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爱过的人

出版时间:2008-5-1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蔡登山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前言

写在《鲁迅爱过的人》前面大约十三四年前,我的第一位台湾朋友雷骧兄满世界探访故人的足迹,来到北京拍摄《作家身影》的时候,我有幸认识蔡登山先生。他的敬业精神,一如当时来北京创业的台湾同胞,令我敬佩。而他对中国作家的热情,对他们生平和著作的熟悉,尤其是对于相关回忆录和研究著作的了解,实在出乎我的意料,不禁暗暗惊喜。十几年来,他每次莅临北京,会面畅谈,都是一件快乐的事。今年蔡先生得中秋包机直航之便,携他的新著稿本《鲁迅爱过的人》来北京,命我在前面写几句话,却使我颇觉为难。是的,却之不恭。虽说鲁迅的理想是“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何况海峡两岸书同文,文化同根,阅读没有技术障碍,彼此理应了然于心。然而,“书面得来终觉浅”,何况书面的东西也少,我对台湾的读书界,尤其是青年朋友还是感到非常陌生。写什么,怎样写才好呢?先贤有言:“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毕竟是人情之常。而无的放矢和无病呻吟,又都是作文的大忌。我只好勉为其难了。《鲁迅爱过的人》,这题目在海峡对岸我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第一印象”?而我的“第一印象”,却是和“鲁迅骂过的人”是一副对子;然后就会痛苦地想到:如今竟然是大谈“鲁迅身边的女人”,鲁迅的“情爱”乃至“性爱”竟至于何年何月何日何时“性交”,乃至在何地第一次的时代了。不是小市民的嘁嘁嚓嚓,而是峨冠博带、西服革履的“鲁迅研究专家”在讲坛、在书本上嘁嘁嚓嚓。我不知道台湾读者想象得到吗?这样的作者其实都熟悉鲁迅著作,都知道鲁迅指出过“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但也知道鲁迅提出过一个愿望:“从眼光离开脐下三寸。”今年距离鲁迅逝世70年了,还改不了这种心思,甚至于今为烈,有什么办法呢?因之拜读了蔡先生的大著稿本,我佩服他的眼光开阔,志存高洁,趣味清醇。他写的自有“爱情”和“无爱情”;但他没有偷窥的心思,不带猥亵的眼色。他以平常的心,“同情的理解”,讲述旧时代前辈人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他更讲述鲁迅的兄弟情,友情,人情;娓娓道来的是鲁迅和许寿裳、台静农、萧红、曹聚仁和内山完造的情谊。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蔡先生不仅熟悉鲁迅和他的朋友的著述,对于鲁迅研究者的相关著作,也都熟悉,而且作了必要的引征。这对于读者固然大有裨益,就是对于我,也时有“他/她还写过这样的文章呀”的发现。大陆的热门话题,是“鲁迅骂过的人”。用这个题目开会研讨学术,用这个题目写书作文。人们难得去了解鲁迅的爱。蔡先生则不同,他专门书写鲁迅的爱,不是讲道理,而是讲事实。一个人爱一个人很平常,爱亲人也很平常,血缘是动物割不断的根,何况我们中国的儒家有“亲亲”的大纲大道理;而爱大众却是很不平常、很难的了,虽然墨子讲“兼相爱”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讲爱的方面,鲁迅也有特别的地方。在固守“父为子纲”的社会和时代,他反对讲“恩”,提倡“自然的爱”。在固守“夫为妻纲”的社会和时代,他反对讲“节烈”,提出男女双方要“自他两利”,平等相爱。在固守“君为臣纲”的专制社会,他反抗专制,提出大众“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反抗他,扑灭他”,也就是人人理应是独立的,平等的,自由的,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人人理应人道地对待别人,而“人道是要各人竭力挣来,培植,保养的,不是别人布施,捐助的”。鲁迅的爱是具体的,鲁迅的爱又是博大的。他创作,他说:“创作总根于爱。”他讽刺,说:“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他生于晚清,参与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他参与建设,曾经身为民国政府的事务官和特约研究员,他反抗民国的专制统治者,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他说:“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微。”鲁迅不爱仇雠:他有分明的是非,热烈的爱憎。他认为:“从圣贤一直敬到骗子屠夫,从美人香草一直爱到麻疯病菌的文人,在这世界上是找不到的遇见所是和所爱的,他就拥抱,遇见所非和所憎的,他就反拨。”这就是鲁迅的“爱”。借此机会,谨向蔡先生表示一个爱读鲁迅的老人的敬意和感谢。诗云“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也谨向台湾的读者朋友致意。

内容概要

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鲁迅研究专家王得后、著名文艺评论家解玺璋、著名演员濮存昕,联袂推荐!     一个内心柔软的鲁迅,一个大爱如渊的鲁迅。台湾文史散文作家蔡登山,继《张爱玲的色戒》之后又推新作。他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于鲁迅温暖的笑意里,看苍山云海,世道人心;似平常的心,“同情的理解”,讲述旧时代前辈人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     作者从一个台湾学者的角度剖析文坛斗士——鲁迅内心柔弱的一面。作者通过对与鲁迅实际接触过的人的观察研究,鲜活、逼真地提供认识鲁迅的另一个视角。    蔡登山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以平常心,“同情的理解”,讲述大师鲁迅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更讲述鲁迅的兄弟情、父子情、友情、人情……娓娓道来的是鲁迅和许寿裳、台静农、萧红、曹聚仁和内山完造的情谊,将一向予人“睚眦必报”印象的鲁迅,温柔、博大的内心世界呈现给读者。

作者简介

蔡登山,1954年生,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高职教师、电视台编剧,年代及春晖电影公司企划经理、行销部总经理。沉迷于电影及现代文学史料之间,达三十余年。1993年起筹拍《作家身影》系列记录片,任制片人及编剧,将史科与影像融于一炉。四年间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乾、张爱玲诸人之传记影像,开探索作家心灵风气之先。2002年起制作《大师身影》系列记录。片,让晚清以降之思想家——严复、梁启超、鲁迅、陈寅恪、胡适、林语堂、钱穆诸大师长留身影。著作有:《往事已苍老》、《人间四月天》、《许我一个未来》、《人间花草太匆匆》、《传奇未完——张爱玲》、《百年记忆》、《鲁迅爱过的人》、《张爱玲的色戒》等。

书籍目录

写在《鲁迅爱过的人》前面 王得后前言 横看成岭侧成峰——多重视角回看鲁迅第一章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鲁迅与朱安 第二章 十年携手共艰危——鲁迅与许广平 第三章 都是月亮惹的祸?——鲁迅、许广平、高长虹的“三角”恋情 第四章 最是伤心忆往事——周海婴的回望鲁迅家族 第五章 反抗绝望与临歧徬徨——也谈周氏兄弟 第六章 还历史一个真实——读《鲁迅与我七十年》有感 第七章 父子情——兼谈鲁迅死于须藤误诊之说 第八章 长夜凭谁叩晓钟——许寿裳为鲁迅而死 第九章 平生风义兼师友——台静农与鲁迅 第十章 堪称知己的史家之笔——曹聚仁写鲁迅 第十一章 文学血脉的薪火——萧红与鲁迅的父女情 第十二章 永不消失的一家书店——内山完造与鲁迅 第十三章 鲁迅也喜欢北大校花吗?附录:周海婴先生致本书作者的信函

章节摘录

插图:第十三章 鲁迅也喜欢北大校花吗在30年代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有位校花,她名叫马珏。是北大教授马裕藻(幼渔)的爱女,人长得高而漂亮。当时还流行一句话说,马裕藻对北大有啥贡献?最大的贡献就是为北大生了个漂亮的女儿。话虽然有些刻薄,但也是实情。而在众人都在迷恋这位校花时,也传出大名鼎鼎的鲁迅,也被名列其中。其实鲁迅应该是更早就认识她了。鲁迅所大力提拔的“未名社”的作家李霁野晚年在回忆鲁迅的一篇短文《从细小处见精神──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的文章说:“……我又想起先生一位老友的女儿喜欢读先生的著作,并写了一篇初见印象记,先生看了很喜欢,以后每有新著,一定送给她一本。”李霁野并没有指明这位女孩是谁,她就是马珏。马珏,浙江鄞县人,父亲马裕藻,母亲陈德馨。1903年父母双双考取官费留学日本,父亲在日本帝国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就读,母亲进日本目白女子大学学博物,经过7年苦读,一起毕业。1910年马珏出生于东京,在日本期间马裕藻曾与鲁迅等人一起听章太炎讲文字音韵学。1911年马裕藻回国后,担任浙江教育司视学。1913年至1915年任北京大学教授、研究所国学门导师,讲授文字音韵学。1921年任北大国文系主任,1920年8月6日,《鲁迅日记》云:“晚马幼渔来送大学聘书。”是两人共事于北大之始。马珏晚年在《女儿当自强》一文中,这么回忆着:“鲁迅先生一度在北大任教,与我父亲是同事,他们性格相投,过从甚密。鲁迅先生经常来我家作客,与父亲一谈就是半天。”在1925年间,年仅十五岁的马珏写下了《初次见鲁迅先生》一文,文章以稚气的口吻先写她从鲁迅的作品中得来的对鲁迅的印象:“看了他的作品里面,有许多都是跟小孩说话一样,很痛快,一点也不客气;不是像别人,说一句话,还要想半天,看说的好不好,对得起人或者对不起人。”所以想“大概同小孩差不多,一定是很爱同小孩在一起的。”及见鲁迅“穿了一件灰青长衫,一双破皮鞋,又老又呆板,并不同小孩一样”,“手里老拿著烟卷,好像脑筋里时时刻刻都在那儿想什么似的。”又见“衣架上挂了一顶毡帽,灰色的,那带子上有一丝一丝的,因为挂得高,看了不知是什么,踮起脚来一看,原来是破的一丝一丝的。”“鲁迅先生忽然问我道:‘你要看什么书吗?《桃色的云》你看过没有?这本书还不错!’我摇了摇头,很轻地说了一句‘没有’。”而这次鲁迅和马裕藻聊得蛮长的时间,马珏一直等着要送客,等过了下午五点到了六点,鲁迅都没有要走,“……这时听见椅子响,皮鞋响,知道是要走了,于是我就到院子里来候著。一会儿,果然出来了,父亲对我说:‘送送鲁迅先生呀!’鲁迅又问我父亲道:‘她在孔德几年级?’我父亲答了,他拿著烟卷点了点头。我在后头跟着送,看见鲁迅先生的破皮鞋格格地响著,一会回过头来说:‘那本书,有空叫人给你拿来呀!’我应了一声,好像不好意思似的。一会送到大门口了,双方点了一点头,就走了。我转回头来暗暗地想:‘鲁迅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样儿的人啊’”!

媒体关注与评论

鲁迅的爱意深深,内心柔软的东西很多。懂得此,才能瞭望到他明暗不已的世界底色。蔡登山先生漫游在历史的深处,于鲁迅温暖的笑意里,看苍山云海,世道人心,得大自在于斯。读此书,能明白鲁迅峻急之外的另一面。诸多疑云,悄然冰释;会心之语,荡人心怀。                                    —— 孙郁(鲁迅博物馆馆长)我佩服他(蔡登山)的眼光开阔,志存高洁,趣味清醇。他写的自然有“爱情”和“无爱情”;但他没有偷窥的心思,不带猥亵的眼色。他以平常的心,“同情的理解”,讲述旧时代前辈人爱情的困苦与两难的处境。他更讲述鲁迅的兄弟情,友情,人情……                                                                  ——王得后(鲁迅研究专家)现在的有些人把鲁迅想像成狰狞的面孔,是大错而特错了。鲁迅的爱,是一种有承担的爱,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他的爱,就是“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悲愤中正蕴涵着他的大爱如渊。                                            ——解玺璋  (著名文艺评论家)   这个书名先引起我的兴趣,看过之后发现它反映了鲁迅内心非常柔软的一面。我们爱鲁迅,便愿意了解被“鲁迅爱过的人”。—— 濮存昕( 著名影剧演员  电影《鲁迅》中鲁迅的扮演者

编辑推荐

《鲁迅爱过的人》由文汇出版社出版。从一个台湾学者的角度剖析文坛斗士——鲁迅内心柔弱的一面。作者通过对与鲁迅实际接触过的人的观察研究,鲜活、逼真地提供认识鲁迅的另一个视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迅爱过的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台湾学者蔡登山笔下的鲁迅,给人一种真实之感,看过以后会让人了解真实的鲁迅先生。说句实话,泼鲁迅污水的人真是太多了!
  •   这本书非常综合地写了鲁迅先生的感情世界,很详尽。
  •   要完整地了解、认识鲁迅,不光从他的正面看还要从他的背后看。
  •   书里面还原一个真正的人,而非神。介绍鲁迅生前所发生的事情,非常客观。从本书里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师生情,朋友情,父子情,夫妻情,一个活生生的人跃然纸上。
  •   鲁迅的文笔辛辣的不得了,所以除他的文学世界,他的私人生活也是非常吸引我的。书里的内容很平实,完全不是在看花边新闻的感觉。不错的书
  •   可以看到鲁迅的感情世界
  •   虽然没来得及看,但这本书是央视四套的子午书筒节目推荐的,当时听了,就觉得很喜欢,应该不会错
  •   选的人,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但是前后风格不一样,不是一个人的写作风格,估计也是拼凑各方材料之作。
  •   看过蔡登山在《南方都市报》上写的文史小札,很是可读。此书倒有些拿腔做调,他应该对鲁迅研究并不很熟。书中文字无特别印象之见识。
  •   阅读《鲁迅爱过的人》,一方面为多重视角看鲁迅的作者所发掘出来的别开生面的历史文献眼前一亮;一方面又情不自禁地对鲁迅极其丰富也极其复杂的人性底蕴和性情表现,平添了几分亲切之感。
  •   喜欢鲁迅的人可以看看.很不错的一本书.
  •   通俗易懂,不上纲上线,但主观意识过重,臆测或者武断,无凭据的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