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文汇 作者:王意如//张为刚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前言
有人说,男人是一种政治动物,他们总是把彼此间的争雄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早在公元前五百年,《诗经》中一个绝望的女子就无奈地吟唱着:“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男子虽然会落入情网,但是他们终究是会摆脱出来的,因为有另外一些东西显然比爱情更重要。《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很形象地把女人比作了衣衫,可脱可卸,可缝可补,当然更可以替换。我们看到这些好汉都无一例外地有着蔑视女性的倾向,为什么?因为他们要关心的目标似乎更为宏大。一部《三国演义》,就是对那一段历史的英雄化解说,我们从那里面看到的,就是政治与权谋。古人讲“老不看‘三国”’,就包含着对于这一点的认识。在政治舞台上玩弄权谋,很带劲,但是也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是身败名裂,年轻人或许还值得一搏,上了年纪的人,何必呢? 正因为政治不好玩,它才因此而显得特别好玩——前者的“好”,是“容易”的意思,后者则为“值得”的意思。玩政治,玩的是人,是摆弄人的方法。诸葛亮在“隆中对”时,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这三个因素可以相互影响,彼此转换。比如说赤壁之战前夕,曹操是占天时的,他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可以毫无顾忌地把战船连成一片,使不习水战的士兵如履平地,因为隆冬季节吹的是西风北风,诸葛亮断然不能采用火攻,如若举火,被烧的将不是曹操,而是东吴的几万大军。可是,诸葛亮的“借东风”一下子改变了这种对曹操有利的自然状况,让他为之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诸葛亮弄的这套神通,到如今恐怕也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但是这个情节给了我们一种启示:那就是人的作为有时可以改变自然状态,化不利为有利,这就使得人的因素在所有问题中跃上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人的作用,即使在尊崇鬼神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以为人是可以和他们沟通的,所谓“天人感应”。人可以通过祭祀之类的形式向天神表示我们的意愿,天也可以通过各种自然现象向人类发出警示。甚至在个别人那里,绝对到提出“人定胜天”的口号。如果“天”代表着各种各样的自然状况的话,那么人要战而胜之是不太可能的,甚至也不应该有这样的想头。但是,人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人怎么对付别的人也因此而成为极其重要的话题。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简化为政治关系,权谋——也就是如何通过人际交往而获得权力,是里面的中心话语。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那里面的人不仅是一千多年前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英豪,他们的言谈举止无不生动地展现着作为一个“人”在与其同类交往时的经验和教训。他们的身上有我们的影子,我们的身上有他们的印迹。换一个读法看《三国演义》,不仅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这部古典巨著的魅力,而且对于我们如何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里立脚、如何成为一个成功者,也将大有裨益。
内容概要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简化为政治关系,权谋——也就是如何通过人际交往而获得权力,是里面的中心话语。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换一个读法看《三国演义》,不仅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这部古典巨著的魅力,而且对于我们在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如何立脚、如何成为一个成功者,也将大有裨益。
书籍目录
前言一、自控与失控 1.冷静是一种素质 刘备为何制止关羽杀曹操 刘备何以不愿当英雄 二虎竞食计为何失败 失去冷静的后果 2.暴躁断送成功的机会 得理也需让人 推拉之间的失误 忠勇也会成为不良情绪 张飞为何惨死 3.爱欲是最难跨越的坎 连环计何以会奏效 醋海可以掀大波 欲令智昏的危险 坐怀不乱的意义 女人是男人的战利品 4.过度自控也是一种失控 袁绍为何难成大事 亲情也会成为毒药 英雄之后为何成“豚犊”二、自我与他人 1.摆正自我的位置 张松入蜀为哪般 智取天荡山的秘密 关羽何以成为失路英雄 2.胜败在灵魂深处 舌战群儒靠的不仅是语言 你能不动面前的糖果吗 空城计制胜的心理依据 千斤重担不能一人来挑 3.妒忌是一杯毒酒 掩藏在公心之下的私心 对手越强,妒火越旺 周瑜死于饮鸩自杀 别挑起他人的嫉妒 4.信任缺乏会酿成悲剧 错听错杀的背后 自己也可能不信任自己 杀华佗就是杀自己 5.为对手创造犯错误的机会 仅仅是举手之劳 片纸亦可置人于绝境 放鸭何以能够得凤 周密的借刀杀人计 6.他人的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打攻心之战 猛虎为何会离山 永远有效的激将法 跟着他人的感觉走 正用激将法的喜剧 后记
章节摘录
一、自控与失控 1.冷静是一种素质 刘备为何制止关羽杀曹操 在我国,即使是小孩子,也知道关羽的武艺是大大高出于刘备之上的。他那一把青龙偃月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奇怪的是,和《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英雄张飞一样,关羽对刘备却是言听计从。这里面,除了因为刘备年长一点,在“桃园结义”中居了兄长之位以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刘备的情感智商的确高出关张许多。刘备正是凭着他的高情商,赢得了他两位兄弟的心。 这种情况,也同样出现在《水浒传》中。那位在高手如林的梁山上稳坐第一把交椅的宋江,如果不是有极高的情感智商,是绝对降服不了那一百零七名强汉的——若论厮杀,他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一个单位里,大家公认为最聪明的人,并不一定生活得最好。如果到学校去做一点跟踪调查,问题就更清楚了: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那些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在社会上很可能并不是最成功的;相反,那些原先在班里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人,倒可能在社会实践中大获成功: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总是百思不得其解,要不就是觉得这些人机遇特别好。心胸狭窄一点的,甚至怀疑人家是否采用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感谢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解开了这个“斯芬克斯之谜”。 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倒过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认为最聪明的人就应该生活得最好呢?为什么非要学习成绩最好的人取得最大成功才会让我们觉得合理呢? 原因非常简单(但是以前很少有人想过):在我们的心目中,聪明是生活得好的首要条件,学习成绩好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我们头脑中的逻辑是:只要聪明,生活就会过得好;学习成绩越好,取得的成功就越大。同时,我们又把聪明与学习成绩好挂起钩来,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的公式: 聪明=学习成绩好=取得成功=生活得好 这样的等式不仅在我国,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于人们的心中。更有一些科学家也加入其中。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测定人的聪明程度,称之为“智力商数”(IntelligenceQuotient),简称“智商”(IQ)。智商概念风行了几乎整个20世纪,在一些西方国家,智商概念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时间,智商成了至高无上的东西,成了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智商的崇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迷信。 而事实上,智商并不能决定一切。上面我们所说的迷惑,实际上已经揭示智商并不意味着事业成功、人生幸福。而且,由于智商具有某种遗传特性,再加上智商被认为是基本不变的,它的测定对个人而言,实在没有多少意义。 1990年,在大西洋彼岸,由哈佛大学的彼德?萨洛瓦里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梅耶两位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了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情感商数”(EmotionalQuotient),简称“情商”(EQ)。1995年,丹尼尔?古尔曼出版了他震撼世界的专著《情感智力》,使这个概念变得家喻户晓。同时,这个概念还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为我们打开了人类主观世界的又一扇精彩纷呈的门。“情感智商”(EmotionalIntelligenceQnotlent)这一概念的出现,向传统的智商概念提出了挑战。 情商强调“把智慧带进情绪”,强调“注意情感、性格与道德的结合”。它包容了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诸多内容,因而比单纯的智商更能说明一个人,乃至一个集体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在诸如三国这样的时代中,武艺的高下,也可看作是“智商”高下的一种表现,刘备也好,宋江也好,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但是他们所具有的高情商,却奠定了他们成功的基础。 许田打猎时,曹操用天子的宝雕弓、金铫箭射中了一头大鹿,群臣将校,见了金铫箭,只道天子射中,都踊跃向皇帝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这是一个极其出格的举动。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如果一个人做了超越自己身份地位的事、或者享用了地位在自己之上的名号或礼仪、器物,称为“僭越”。僭越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最大的僭越,当然就是“越”到了皇帝老子的头上,此所谓“大不敬”。在封建社会,“大不敬”就是死罪。曹操的举动正是所谓“大不敬”,所以当时“众皆失色”。 曹操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他明知故犯,正是为了测试一下自己在朝中的威望究竟已到了何种程度,就像当年秦相赵高指鹿为马一样。他当然是有相当把握的,可以说是有恃无恐,他不会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当时众人的“失色”,也包含着对这种“大不敬”行为无可奈何的成分在内。 然而,事情总是有例外。如果不是刘备及时阻拦,曹操很可能成了关羽的刀下之鬼。 关羽当时的感觉是“大怒”,表情为“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动作是“提刀拍马便出”,目的是“要斩曹操”;刘备却一面“慌忙摇手送目”,制止住关羽,一面还向曹操欠身称贺。应该说,对曹操行为的反感,刘备和关羽并无二致,为什么两人却表现得如此不同呢? 现代解剖学告诉我们:在人脑中有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细胞核团,分列在脑的两侧,位于边缘系统圈的底部,脑干的上端。现代人脑的边缘结构主要承担学习和记忆的功能,这个俗称杏仁核(也叫扁桃核)的东西专司情绪事务。所有的激情、狂怒等情感爆发都依赖于此。杏仁核置身于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充当心理前哨。当曹操做出上述“大不敬”行为的时候,关羽大脑中的杏仁核立即反应,拉响神经警报网,通知大脑的所有部门:有情况! 警报拉响后,在紧急通知大脑各部门的同时,杏仁核促使机体分泌所需要的激素,调动行动中枢,激活心血管系统、肌肉以及内脏等。杏仁核的另一通道则通知紧急分泌肾上腺素,提高脑主要部位的反应性,处于警戒状态,使感觉更惊醒。另外,杏仁核还通知脑干,使面部出现相应的表情,凝固无关肌肉动作,加速心跳,提高血压,减缓呼吸,密切注意引发情绪的根源,调控肌肉随时作出相应反应,搜寻皮质记忆系统,提取与眼前危机相关的经验作优先考虑的重要参照。 关羽眉毛上扬、眼睛睁大的表情,正是在杏仁核指挥下的动作,目的是扩大视觉搜索范围,让视网膜上接受到更多的光刺激,可获取意外事件的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判断事件的性质,策划最佳行动方案。这时,他的血液涌向手部,以便他做出“提刀拍马”的动作;同时,他的心率加快,肾上腺素类激素分泌猛增,为“要斩曹操”,积聚起了巨大的能量。 我们已经看到,关羽的整个行为动作,接受的都是杏仁核的指挥。而人的周密的思考,要由大脑新皮质来进行。杏仁核抢在前面所作出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情绪冲动。正是在这种冲动情绪压倒理智的时候,杏仁核的关键作用体现了出来。它调动了整个大脑,凭借庞大的神经联结网络,在情绪危机之时篡权独揽,架空了理智中枢。 好在关羽身边还存在着一个没让情绪压倒理智的人,这就是刘备。 当曹操的“大不敬”行为经过眼睛和耳朵的感觉通道进入丘脑,经过特殊联接装置突触到达杏仁核时,刘备也会有像关羽一样的情绪反应。但是,就在这同时,这些信息还经由另一条通道,沿主干道进入了新皮质。新皮质经若干不同水平的通路聚合信息,充分领悟后,发出了精致的特定反应。这好比说,大脑的反应,关羽只走了一步,而刘备却快速地跨了两步。 他及时发现了关羽的冲动,更及时发出了警告——向他“摇手送目”。这时刘备显然已跃过情绪冲动的一瞬而想到了冲动的后果:“操与帝相离只一马头,其心腹之人,周回拥侍(这是曹操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吾弟若逞一时之怒,轻有举动,倘事不成,有伤天子,罪反坐我等矣。”刘备在关键时刻成功地控制愤怒,冷静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正是他高情商的表现。 当关羽睁大眼睛企望获取意外事件的更多信息时,他收到了他所敬重的大哥发出的信号。由于刘备平素所表现出来的高情商早已征服了关羽,因此,他在收到这个信号后,立即克制住了心中的愤怒,按兵不动。他们的配合既避免了刘备所设想的那种危险情况的出现,更让曹操有了一种无人想、或无人敢与之匹敌的错觉,给胸怀大志而羽翼未丰的刘关张涂上了一层保护色,为以后在合适的时机大展宏图保存了力量。 刘备何以不愿当英雄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比较欣赏那些跃马横枪、宁折不弯的英雄;但在历史上,许多大英雄,却往往有一种能屈能伸的品质,比如,卧薪尝胆的勾践,圯桥拾履的张良,胯下受辱的韩信。能屈能伸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它说明,在杏仁核启动冲动反应时,情绪中枢的另一部分提供了更恰当、更正确的响应。 我们不妨设想,假如韩信面对那个跨开双腿、要他从裤裆下钻过去的无赖少年,也像《水浒传》中的好汉杨志一样,怒气冲冲地给他一刀,结果会怎样呢?在一瞬间,韩信会有一种满足感,他用事实证明了他是个血性男儿。
编辑推荐
《男人政治权谋》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1973年第3版)为统一的引文出处,插图则从各插图本中精选。个别插图上的文字与小说中不尽相同,则从小说文本。《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故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而简化为政治关系,权谋——也就是如何通过人际交往而获得权力,是里面的中心话语。尽管如此,这仍然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那里面的人不仅是一千多年前决胜千里、运筹帷幄的英豪,他们的言谈举止无不生动地展现着作为一个“人”在与其同类交往时的经验和教训。他们的身上有我们的影子,我们的身上有他们的印迹。《男人政治权谋》对《三国演义》中英豪们的情商作了详细的解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