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民俗审美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朱希祥、 李晓华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9-07出版)  
Tag标签:无  

前言

《文艺民俗学文库》在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资助下面世了。文艺民俗学,英文名Folklore in Literature,是经过学界众多专家权威认可的一门中文类新学科。1987年列入林骧华、朱立元等主编的《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1999年该条目被收入新版《辞海》。本文库选择“文艺民俗学”作为研究领域,是为了能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用现代意识、多元化文化眼光、交叉学科理念,对一国固有文艺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及应用的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中国文艺的本色,以便进一步更扎实和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多元文化的发现和传承是当代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的多元化是指各民族大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特质,并在全球化中汲取营养,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包括文艺的发展,从来都是依附在该国家和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不同的文艺总是有相对应的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础。由此而言,文艺是文化的产物和结晶,文艺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显现与展演。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就是适应了包括中国文艺在内的这一全球多元文化传播的需求。民俗作为传承性生活方式,是一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层,也是多元文化中特定民族的精神基因。它是一国文学艺术形成的基石,奠定和规范着一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流向。在文艺民俗学的视野中,文艺是民俗文化孕育的花朵,是民俗文化的一种展现,人世间,任何一种文艺,都深深镌刻有它所依托的精神与心灵的纹章和标识。

内容概要

《中国文艺民俗审美》主要讲述了:文艺民俗学研究民俗文化对一般文艺发展的影响和相互的关系,兼容民间文艺学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内涵。其辐射面,还渗透到影视、戏剧、音乐、娱乐及旅游、建筑、饮食等文化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作者简介

朱希祥,男,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艺学和教育学。出版专著《中西美学比较》(获199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市场管理》、《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和各类文章200余篇。获上海市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和宝钢优秀教师奖。主持完成教育部“九五”专项任务项目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等多个项目。李晓华,女,土家族,重庆万州人。文学硕士,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王国维研究、文艺美学。主持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德育审美化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级子课题《写作审美化教育研究》、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写作课程群实践教学及评价机制联动研究》、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项目《古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万州区罗田镇为例》等多项科研项目;在《中国比较文学》、《求索》、《文汇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参编《实用写作学新编》等多部著作与教材。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 提炼与凝聚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精粹——中国文艺民俗审美研究的学理与实践意义一、新的立足层面与视角二、相关研究简析三、中国文艺民俗审美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四、文艺美学引入民俗概念的学理和实践意义第一章  中国文艺民俗审美研究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文艺审美活动与民俗活动发生、发展的理性比较一、审美发生理论探究的基本问题和途径离不开民俗和民俗活动二、文艺习俗与生活习俗同时对民俗起作用三、风俗、风雅都是美,风俗美可达致风雅美四、美的本质和民俗本质的一致性五、民俗形态直接导致艺术起源和审美发生第二节 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的对象与形态的融合和同构一、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对象和形态确立的主客体的统一性二、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对象的超个体与超功利的共同性三、文艺审美和民俗在语言形态上的共通性四、文艺审美和民俗活动在心理、心态上的相似性第三节 艺术表现民族精神中的民俗功能第二章 文艺民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焦点透视一、民俗审美既顾及传统又面向当代二、民俗审美的多层次三、民俗视野扩大了民众的阶层范畴四、民俗生活拓展“日常生活”的文化时空第二节 庸常生活表现的小说民俗审美第三节 文艺民俗审美中的人物形象一、人物代表的时代倾向和历史潮流二、习俗在形成英雄人物性格中的地位三、“中间人物”的民俗审美特征与价值第四节 体现人自身生产的性俚俗的文艺审美第五节 城市民俗事象的文艺审美一、城市广场的民众活动二、城市叫卖声的审美意味三、锅碗瓢盆交响曲四、城市时尚的表现五、城市民俗电影的审美六、时新的已成和未成的城市民俗事象审美第三章 中国文艺类型中的民俗审美第一节 “诗中有俗”与“俗中有歌”的审美特征第二节源自民间、行于民间的中国小说民俗审美特征一、中 国小说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是民众的集体创作二、中国小说不受外国影响的本土化特征三、中国小说非常注意受众的审美情感与趣味第三节 不断从民间和民俗中汲取美的营养的中国戏曲第四节 凝聚民间审美情趣的中国美术一、民间工艺和美术奠定中国民俗审美的基础二、民俗生活衍生出美术形态三、中国民俗精神构成工艺和美术的文化特色第五节 活在山沟水边的中国音乐与舞蹈第六节 游艺竞技民俗的文艺审美第七节 “风俗画”的审美特征一、风俗画的本义与延伸义二、风俗画所体现的“五常之性”和“水土风气”三、中西风俗画的审美特质比较四、中西风俗画的材料载体和表现技法比较五、小说的“风俗画”审美第八节 从“狐假虎威”看民间故事的机智思维与民俗审美一、故事的民族民俗民间文艺意味二、融为一体的内容机智与形式机智三、机智故事具有现代思维特征四、机智故事的文艺民俗审美意义五、民族文化的善“假”、巧“假”艺术第四章 文学艺术家及作品的中国民俗审美研究第一节 赵树理“文摊”小说的民俗美一、“文摊”小说中的民俗精神二、民俗事象对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三、“文摊”小说的构建之美四、赵树理的现实与浪漫第二节 沈从文乡土文学的民俗意象与社会理想的审美建构一、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审美意象二、个性心理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三、沈从文对湘西社会理想的审美建构第三节 赛珍珠中国题材作品的民俗叙事和民俗审美一、民俗叙事与民俗精神二、中国民俗叙事的当代意义三、中国的本质精神的美四、中国有形物质的审美五、中国民众心意仰崇所体现的美六、中西民俗审美文化的比较第四节 洋溢着“人间烟火气”的视觉美——丰子恺艺术创作与理论中的民俗意味一、民俗文艺作为“视觉的粮食”的启蒙意义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创作实践三、得益于国外的文艺民俗审美观念与思想四、风俗画所寓的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本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正因以上这些缘故,在文艺创作和欣赏、审美的过程中,会出现如邵荃麟所说的,一些配角性的中间人物,如梁三、亭面糊等比主角给人印象更深,写得更好。同样道理,赵树理小说中的“糊涂涂”、“铁算盘”、“常有理”(“三里湾”)、“小腿疼”、“吃不饱”(“锻炼锻炼”)等人物,其个性、生动性、趣味性甚至教育性,也往往是正面人物所不及的。而这些人物,光是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忍俊不禁,这是因为充分地利用了起外号这一简洁形象,入木三分的民俗语形态。有意思的是,前几年某大学中文系在讨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时,中外学生一致提出,其中三仙姑这个人物写得最好,给入印象最深,最值得同情。这恐怕连赵树理本人都始料未及,不能完全理解,因为他是将三仙姑作为反面人物和配角来处理的。他写道:“刘家峧有两个神仙,……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三仙姑是后庄于福的老婆,每月初一十五都要顶着红布摇摇摆摆装扮天神。”“如今……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上了霜。”①很明显,作者的笔调是讽刺、调侃、批判性的,但因揭示了中国农村的一些民俗事象,如求仙、扮神、鞋绣花、裤镶边等崇信与衣饰习俗,当时就给人印象深刻,人物生动亲近(虽因旧俗较多,难以从理智上认同与接受)。而在当今,受美、爱情之时尚习俗正深入人心,西方的认为年轻人可凭天生丽质、年纪大了要靠化妆修容的审美观念,以及任何年龄的人都有求美求爱的权利的理念,也正形成一种新的习俗(主要在城市),虽也是良莠夹杂,但既成习俗,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激起人们的思想动荡,从而有了对三仙姑的新评价,有了对传统的理论的新解释。这些较全面而彻底地融入了当时当地的民俗生活之中,又用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有关的民俗,在当时和当今,都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其难以估量的审美魅力,会使作品成为艺术经典。

编辑推荐

《中国文艺民俗审美》:将文艺与民俗学融合在一起,作为研究与实践的崭新领域,是为了能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用现代意识、多元化文化眼光、交义学科理念,对一国固有文艺和本士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及应用的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中国文艺的本色,以便进一步史扎实和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文艺民俗审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