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甲午海战的黑匣子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邓加荣  页数:502  字数:5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时光,像流水一般地过去。  悠悠岁月,转眼百年,当年翻江倒海、电闪雷鸣的甲午风云,早已随着日月嬗递、寒暑更迭而渺无踪迹,荡然无存了。  啊,甲午,甲午,一百多年的历史,该有多么深厚的时光和岁月的积沉呀!我,曾一连几个月地把自己封闭在如山堆积的历史资料里,像荒远边陲的淘金者那样,一锹一锹地挖,一箩一箩地筛。暗黄的纸页上,布满着灰尘和蠹虫尸体,几乎让我窒息在那枯燥、烦闷、不可解脱的氛围里。有时眼花缭乱,有时头昏脑涨,那些早已死去的蠹虫好像又复活过来,爬到我的身上和脑子里,烦扰得我苦不堪言;但是,我是无悔的,我甘心情愿承受这种永远无法解脱的苦役。  我在寻觅,一支久已消逝的曲子,  一支悲壮的曲子;  我在寻觅,一个久已消逝的影子,  一个沉船的影子。  我坐在岁月的残骸里,  怅惘地寻觅着,被尘埃深深掩埋了的  历史上的一个谜;  一个被更夫偷偷锁进保险箱里的,  早已锈死了的秘密;  一个早已暗淡了颜色的,  斯芬克斯之谜。  我孤寂地困坐着,  困坐在锈迹斑斑的历史窗口面前。  我没有办法,也没有勇气,  揭开那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谜团——  那么一个庞大的海军舰队,  大清帝国威威赫赫的北洋水师,  怎么会,  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被打得一败涂地,  凄惨决绝,魂断迹灭?  我困惑,我迷茫,百思不得其解,亍趑趄地走在寻寻觅觅、探索追求的路上,但始终是雾裹青山,云塞路断,杳杳天低,若明若暗。  人们常说:“百年不见百岁人!”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却叫我有幸破除那千古遗憾,找到了一位历经时代风霜的百岁老人杜渐离。他意味深长地告诉我说,他不仅就生在那个灾难深重的岁月里,而且,就生在烟尘炮火、衽席波涛的航海世家。他的父亲杜仲就是当年北洋水师中的一名军官,先在广乙舰上当枪炮二副,后又调到致远、济远、镇远舰上当枪炮二副。更为宝贵的是,老人不仅赠送给我他的百年回忆,而且还赠送给我一本日记。虽然那本蓝布皮黄格纸和用白线装订起来的日记所载的文字寥寥,但它给我的启示却是极大的,再加上老人的注解和补叙,让我如同打开了甲午海战的历史黑匣子,破译了当年那场海上鏖兵的密码;好像把淹没到黄海深处的许多当年物证、人证,又从沉船里打捞上来,收听到了那天崩地裂的炮响和震颤人心的杀声……  下面,我就将日记上的寥寥文字和老人的口头补叙整理出来,让至今仍在关心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真实面貌的人,得到最确凿的原生态的图像。

内容概要

本书在一部残缺不全的日记基础上,通过当年北洋水师的一个下级军官(枪炮二副)的亲身经历,讲述出自丰岛之战以来的全部海上鏖兵过程,它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那个惊天动地的海上鏖兵场面,也透露了许多鲜为人知为世人讹传的一些真实详情,揭开了何以被称之为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庞大海军舰队,竟然在一支与其实力大体相当的对手面前,全军覆没?何以有天开锁钥、金帮铁底之名的天然海军良港旅顺与威海,竟然不经数旬就陷落于敌军之手?而二副本人的经历,也是委婉曲折,惊险传奇,既有足蹈火海、身栖孤岛的慷慨悲壮,又是荡气回肠、悲婉缠绵的情恋纠葛,让人读之难以释手。

作者简介

邓加荣,又名白山智叟,吉林省靖宇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理事。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后被选派苏联求学,毕业于莫斯科国立财政大学,函授于高尔基文学院,肄业于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理论班。
主要著作
报告文学:《君子兰之谜》、《李谷一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  一  海上校阅  二  宝岛营盘  三  汉江风紧  四  济远赴朝  五  仁川对峙  六  瘟疫噩耗  七  家难国难  八  窳败蠹虫  九  临敌踟蹰  十  庙前测字  十一  管带会议  十二  致远谈兵  十三  芳草萧艾  十四  京城轶事  十五  雷雨惊魂  十六  壮怀激烈  十七  倭袭汉城  十八  丰岛之战  十九  高升惨烈  二十  荒岛笼烟  二十一  崖头绝望  二十二  韩民援救  二十三  牙山假捷  二十四  奔赴平壤  二十五  议惩提督  二十六  洋将上任  二十七  青楼遗恨  二十八  广乙服状  二十九  严复来信  三十  义犬神威  三十一  大连夜泊  三十二  黄海大战  三十三  坞西行刑第二部  三十四  褫夺花翎  三十五  津门会晤  三十六  白玉山上  三十七  广甲自毁  三十八  雪儿再现  三十九  贾逵就擒  四十  御前讲书  四十一  赏罚不清  四十二  来远赠剑  四十三  海军葬礼  四十四  雷艇出探  四十五  挪款办寿  四十六  再劾军门  四十七  排除雷阵  四十八  严岛挑衅  四十九  汉氏良策  五十  巡而不击  五十一  掣肘难行  五十二  寿庆大典  五十三  退兵威海  五十四  绕道护航  五十五  暂泊旅顺  五十六  镇远触礁  五十七  旅顺告急  五十八  下罪己诏  五十九  代理总兵  六十  旅顺惨案  六十一  泣血残阳  六十二  抢险修船  六十三  威防歧议  六十四  镇远复航第三部  六十五  喷雾奇技  六十六  孥交刑部  六十七  暂缓起解  六十八  偷窥荣成  六十九  砚帅北上  七十  钦差授命  七十一  军风舰纪  七十二  青楼哀怨  七十三  迎击战略  七十四  刑斩溃将  七十五  寇入荒城  七十六  再度擒谍  七十七  破格悬赏  七十八  自动放弃  七十九  烟台来客  八十  立意死守  八十一  虎口鏖兵  八十二  南帮失守  八十三  北帮毁弃  八十四  进村就赶  八十五  水陆大战  八十六  定远被毁  八十七  又沉三舰  八十八  日岛战绩  八十九  寒夜风紧  九十  泅海送信  九十一  无处求援  九十二  军门自尽  九十三  海岛沉没后记

章节摘录

  甲午五月廿六日(西历6月29日),阴。李中堂给丁军门来电云:“日韩失和在即。仰遽电告,日在英议买其在东海大轮,并欲尽雇东方海面之轮运兵械,势将大举,我军应速预备。林镇廿三日电:仁港泊船,战守皆不宜,拟以一二船驻仁探信,余船驻牙备战守。请速派雷艇三艘来牙,并派弁兵带水雷五十个,药线电机一切,由商船速装来牙云。与尊电前所拟调度稍异。威防但令雷艇炮船辅炮台太单,但牙防镇、济等船若有大雷艇防护,能否得力?路远是否能去?”  杜仲在陆向乾守备那里看到了这封电报,心里好生疑惑!中日失和,这是明摆着的事,稍有一点头脑的人,就可以预见这个必然的结局。奇怪的是,对派去支援驻朝清兵的几艘军舰的去留,还有如此大的争议。总不能急着把舰船派去,又急着把它召回来吧?  杜仲刚要启口发问,陆向乾一把拉住他的胳臂说:“走,出去逛逛,心里正憋得慌呢!”  他们出了海军提督署大门,绕过所后炮台,顺着旗顶山路,一直向山顶上爬去。一路上蓊绿翳天,遍地皆是苍松翠柏、青杨古槐和枫栌柞榆等参天古木。风涛日影,弄得幽静的山林阴森恐怖,诡秘怪诞,隐约中好似藏着许多山妖树魈和说不清的迷惑。  他们一步没有停歇地爬到山顶,随后移至东坡的望海亭上。这是明末时期的一座建筑,亭子不算高大,但地势险要,向南可以望见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北则能见到令人触目惊心的悬崖断壁,有波涛拍岸的轰鸣巨响不绝于耳。他们气喘吁吁地坐到亭子中间的石凳上,这才稍有心绪把压到心底里的话无拘无束地,也就是说,想恨谁就恨谁、想骂谁就骂谁地说个痛快。  陆向乾告诉杜仲,昨天提督署里召开了管带会议。他作为营务处的文案守备为着整理材料,列席了会议。会上,对林总兵发来的电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按说,林总兵的应变措施是可取的,他提出的速派雷艇护卫的要求也是合理的。但事情却是出人意料的艰难,曲折,纠缠不清。原来,在林总兵向回发报的同时,方伯谦也向李中堂和刘步蟾发来“舰队宜合不宜分”的电报。  刘步蟾与林泰曾、林永升、方伯谦等皆是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1867年又一同去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在北洋水师里边,属他阶历崇深,学识优厚,但其为人不免过于精于心计,好为权谋打算,有驾驭一个群体、甚至驾驭一种趋势的能力。因此,在当下讨论面临日韩失和这关键时刻中国海军应当采取何种应变措施时,他提出了各种充足的理由和数据,反复地论证了舰船只应集中、不宜分散的必要性;因为,他压根儿就不同意林泰曾的方案。不单单是因为方伯谦来电中所述的仁川、牙山地理环境不利于攻防,更重要的是他摸清了日军的底细,近两年内日本不惜重金购置了数艘快船,在技术装备上已经大大地超越于我军之上。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今天这样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北洋水师除了迅速购买技术先进的新船外,只有避开敌人锋芒,只有在威海和旅顺的内陆炮台掩护下,才能保存自己,做老虎伏山之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否则,都是冒险的行动。所谓冒险,就是没有充分的数据可以论证我们能够战胜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战胜。  会上,邓世昌、林永升、邱宝仁等人都赞同林总兵的方案,认为这是当前唯一可行的保护自己(包括我国驻朝陆军和镇、济等水师舰船)、而又可以开拓局面的措施,正所谓,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牙山距威海并不甚远,一旦日军发动战争派出全部舰船去攻击我方,威海的舰队会及时赶到支援。这正是摆出一个常山蛇的架势,首尾可以互相呼应。  “那么,丁军门的态度呢?他是全军的统帅呀!”杜仲焦急地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揭开甲午海战的黑匣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金一南的作品中,军人生来为了战胜,还有著名学者马骏都对北洋水师大家抨击,可是看一段历史的时候,不是作为后人现在的目光平头论足,我建议大家多看点陈悦的作品,那是从船舰和大致方针上来说。而这本书就有点像旧日的电视剧北洋水师一样,讲述的是那一代海军人在逆海中,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起起伏伏。如果你想想在大潮中人的悲欢离合,我推荐这书,如果你要看的是国家,舰队,等等的专业思想,建议还是看龙旗飘扬的舰队。就和读明史的人,未必看史书,都爱看明朝那些事一样。这书中我看到了人的情感~~
  •   从另外一个角度揭示了甲午战争的内幕,值得阅读与收藏
  •   从多方面了解甲午战争
  •   还没读,给孩子买的,等读完再追加评价
  •   感谢促销的机会,将这本书收入其中,好好品味一下
  •   书的封面有点脏,其他不错
  •   内容不错,但是书的封面好脏且旧,好象不是新书的感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