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路摄影文论集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王建敏(编者)  页数:2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上海是我国摄影事业的发源地之一,不管在我国摄影发展史上的哪个领域,上海摄影都有着杰出的贡献,并且在世界摄影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19世纪50年代有摄影以来,上海这所城市的巨大变化对摄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早期摄影家爱好摄影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也需要有一些文化底蕴。上海都市化的进程,自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上海早期著名摄影家绝大多数是文化人,还包括商人、医生、官员、艺术家、职员、记者、大学生等。他们既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催生者,也是这座城市的影像记录者,更是当时历史巨变的见证者。尤其是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的摄影对上海影响越来越大,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记录摄影逐渐成为上海摄影的主流。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成立于1962年5月10日,是上海市内摄影最高学术和权威的专业艺术团体,隶属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林路,1956年出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广告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摄影专业负责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获得全国、省市级摄影和摄影教育奖项多个,其中1999年、2001年分别获得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摄影国家最高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04年9月获得由全国高校联合会评选的“中国摄影教育优秀理论奖”。
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以及画册80多本,多部著作获奖。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有四篇论文分别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人民摄影报》社联合举办的摄影评论年终大奖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全国理论年会优秀论文奖。发表在《上海摄影》上的论文《穿越时光隧道的纪实目光》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论文章二等奖。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有《数字化时代的摄影传媒和个案分析》等。

书籍目录

丛书总序
答《新周刊》问(代序)
时空纵横
中国摄影需要什么?
摄影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性——中国摄影现状的一点思考
收藏与拍卖——中国影像的出路?
《论摄影》读书笔记之一
人体摄影的历史演进与评价标准——兼评中国当代人体摄影的现状与走向
上海人体摄影悲喜录
新闻摄影死了?
试说摄影的品位和摄影人的立场
风光不再
风光摄影的再“清算”
从“自然风光”到“都市摄影”的反思
段岳衡黑白风景的哲学思考
个案研究
中国摄影新生代的眼光——第一届三影堂摄影新人奖初选作品述评
郎静山摄影与西方渊源之比较
从周海婴看现代摄影的指向
台湾摄影巨擘张照堂的岁月抗争
花之性与人之情——王小慧花卉摄影漫评
从王瑶的“后911”到“京剧人生”
解读方宁摄影艺术三部曲
亨利·卡蒂尔—布列松究竟留给我们什么?
我们如何解读森山大道和荒木经惟

章节摘录

  中国摄影需要什么?  中国摄影需要什么?这是一个思考了许久的问题,却始终无法得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大而无当,而是中国摄影给我们每一个人所带来的快乐和困惑几乎是等量齐观,于是也就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思绪,面对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关于摄影教育、摄影传媒、摄影批评以及摄影观念……  中国摄影需要高层次、全方位的摄影教育  前几天刚刚给新入学的摄影专业的新生“训话”,原因是读完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对于摄影的认识,马上就有了想说点什么的欲望。尤其是一些因为种种原因很不情愿地进入摄影专业的新生,抱着跳槽的想法,流露出对摄影专业不屑一顾的轻蔑。我并不想给他们灌输什么宏大的理想和纯正的理念,只是想让他们至少对摄影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但是我的底气在“训话”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不足,不是因为我不善言辞,而是摄影本身在“艺术类”专业中实在难以和其他的专业竞争。尽管这些年全中各地的大专院校纷纷上马摄影专业,几乎有了“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大好形势。然而摄影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恐怕很少有人可以说清楚。摄影器材的日益专业化和摄影思维的相对简单化,让几乎所有的业中人士和圈外观众,都越来越不将摄影当一回事。这也是摄影专业最终沦为艺术类中迫不得已选择的终极原因。  不久前在一次国际摄影节的摄影论坛上,主办方提出关于摄影教育体系的命题。我当即便以为提出这样的命题讨论为时过早。据我所知,在摄影教育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摄影体系的构建,首先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作为保证。而摄影师资的薄弱在中国摄影教育界是有目共睹的,因为长期的历史原因,本来就不具备很好的基础。通过调查可以看到,如今的摄影专业师资大多是从美术专业转行而来,鲜有对摄影教育真正在行的专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连基本的共识都难以形成,遑论“摄影教育体系”。我想现在重要的是强化师资自身的修炼,加大力度引进国外优秀的资源,尽快消弭空中楼阁与地面的距离,才有可能在尽快的将来完善一套真正切合实际的摄影教育体系。  中国摄影的确需要高层次的摄影教育,这不仅体现在大专院校的专业摄影教育中,更应该体现在整个民族对摄影的认识上。唯其这样,摄影才不会被冠以“偷懒的绘画”的“罪名”。比如摄影的函授教育,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多层次的弥合作用,拓宽了专业摄影的知识层面。但是这远远还不够,还需要通过更多的空间让人们理解摄影,尊重摄影,在更高的层面上彰显摄影的魅力。如今全国的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发烧友不计其数,真正有效地提升这样一个层面的素质,才是百年大计。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林路摄影文论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林教授的作品,一定要读,受益匪浅
  •   给先生买的,他非常喜欢
  •   good ,不错的文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