只是有重复。
  •   还是一贯的风格,很是喜欢,涉足多方面
  •   聊的是台湾,但缺乏对台湾人的深层的尊重,站在祖国统一的立场上很难把台湾这部书读好。
  •   这本应该是萨苏文集里平平的一部,亮点不多
  •   前三分之二写得特别感人, 最后几页太一般了。
  •   感觉不如萨的其他几本。乱点儿。不过共鸣点还是有的。
  •   述事而已,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