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嫁喜事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薛理勇  页数:235  
Tag标签:无  

前言

婚姻是什么,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风俗学家会从自己的立场作出不同的诠释,而一般老百姓的理解就很简单,很直白——婚姻不就是结婚吗,是一对相爱的男人和女人通过结婚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本书取名《花嫁喜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或传统的婚仪和婚礼,以及一些特殊的婚姻事实。    “婚”字原写作“昏”,古人以为,上古的婚礼大多或必须在黄昏,傍晚举行的,所以讲作“昏”,后来因婚涉及到性,或男人与女人,才改作“婚”。现代的社会学家或风俗学者根据他们认定的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婚姻历史大概经历过乱婚、群婚、对偶婚等婚制,原始社会的婚制往往是一个弱肉强食的行为,是男子对女子的强迫、施暴,是抢掠婚。掠婚往往选择黄昏时进行,于是“婚”在古代写作“昏”,而从这个“昏”字上又引发出许多许多的言论和议论一这种观点以前很时髦,也很流行,而如今,这种观点或观念往往被视为“另类”。认为肖龙者不宜与肖虎者不宜配对,否则会引起龙虎斗,肖虎者不宜与肖羊者配对,否则可能出现“羊入虎口”,更有甚者,肖鸡者不宜肖狗者结婚,否则,这个家庭要么“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要么就是夫妻俩经常“ji gou,ji gou”地吵个不停。换一种思维方式,古代的婚姻主要通过媒人为中介进行的,男女双方均对对方的家庭情况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札记》中有许多篇文章涉及到婚姻以及婚姻制度,其中《昏义》篇则是专门记述婚姻的专著,该篇开宗明义的说: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言简意赅,婚姻就是二个不同宗族之间的通婚,而接下来就是小夫妻俩组成一个家庭,生儿育女,一方面对得起自己的祖宗,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了后代,续了香火。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长期是农业国,人们世居在一个地方,与外界交往稀少;中国也是宗法制度极严厉的国家,宗族集居又是最主要的居住形式,人的活动区域或交友范围受到限制,婚姻必须通过已婚人勾中介才能实现。从实际情况分析。中国古代的结婚年龄偏小,他或她往往尚未成就进入婚姻之殿堂,应该也必须由父母、宗族代为婚姻作主。于是,古代中国婚姻恪守的基本准则就是——“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没有媒人为中介的婚姻是“野婚”,是非法婚姻,而未经父母、宗族认可的婚姻就是“野合”,他们将一生一世受到人们的谴责和唾弃。    “媒妁之言”和“父母之命”贯穿婚礼的始终,人们将婚礼的程序归纳为六个步骤,“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来迎”,合称“六礼”。所谓“纳采”就是媒人受男方之托后提着礼品到女方家中拜访,女方家庭接受礼品,议婚可以继续下去;“问名”实际上是媒人询问女方的家庭情况,并将男方的基本情况通报给女方,女方认可后就互换八字帖;“纳吉”就是双方将对方的八字帖供在家庙上(后来多供在灶君前),或将双方的八字帖请命算先生审阅,如无不妥,议婚又可以继续进行;“纳徵”实际上才进入真正的谈婚论嫁阶段,双方议定婚礼的各项细节,其中包括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聘金,女方要添置的嫁妆等,相当于今目的定婚,所以古代又称之“大定”。作为婚姻顺序的过程,“六礼”几乎沿习了二千多年,一直到近代才有所松动和变化。一种制度和习俗能沿用千年,你真的敢讲这种制度和风俗是不合理的吗?!    记得一次与作家陈村、电影导演江海洋等在电视台做节目,他们认为中国传统婚礼中男女双方互换“八字”,凭“八字”决定双方是否可以结婚的行为和方式很不合理。古人确实迷信“八字”,今人何尚不是如此呢?如民间普遍而“换八字”均给各自留下了一些时间和空间,他们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去进一步调查、核实对方家庭的情况,如认为调查结果与媒人所言基本相似,就可以把婚姻确定下来,如调查之结果与媒人所言大相径庭,那就可以用“八字不合”拒绝对方,“八字不合”是天意,没有人为因素,以“八字不合”谢绝对方,谁也不得罪谁——这不是一种合理、含情的设计吗!    婚姻也是一种契约,应该讲,历史会留下许多与婚姻相关的书证,可惜传世者实在不多。冯忠宝先生是我的朋友,他长期痴迷于中国婚书之类的契约收藏,已收不同时期、不同地方、不同形式的婚契达百种,数以千计,得知我在撰写《花嫁喜事》后,愿意无偿提供使用,令人感动,并借此机会向他表示感谢。    薛理勇,写于秋月枫舍    2011年7月14日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综述中国婚礼文化发展史的专著,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或传统的婚仪和婚礼,以及一些特殊的婚姻事实。
本书作者薛理勇是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长期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写作这类书稿,驾轻就熟、娓娓道来,本书信息量大、举例充分,客观而通俗地展现了中国婚姻制度发展的流变。

作者简介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主要社会职务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并担任SMG纪实频道嘉宾主持。已出版的著作有:《文以兴游——豫园楹联碑刻赏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沧桑百年》、《上海俗语切口》、《上海妓女史》、《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上海老城厢史话》、《上海老学校》、《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碎语》、《上海租界史话》、《外滩的历史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风景线》、《食俗趣话》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掌故辞典》。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婚姻的准备阶段——六礼
纳采——提亲
问名——换八字
纳吉——合八字
纳征——定婚
请期——确定婚礼的日期
亲迎——接新娘
【第二章】 婚礼进行曲
催妆
哭嫁和“娶妇不举乐”
却扇——盖头和婚纱
障车与拦门
铺床欢喜果
花轿和马鞍
从传席到传宗接代
古代的撒谷豆与今日撒纸风俗
已经消失的“撒帐”风俗
牵巾和拜堂
结发为夫妻
闹新房的民俗意义
从合卺到交杯酒
听房和□女
三日回娘家与贞洁观
【第三章】 特殊的婚姻
招女婿——赘婿制度
童养媳
七出改嫁拖油瓶接脚
遭丧禁嫁娶和冲喜风俗
古今的冥婚风俗
养瘦马和白蚂蚁
拉皮条与吊膀子
【第四章】 功过是非说媒人
媒人在婚姻中的作用
媒人的责任和利益
从“四司六局”到“婚庆公司”
媒人的不同称谓
【第五章】 婚姻制度的嬗变
上海婚制的西风东渐
文明结婚、自由恋爱、轧姘头
近代的结婚照和结婚证书
以提倡新生活为目的的“集团结婚”
近代上海抢亲劣俗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我老家的婚俗中还保留着一种十分古老的风俗,新娘的花轿起轿后,当迎亲的队伍行到即将出村庄的小路时,跟随其后的女方亲人就会拿出一只长条凳挡在路口,阻挡亲迎的队伍出村。轿夫们也早已知道,他们的队伍一定会在村口被拦,于是立即主动地停下来(轿子不能下肩),于是男方和女方又有一阵“争执”,一阵讨价还价。“争执”平息后,新娘又会唱上几句泣别父母、乡亲的词,女方拿走长条凳,迎亲的队伍才离开村庄,赶往新郎家中,当地人称之“障车”。 《唐书·安乐公主传》中讲: 公子下嫁武崇训……崇训死。主素与武延秀乱,即嫁之。是日,假后车辂,自宫送至第。帝与后为御安福门观临,诏雍州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使弘文学士为傧,相于障车,捐赐金帛不赀。 唐朝安乐公主在丈夫武崇训死后与武延秀的关系非常密切,皇帝干脆将她许配给了武延秀。公主出嫁的那天,皇帝和皇后只能躲到安福门的城楼上目送女儿出嫁,但他派了窦怀贞负责女儿的婚礼,还组织弘文院学士们担任傧相,就在安福门把迎亲的队伍拦了下来。不过,被拦的迎亲队伍并没有付钱,倒是皇帝“捐赐金帛不赀”。这是目前见到的关于婚礼中“障车”的最早著录。皇帝和皇后派人障车的目的,显然表示了一种与女儿惜别的依恋之情,希望女儿能再留一段时间,多看一眼女儿。 明末清初上海人叶梦珠《阅世编·士风》中载:士风之升降也,不知始自何人?大约一二人唱之,众从而和之,和之者众,遂成风俗,不可猝变。迨其变也,亦始于一二人,而成于众和。方其始也,人犹异之,及其成也,群相习于其中,油油然而不觉也。叶老先生的分析还是挺有道理的,一种风俗习惯的产生,开始只是一二个人临时做出的一种行为,人们认为这种礼俗不错,争相仿模,于是蔚然成风而成了一种风俗,这就是“风俗随众”的理论。皇帝为了多看一眼即将出嫁的女儿,设计出“障车”的理由和举动,此事从宫里传出来后即被民间接受,成了人们普遍接受、自觉执行的习俗,“障车”也作为婚礼中的—个程序或礼制被固定下来了。 风俗也会变化的,尤其是风俗本身的涵义是会变化的。皇帝障车是为了多看女儿一眼,也在此时再给女儿一些赏赐,而老百姓障车,是在出嫁的女儿走出村庄前,再向男家索取一份财礼,风俗意义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如果女方以障车为手段向男家索取过多的财礼,无形中增加了男方的结婚成本,影响婚后小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和安定。 还有地方官借障车勒索财产的现象,《朝野佥载》中讲了这样—个故事:唐朝的崔玄信在任安南都护使时派自己的女婿裴惟岳出任安南郡下辖的—个州的刺史。裴惟岳既贪又凶,当地有—个部落首领结婚时,裴即派人去障车,并要对方支付一千匹绫罗绸缎,而这位首领只交得出八百匹。裴收了绫绸后还把新娘抓走后玩弄了三天才放还给首领。崔玄信得知此事后,下令把女婿抓了起来,把女婿勒索的财产交官,并通过官方渠道归还首领,并将女婿押到当地,向首领和当地百姓赔罪。看来,唐朝贪官污吏们借障车之命勒索钱财的现象十分严重,勒索的财产数额也十分庞大,确实到了非整治不可的程度。

编辑推荐

《花嫁喜事》写到,婚姻是什么,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风俗学家会从自己的立场作出不同的诠释,而一般老百姓的理解就很简单,很直白——婚姻不就是结婚吗,是一对相爱的男人和女人通过结婚组建一个新的家庭。《花嫁喜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或传统的婚仪和婚礼,以及一些特殊的婚姻事实。作者薛理勇是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长期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花嫁喜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该作者的书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