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岛的可能性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法] 米歇尔·维勒贝克  页数:406  字数:240000  译者:余中先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的朋友们,欢迎你们进入到永恒的生命之中。  这本书的诞生要归功于哈丽特·沃尔夫,一个德国女记者,几年前我在柏林遇到她。在向我提问题之前,哈丽特更希望给我讲一个小小的寓言。在她看来,这一寓言象征了作家的地位,它正是我的地位。  世界末日之后,我待在一个电话亭里。我可以想打多少电话就打多少电话,没有任何限制。你不知道其他人是否还幸存着,或者我打的电话是否只是一个精神失常者的独白。有时候,通话很短,仿佛对方一下子就挂断了;有时候,它则延续下去了,仿佛对方怀着一种罪恶的好奇心在听我讲。没有白天,没有黑夜

内容概要

《一个岛的可能性》是以荒诞的笔法细腻描绘了谐星达尼埃乐1与两个女人的复杂恋情:一个是知性的女性杂志总编辑伊莎蓓拉,另一个是性感的二流西班牙女演员,爱丝泰尔,伊莎蓓拉不喜欢性只喜欢爱,而爱丝泰尔只喜欢性不喜欢爱,性与爱始终困惑着达尼埃尔1,这两段恋情都在女主角离开后结束。达尼埃尔1绝望之余,加入了一个秘密教派,该教派借助克隆技术,让他的信徒永葆青春。不过这些克隆人没有欲望和情绪,无法感觉痛苦和快乐,失去自由和独立,他们唯一的乐趣更是揣测先辈人类的情感。小说的叙述就在克隆人达尼埃尔24和达尼埃尔25对达尼埃尔1的交替阐释中展开,最后,两个克隆人,玛丽23跟达尼埃尔25分别从纽约的废墟和西班牙南部的荒原出发,去寻找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堂,一座可能的岛屿……

作者简介

米歇尔·维勒贝克,1958年2月26日生于法属留尼旺岛,六岁时到法国本土与祖母生活。二十岁时以诗歌创作开始文学生涯,1991年开始版作品,包括诗集、小说、评论等,作品多次引发法国知识界论战,被称为“继加缪之后,惟一一个将法国文学重新放到世界文学版图上的作家”。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部分 达尼埃尔24的阐释第二部分 达尼埃尔25的阐释第三部分 最后的阐释,尾声译后记

章节摘录

  内文  伊莎蓓拉不喜欢快感享受,但爱丝泰尔不喜欢的是爱情,她不愿意坠入情网,她拒绝这种专一、依赖的情感,跟她在一起拒绝这种情感的,是她那整个的一代人。我在他们中间游荡,活像是某种史前的怪兽,带着我浪漫的傻话,我的痴心,我的锁链。对于爱丝泰尔,如同对于所有她那一代的年轻姑娘,性只是一种愉悦的消遣,由诱惑与色情引领,而并不关涉任何特殊的情感约束;兴许,爱情从来就——如同在尼采看来的怜悯那样——只是由弱者发明出来的虚物,为的是让强者觉得有罪,为的是给他们本质上的自由和他们本质上的残忍引入一些界限。女人曾经是弱者,尤其是在她们生养后代时,她们需要一开始就在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的庇荫下生活,为此,她们发明了爱情一说,但是,现在她们变强大了,她们独立了,也自由了,于是她们便拒绝再来渴望和体验一种再也没有了任何具体证明的情感。今天在色情电影中得到了完美表达的男性的千年计划,在于把性的任何情感涵义剥除得干干净净,从而把它带回到纯粹消遣的范畴中,最终这一计划在这一代人身上居然得到了实现。我所感觉到的东西,那些年轻人既无法感受得到,甚至也不可能确切地理解,假如他们能够做到,他们也会体验到一种难堪,就仿佛面对着某种可笑的、稍稍有些难为情的事情,仿佛面对着一种以往时代的耻辱。他们成功地,经过几十年的调整和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把人类最古老的情感之一从他们的心中根除了。现在,大功告成,已经被摧毁的不能再形成,就如同破镜不能重圆,覆水再难收回,他们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在他们生命的任何时刻,他们都不再认识什么爱情。他们是自由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米歇尔·维勒贝克:  我说过,我是一个充满硫磺味的粗野作家。  ——转引自《巴黎竞赛画报》  Marc Fumaroll(法兰西学士院院士):  维勒贝克不动声色地深入了法国文学乃至欧洲文学中最丰富的思想命题之一,浸透了叔本华思想的宇宙悲观主义,他展示了它,却又没有尽力地宣扬它。  ——《观点》周刊,2005年8月18日  Jack Lang(前文化部长):  我喜欢他直白的文笔,我跟他一样,也不是文学上正确的人。  ——转引自《巴黎竞赛画报》  Bernard-Henri Lévy(哲学家,作家):  这本书很好,而能见到一本好书更是一件好事。  ——转引自《新观察家》周刊  Aude Lancelin和 Vincent Monnier:  在外国,这部小说的影响几乎可说是达到了一种田园诗的可能性。  ——《新观察家》周刊  Marie-Laure Delorme:  媒体的一片集体鼓噪充满了传闻与奥秘。一切手段都尝试了,其中许多因素谈不上是文学的,然而,《一个岛的可能性》还是一部辉煌的小说。  ——《文学杂志》2005年9月  Michel Onfray:  这本书是我们时代的虚无主义的集大成者。  ——《读书》2005年9月  Jean-Maurice de Montremy:  他对我们社会做了根本性的批评,同时却对爱情做了美好的讴歌,尽管他对女人有所鄙视。  ——《图书周刊》(2005年8月26日)

编辑推荐

  《一个岛的可能性》这部颇具科幻作品特点的小说发展了作者以前小说中的一些主题,如科学、文化的发展与社会伦理道德、信仰观念的冲突。  维勒贝克如同一个导演,演绎了一部时空交错、人物重叠、镜头不断反复变换的记录片,他与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主角与配角,几乎都是裸体的:袒露着肉体和心灵。情色与爱欲,疯狂与压抑,沉醉与冷漠,激情与绝望,挣扎与毁灭,克隆与再生……自然主义的写实与荒诞的"科幻"交织在一起,"克隆"使故事中的男男女女进入到了永生之中。而小说主人公从最初的自身1,到克隆后再生的自身2……直到自身25,等等,如同镜头前同一个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面孔(戴着同一张面具)在讲述着自己欲望人生的往事与近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个岛的可能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4条)

 
 

  •   外观:质地属纯白,纸张精致,不像介绍上的那么粗糙范黄。书厚而较轻,字挺大,封面的画有凹凸印成,表面粘了塑料薄膜,不是粗制的纸封面(比我买时想象的好多了),深绿的背景手握一朵红色小花,还能摸出花的突起,看起来非常漂亮。内容:很西方的语言方式,直白、讽刺现实的幽默感等,但实际上有一种深怀其中的感情,这感情包含对美好的期待和对现实的认真审视。感觉很真实。男主角成熟稳重,思想独立,男主角并非淹没在“是否跟周遭人做同样的事”的挣扎中,而是非常独立并承受孤独,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又在不能兼得的痛苦中矛盾和深思。这部作品有国内作品少有的深刻,不浮躁,同时又没有陷入当下流行的色情类情节,很难的。值得一读。
  •   因为涉及面很广,包括物理、科学、哲学、性爱等等,且始终贯穿极端虚无主义,因此奉劝各位状态不好时切勿拿起此书。但无疑,这是今年我看过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字字句句反复推敲,颇能导致崩溃。万一崩溃了,最好的办法是继续读继续读,把自己读好为止。
  •   交叠的阐释和叙述却不给人混乱的感觉。
    很深刻。是彻头彻尾的虚无主义。
    是今年以来独到的好书之一。
  •   刚开始读的时候很混乱,但是却有一种感觉让我不停的读下去,这就是所谓的惯性把,我觉得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过于悲观,稍显极端,他用一种极限的生命的延伸来反衬一种更加无限的绝望.书纸质很好,很有感觉.
  •   无与伦比的小说,躁动后的安宁,迷失中的发现。
  •   其实很想好好的写篇评论,但是犹豫了很久,还是放弃。读懂一本书,可能需要很多经历吧,以前也觉得写评论的人很假很吹捧很无聊,现在知道,只是未曾经历。一本好书,让经历的人感动,未经历的人,留着回味吧。
  •   也许这本书并不够热门,书的装帧和印刷实在很影响观感。不够与此书匹配。刚拿到手,还没看。内容应该很不错。
  •   还没看,不知怎样
  •   构思奇妙、行文流畅、涉猎面级广、天才之作
  •   校内推荐的书,暂未读。
  •   一切都是媚俗。音乐、艺术、文学、激情、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任何行动都是媚俗。惟一绝对不是媚俗的东西,是虚无。(《一个岛的可能性》P121)

    在我们的第一部分生命时期,我们只是在失去了幸福之后才意识到它。随后某种年龄来临,某种第二年龄阶段,就在我们开始体验到一种幸福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无论如何,我们将失去它。我还没有达到第三年龄阶段,即真正的老年阶段,而到了那个阶段,对失去幸福的预测就将妨碍人们体验到它。(P141)

    爱情使人软弱,两人中最软弱的一个会被另一个压迫、折磨、甚至杀死,另一位则压迫、折磨、杀死,而毫不想到痛苦,甚至也体验不到快感,而仅仅带着一种彻底的无所谓,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爱情。(P154)

    爱定义起来很简单,但是它发生得很少——在各种生命的系列中。在狗的身上,我们赞美爱,赞美爱的可能性。一条狗是什么,难道不是一架爱的机器吗?我们为它介绍一个人,给予它爱他的使命——无论这个人有多么卑鄙、无耻、无能或者愚蠢,那条狗都会爱着他。这个特点对旧人种的人类来说是那么惊人,那么意外,以至于绝大多数的人,也会反过来爱上他们的狗。(P155)

    在漂亮姑娘的周围,每个人只想着让她免遭任何难堪,满足她最细小的愿望,如此一来,漂亮姑娘便会认为,天底下的人都只是一些奴仆,而她自己的惟一使命,就是维持自己的色情价值——期待着遇到一个配得上接受这一殊荣的小伙子。(P181)

    人们通常把男人看成是一些长了脚爪的鸡巴,只要他有足够的强大,他可以去干任何一个娘儿们,这个娘儿们则要有足够的诱惑力,无需考虑什么情感不情感的;这样的一幅肖像基本可靠,不过或多或少有点牵强而已。(P196)

    一个男人的性生活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他射精过早;第二阶段,他不再能勃起。(P168)

    任何能力都属于性的范畴,这不是说原则上如此,而是彻头彻尾如此,当动物不再能生殖了,它也就绝对什么都不能了。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叔本华写道,当性的本能死亡时,生命的真正内核也就耗尽了。因此,他在一个具有某种可怕暴力的隐喻中写道:“人类的存在就像是一出戏剧,一开始是由活生生的演员来表演的,到最后,则是一些穿着同样服装的机器人来表演。”(P183)

    我现在知道,我将完不成我的阐释。我将没什么遗憾地离开一种并未给我带来任何实际快乐的生存。(P137)
  •   这部让人有点心酸和纠结的作品,其实比作者获得龚古尔奖的那部还要好!
  •   不知道是译者的个人原因,还是因为出版社的原因,此译本删减了部分作者的原创,似乎读起来欠缺了点什么,故事的发展也似乎变得那么僵硬,为什们不给我们百分百的原创?但我想就作品本身而言,作者确实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构思。
  •   一个荒诞的故事,一种可能的思考
  •   我想,如果一本书不可能让所有读它的人都欣赏,那么,这本书或许,就是只能让少数人喜欢的了.
  •   第一次看,看不懂,放弃。
    第二次看,略懂,仍看不下去。
    第三次看,去豆瓣看了点评,明白其深刻的内涵,正努力读完。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耐看的文字。
    它体现了生活的本质,不断的探索和失去。
  •   比较喜欢文章的风格,还可以,值得一读
  •   一本行走在底线的书~
  •   据说很深刻的作品

    但是有点非主流 -- 因此没有和作者有什么共鸣产生
  •   还没看内容,就书本身的质量而言---一般,纸质一般,感觉有点旧,有点像盗版货
  •   书没包装 有破损
  •   有点读不下去。。。。
  •   可能是自己的水平有限,坚持看完以后还是没有搞清楚作者到底想要让我们明白什么
  •   喜欢读故事的人不要买,三联上的介绍充满溢美之词,上当
  •   书在讨论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困境。书中两个女人都是代表着两种极端,女主角一只喜欢爱,不喜欢性,女主角二则相反只喜欢性不喜欢爱。书中每个几段就会有几个未来人的对话,这些未来人是没人情感的,他们喜欢猜测他们祖先门的情感,但他们是不死的,他们在寻找一个什么的希望。╮(╯▽╰)╭看这本书真是十分的雷人的一件事,这书没有那么一点的阅读性,语言极为粗鄙,结构十分乱,没多几次根本就不会发现,书中,间断的话,看似是没有逻辑的,其实那些间断的话连起来本身是有逻辑。这些间断话是未来人的,作者又不说明,让你看到发晕。
    至于书中那些科学术语,只不过是让作品多一些未来会发展成这种可能的逻辑而已。
    总之实在是太难读的书了,不是因为你所以涉及的知识面丰富,而是语言,结构逻辑都让人不知道所云,让我这个读了几年外国文学都读不了。
  •   像是库存的最后一本书一般的质量= =
  •     《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是出版于2005年的法文小说,据说这是一本本该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作品,但却因为作者米榭-韦勒贝克的政治意识太不正确,结果引发争议,而与龚古尔奖失之交臂。对此,我想无需细究,反正,《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而龚古尔奖评审们近年的表现则让人无从期待。
      
      
      
      ■一座岛屿的可能性
      
      《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充分理解的小说。它在形式上是一部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时间落在两千多年之后的未来,内容充满生命的悲叹与绝望。但如果仔细理解,它又是一本“末日启示录”,由一个未来人向现在的我们讲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提示人们如何到达幸福的永恒未来。因此故事发生的时间既是未来、又是过去,或者可说,是平行世界理论里的同一时间、不同世界。故事的内涵则既是悲观绝望,又是希望欢快。怕了我所说的话吧。
      
      
      
      在那个未来时代里,人类早已经透过DNA的复制技术,让肉体得以一再再生更新,而且借由遗传基因的锁定,记忆也能够无限延续和重现,人类实质上进入所谓的永生状态。然而,这样的永生状态却没有将人类带进最初构想的幸福极乐,永生虽然消除了人类对死亡和衰老的恐惧,消除人类对各种生理和情感欲望的渴求以及连带产生的痛苦,却也同样地消除了人类因为追求欲望所衍生出来的种种快乐与激情。新时代的新人类在消除自身的非理性特征后,却陷入纯粹理性的虚无存在之中。
      
      
      
      立身于这种虚无存在中,每个新人类都致力于对前世生命叙述的反思、阐述的撰写。所谓生命叙述,如同自传,是每个人、每一代人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文字叙述,而阐述则是后一代人对前代人生命叙述的理解和分析。因为新人类相信自己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是迈向永恒幸福的“未来人”阶段的中间站。而要迎接“未来人”的降临,便必须借由对前世生命叙述的反思,透析人类生命中的种种弱点,然后透过阐述的撰写,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直至最终的完满状态。(不禁让人联想到尼采的“超人”)
      
      
      
      《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可以说是由单一叙事线构成,也可以说是由双故事线交错构成,因为故事的叙述者是一个再生自“丹尼尔”的“我”,但他的叙述内容则同时包含丹尼尔1号的生命叙述和丹尼尔24号/25号对前一生命叙述的阐述。这种难以清楚界定叙事主体的状态,其实也呈现出“我”这个概念的模糊性。首先,无论是丹尼尔1号还是丹尼尔24号、25号,都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也都拥有前世完整的记忆,然而随着肉体的一次次更新、生命的终结与重来,这25个丹尼尔之间,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我”?应该说这25个丹尼尔都是“我”,抑或说这25个丹尼尔的加总才是“我”?其次,在故事最后,这个“我”已经从不断再生的量变、过度到对生命本质发生顿悟的质变,因此这个“我”和之前的所有“丹尼尔”之间既相同、又相异。
      
      
      
      姑且将这个议题放在一边,再次回到小说的内容和书写手法,让我们先以双故事线的眼光来看待《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故事中的丹尼尔1号是生活在我们时代的旧人类,丹尼尔24号/25号则是生活在二千多年后的未来的新人类,是丹尼尔1号的第24和25次再生。透过丹尼尔1号的生命叙述,我们得以窥见一个个体、一个独立生命的完整生命历程,而透过丹尼尔24号/25号的阐述,我们则看到新人类对旧人类、亦即当代人类,这一生命整体的分析和理解。
      
      
      
      ■生命本质的大谜题
      
      丹尼尔1号是一个成功的谐星,从青年时代便以喜剧表演博得大众的认同,后来他转而创作剧本、导演电影,也都获得极好的评价。从行事风格上来说,丹尼尔1号与美国导演伍迪-艾伦有颇多相似之处,在创作的巅峰时期,丝毫不在意主流人士的观感,极尽所能地对周遭事物与群体进行批判和讽刺,却又能博得大众的认同和欢迎。从性格和生活上来说,丹尼尔1号是个前卫的享乐主义者,在人际关系上始终保持着我行我素、甚至可说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丹尼尔1号的前半生基本上可以用春风得意与志得意满作注解。
      
      
      
      丹尼尔1号的生命陷入痛苦和绝望当中,是从即将步入老年时期开始,在他的创造力开始下降、体力开始衰退之际,他疯狂地爱上一个年轻性感、二十岁左右的女孩。这女孩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比丹尼尔1号更自我、更享乐主义,她在性上、在生活上,百无禁忌,独独对爱情、对忠贞毫无信仰。爱上这样一个活在当下的女孩,丹尼尔1号一开始便清楚自己将会面对惨败的结局。果然,在女孩终于离他而去之后,丹尼尔1号的生命里除了致命的苍老外,只有全然的绝望,毕竟,这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是为年轻人而准备的,老年人不仅无法参与到其中,还是社会的负担、是应该被抛却的多余。丹尼尔1号在加入一个致力于永生的教派、提取了身上的遗传物质后,便以自杀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
      
      
      
      在丹尼尔1号死后,经历至少三个世纪,再生技术才被研发出来,在这前后,地球还经历了几次致命性的大干旱和大洪水,消灭了大部分的人类和人类文明。在丹尼尔24号的时代,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是一片废墟,除了新人类之外,四处还散居着退回到饮毛茹血状态的野蛮人。新人类在遗传基因上与旧人类相同,但改良了身体的维生系统,除了必须补充矿物盐、水和日照外,无需摄食也不需排泄,是一种自养型体。由于能够透过自体再生达到物种的延续,再也不需要生养繁殖后代。因此,相对于旧人类,新人类彻底根除了痛苦的来源,也就是各种欲望,就连彼此聚合在一起的意愿也都消失,形成相互隔离的个体,除了偶尔透过电脑进行智力上的交流外,孤独生活便是生命的全部,而且,直到永远。
      
      
      
      作为丹尼尔1号的第24次再生,丹尼尔24号有着丹尼尔1号的思想、记忆和性格。相对于丹尼尔1号在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痛苦和恐惧,在生命末期所经历的衰老和死亡,丹尼尔24号可说是幸福的。然而,丹尼尔24号却感受到深深的空无,感觉自己被死亡钻入,被它格式化,不再有力量进入当下。接触消失了,欲望也飞逝了,所剩下的感受,是对欲望的怀念,是重新体验它的渴望,是像遥远的前世那样,拥有那种显得如此强大的力量。但无论如何,丹尼尔24号支撑到肉体的极限,将自己对丹尼尔1号的生命叙述的阐述,以及内心无比深切的挫败感受留给丹尼尔25号。
      
      
      
      丹尼尔25号接续了丹尼尔24号的阐述工作,也接续了他对新人类空无生命的厌倦。而当丹尼尔25号读到丹尼尔1号临死前写给自己所爱那个女孩的那首诗后,他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带着自己心爱的狗儿福尔斯踏上旅途。丹尼尔1号的那首诗是欢乐的、是希望洋溢的,里头提到他对重逢与爱情的渴望与信仰,其中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还有一切都在其中变得容易的爱情,
      
      一切都在其中瞬间给出;
      
      而就在时间的正中间
      
      存在着一座岛屿的可能性
      
      
      
      在丹尼尔1号的这首诗中,提到的岛屿上有着群聚的人们,有着美好且唾手可得的爱情,这是一个幸福的天堂,纵使它的存在只是一种可能性,丹尼尔25号还是决定要去寻找它。
      
      
      
      出发后的丹尼尔25号一直朝向兰萨罗特岛的方向前进,那里是丹尼尔1号提取遗传物质、迈向永生的起点,也是传说中有着新人类聚集的地方。然而,行走在广袤的大地上,丹尼尔25号的心思往复变化着,遇见新人类社群的想法并不能鼓起他真正的热情,但他又不愿意余生都在野蛮人频繁出没的区域度过,毕竟新人类社群只是没有激情、老年人式的生存,而野蛮人和动物的生活也是他早已熟悉,没有任何奥秘,只有不断重复的杀戮。在被迫选择前进方向的时候,他清楚意识到自己并不真的渴望寻找任何一个灵长类社群,而自己正渐渐地与种种可能性相隔绝;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适合他的位子。
      
      
      
      在漫长的旅途上,丹尼尔25号经历了肉体的痛苦、选择的艰难,而当心爱的狗儿福尔斯死去时,他更感受到悲伤与遗憾,内心因而彻底干涸,再也感受不到任何欲望。此刻的他,在自愿自觉地离开了复活和死亡的轮回之后,却仍旧走向一种简单的虚无,一种纯粹的无内容,存在于世这一唯一的事实,已然成为一种不幸。透过丹尼尔1号的生命叙述,透过这一趟寻找一座可能的岛屿的旅程,丹尼尔25号,感受到,世界的空虚,不再让他觉得可以接受,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地方,被剥夺了各种潜在可能性,里头已经没有光明。
      
      
      
      然而,当丹尼尔25号来到一片看不到对岸的无垠海边时,他突然理解了人们是如何透过在有限之中的起源的渐渐过度,从而把握无限的概念;理解爱情的概念最初是如何在柏拉图的头脑中形成。而当他想到丹尼尔1号在自私自利的角力赛中,败给了更自私自利的年轻爱人,他突然又理解了新人类被要求研究前世生命叙述的目的,以及这一目的为何始终都没有达到过;由此,他更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从生命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在故事最后,丹尼尔25号留下一段谜样的结语:
      
      
      
      幸福不是一种可能的地平线。世界曾经背叛。在极其短暂的一瞬间中我的肉体属于我;我永远都不会达到规定的目的。未来是空的;它是高山。我的梦幻充满了激动的形象。我曾存在,我不再存在。生命是真实的。
      
      
      
      ■你们之中,有谁值得永生?
      
      从简单的科幻小说观点切入,《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无疑充满叔本华式的虚无主义伤感,它透过对“此生”的细致描述以及对永世轮回的“未来”的延伸预想,对尼采所提出来的新价值体系进行挑战,否定尼采对超人诞生和人类生命得到救赎与提升的推论,论证在现时价值观下,世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叔本华所主张的悲观与虚无。
      
      
      
      然而,这部小说最终却留下“我解脱了”和“生命是真实的”这两句与整体调性相冲突的结语。而这两句结语又与小说开篇的提问形成一个难解的谜题:你们之中,有谁值得永生?如果对这出现在小说最前和最后,看似莫名奇妙、无足轻重的话语进行认真思考,整部小说便会出现全然不同的风貌和内容,而小说当中又四处散落着作者对这个谜题所给出的提示。
      
      
      
      《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丹尼尔24号的阐述,第二部分是丹尼尔25号的阐述,第三部分则是“最后的阐述,尾声”。丹尼尔1号的生命叙述结束于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内容谈及的全是丹尼尔25号离开新人类居所后的经历,这里所指的阐述,当然不是针对丹尼尔1号的生命叙述,事实上,阐述者也不是丹尼尔25号。
      
      
      
      在小说的最开头里便已经提示,小说全文的最后阐述者,是“读者”,也就是你我。至于阐述的对象,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里头的“丹尼尔1号的生命叙述”、“丹尼尔24号和丹尼尔25号的阐述”,以及第三部分里头的“我”对“丹尼尔25号的生命叙述”的阐述。由此可知,丹尼尔25号的经历对整部小说的理解极为关键,走出新人类的庇护所,在路程上经历了种种事件后,丹尼尔25号的生命不再同于丹尼尔24号,不是内容全无的空、不是寄生在前世生命上头的空洞阐述,而是一段有实质内容的完整生命。
      
      
      
      除此之外,小说里头曾经提及,新人类一旦叛逃被发现,居住所将会被关闭,肉体将不再得到再生,这一支血脉将就此遭到终结。丹尼尔25号在最后也说道“我不再存在”,那么,小说开篇里头提及的那个写下这全部内容的“我”又究竟是谁?无论这个“我”是丹尼尔25号本人,抑或他的再生,都表示丹尼尔25号最终不仅活下来,将自己的生命叙述传下去,其间更发生了从“丹尼尔25号”质变为“我”的重要变化。事实上,这个“我”在开篇语中便提示了丹尼尔25号对生命的理解和变化:
      
      
      
      “这本书是为了启发后起之士而写的。他们会对自己说,人类可以生产这样的东西。这不是虚无;这不是完满;我们要面对的是一种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东西……没有人会在圣灵诞生的时候出席,除非那些在未来出生的人;但是照我们字面上的意义来说,未来人并不是人。”
      
      
      
      究竟丹尼尔25号对生命的理解是什么?什么又是介乎于虚无和完满之间的东西?而丹尼尔25号又是不是这里所谓的圣灵、抑或未来人?
      
      
      
      要解答《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所埋下的谜题,也许可以从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着手。
      
      
      
      ■叔本华与尼采的虚无主义与生命救赎
      
      叔本华生于1788年的德国,是一个无神论者,他认为个人的此生、眼前的现实,就是每个人生命的全部。而生命的本质,其实就是“生命意志”不断追求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满足个人欲望的过程。当欲望浮现、不能获得满足时,人会感到痛苦,而当欲望得到满足,人会陷入茫然无趣的虚无状态,于是人的生命便在痛苦和虚无之间往复来回。而且,个人欲望总是反复不断,在短暂满足后又重新恢复,因此生命总体上注定是痛苦的。叔本华认为,有两种方法能帮人们彻底摆脱生命的痛苦,一种是死亡,一种是完全地禁欲,只要将所有欲望都消除掉,人们便能从生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尼采生于1844年的德国,同样是一个无神论者,他的哲学理论奠基于叔本华的虚无主义,但在肯定生命的意志追求和痛苦本质之余,尼采更进一步提出一种积极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体系。尼采是当代哲学家中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最大的一位,如果说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恢复了人的生存价值,那么尼采的哲学思想便是恢复生物本能和欲望对生命的价值。尼采认为,叔本华从生命的意志追求和痛苦本质出发,但最终却得出生命虚无的悲观主义结论,其症结在于叔本华的思想根基于错误的价值体系,那就是毒害西方社会千年的基督教价值体系。
      
      
      
      在基督教的价值体系里头,为了宣扬上帝和教会的救赎力量,吸引广大信众的朝奉,刻意否定人们今生生命的意义,并透过对道德、伦理、怜悯和良心的强调和价值肯定,否定人类本能欲望的价值,让人们在满足本能欲望的过程中感受到内疚和良心的谴责,进而得出生命的本质是痛苦和虚无的结论。对此,尼采一边大声疾呼“上帝已死”,一边重新树立一个肯定本能欲望的价值体系,认为人的生命充满无数的欲望,努力于满足这些欲望不仅不可耻、还是一种体现生命力、体现“强力意志”的过程,而这样的过程,便是生命的本质,是生命意义之所在。
      
      
      
      强力意志类似于叔本华所说的“生命意志”,但不仅仅是被动地受到欲望的引发,而是人类主动、积极寻求的意志力,是个人行动的力量来源,尼采便是以“强力意志”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否定道德、良知的价值,认为这些基督教余毒只会打压人类的本能、减弱人类的生存力量。相反地,尼采的价值体系肯定本能和欲望,认为越是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困难、矛盾、痛苦、甚至毁灭,越是致力于欲望的满足和本能的实现,越能提升自己的强力意志,也就越能成就一个“强者”,而强者的生命价值胜于弱者,强就是善、弱就是恶。
      
      
      
      尼采认为,人的使命是为了超越,这是唯一正确的意志,凡是阻碍这种意志的东西都没有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尼采还提出 “超人”的概念,所谓的超人,仍旧是人、不是神,指的是那些超越了传统道德观念束缚、有健全的生命本能和旺盛的强力意志的强者,是一切旧价值的破坏者。在此之间,人是动物与超人之间的过渡性物种,而超人则是物种进化的最终目的,也是人类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尼采的理论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而尼采对本能欲望的肯定,则启发了佛洛依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类今生生命的肯定,启发了存在主义;对价值体系的重估,启发了后现代主义;对强力意志和超人的肯定,则是启发了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
      
      
      
      ■达尔文的有限可能,以及一座岛屿的不可能
      
      透过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可以看出来,《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里的丹尼尔1号、以及他所在的现代社会,是处于尼采所主张的强力意志状态,也就是积极追求本能和直觉的实践,以纯然的自我中心作为生活的出发点。然而,在《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里,在生命进入永恒轮回之后,尼采所主张的永恒幸福、最终完满的超人状态却从未达到。反而是进入叔本华所主张的悲观虚无主义世界,彻底禁欲也彻底虚无。
      
      
      
      在丹尼尔1号的生命历程中可以看到,衰老和死亡是任何人都避免不了的困境,是强力意志无法突破的瓶颈,无论一个人的意志力多强大,最终还是要折服于衰老和死亡,不可能永远置身于超越之中,更无从由此进化为超人。纵使能够借由科技的进步,让人类摆脱衰老和死亡,让强力意志不受生物限制所中断,能实现真正不断的超越,但因为人们贯彻尼采的强力意志主张、全然专注于自我欲望的满足、拒绝为他人的幸福承担任何痛苦,最终只会走向人际的孤立、欲望的消失、以及全面的虚无。于是,尼采的哲学思想虽然是以叔本华的虚无主义为基础,为打破背后的悲观宿命而提出一种积极的生命观和生活方式,但结果却无法将人们带往永恒幸福的那座岛屿,仍旧回到叔本华的虚无。
      
      
      
      此外,《一座岛屿的可能性》还透过生物学来论述“一座岛屿的不可能性”。书中提到,人,或者人类中最先进的一群,都知道可能让人得到幸福的条件,即在于无条件的爱。狗儿福克斯的快乐跟牠的前身的快乐一模一样,而且还将跟牠后世的快乐一模一样;因为牠的自我极其简单,牠的本性自身就包括了幸福的可能性。善良、怜悯、忠诚、利他主义,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费解的奥秘,然而,它们却包含在一条狗的肉体的有限空间中。
      
      
      
      无论是旧人类、抑或由此再生的新人类,自我极其复杂,本性中便含有自私和自利的因子,纵使人类得以突破衰老和死亡的限制,得以透过强力意志不断进行自我的超越,但这种超越始终是朝着自我中心的欲望满足,便注定不可能达到永恒完满和幸福的岛屿。因此在小说的最后,丹尼尔25号透过人们把握无限概念的方式,透过从柏拉图对爱的理解以及丹尼尔1号所在时代的自私自利,终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并说出“我解脱了”。因为,物种的演化并不是在无限可能性下运作,而是基于优胜劣汰的方式渐变地朝向有限可能性方向发展。
      
      
      
      古代哲学家柏拉图之所以得以形成爱情的概念,那是因为他之前的人懂得爱情、重视爱情,于是在渐进过度的过程中,柏拉图才能对爱情总结出一个至善至美的理解。然而,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尼采的强力意志主张中,在打倒基督教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自私自利的因子逐渐将善良、怜悯、忠诚、利他主义排除出人类的本性,因此新人类无论如何努力研究前世的生命叙述,都只能在当中看到自私自利,而人类的未来也注定朝向更自私自利发展。说到底,人类的自我是有残缺的,当今人类的本性中,不再像狗儿那样,包含了简单幸福与完满的可能性。
      
      
      
      由此为出发点,丹尼尔25号彻底理解了“一座岛屿的不可能性”,因而从生命的困境和茫然的寻找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他还理解了如何才能成就“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那就是每个活在当下的人,将自己对未来期待在当下便种下种子。要想达到完满幸福、安详慈爱的未来,便应该在今生、在现在致力于成为这样的人,这样才能引导未来朝向这个方向发展--这就是小说开头那句提问的解答:你们之中,有谁值得永生?
      
      
      
      ■尼采已死,圣灵诞生
      
      要彻底理解《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的所有谜题,还需要《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和《启示录》这两块拼图。《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可说是尼采最为重要的著作,尼采便是在这部著作中喊出“上帝已死”、“超人诞生”,其中的查拉斯图拉指的是古代拜火教的创始人。在书中,尼采模仿《新约圣经》的形式,虚拟出查拉斯图拉降世传经的故事,借此讽刺基督教经典和驳斥基督教价值体系,是一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手法。《启示录》则是《新约圣经》的最后一章,意旨在于对人类未来提出预警,内容主要描绘的是世界末日到来的景象、以及宣扬耶稣将再次降世以救赎人类生命。
      
      
      
      相互比较下可以看出来,《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对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进行模仿、讽刺、乃至于颠覆。在形式上,《一座岛屿的可能性》与《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类似,同样是模仿《新约圣经》,尤其是最后一章的《启示录》。在意旨上,《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同样是透过对未来世界的描述来给当今世人提出警醒,其间的主要差别在于,《启示录》描绘的是世界毁灭的未来景象,小说描绘的则是人类的未来走向永恒的虚无。在内容上,小说则是模仿《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手法,基于尼采的主张而来驳斥尼采的主张。
      
      
      
      当尼采推倒基督教价值体系、推倒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然后树立起强力意志的价值体系时,《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却反其向而行,先推倒强力意志的价值体系、回归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然后最终再次树立起基督教的传统价值体系。当尼采透过查拉斯图拉的嘴驳斥基督教的价值体系、并喊出“上帝已死”、“超人诞生”时,《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则是透过顿悟后的丹尼尔25号的嘴,驳斥尼采的强力意志价值体系、否定超人的可能、并喊出“圣灵诞生”、“未来人诞生”。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尼采口中的“上帝”、还是《一座岛屿的可能性》里提到的”圣灵“,都不是指某种具象的神明,而是泛指背后所代表的精神信念,那种注重同情、怜悯、伦理和利他主义的道德观念。
      
      
      
      再次回到《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在开篇和结尾所留下的谜题:
      
      
      
      “幸福不是一种可能的地平线。世界曾经背叛。在极其短暂的一瞬间中我的肉体属于我;我永远都不会达到规定的目的。未来是空的;它是高山。我的梦幻充满了激动的形象。我曾存在,我不再存在。生命是真实的。”
      
      
      
      “这本书是为了启发后起之士而写的。他们会对自己说,人类可以生产这样的东西。这不是虚无;这不是完满;我们要面对的是一种介乎于两者之间的东西……没有人会在圣灵诞生的时候出席,除非那些在未来出生的人;但是照我们字面上的意义来说,未来人并不是人。”
      
      
      
      幸福不是一种可能的地平线,“这里”的形态与样貌,将决定“那里”的形态与样貌;由自私自利的这里,永远无法抵达幸福的那里。在古代的希腊,爱情与无私曾经是人们所珍视、所努力的方向,但人们却在中途逐渐背叛这样的理想,今日的你我都生活在自我中心的欲望当中,于是在永恒时间里,一座幸福的岛屿再也没有可能达到。一种陷于虚无的“我”曾经存在过,如今这样的我,在看透生命的本质后,不复存在。昔日那个生命空洞的新人类,如今参悟生命的意义,终于蜕变进化成一个具有真实生命、至臻完满的未来人。
      
      
      
      人们眼前的生活态度与生命内涵,不是虚无、也不是完满,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东西。然而,这介乎两者的东西,却将决定永恒的未来是虚无或是完满。当丹尼尔25号彻底理解生命的本质、进化为未来人后,一个圣灵、一种思想信仰便就此诞生,这样的生命体悟将引导后起之士,那些出生在未来的人。这些被引导、基于爱与道德衍生而出的未来人,不同于自私的你我、不同于那些基于尼采主张、由人进化而成的超人。从本质上来说,未来人截然不同于当今世界的人和尼采主张的超人,因此字面上来说,未来人并不是今日人们口中的人,更接近的是我们所说的圣人或神。
      
      
      
      ■平心而论,《一座岛屿的可能性》不是一部易读的作品,从结构上来说,小说单纯由两条交替出现叙事线组成,清爽而利落,故事内容也很明晰。然而,小说的所有篇幅都是由第一人称的自白构成,生命叙述里头长段长段的自我省思和自我剖析,加上在阐述部分的哲学、图灵、生物学分析,尽管这些内容并不艰涩,但仍不免让人产生些许沉闷感。除此之外,小说最前面几页的前言,以及结尾的一段话,加上当中所营造出的虚无氛围,更让人在阅读之后陷入迷茫和困惑。
      
      
      
      尽管如此,《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确实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不仅以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为机理,构建出一个“这里和那里”、“今生和永生”的世界,最终又透过这样的机理来推翻叔本华和尼采的理论,回复到基督教的价值体系。在尼采的哲学思想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永恒轮回”概念,借此来解释叔本华对欲望不断反复、痛苦与虚无永远无法开脱的生命困境。然而,无神论者的尼采所说的“永恒轮回”究竟指的是同一人身上的永恒轮回、还是人类整体的永恒轮回?抑或是以“永恒轮回”作为人们衡量好与坏、善与恶的标准,始终莫衷一是。在《一座岛屿的可能性>》中,韦勒贝克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阐释,书中所描绘的未来景象,既是同一人的永恒轮回,也是人类整体的永恒轮回,而开头的提问“你们当中,有谁值得永生?”更是以“永恒轮回”作为善与恶的判断标准。
      
      
      
      在《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的书封上头,条列了许多关于米榭-韦勒贝克和《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的评论,其中我尤其喜欢的一句是:“韦勒贝克是自卡缪以来,唯一一个将当代法国文学重新放到世界地图上的作家。”这句评述不仅谈及韦勒贝克的文坛地位,也点出《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的风格与格局。《一座岛屿的可能性》在风格上与卡缪的《异乡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调性都极为疏离与虚无,然而在对人性和自我的剖析上,又都极为诚实坦白,残忍且冷静地将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丑陋欲望、自私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外,书中还毫无顾忌地讽刺、甚至羞辱那些存在于当今社会里的种种荒谬与无耻,无论是基督徒、还是伊斯兰教徒,是欧美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还是中国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成年人、年轻人、还是小孩,都难逃韦勒贝克的揶揄与嘲讽,将当代世界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显露无遗。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好书。
      
      
      
      
      
  •     维勒贝克的小说在法国总是充满争议,可他从不放弃以小说的方式找寻社会问题的答案。他也写诗,散发着诗人的情怀,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甚至直接以他的诗作为歌词。但他内心里希望自己作为法国作家被世界承认和记住,就像雨果那样。
      
      米歇尔·维勒贝克,为未来写作
      
      采访、撰文:钟 蓓
      
       米歇尔·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缩在沙发里,身体和沙发连成一体。他穿着黑衬衣,领子以下的两颗扣子都开着,头发凌乱,眼神游离。之前,我错过了他,擦身而过,径直在他身后的沙发坐下。维勒贝克安静得甚至略带沉闷的气场太容易让人将他当做路人甲乙,而不是知名的法国作家,不合时宜的安静和热闹的法国文化中心形成鲜明对比。
       维勒贝克1958年2月26日生于法属留尼旺岛,从小远离父母,在祖母身边长大。维勒贝克患有抑郁症,他和家人的关系一度紧张。
       维勒贝克被称作当今法国最具光彩的文坛奇葩,他的作品一经推出,法国文坛就有一番热议,这使维勒贝克两度成为龚古尔奖的热门人选。维勒贝克的作品主题充满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这个特点从他早期的作品就可看出。1994年,小说《战线的延伸》中两个孤独得几乎窒息的白领阶层的无聊生活,被法国评论界誉为1990年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1998年出版的《基本粒子》形象化再现几十年的当今社会性爱史,并对其进程提出了根本性的质疑;2005年,维勒贝克完成了《一个岛的可能性》,其中文简体字版于2007年10月推出,项目获得“‘傅雷’百本图书资助计划”资助,该计划由法国外交部和法国驻华使馆共同推出。
       《一个岛的可能性》以荒诞的笔法描绘了谐星达尼埃尔1和两个女人的复杂恋情:一个是知性的女性杂志总编辑伊莎蓓拉,另一个是性感的二流西班牙女演员爱丝泰尔。伊莎蓓拉不喜欢性只喜欢爱,而爱丝泰尔只喜欢性不喜欢爱,性与爱始终困惑着达尼埃尔1,这两段恋情都在女主角离开后结束。达尼埃尔1绝望之余,加入了一个秘密教派,该教派借助克隆技术,让他的信徒永葆青春。不过这些克隆人没有欲望和情绪,无法感觉痛苦和快乐,失去自由和独立,他们唯一的乐趣是揣测先辈人类的情感。小说的叙述就在克隆人达尼埃尔24和达尼埃尔25对达尼埃尔1的交替阐释中展开,最后,两个克隆人,玛丽23跟达尼埃尔25分别从纽约的废墟和西班牙南部的荒原出发,去寻找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堂,一座可能的岛屿……
       这部小说可以看做维勒贝克1998年创作的《基本粒子》的延续:一对被家庭抛弃的同母异父兄弟,生物学研究者米歇尔不懂爱,整天关在实验室里钻研遗传学,实验克隆技术,文学教师布鲁诺确实一个色情狂,成天迷恋色情猎艳。他们分别对应的是《一个岛的可能性》中的杂志总编辑伊莎蓓拉和女演员爱丝泰尔。法国文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中先认为:“布鲁诺所代表的性爱无所不在的道路是一条死路,欲壑毕竟永难填满;米歇尔体现的禁欲,把人类的繁殖(走克隆之路)与性趣完全分开的路也行不通,不能让人得到真正的安宁”,“作家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其实是天真且无力的”。对于问题的思考以及无解的答案从《基本粒子》延续至《一个岛的可能性》,在小说的“尾声”段落,达维埃尔25目睹了原子弹爆炸和生态灾难之后世界的残破、人类回归原始的野蛮,达维埃尔25在对照中发现了仍残存于自身而无法超越的人性,失望之余,悟到只有自己这一类“人”也从地球上消失,全新的“未来人”才会真正降临……
       喜欢《一个岛的可能性》的人盛赞这是维勒贝克最好的作品,龚古尔委员会委员贝尔纳·皮沃(Bernard Pivot)就说过,这是维勒贝克“最令人兴奋的,也是成就最高的作品”。著名文学编辑菲利普·索莱尔(Philippe Sollers)也认为,此书终将“不可避免地”赢得龚古尔奖(但是最后并未获奖)。不喜欢的人认为《一个岛的可能性》“情节老套”,而且是“以前作品半色情化风格的回潮”。《巴黎人报》称:“我们的失望与期望同样巨大”。《法兰西晚报》认为,维勒贝克带来的是“一部关于未来极度悲观,而又难以消化的老调重谈之作”。
       采访时,维勒贝克逐字逐句回答问题,段落与段落间的长时间停顿让人误会他已经对问题做了完整回答。直到下一个问题被抛出,方才明白他还有话说。他思考着,手里不停把玩一张塑料糖纸,把它在手指上绕成一根细条,再展开,再绕成细条,再展开……
       大多数时刻,维勒贝克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就像《一个岛的可能性》中的“尾声”段落的达维埃尔25,思绪游移:“我什么都不想,脑子空空地行走了40来个小时,沉湎在一阵彻底的精神迷雾中,仅仅靠一种对地图上线路的模糊记忆朝前走去。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听了下来,把我拉回到完全清醒的意识中,无疑是四周风光的奇异特点。我现在应该位于早先马德里城的废墟附近,无论如何,我处于一个由柏油马路面构成的巨大空间,它一直伸展到远处,一眼望不到边,只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我才能模模糊糊地分辨出一片稍稍鼓起来的干巴巴的山岭景色……”
       “啪”的一声,维勒贝克手里的糖纸被他用手指戳破,此刻,原本咯吱作响的塑料糖纸像一张皱巴巴、被撕破的脸。糖纸上的窟窿,一如封面小人儿脸上没有眼珠的眼窝,黑漆漆且深邃……
      
       MH=米歇尔·维勒贝克
       MW=周末画报
      
       MW:为什么在前言里你说自己是“充满硫磺味的粗野作家”?
       MH:因为大家经常这么说我,所以我就引用了他们的话。
       MW:你是虚无主义者吗?《一个岛的可能性》里弥漫着一股虚无主义的情绪。
       MH:我不是虚无主义者。我和“虚无主义”相处得挺好的。
       MW:很多中国读者都把你和加缪做比较,说你是21世纪的加缪。你认可这个说法吗?--
       MH:不能说这是一个荒谬的对比。我想这是因为加缪是法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在世界有名的作家。读者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我自己并没有读过很多加缪的作品,但是我很理解读者们为什么这么看。我觉得我和加缪作品的区别在于,他笔下的主人公并不是我们熟悉的人,在我的作品里,主人公还是常人。加缪作品里的主人公好像代表的是一类人,而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
       MW:你希望通过性的描写传递出什么信息?作品改编成的电影里,这些场景被删掉了。
       MH:没有特别的用意和目的。我并不是把性做为惯常的场景重复出现。首先,我没有参加电影的拍摄。其次,我认为在电影中展现性比文学要难得多。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实是,色情文学会成为一本很好的书的主题,但电影不是这样。
       MW:作家通常有创作的高峰期和低谷期,你写作的低谷期是什么样的?
       MH:我倾向于什么都不写,什么都不做。但是不得已,可能会被迫需要做些事。
       MW:有长时间写不出来的状态吗?比如:4个月?
       MH:有写不出来的时候,但不到4个月。4个月的时间实在太长了。
       《周末画报》第598期,A28
  •     说不清是没看懂还是不想面对书中所描绘的事情、    多年以后再看的话估计又是另一种心情、    总之、    是本不错的书..
  •     《基本粒子》和《一个岛的可能性》的作者,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携由他导演的同名电影访京。2010年5月16日,朝阳区798艺术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影院,16:30--20:00。
  •     Life isn't about finding yourself,life about creating yourself.
  •     读这本书是一年多以前了,书已经留在别人手里,店里有的两本也已经卖出去,要再读恐怕没那么快了,总是觉得书还在店里,随时可以拿起来看一下,然后那些书就都出其不意的卖出去了,当然,书卖出去了总归是好事。
      想起写些什么是因为看到AT写书评提到骂翻译的事情然后提到余中先,然后想到我看过的余中先的翻译就是这本书;点到它的页面来看,第一篇是于是的书评:“它打动我的原因其实是绝望,洞彻世事,然后的绝望。” 看了有一点动容,这本书打动我的也是绝望,如同各种煽情情节可以轻易打动很多人一样,绝望总是轻易可以打动我。
      然而一年半以前看得时候,我以之共鸣的绝望在现在看来非常不彻底,还愚蠢地抱着希望的根本算不上绝望,当然我不能说现在的就是彻底的,绝望总是可以下到更深的层次,出其不意,令人乍舌。
      看完这本书后我就把自己的msn space的名字改了,我克隆的后代无法理解我的1号,愿他们在终极孤独中可以得到平静。
      
  •     这部写于2005年的长篇小说是Michel Houellebecq最近的一篇长篇小说,被看做是《无爱繁殖》(Atomised) 的续集。(我看的是英文版,所以不对此版的翻译做评价)
        
        小说由喜剧演员Daniel1和他一千年后的两个克隆人后代Daniel 24、Daniel25相互穿插的自传组成。写作主题继续围绕着爱、性、生、死这四大主题展开。书中所描述的克隆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永生的可能性,但永生的代价是放弃性与爱的欢愉。以Daniel1为代表的传统型人类在衰老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爱无能和性无能的双重烦恼,在极度抑郁之中只能自绝。而像 Daniel24、Daniel25这样的新型人类离群索居,快乐变得微小,但痛苦也随之消亡,生死都有数。这样的未来世界,颇有点佛教中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意思。减弱欲望,才是消减痛苦的根本。
        
        但显然,作者自己也不能信服于这种关于快乐的阐述。对于Daniel或者他自己来说,最快乐的时候,还是在性交过程当中,一旦失去了性的冲动、行动力和对象,衰败的季节就降临了,而生命也就不再有意义了。Michel Houellebecq一直通过自己的小说充当着“白人、中产阶级男性”的代言人,并从来不耻于承认自己的阳具中心主义。这种阳具哲学,在 Possibility中更是淋漓尽致。对于Daniel1来说阳具不仅象征了权力的起落(当他年轻力壮的时候,当他还可以和超过百位女粉丝做爱的时候,他有权力冷酷的拒绝热烈追求他的肥胖老女人。而当他的阳具开始衰败的时候,权力便转交到了女人手中,他一次又一次的被东欧妓女羞辱,并在一位性开放的西班牙少女面前失去了一切尊严和自持),它就是生命的全部。
        
        “在我的一生中,除了我的阳具以外,我其实并没有关心过其他任何事情。现在我的阳具已然死去,我想我的日子也该到了。”(Daniel1, 21)
        
        这种集前几部小说之大成的“阳具中心”哲学也基本反映了这部小说的整体风貌。从各个方面来说,对于一位读者而言,读到的是 Houellebecq前几本书的综合再现(正如2046之于王家卫的影迷)。追随着阳具起落的消极主义哲学在“永生”的光芒当中被推向极致。真是死也无趣,生也无趣。极度享乐的时光稍纵即逝,即使解决了死亡的问题,也阻止不了生命不断下沉的动力。
        
        在全书四分之三250页的地方,Michel Houellebecq通过主角Daniel吐出了这么一句话。“我想我最好再次离开,并且永远不要回来。因为这一次,我们真的老了。岁月带给我们的苍老和苦涩,只会让我们在绝望地寻找出路的途中互相伤害。”
        
        我想,也许是他自己对一贯以来活得精彩、老得绝望的写作主题倦怠而萌生的去意吧;也可能是年过50的他被岁月洗白后老年危机的真实写照。在写作中找不到出路的似乎是他自己,而他的绝望的寻求只是伤害了期待在这书中看到Houellebecq式惊喜的读者们。正如卫报书评员Michael Worton所说,Michel Houellebecq把每一本书都当作一个心理疗程,而读者则成了他的心理治疗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倾听他的那些偏见和陈词滥调。没有了 Platform里情节的张力,没有了Atomised里关于爱情的温婉,the Possibility of an Island抹去了Houellebecq魔力的最后光环,阻断了一位读者继续倾听他的耐心。
  •     多年来,我对“岛”一直怀着深深的迷恋,“岛”是我所有白日梦的所在,是我一切无拘无束的思绪乱飞的场所,在“岛”上与真实生命的我平行着,曾经存在了无数个我,不同命运的我,在同一个“岛”上。我所说的“岛”是一个真正的岛,四面环海乱石丛生的岛,一个看不到对岸的岛,它足够温暖,有足够的食物,让我足够容易存活下去……
      
       对岛的迷恋到底是从《鲁滨逊漂流记》还是凡尔纳的《神秘岛》开始的呢?我说不准了,但是第一次让我对“岛”有了逻辑的思维是黄集伟老师的《孤岛访谈录》,我第一次摆脱了文学作品的一切不现实性,把自己强行的放在一个“岛”上整整一年,这一年里你只能带一本书、一部电影和一张唱片。这个让人抓狂的问题10多年来我问了自己无数次,当然这种自问并没有那么枯燥,它总是伴随着所有与“岛”有关的意淫而发生的,阅读在这一刻会让意淫看起来有些神圣。某一天我有了一个答案,去那个“岛”,我不带唱片也不带电影,只带一本英汉字典。
      
       “岛”是一个舒适而封闭的地方,是一个可以为所欲为但却不能来去自由的地方,这种悖论为“岛”创造了一个罪恶的空间,也许那种外延的悖论正是人性底层的折射,所以,人到了“岛”上,一切就会乱其来了……
      
       还记得那首让人心惊的童谣吗?
      
       十个印地安小男孩,为了吃饭去奔走;
        噎死一个没法救,十个只剩九。
        九个印地安小男孩,深夜不寐真困乏;
        倒头一睡睡死啦,九个只剩八。
        八个印地安小男孩,德文城里去猎奇;
        丢下一个命归西,八个只剩七。
        七个印地安小男孩,伐树砍枝不顺手;
        斧劈两半一命休,七个只剩六。
        六个印地安小男孩,玩弄蜂房惹蜂怒;
        飞来一蛰命呜呼,六个只剩五。
        五个印地安小男孩,惹是生非打官司;
        官司缠身直到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印地安小男孩,结伙出海遭大难;
        鱼吞一个血斑斑,四个只剩三。
        三个印地安小男孩,动物园里遭祸殃;
        狗熊突然从天降,三个只剩两。
        两个印地安小男孩,太阳底下长叹息;
        晒死烤死悲戚戚,两个只剩一。
        一个印地安小男孩,归去来兮只一人;
        悬梁自尽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阿加莎-克里斯蒂奶奶在1939年出版了那本《Ten Little Niggers》,它最恶俗的译名叫《孤岛十命》,最常见的译名叫《无人生还》,人性啊就在那个舒适而封闭的岛上发酵,8个互不相识的客人被一位主人邀请到岛上做客,岛上却没有主人只有两个仆人,10个人按照童谣的讲述一个个的死去。在一个封闭的岛上,人性只剩下恶,也是从那天起,我明白了人为什么要受教育,因为我们生下来心里就装满了恶,我们要用一生的受教育和克制去跟它作斗争,有片刻松懈,恶就占了上风。
      
       7年前,法国导演奥桑把法国经典悬疑戏剧《八美千娇》搬上了银幕,这部戏希区柯克费尽周折才买到剧本,还没开拍自己就去世了。在我的意识里,《八美千娇》是一个更加极端的“岛”的化身,尽管它并不发生在一个真正的“岛”上。被大雪封了路的孤零零的森林别墅,就是一个漂浮在白雪之上的岛屿,与世隔绝。8个女人守着被谋杀的男主人的尸体,开始了对彼此的猜测。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杀人游戏还没这么流行,但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了当人的心灵承载着谎言,你竟然有那么多无法掩饰的东西。我一直不太热衷玩杀人游戏,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只有摆在那里的尸体才有资格当法官。
      
       4年前,法国作家米歇尔·维勒贝克出版了《一个岛的可能性》,这本书很轰动也很荒诞,有时候我想,买它的人恐怕只有十分之一读完了。谐星达尼埃尔与两个女人的恋情复杂:一个是知性的女性杂志总编辑伊莎蓓拉,另一个是性感的二流西班牙女演员,爱丝泰尔,伊莎蓓拉不喜欢性只喜欢爱,爱丝泰尔只喜欢性不喜欢爱。性与爱始终困惑着达尼埃尔,这两段恋情都在女主角离开后结束。达尼埃尔绝望之余,加入了一个秘密教派,该教派借助克隆技术,让他的信徒永葆青春。不过这些克隆人没有欲望和情绪,无法感觉痛苦和快乐,失去自由和独立,他们唯一的乐趣便是揣测先辈人类的情感。小说的叙述就在克隆人达尼埃24和达尼埃尔25对达尼埃尔1的交替阐释中展开。最后,两个克隆人,玛丽23跟达尼埃尔25分别从纽约的废墟和西班牙南部的荒原出发,去寻找一个不为人知的天堂,一座可能的岛屿……
      
       这是一部与岛有关的更加富于意淫味道的作品,所谓性与爱的纠缠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放纵与压制的结果殊途同归,宗教也好,顿悟也好,一切平静下面不是翻滚着更加炙热的欲望岩浆,就是静卧着一池麻木的死水,我,是不相信那座岛屿的存在的。
      
       一周以前,我开始看一部只有13集的美剧《Happer`s Island》(夺命岛),从结果来看,似乎应该不会有第二季了。一群人去一个岛上参加一对新人的婚礼,你用脚想也能想出来吧,他们回不来了,然后一个个被残忍的杀死。说实话,用IPOD TOUCH在飞机上看《夺命岛》实在有点恶性刺激,它的血腥程度相当于让你连看十三集《电锯惊魂》,它在杀人的手段创意方面又让你好像连看十三集《死神来了》,我的背包里是有硝酸甘油,但是这样的自我折磨还是需要勇气的,勇气来自于好奇,谁都想知道最后谁活下来了,谁都想知道到底谁是杀人狂。它的线条跟《无人生还》有点类似,真的是人越杀越少的,而不是《Lost》那样,一个荒岛上竟然一季比一季人多,这也是我后来不喜欢《Lost》的原因,失去了封闭性的“岛”,就不再是一个“岛”了。
      
       “岛”被那么多生动的事物具象着,每个人都能给它一个注释,回到开场的白日梦吧——飞机坠落在浩瀚的温暖的南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活下来的除了你,还有一个人,那个人可以是任何人,它是男人、女人、老人、亲人、孩子、美女、丑女、猛男、猥琐男、同性恋、恩人、仇人、偶像、情敌、梦中情人、朋友的老婆、小学的班主任、以前的老板等等等等,让我们开始设想一下未来10年你们俩在这座岛上的生活吧……
  •     一开始评价他法国太宰治只是感觉上的,经验上说,越拼命闹腾花样翻新的人离死越近。当然也有几十年如一日持续闹腾决不换花样的人,他们在我的经验之外,是不可解释的UFO现象。如果谁能解释,那人类肯定能跨进一大步了……
      
      这本书很好看,撇开可歌可泣的评论,首先它写了个真实的喜剧演员,那些喜剧桥段都很好笑,如果拍成电影我会去看。喜剧演员真是悲剧性人生,就好像他不小心长了个X光眼,一开始当然很高兴,满街都是不穿衣服的男男女女,渐渐地X光眼老光了,于是满街都是走来走去的心肝脾肺,那就郁闷兼绝望了。更糟糕的是,他没有伴,不,准确地说他曾经找到了个同样具有X光眼的女人,但是觉得没法和她做伴,一想到自己在她眼里也是心肝脾肺,然后他又找到个完全正常可爱的女人,又觉得无法交流,这一肚子的话无从说起。于是,我们可以看出问题了,即使你没有X光眼,这两个状态也是完全可能发生的,而所谓的X光眼那只是喜剧演员的托辞,好让我们觉得悲剧离自己远点,因此整本书又是个……喜剧。
      
      昨天看旅游频道,它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突然灵光闪现明白了这本书的书名。一个岛的可能性……如果翻译没问题的话……这个确实不能确定,所以我都是瞎说。如果人确实,实在没办法,只能成为一座孤岛,那人有生存的可能性么。从这个定义往回看书,他……真的太宰治了。那个利用克隆技术让某个人“生存”的XX教派,他们的口号是坚决不要小孩,性拯救世界,他们的社交是绝对不睬别人,通过网络交流,语言代码化,生活户内化。而这个伟大教派的起源是一桩争风吃醋谋杀案。
      
      于是,这个推导过程被两头堵死。一方面,你注定是座孤岛,另一方面,作为孤岛不能生存。A到C就是,人不能生存。不过他毕竟是个法国人,缺乏日本人严谨治学的精神,所以还没以身殉真理哈。
      
      如果说他真有地方和加缪相似,还真有……,至少他是顺着加缪的名言往下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这个耸人听闻的句子后面一直存在的解释总被人忽略,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这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根本问题。
      
  •      对人生来说,时间或许只是一种纬度,知晓与否,选择与否,或许都和人类生命的本质无关。
      
       也许,所有的主义、形式都退潮的那一天,文学或是哲学的世界里不在出现所谓哲人、哲语的东西,有些人,才能从理论的纠结中走出。向内探寻,寻找生命的无数种可能,我们曾经卑微地向内,支撑着自己的可能是存在主义多过存在、自由主义多过自由。可是,有时候,与其同K一样在城堡外桎梏,可能回归反而是一种“若婴儿然”的状态。
      
      
  •     关于存在
      
      在种种的可能性之中,作者维勒贝克非常肯定:
      不管岛是否存在,作为人类我们都希望能看到一些什么,而不想象风一样只是穿透它。生命一直在前行,我们必须前行,没有选择。我们不是路的行家,我们不知道幸福朝向何方,“幸福不是一条可能的地平线”,如结尾所说。但它的存在让视线驻留,哪怕只是一瞬间,时间凝固,我们便会从余光中感受到永恒。那便是我们称之为“岛”的东西,存在的代名词。我们是路的行家,前进并不意味着放弃:
      
      即使我无法停留
      但它已经在我的脑海里
      
      而我的生命不再荒凉
      空旷的原野也变得生机勃勃
      
      关于信仰
      
      书中提到关于新教派的迅速崛起和旧教派的土崩瓦解,在我看来,这只是信仰的问题。作者一针见血:信仰没有新旧之分。维勒贝克告诉我们真正的信徒并不是因为信仰什么而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他知道自己原本就是怎样的人。否则充其量只算是一个把信仰挂在嘴边的伪善者罢了!
      
      关于选择
      
      选择就像是谎言,达尼埃尔可以选择让自己生命延续,仅此而已。但他不能选择之前的那个自己(的命运)。一切仍旧没有改变,一切依旧不会改变。唯有“生命是真实的”,如同作者所说:“我曾经存在。我不再存在。”一切谎言终将被生命之光穿透,照亮的是虚无。一代代下来,拥有的只是自己的名字:达尼埃尔X。
      
      当你处在一个虚无的世界之中,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真实。就像身在一个陈列着赝品的美术馆,它的真实性在于它不否认自己是假的。这本书是一个终极游戏。开始还是结束,维勒贝克告诉你:“As You Like It!”
      
      PS:can u see it?
  •     虚无主义的书看过很多,比如这本书的前半部分。
      当时买过来的时候,没有什么期待。
      
      但在中篇的时候,一种戏剧性抓住了我。
      当先知被杀死的时候,随后一系列戏剧性的行动,一个小小的随意的宗教笑话变的越来越真实,先知以梦想不到的方式把自己塑造成先知。
      达1想都不敢想的物质永生的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但这把达1彻底打入绝望。
      梦想的美丽 希望的期待 都建立在他不可能实现的地方
      对物质主义的达1来说 精神 灵魂 之为存在 正因为他们随着肉体而消失
      
      当所谓的梦想成为真实,真实是如此的残酷,梦想是如此的反讽
      
      这是我们所需要的梦想吗?
      达25审视着自己的处境,正是达1处在梦想实现后看着处在梦想中的自己的生活
      
      诺言 我不敢将其变为真实。因为这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世界,这是一种变形的有神哲学。自己是神。而虚无主义者 强调我们将会由生理 物理规律控制。我们是细胞的机器。
      
      在最后 达25在世界末日之后的一段旅行,我觉得已经到达了虚无主义最后的边界。这是以前虚无主义的小说 很少走到的地方。
      我想我还能看几遍这段旅行
      
  •     永生对人类来说似乎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然而没有感情失去性格的永生还有意义吗?Houellebecq作为一个作家当然不会在书中直接给出他的答案,但是从结尾丹尼尔25和玛丽23踏上旅程来看,答案对各位看官来说也是心知肚明的。
       有必要简单说一下作者Houellebecq,这位和我同月同日生在法国大红大紫却在国内连个固定译名都没有的作家。有人译成伍艾勒贝克,有人译成乌勒贝克,还有的译成韋勒貝克,——没有名字是件恐怖至极的事——这是闲话。Houellebecq1958年2月26日出生于法属留尼旺岛,90年代登上文坛,《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是他的第四本书,也是他的第二部有中文译本的书(第一部是《基本粒子》,海天出版社2000年),据说还未出版便已登上了amazon销售榜第二名,在法国也是在一片喧嚣声中惜败龚古尔文学奖。之前的三部小说分别是《战线的延伸》,《基本粒子》,《站台》,个个题材敏感,本本掀起轩然大波,也使他成为了法国目前最红火的作家,已经出版的台版《一座岛屿的可能性》的封面广告词上赫然写着“被稱為繼卡繆之後,唯一一個將法國文學重新放到世界地圖上的作家。”虽然一句话便抹杀了法国近半个世纪的文学,但也足见Houellebecq目前的影响力——虽说目前国内也是遍地“中国卡夫卡”,“中国博尔赫斯”,“中国卡尔维诺”,甚至连韩寒都能写出所谓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又是闲话。
       再说《一座岛屿的可能性》,故事采用主人公丹尼尔1和他的克隆体丹尼尔24,25对他的叙述的阐释分别展开的形式,丹尼尔1是个所谓“谐星”,事业蒸蒸日上,开着名牌汽车,不停地对社会冷嘲热讽——在这点上,我们会发现战后的欧美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一个腔调,比如索尔•贝娄和菲利浦•罗思笔下的那些大学教授们——其中不乏一些见解新颖的名句。丹尼尔1的叙述内容也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女人一条狗,还有一个宗教组织。近500页的书的主体就是丹尼尔1在叙述他与这两个女人一条狗以及一个宗教组织的事,丹尼尔1的第一个女友是个事业型眼里只有爱没有性的女强人,爱着丹尼尔1却不能带给他所要求的性的满足,而第二个却正成对比是个只有性而没有爱的放荡女子,给了丹尼尔1足够的性的满足却也不吝于将这样的满足同样给与别人,内心苦闷空虚的丹尼尔1加入了一个致力于使人永生的宗教组织,并因为其社会地位而获得了vip教员的资格并亲眼目睹了教团的一些内幕。虽然丹尼尔1的叙述并不完整,但是通过丹尼尔24,25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克隆人的技术取得了成功并造就了人类的永生。
       法国哲学家翁福雷说:这本书是我们时代的虚无主义的集大成者。颇有广告之嫌,然而丹尼尔1确可算是个虚无主义者:他对现实生活毫无兴趣,整日冷嘲热讽说风凉话,只有年轻漂亮的肉体出现时才会眼前一亮,但是如果只有虚无主义,那也不是Houellebecq——而且虚无主义的末世情调似乎在战后欧美文学里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背景,而且欧美的那种虚无主义对大陆来说理解上还是颇有障碍的。
       正像有人说的那样,Houellebecq聪明的地方就在于让那个使人永生的克隆技术成功了并留下了丹尼尔24,25。百无聊赖失去了几乎人生所有意义的丹尼尔1陷入了绝望的深渊,然而这还不算完,Houellebecq不会这么便宜他,给了他一个在来世,所谓下辈子再重来的永生的希望,虽然丹尼尔1自己也知道这希望是多么渺茫,但一点希望就是一点亮色,所以说真正的绝望并不在丹尼尔1身上,而是在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的丹尼尔的后代们身上。通过丹尼尔24,25的阐释我们知道,随着辈数的增加,复制体们对先代的感情性格继承的越少,到丹尼尔25时他甚至已经不能理解丹尼尔1一生中苦苦追寻的爱情和性欲——那对丹尼尔1来说生命中最光辉灿烂而有意义的部分,丹尼尔1的叙述对丹尼尔25来说充满了神奇的充满刺激性的未知。这就是Houellebecq留给丹尼尔1的最后的希望,延伸了25代之后仍然没有答案,在丹尼尔25踏上旅程最后无果而终还损失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小狗福克斯后,终于变成了绝望,也宣告了人类永生的最终失败。
       对人类社会现在的失望,未来的不抱希望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基调,但丹尼尔1——恐怕也是Houellebecq——将性做为现世的唯一生命亮点并大力加以描写却是我不能同意的,而且本书中很多没有什么用处的性描写也是它在大陆出版的一大障碍——前一阵据说此说遭到枪毙我便发了封邮件给出版社,被告知虽然会出但肯定有删节——其实也没什么遗憾的,删了也许更紧凑。
      
  •     在生命繁复的盘旋中,是否存在一个岛的可能性,阳光在午夜点亮,单纯温暖着心灵,没有必须,也没有原因,只是如此的生活。
      一切皆是虚无,当如是想时,生命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所有的关系全都建立在漂浮不定的根基上,你不是我的,我也不是你的,我们都是尘埃,风来了,所有的思想让风沙更加强烈,离开风,仍然只是一粒尘埃。那么,那些曾经的条件、曾经的幻想又算什么?我说我要的你,恰恰欠缺我要的部分。
      达尼埃尔说伊莎贝拉,我可以交心,可是她爱性爱的不够。
      达尼埃尔说爱斯泰尔,我可以做爱,可是她对感情爱的不够。
      恐惧的达尼埃尔,看着自己逐渐老去,而期待的美好始终没有出现,幻想的影子重叠在不同的影像上,幻灯片一个个流转过去,直到他惊愕发觉,那个拿着长镰刀的黑衣人出现在眼前。所谓的《一个岛的可能性》,简单到极端,名利过后,将男子简化到虚无的情感单元,这样一个男人恰好遇到两个女人。脱离了吃喝拉撒,远离了动物性,想是可以谈谈人类引以为傲的精神了,可是,精神,谁知道呢,终究是摆脱不了纯粹的情欲。
      情欲这东西,动物都有,猫儿在春天的夜晚聚集于矮屋顶棚,一阵嘶声力竭。小时候还以为是哪家在哭,但这哭声很不是味儿,带着轻飘飘的颤音,痒痒的颤着,不全然是痛苦,后来才听说,那是猫儿在叫春。叫春是猫的天性,基因通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得以延续,也因为延续基因的关系,叫春就不再是单纯的噪音,而具备了神圣的涵义。恰如人类求爱、结婚,以种种程式达成情欲的正式与合法,从此获得独享。
      达尼埃尔独享了伊莎贝拉,情这方面他挺满意的,可是欲就有点问题,总之是对伊莎贝拉欲求不满了。什么东西,一旦有了一点缺陷,就很容易形成一个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整个东西都被撕得粉碎。伊莎贝拉不想等着被撕碎,选择了离开。或许情的引力大不过欲,这次分手很友好,友好的像是两个老朋友久别重逢,道一声:“又要走啦?好久不见呢。”
      爱斯泰尔没有被独享,她是大众的。感情要动脑子,那太高级了,还是性的机械运动较简单,所以爱斯泰尔很大方的分享了她的性。人是社会的动物嘛,精神懒得交流,总是需要交流别的,不然就自闭了。艳的滴水的爱斯泰尔一点也不自闭,开放又诚实,看着她盛放,老达尼埃尔哆嗦着亢奋起来。可惜世界上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如人愿的东西。有些成就的男人都喜欢靠收藏彰显身份,达尼埃尔这次选错了藏品,错误的选择对应着失败,可怜的达尼埃尔又失败了。
      失败又失败,这也是人生的一个主题,人的失败多源于欲望,最大的欲望是生命独享无尽欢愉。无尽的欢愉需要无尽的生命,所以想以克隆实现生命的永恒也是理所当然。克隆排除了由性延续造成的生命差异,复制品和原品保持着同样的DNA,维勒贝克描绘了一个未来的场景,旧的世界毁灭,向新人类过渡的克隆人孤单待在保卫严密的隔离带内,他们通过网络交流,法律禁止脱离岗位,所以他们永不能解除,看到的只有影像。
      克隆使性不再必需,性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与之而来的强烈感情也渐渐淡化,爱恨嗔痴都于己无关,在孤岛中苍白的生存。这个岛必定不是达尼埃尔的岛,不管之一系列延续到几号,都无法理解达尼埃尔1号的思想,他们都不是他,生命并没有永恒,那个岛尚未出现。
      达尼埃尔,Daniel,法语中的“但以理”——《旧约》中四大先知之一,神赐给他超群的学识,能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达尼埃尔自杀前留下了谜样的快乐遗言,但以理已死,维勒贝克,你还想告诉我们什么?
  •     早就听闻余大师是法文翻译界的名人,以前还抱着盲目崇拜的精神买了他的翻译随笔集《左岸书香》,读的倒足了胃口,此大师端的一副精英架子,似乎他说出口的就是圣旨,可是遣词造句质量干巴巴没有文采。直至读到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已经倒吸一口冷气。再到《鲜花圣母》,那真是天地为之色变,据说大师是忍住恶心呕吐的感觉爱岗敬业地勉为其难地完成了翻译,如果一个译者不能尊重作者,对他所翻译的文字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翻译出来的成果可想而知。
  •     怎么办,现在这种不正常的关系,整日就好像有一团愁云惨雾笼罩在周围的空气中。刚才丫问我要不要出去吃饭,我顺应机体自然反应说不饿,丫就一个人叮叮当当穿戴完毕自己下楼去了。突然觉得很憋气啊,字一个也看不进去了。不知道丫撇下我在家自己去重庆小吃吃盖饭有多舒畅撒?
      丫最近有很多反常行为,(昨天路上你说我不正常,那只是把你的观点实践了1/10之后的结果),包括把曾经的甜蜜情意和场景像失忆了一样,完全不放在心里眼里,这种轻飘飘的感觉果然好爽撒?不提起不想起那些带竖心旁的字词果然很难嘛?
      “每当我们重新搅动往昔的沉渣,每当我们返回一个痛苦的年代——精神分析学基本上可以简述为这一点——我们都在增加重建神经循环的机会。我们非但没有前进,反而埋葬了我们自己。”——这是《一个岛的可能性》里一个埃罗姆希派教长的话。我读这本书读的津津有味,在后半部分隐约开始出现克隆人之前。达尼埃尔无疑不属于男人中有道德问题的一类,但他同样的不了解女人,也不曾想过给女人大于他自身所想要的爱。这让我对男人更加好奇。神不可揣测,男人更加不可揣测,尤其是你曾经以为他是很好揣测的之后。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一起生活并不难,排除两人都无甚邪念恶意这一基本条件之外。更不用说他们是两个愿意思考、沟通,并试图完全从对方立场出发去理解的好人。男人女人有上帝造就的天然器官适合搭配生活在一起,即使美女和公野兽。那么,在什么样最坏最坏的情况下,两人才不得不彼此分开呢?我发现这样的情形和一个老人与一个貌美女子之间的相处很像。因为,爱情的本意是享受,而不是占有,而老人无法摆脱对可能出现的干扰享受的那种可能性的恐惧。看看书面语言是怎么描述的:非占有性的爱,只有当人们生活在一种充满了乐趣的氛围中时才可能想象,只有当任何的担心都消失时,尤其是没有对被抛弃和死亡的担心时,只有当永恒生命变得不太重要时,只有当这些条件全得到实现时,这样的爱才可以设想。
  •       翻了几页,实在看不下去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也许我把余中先误以为是余光中了。整个小说感觉就是一腐儒,絮絮叨叨在那说事,为了让自己显的有个性,还故意说些脏话狠话,而且,这腐儒还是梨花体的粉丝。
        
        让我们见识一下里面梨花体:
        这一次,下了飞机之后,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我的手机。当我发现,没有爱丝泰的任何消息时,一种失望攫住了我的心,它是那么的强烈,我不禁为之大吃一惊。
        
        这也许算是梨花体的变体,不用回车用逗号,看完我感觉自己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     必须要说的:这不是一本一般意义上的通俗读物。
      
      终于看完了《一个岛的可能性》,一本只有24万字的书,看了两个多星期,这是近两年来我读书的最慢记录了。
      
      当读到四十几页的时候,我便已经在后悔借了它,直到看完整本406页,我依然觉得借来这本书看,多少有一点点不那么爽。
      
      这是本小说,讲述了一个人(达尼埃尔1)的两段爱情故事。同时,它也是一本科幻小说,小说中涉及到了未来世界的诞生,以及那个未来世界的人(达尼埃尔24、25)对现实世界的追忆。
      
      这是本科幻小说,但是却很写实,小说中的描写直白到有一种让人厌烦的感觉。这是一本描写爱情的小说,因此,在权利、金钱和肉欲中,作者选择了肉欲作为整部小说的线索。于是,它变成了一部以肉欲来表达爱情的科幻小说。
      
      这是一本带有批判主义色彩的小说,满篇充斥的是对社会的讽刺,即便主人公实实在在的在享受肉欲,但却让读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讽刺。
      
      作者是一名精神忧郁症患者,我不知道他写这部小说时候所投注的感情,与其自身的忧郁有多少关系,但小说的主题的确是建立在某种忧郁情绪上的。
      
      不能说《一个岛的可能性》是一部让人读来愉快的作品,但我本人觉得,却也并不如小岛同学推荐时候所表述的那样颓废。
      
      这是一本小说,一本带有批判主义色彩的,描写爱情的科幻小说。
      
      如果给本书以这样的评价,那么在读着它的时候,感受到最多的是批判,而忧郁只是伴随着批判而生的负面情绪,加之小说中对于情爱描写的消极性及冲突性,使得这部小说不如另一些批判小说来的让人那么愤愤不平,而是更多的感受到主人公的无奈和忧郁。从这样的角度去思考,小说是极其成功的,作者使得读者跟随着主人公经历着他的忧郁,而不是为他而愤怒。而通过另两个重要角色(达尼埃尔24、25,主人公在未来世界的“子孙”)的描述,读者所能得出的,正如小说结尾处所写的那样,更加确定了“生命是真实的”这个显而易见的结论。这一结论,是建立在批判及反思中的,是作者在整部小说中一直在强调的。
      
      抛开小说的晦涩内容,只考虑其传达的思想意境,可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但却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当然,也有人在读过小说之后会得到其他一些结论。这只能说明,这部小说真正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我推荐这部小说给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人看,却不鼓励尚无成熟思想的人看。这是一部会影响人的思想和处世态度的书,影响的好坏,取决于读者自身的信念。
      
      读一读《一个岛的可能性》,看看你能读出怎样的可能。
  •     我实在受不了 以后都不买法国人的书了
      
      这是一本少女的丝袜书 很长很长很长很长 充满诱惑 偶然芬芳 这偶然的芬芳给我带来许多希望 一路看下去 发现只是只丝袜而已
      
      诚然 我该庆幸 幸好不是老太婆的裹脚
      
      
      看了这么久我终于看完了 要不是我买书一定要看的习惯 我是无论如何不会看完他的
      
      许多闪光的小智慧 小用词直入心底 然而更多的是空乏的描写 就是把“我要吃饭”描写成为“我即将要去完成一项把嘴张开然后送入一些维持生命所必须要求有的能量进去”这样的感觉 我实在不明白 简明扼要写上“我要吃饭”有啥不好的?
      
      据说法语只有1W多个单词 这1W多个单词比起中文真是太可怜了 难怪翻译要这么折腾我
      
      我喜欢法国人的思想 讨厌他们表述的方式
      
      思想本来就是个复杂的玩意儿 为何不能直白些让大家都明白?
      
      我是个肤浅的人儿 恨不得自己薄些再薄些浅些再浅些 这样那些文字才更容易在我身上烙下印 —— 传说中的力透纸背!
      
      小说之所以是小说不是哲学书 是因为小说有意思 小说有情节 小说能把一样复杂的思想融入简单生活读过之后让人酣畅淋漓如遭五雷轰顶的透彻感
      
      当小说写的比哲学书还哲学的时候 我为什么不直接去读哲学书?
      
      
  •     三月份在郑州同学那里滞留的时候,买了这本书。火车上读了一些,到学校以后便很久没有再打开。放在床头,每日都会看到封面上那幅画——一个手拿红色花朵的骷髅,空洞洞的眼睛以及微微下斜的嘴角,仿佛直到海枯石烂般的忧伤。
      前些日子,忽然的心血来潮,决定把它读完。
      没有完全读懂。并不喜欢里面肆无忌惮的性描写,虽然得承认,的确很有水平;也不喜欢作者神经质般的偏激,然而可以理解——余先生在后记里说他“是个精神忧郁症患者”。不过这些都不足以让我不喜欢它,事实上,这是可以令我看到废寝忘食的仅有的几本书之一(用于消遣的东东除外)。
      深深沉迷于其内的,是行文中无所不在的落寞。即便在忘我做爱的激情时刻,也是。这种落寞并不在达尼埃尔1生命叙述的最后时刻到达顶峰,而是在达尼埃尔24完成他的阐释,安静地抚摸着小狗福克斯,等待自己的消逝,以及达尼埃尔25出现的时候。
       “精神投射慢慢地消失了。兴许,还剩下几分钟,我别的什么都感觉 不到,只感觉到一种微乎其微的忧伤。”
      那会是如何的一种落寞呢?就好像,就好像在阒无声息的冬夜,听radiohead唱着那首creep吧……却原来,竟然永恒的生命,也无法祛除人类与生永在的孤独。
      
      
  •     好久没有进评论了。
      其实这一年来读了不少的好书,也有一些小小的感想。只是无处释放。存于心中,自生自灭。
      往往,我们并不知我们的思考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记录。在我,总觉一切随风。
      这么说也许消极。但消极往往带来的是一种淡然。
      记得前段时间,读的一本书《一个岛的可能性》。一本对人生绝望而虚无的书。
      四五百页。对近段时间的我来说,是一本太厚的书。但还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匆匆读完。
      一本书,能否读完,想想也是一种缘分,一年来,或几年来,买的,或借的书,总有上百本,但真正或匆匆读完的,又有几本呢。
      既然读完了,并且过程津津而有味。只能说明自己的心境与书中人物心境的契合。
      书采用的是AB式的复调结构。而我,只关注A,重于叙事,对于B类的思考都是匆匆一略而过。
      不能说读懂,只能说又领略了一种不同的人生。
      想想,我们都是位于思想之海的岛上。彼此有时会完全忘却还有其他岛的存在。
      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幸福。
      目标虚无。而过程丰沛。这就是人生。
      
      余中先先生的译笔真的很好.
  •     一
      早知道此书不会带来什么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可还是弄回家来,因为有一种书似乎可以在日后随便翻一页找灵感。
      
      二
      你要是一翻开中文版就爱死了这书,我只能跪着仰视。看这书体会到了所谓虚无主义的强大,感觉自己越变越小越变越小,快成了附着在上面的一类灰。
      
      三
      经常看不下去的时候开始骂翻译,可一想余中先啊还不至于吧,再硬着头皮看,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流畅之处,尤其是那些看似半调子的诗,其实极好。
      所以不再骂了,这种书本不该翻译过来,可既然翻过来了,不懂布鲁布鲁卡卡语的我们就该忍一忍那些看似不通顺之处,去探索内在的东西。
      
      四
      不是好小说,可应该算是好书,尤其是开头和结尾。中段其实就着一个我们能了解的问题扯着其他的事情,可以随便从哪页读。
      
      五
      看了此书就能知道作者在中国无甚名声的原因,也能隐约知道其在本国也不怎么受待见的原因。有些比较孤独却偏偏发达的灵魂大概只有在克隆人二十几代降生后才会被了解。
      
      六
      我们都有个岛在远方,虽然去的路可能要走一生,而且去了也不一定会发现特别的什么,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不愿意尝试。
  •     对于作者维勒贝克来说,视域的界限永无止境地向未来延伸使他能够构建克隆世界的绝望图景。小说的男主角达尼埃尔1(他是序号至达尼埃尔25的后来那二十四个衍生体的本体)在自杀前却也坚信,“就在时间的正中间,存在着一个岛的可能性”,而这块梦幻之地也许就像亚瑟王传说中的玻璃岛,是仙岛,是永无乡,是乌托邦。那个岛好像存在却又遥不可及。时光流转两千年的核战后世界,达尼埃尔1的克隆后代开始去努力寻找这座可能解决关于存在的史前巨兽样庞大的问题并且可能有新人类生存的岛屿,这种执著堪比斯皮尔伯格那部忧伤的科幻电影《AI》中的那个神经中枢里面充满着问号的小机器人。
      
      小说中达尼埃尔1的叙事文体和达尼埃尔24(拥有达尼埃尔1的精神投射的第23个克隆后身)或者达尼埃尔25的阐释文体在时序上并行不悖,在结构上交织前行。节奏似门德尔松的船歌,惆怅的韵律感体现的是小说家对不明朗的前景的怀疑和缺少信心。而这种虚无主义的不确定性则暗合他曾向《巴黎竞赛画报》承认自己是一个充满硫黄味的粗野作家。现世是卑劣的而未来是残破的,这种曾备受众人指责的绝对悲观的态度为小说注入了一丝noir fiction的元素。且认为维勒贝克推崇的波德莱尔的诗歌是noir poet,他那浓密且倾斜的恶之花像钟摆一样摇晃使人眩晕,那初生的应该带来希望的嫩叶则模糊不清就像康定斯基的抽象画。
      
      埃洛希姆,这是小说中以克隆技术作为破解困境之钥并且曾给达尼埃尔1带来过希望的教派的名字。同维勒贝克之前的作品《基本粒子》一样,小说家仍旧拨弄科幻的魔术棒而这离不开他从小接受的严格的理科思维训练。教派显示了它的神谕,以科学来抗拒衰老抵制疲倦重拾激情,从技术层面上完成可以不断重生的拯救,而那关于个人的多变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了。遗传的密码一直传承下来,历史则不断被人造的记忆重塑。根据福柯老师的观点,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是一些当下的,不连续的,不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克隆体能够遗传前代的记忆,这一切构成了知识的延续性,但可悲的是克隆人们并没有原生态的欲望和情感,没有欢乐和痛苦。达尼埃尔9强调自己曾经哭过,但是从达尼埃尔10开始对于此就再也没有了明确的记载。他们的触觉是逐渐麻木的,他们的反应是越来越迟钝的,他们的记忆是纠结的,看似美好其实是可融化的代达罗斯之翼。
      
      达尔尼埃1,他自杀前把自己的体细胞交给了教派以制作克隆体,他为自己弹奏死亡的赋格曲因为他觉得每个生命的最后时刻可能伴随着某种启示。在对生活丧失新鲜感并且沉湎于药物的刺激之前,他具有着巴尔扎克似的讽喻视野和South Park似的批判意识,他抛出过一个个剧本,诸如《人们更喜欢另类的淫娃》,《让我们空投迷你裙!》,《吃我的豆腐吧――加扎帮》,《恬不知耻的第欧根尼》,《小写字母的搏斗》、《人是可笑的》,《以后两只苍蝇》,轻蔑地发出微笑。但是在何种程度上,他的作品“取消”了他,达尔尼埃1把自己本体的一部分融入他的喜剧作品中而后来巨大的不安攥住了他,自己在不断地衰老且一直处于表象之中,他觉得自己和真理之间隔着一层无法拨开的面纱。
      
      伊莎蓓拉,是达尔尼埃1的第一个情人,同样选择自杀作为她走向生命终点的方式。三十七岁的她对肉身的折旧如此恐惧以致变成了性欲的冷漠疏离。她针对达尔尼埃1建造起足够厚实的防御围墙,只能信任小狗福克斯的无条件的爱意。脸上美丽的线条被扭曲,被时光之矢击中后,这个完美主义者这个女性时尚杂志总编,她的表情如此谦卑。一个圆圈画在这些东西的周围,而没有人敢于逾越它。拉斐尔前派的梦悄然破灭,物理层面上的性爱不可救药地消失。激进的深蓝色的火焰将她烧灼,更高贵的怜悯的注目下,她排斥着达尔尼埃1孤独地“蜷缩在生命终点的拓扑学的角落中”。
      
      达尔尼埃24,在网络和现实之间游移,如前所述每代克隆体的情感是一个不断减小的级数。达尔尼埃24无法与他的前世达尔尼埃1决裂,他被自达尔尼埃1传承下来的记忆禁锢,被时间禁锢,陷入更巨大的机械性之中。按照布罗代尔老师观点,“人的生活一大半淹没在日常琐事中。无数的行为都是自古继承下来的,无章无序的,无穷无尽重复的,直至我辈。这些东西有时候,甚至常常超出人们的估想,可以被追溯到久远的混沌年代。积年累世的、非常古老并依然存活的往昔注入了当今的时代,就像亚马逊河将其混浊的洪流泻入大西洋一样。”(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这就如同古代西欧的德鲁伊教徒们相信橡树是可以贮存知识以备后代的教徒提取一样。但是小说中前世的记忆过于粗宏淹没了克隆的后代,终于,神秘的波浪变成时间的虚空。克隆后代们主动或被动地被一一隔离,凭借着网络互相联络。作为本体情感被不断克制的镜影分身,就连他们的交流语言也显得如此虚幻不真实。快乐从那敏感的世界中降落,他们是丧失了触须的一座座孤岛。
      
      爱丝泰尔,达尔尼埃1稍后一任的二十二岁情人,也许是青春女神的化身,姣好的脸庞和曼妙的身姿以及她的活力能够激起渐变中的虚无主义中年男子达尔尼埃1内心的悸动(隔代相爱,但这不是禁忌的颠覆)。而她其后离开达尔尼埃1与其说是因为爱丝泰尔的爱无能不如说她更具阿莫多瓦电影中某些西班牙少女的不被驯服的神韵,情感神经质般地丰富,而远方的青黛吸引着她,于是一座蓝色的塔楼将在其精神生活的花园中升起。作为群体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和个体意义上的梦想主义者,她曾经如此放纵如此充满着离心力。
      
      达尔尼埃25,他身处达尔尼埃1两千年后的世界,终于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遗传密码严格的双螺旋结构、对前世生命叙述的反思以及阐释的撰写是克隆人信仰的三大支柱。在与玛丽23的网络探讨中,个体命运的感伤似乎慢慢消弥于无形之中。“被祝福的波浪引导你的船骨向前行驶”(Sodergran诗)。我们共同的历史由着个体命运的不断复制,波澜不惊地前行。巨大的孤独使克隆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封闭性的游乐场中,同样巨大的缓慢的压抑感终于逼迫或者引诱着他们走向开放的世界,走向被感知的世界。
      
      最吸引我的是作为小说第三章节的尾声,语调越来越沉重。在这浩劫残阳的世界,达尔尼埃25在西班牙南部的荒原上孤独地漫游,旧人类存在的气息已经烟消云散,残存着的只有零星散布的几个野蛮人群体。只有小狗福克斯的那只克隆后代陪伴着达尔尼埃25,此情此景不由令人想起电影《我是传奇》中世界末日后在废墟中孤独行走的世上最后一个人类威尔•史密斯和他的那条德国牧羊犬。我又想起了BBC的科教纪录片中的早期人种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因着冰川期的降临导致的食物减少以及更进化的克罗马农人的侵袭,地中海北岸的人口不断减少的尼安德特族群不断地向西向西班牙的丘陵迁徙,最后的仅存的那个尼安德特人终于来到了西班牙的海边。同样,小说中的达尔尼埃25也来到的大海边缘,在这里他梦到了精神法则的大太阳,他已经无比接近那座传说中的孤岛。
      
      小说在某个章节也有过一段引言,关于“世界的复杂性并没有得到证实”,我们敬爱的布罗代尔老师同样认为“在关系不太复杂的领域,他的本能可能引导他走向正确。”这种本能驱使克隆人们去寻找一座被水体围绕的孤岛,但是这座孤岛是否就是最终的答案,小说家更是提供了一个半开放式的结尾。孤独使某些人得到从集体中逃逸的快乐,但他们仍旧无法逃脱另一部法则那如从天上垂下的傀儡线般的牵引。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无论是在时间的维度还是空间的维度,我们始终是整体的一部分。此书的封面像蒙克的绘画一样扭曲,就如同一张朋克唱片。但是不知朋克少年们在孤独中在虚无中是否会毫不迟疑地被动地跟随线索的指引,不管这根线索是克隆技术,是关于寻找某个未知岛屿的提示,是那根垂下的傀儡线,还是阿里阿德涅指引着忒修斯逃出牛头怪的迷宫的线团。陶醉于灿烂阳光的多重折射,我终于掩上了这部灰色的小说。
  •     看完之前的些许评论,惊了一下,为什么没有人像我这样爱这本书?随之静了一下,想想它打动我的原因其实是绝望,洞彻世事,然后的绝望。我在看书途中经常有心一抽紧的瞬间,觉得这种蛮劲十足的写法竟然比温暖的煽情小说更让自己动情。
      或许,没有人爱这本书,反而是好事。
      翻出个把月前给杂志专栏写的读后感。放在这里作为唯一的正面呼吁吧。
      
      我把这本书放在床头连续一周。我把达尼埃尔的名字念叨了一周。在这次漫长而伤怀的阅读里,我第一次感到虚无主义也是如此犀利,未来或许幻灭,但之前,必然是声色犬马纵情作乐的一生又一生。
      
      最先翻开的前十页,你我都不知道他要说什么,法国人维勒贝克自称是散发硫磺味的粗野作家,但这本书的开头显得极其煞有介事,欲盖弥彰。于是我翻回到目录,确定整本书都由一个主人公达尼埃尔叙述,但有所不同的是,达尼埃尔有1号、24号、25号之分。
      
      只有1号是真正的人类,与我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类;后两位是基于1号的克隆体,拥有一样的物理身躯、一样的DNA、亦即一样的精神才智气质的潜力,但24号告诉我们,克隆到了第9代时,眼泪已是稀罕之物,到了20代之后,连笑都不见了。克隆人没有社交,生活在电网封闭的小居所里,通过电脑网络和散落世界各地的其余克隆人交流——纯文字和精神的数码化交流。没有触摸。没有性。没有团体。除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后续克隆人,生存的目的和手段聚焦于解读——解读前代的自白,以便理解,由此延续对自身和世界的认同。
      
      他们都要读1号达尼埃尔的自传,和我们一样是无可奈何的读者。达尼埃尔是家财万贯的喜剧明星,人类社会中的贪欲和不公、种族纷争、性别歧视……都是他的原材料,他编出谐趣的小品、电影,令世人歇斯底里地笑。但生活中的他没有爱情,第一次婚姻乏味得简直莫名其妙,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恋人伊莎蓓拉洞察世事,是女性杂志的编辑,她把性爱简化为技术,对激情的热情不如对真理和逻辑的钟爱。他们是相爱的,但身体的逻辑只可能趋向衰老,面对自己下垂的肌体,伊莎蓓拉主动离去,她只想以这种决绝的方式阻断日后必将出现的彼此背叛和疏离。再浓的理性之爱也抵挡不住下垂的乳房和臀部那致命的杀伤力,别以为那只是对视觉或触觉的伤害,人类之动物性决定了情爱至死不渝只是谎言。
      
      孤独的富翁在巨大的空宅里打发时间,好像提前老去,工作只是另一种惯性、并是最拿手的杀时间大法。就在挑选新剧演员时,他遇到了年轻的爱丝泰尔,如果有一见钟情,那这就是,尽管最终他会在悲切醒悟到,这种爱只是不对等的一厢情愿。爱丝泰尔是新时代的典型,迷人的身躯从十几岁就纵情享乐,熟稔性和大麻是与美丽相辅相成的道理,她只是不需要爱情而已,除此之外,一切都很完美。当年龄、身份并不成为问题时,达尼埃尔在她冲向好莱坞之前的狂欢派对上失声痛哭,因为被她冷落的同时,也是被她所象征的一整个新时代的无爱准则所冷落。隔代做爱或许会很愉快,但隔代相爱却是几乎不可能,我们所在的世界从来都是在新婴儿和新美女出现的瞬间产生断层,并放任上一代期许的准则尽数堕落,隔代的交流只能是局部狂欢,经不住道德或情感的深究。
      
      再次孤独起来的富翁明星达尼埃尔无意间接触到一个疯狂的教派,西方社会中宣称基督再生的团体并不少,书中那身穿白袍,身边十二位裸女侍奉的“圣人”也不见得是痴人说梦。在这个庞大的团体中,有钻研生物遗传高科技的学者,他们早先于任何官方组织找到了克隆人的方法。于是,任何一个加入此教派的成员都必须遵循两个法则:死后财产尽数上交组织,并以自杀的方式选择通往永生的新途。
      
      对永恒生命的许诺因为种种意外而成真,人类也终究饱尝自己酿造的苦果,在未来一次核变中,文明世界崩溃,幸存者变成低于克隆人的原始人,野蛮,肮脏,残酷。就在与外部世界和新原始人的隔阂中,克隆人生生不息,一旦再生,就需要不断解读前辈留下的叙述,去尝试学习喜怒哀乐。终于,达尼埃尔25步他人后尘,义无反顾地走出局域,走向偌大的世界,想去寻找达尼埃尔1号遗书中所说的,“在时间的正中间,存在着一个岛的可能性”。他的出走或许暗示着克隆人的缓慢背叛、以及不可避免的缓慢灭亡。
      
      像这样现实的虚无主义大作,需要读者拥有和作者持平的智慧和情感。第一代达尼埃尔和最后一代同样是不安于准则的人,这就像人类DNA中不可断绝的情感诱力,诱使他去寻找,未必是寻找爱,至少也要见识世界的真相,哪怕真相是虚无。在此,维勒贝克提到人工生殖之后,性变得不必要;数码网络发达后,社交也变得不被需要;相继而来的是自恋的最终消亡……如此以往,人类将变成科技辅佐下的终极孤独者。然而达尼埃尔的故事却像是用尽每一滴感情、乃至体液,去证明生命的内容——只能是不断地起伏于得到爱和失去爱的两级。
      
      圣人对达尼埃尔说过,人从来都不能在别处爱,只能在永生不死中爱。可达尼埃尔25在千里跋涉、终于看到大海的时候,他或许会知道,忘乎所以、乃至忘记死亡恐惧的时候,才能有爱的可能性,那个可能的时间中的岛,并不是永生,只是片刻的爱、暂存的肉体罢了,只是时限为一生的真实罢了。
      
      
      [转载者请联系我,谢谢]
  •      此书是和《幻影书》一起同时看到,比较一下高下立判。
       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先天问题,感觉开头和后半段比较好,前半段和那个未来者的叙述显得相当累赘,看得差点没兴趣了,作者炫耀性质的愤世嫉俗和知识罗列看起来颇不舒服,如果删除一点,行文将流畅很多。感觉有点做作,反正没想象得那么好。 维勒贝克的未来世界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神似。后面有个哥们评论写得好,A-B-A-B-的形式太多啦。。。。
  •   我觉得翻译非常不好。
  •   大致上还行,但在细部的地方,译者似乎没理解作者的本意,因此在用字上似乎不精确,不过因为小说本身就存在模仿古籍、以暧昧抽象文字表达的意涵在内,我个人不是很确定当中的模糊是否是因为译者关系。
  •   嘩,突然了解很多看書時根本沒去想的東西呀,
    書中的幾段翻譯只讓我想重複一直看,覺得很舒服
  •   小说中的许多文句,我也非常喜欢。
  •   <一个岛的可能性>是需要多次阅读.阅读进去了,也就理解了维了贝克的荒诞
  •   可惜我一次都没读完。也就没能理解他的荒诞了。
  •   他回国没多久就获得2010年龚古尔文学奖了。
  •   因为作者的面具掉落了。
    读者恐惧于看到真实的面孔。
  •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一直以为是海明威说的,原来只是他用作《丧钟为谁而鸣》的题词了,原话是英国诗人堂恩的。英国人——他们在岛上,可是他们又那么8,怎么可能与世隔绝?
  •   这句话肯定要翻过来看,那是“我们不要做孤岛”的呐喊阿……
  •   这是我第二次看这本书 第一次看的时候还小 完全看不懂 直到现在我还是一知半解 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这本书 看完有种放空的感觉 像是黑白电影
  •   话语是只鸟,停歇在篇页之间;你是那句话,空白页上任你恣意翱翔。。。飞吧,总有一天会懂得
  •   握爪!!!
    我竟然先后不知买了《告别圆舞曲》《玫瑰奇迹》和《一个岛的可能性》最初那本还觉得是昆德拉同学写的文风问题……到《玫瑰奇迹》的小姑爷出来我就疯掉了……
  •   《告别圆舞曲》我也买了,所以我才认定一定是余大师的问题,唉,我们小老百姓容易么,战战兢兢地老是检讨自己,就怕是自己水平不够冤枉了大师。
  •   想读书目中的《你好,忧愁》看样子得取消了。XD
  •   《你好,忧愁》现在卓越和99都没货了,因为萨冈,我决定去图书馆借来看看,算是个折中的办法。
  •   这么惨啊,我还以为他很不错呢,想着去读《鲜花生母》
  •   呃……幸好在书店翻了翻,大师的遣词造句和注释真是……啧啧
  •   呃...果真纠结。
  •   心情不好的时候逛书店买的,希望和过去画个界限,期待有时间看看小说,晒晒太阳,读书看人,不能只看书。。。
  •   “我推荐这部小说给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人看,却不鼓励尚无成熟思想的人看。这是一部会影响人的思想和处世态度的书,影响的好坏,取决于读者自身的信念。”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你所说的“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人”,但无疑我的思想和处世态度是受了本书的影响的。我以为,只有一个有了成熟思想的人才会去思索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从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而非人云亦云的积极乐观,否则,只能说写出此书的维勒贝克思想也不成熟了。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赞同你读书的功利性。
  •   有道理
  •   操 看完了 转手给我看看
  •   法国人的思维和表述确实让人很纠结
    要好看的小说和电影法国也有 那种热烈的感情可以透过文字来表达的
    但大部分的法国文学和电影都让人很迷茫
    真是两个极端
  •   读出了那么一点味道
    这书没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就觉得写得挺乱
    另外宣传作者继承了加缪的精神,这也有点胡扯
  •   篇幅上有进步,继续发扬。
  •   我倒……
  •   翻译的问题我也是开始觉得别扭,后来觉得还挺好。特别是诗的部分。
  •   我也最喜欢第三部分。
  •   哦 耶!
  •   我很爱这本书,并且因此开始寻找作者的其它东西。
  •   想看,可是书店怎么都找不到.
  •   一生已算漫长。
  •   在火車上看了一夜這書
    感覺簡直幻滅
  •   看到了三联上的评论,书店摆了一排无人问,我决定去买一本了
  •   书没看过,不过看你的 评论我在听James Blunt的《High》。
  •   封面我喜欢,再加上郝明义和余中先作担保,江湖地位还是很有保障的。
  •   更想看这本书了.....我是懒人.溜走.
  •   爱着自己灵魂的人儿都会爱这本书 世界从来都空虚却煞有其事 用心生活及时行乐有没有罪 而爱恨离别是否就是真实 而生命从来更多的是平淡而不是跌宕 无从选择最后已经是无可选择不需选择 时间是悬在空中的孤岛 对一切做最终审判
    OG GOD 我们还是简单一点 就这样 伴着迷惘过一生 只因我们从来就不比达尼埃尔更高明
  •   想看。。。
  •   挺有才气的评论 我见识虽然不多但也不少没有发现特陈的句子
  •   今天在五道口的光合作用看到有卖....嘿嘿, 我书包里就放着一本
  •   很少的情况下可以这么认真一字一句得看完这样的评论..
  •   说的真够煽情的.............
  •   小于写得真好,我是一直没敢读这本书,呵呵。
  •   我买了很久了,一直没有读下去。看了你的评论,再试试。
  •   同楼上,买了很久,一直没有读完。买书时候的心情也是空虚的,每每读这本书的时候,心会更加的空虚。现在我决定再读读试试。谢谢楼主。
  •   明天作者本人来我们学校外院做讲座 太荣幸了
  •   感谢 我会带着这些评论好好读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