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宋妍 页数:1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虹口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腹地偏东北,东与杨浦区相邻,西与闸北区毗连,南濒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与浦东新区和黄浦区隔水相望。北与宝山区接壤,1993年底,全区南北长约7.8公里,东西最宽处约3.8公里,面积23.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8.58万人,下辖10个街道,区人民政府办公地位于飞虹路518号。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物质民俗 [一]饮食 1.名街 2.名店 3.名品 [二]居住 1.棚户简屋 2.老式石库门住宅 3.新式石库门住宅 4.广式石库门住宅 5.新式里弄住宅 6.公寓里弄住宅 7.花园里弄住宅 8.独立式花园住宅 9.高层公寓 [三]乘行 1.有轨电乍 2.出租汽车 3.公共汽车 4.轮渡 5.淞沪铁路 6.街名趣谈 [四]商贸 1.北外滩仓储码头区 2.上海第三商街——四川北路商业街 3.百老汇路“五金一条街” 4.虬江路旧货市场 5.上海市第七百货商店 6.三角地菜场 7.老字号非物质民俗 [一]人生礼仪 1.广东人习俗拾趣 2.殡葬习俗 [二]信仰习俗 1.下海庙 2.三观堂 3.虹口天主堂 4.景灵堂 5.鸿德堂 6.摩西会堂 7.西本愿寺别院 8.印度锡克教堂虹口文化 [一]近现代文化 1.左翼文化 2.名人故居 3.报纸 4.杂志 5.出版机构 6.书店 7.通讯社 8.印刷厂 9.电影公司 10.剧团 11.文化教育 12.剧场书场 13.舞厅 14.电影院 [二]民间文化 1.民间歌咏 2.民间曲艺 3.粤乐、粤剧 4.越剧 5.淮剧 6.民间传说 7.民间故事 8.民间歌谣和谚语 9.民间收藏 10.民间话剧、小品 11.民间文化节(四川北路欢乐节)民问体育 [一]精武体育会 1.传统武术 2.现代体育 3.文化 4.交流活动 [二]虹口体育场 [三]虹1:7游泳池 [四]虹口体育馆总后记
章节摘录
[一]饮食 上海开埠成为贸易港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国内民俗的繁荣发展,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使上海成为五方杂处、华洋咸集的大都市,也因此形成了以上海本地饮食民俗为主,同时兼有江、浙、徽、粤、闽、川、鲁、京等地饮食民俗及欧美和日俄饮食民俗的状况。 1863年在老大桥直街3号开设了虹口较早的蕃菜馆升昌蕃菜馆。1983年迁至福州路,改名为杏花楼。1912年陈国梁在文监师路(今塘沽路)1 77号开设德大饭店经营西菜。其他还有百老汇饭店、凯福饭店、万兴菜馆、彰记酒楼、大新菜馆、顾赓记饭作、复兴园饭店、蒋生记厨房、胜利园老正兴等16家。至上海解放前夕,区内已有中菜馆38家、西菜咖啡馆35家、厨房包饭作17家。解放后,餐饮业蓬勃发展。一批新颖的饭店相继建成,到2000年初,全区饮食业达323家(不包括弄堂摊点)。20世纪80年代后,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乍浦路美食街的兴起,使虹口区的餐饮业更加繁荣。 虹口区餐饮业帮别众多,地方特色浓郁。上世纪30年代初,除南京路、福州路外,以北四川路最繁华。沿路居民十之六七为粤人,因此粤菜馆较多。“一·二八”淞沪战役后,日侨集居在以吴淞路为中心的昆山路、南浔路四周和“东洋街”(今海伦路)上,日侨经营的日本料理食堂十余家。40年代,百老汇路一带经营西菜咖啡馆有18家。虹口区餐饮业的服务特色也颇有名气,电话订菜、送菜上门、上门烧菜深受消费者欢迎。东兴菜馆的糟鸡、酱排,清香斋和太湖饭店的三黄鸡,蓬莱阁海味酒家的五彩海鲜米,西湖饭店的东坡肉、清汤鱼肉、虾爆鳝,燕记西菜社的鱼排,凯福娱乐城的糟熘鱼片、肴蹄、银丝烩干贝被评为上海名特小吃。 虹口区点心历史悠久,粥铺业是境内商业特色之一,主要经营清粥、酒酿圆子、豆浆、绿豆汤等品种。较早开办的有河南北路130号同德居粥店、彭泽路72号的杨信和粥店。 ……
编辑推荐
《民俗上海(虹口卷)》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