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吉建富 页数:341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国所有的城市中,没有也不可能有两个城市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个性。上海,无论是城市的形成过程、发展道路,还是外观风貌、人文内蕴,抑或是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个性,有些方面还颇具奇光异彩! 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上海这座城市,我以为唯独一个“海”字,别无选择。 上海是海。据研究表明,今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中心地区,在六千多年以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江的奔流不息,大海的潮涨潮落,渐渐淤积成了新的陆地,以打鱼为生的先民们开始来这一带活动。滩涂湿地渐长,围海遣地渐移,渔民顺势东进,于是出现了叫上海浦、下海浦的两个小渔村,由此迅速发展起来。到南宋成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形成集镇,称上海镇。后于1292年正式设置上海县,县署就在今老城厢内的旧校场路上。一个新兴的中国滨海城市就这样开始崛起。所以我认为,上海可以说是一座水城,上海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上海的血脉,水是上海的精灵。
内容概要
作为近现代报业风云际会之地,上海见证了百年报纸的盛衰,百年报人的过往,百年报史的轮回……报业的发展离不开上海,上海的发展也离不开报业。 上海的人杰地灵,奠定了海派报业的基础,构成了海派报业的魂魄。 从某种意义上说,上海就是一张无所不有的申报纸,令人百读不厌……
作者简介
吉建富,男,1956年3月生于上海,笔名剑夫、捷闻,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有《股海沉浮》、《夫妻之间》、《冷眼看理财》等;现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晨报》记者,所写的新闻作品屡有获奖。
书籍目录
总序 李伦新 引言 第一章 1850:上海出现报纸前的国外报业 1.英国,1724年就有纸质媒体 2.毕业于哈佛学院的美国报业活动家 3.法国同一天诞生两份廉价日报 第二章 还未出现报纸前的上海往事 1.1267年,上海建镇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 2.对E海发生了兴趣,英国人千方百计要进来 3.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 第三章 租界:上海产生报纸的导火索 1.美国、法国也在申城设租界 2.上海的第一张英文报和中文报 3.传教士:办报刊的领军人物 4.与《万国公报》有关的三位中国人 第四章 中国人还没成为办报主体的前夕 1.林林总总的外文报刊 2.在上海出版了87年的英文《字林西报》 3.与报纸共命运的新闻通讯社 第五章 《申报》:中西合璧的典范 1.《申报》低售价让《上海新报》关门 2.创刊伊始遇到了“杨乃武与小白菜 3.《申报》:海派报业特色形成的奠基者 4.《申报》创始人美查回国前后 5.《申报》痛批康、梁与《大清报律》 第六章 《时务报》与“竖三民”报 1.首创政治家办报与译报 2.汪康年:报业经营管理之先驱 3.于右任:一位与众不同的办报人 第七章 震惊中外的《苏报》案 1.罢官官员买下画家所办《苏报》 2.事由皆因邹容《革命军》而发 3.章太炎、邹容“自投罗网”? 4.中西新闻观以及司法的首次较量 5.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殉职的记者 6.《苏报》案最终判决之后 7.章太炎、陈范的归宿与民国《暂行报律》 8.哈同与福开森对待《苏报》案 第八章 《申报》进入史量才时代 1.史量才曾任《时报》主笔 2.驻京记者邵飘萍与徐凌霄 3.史量才吃了冤枉官司 4.抓管理、建大楼、添设备 5.美国总统发来贺电盛赞《申报》 6.组建资料室,编撰书籍与年鉴 7.戈公振与周巍峙在《申报》 8.收购《新闻报》股权引发风波 9.不得不说的几件大事 10.《申报·自由谈》:30年代最有影响的报纸副刊 11.《申报》的最后岁月 第九章 与《申报》PK的《新闻报》 1.张园的主人投资《新闻报》 2.当年《新闻报》两位总编的后裔 3.定位柜台报,触角伸全国 4.建立一套《新闻报》特色的管理模式 5.严独鹤促成了一部《啼笑因缘》 第十章 政党报刊异军突起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 2.中国国民党报刊 第十一章 “孤岛”时期的上海报界 1.“孤岛”一词由《大公报》叫开 2.上海的《大公报》沉浮录 3.《文汇报》在抗日烽火中横空出世 4.从《大公报》走来的徐铸成 5.《文汇报》副刊:上海抗战文化主阵地 6.何人想要收买《文汇报》? 7.大起大落又重生 第十二章 晚报、消闲报——另一道风景线 1.中外带“晚”字的报纸 2美国在沪办的影响力最大的《大美晚报》 3.《大晚报》与《新闻夜报》的轶事 4.各方势力争夺晚报市场 5.游乐场报与消闲小报:报海里的-朵浪花 第十三章 名人与上海报纸 跋 郑家尧 后记
章节摘录
在国内,上海往北与大连、青岛、天津相连;南面与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相通,并且又连着大运河,沟通了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省份的主要航线。到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l505年),当时的上海商人已与湖北、河北、山东等地有航运贸易往来。之后由于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侵扰,公元155-1566年间,明朝政府为防止倭寇而限制海上运输,航运贸易一落干丈。 1553年,倭寇再次侵袭上海县城,那时的县城没有城墙,倭寇入城烧杀抢掠后离去。在两个多月里竟来来回回5次,虽然也遇到抵抗,倭寇却总能来去自由。也就是在那年的9月,上海县城在3个月内就建起了7米高的城墙,有6扇城门,东为:朝宗门、南为:跨龙门、西为:仪凤门、北为:晏海门、小东为:宝带门、小南为:朝阳门,还有3处水门,东西跨在肇嘉浜上,小东门跨在方浜河上。城墙外有一条护城河,河上设有吊桥。那时的黄浦江边是一片淤泥滩,芦苇丛生,只有几间草房和一条供纤夫行走的煤渣铺就的小道。 到了1656年,清政府为镇压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起义,限令沿海居民内迁,更不准出海贸易,甚至不准出海捕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