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强身的敷疗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原农民出版社  作者:高希言 编  页数:186  

内容概要

高希言的《祛病强身的敷疗》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走近敷疗;第二部分为敷疗保健;第三部分敷疗去疾。
《祛病强身的敷疗》编写体例以病为纲,以病统方,包括处方、制法、用药部位、用法及适应证,便于读者选用。本书适用于家庭医疗和保健,对临床医生及广大患者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高希言,医学博士,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河南中医学院针灸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评审专家,国家863计划课题评议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灸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耳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郑州市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杂志编委。曾出版《各家针灸学说》、《针灸医籍选》、《针灸学临床》、《针灸流派概论》等。

书籍目录

【走近敷疗】
 敷疗的历史渊源
 敷疗的治病原理及适应证
 敷疗的治病原理
 敷疗的适应证
 敷疗的常用穴位
 手太阴肺经常用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穴位
 足阳明胃经常用穴位
 足太阴脾经常用穴位
 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穴位
 足少阴肾经常用穴位
 手厥阴心包经常用穴位
 手少阳三焦经常用穴位
 足少阳胆经常用穴位
 足厥阴肝经常用穴位
 督脉常用穴位
 任脉常用穴位
 奇穴常用穴位
 耳部常用穴位
 敷疗的常用药物
 敷疗的常用剂型
 敷疗的操作方法
 敷疗时的注意事项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敷疗时的注意事项
 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
【敷疗保健】
 养生益寿
 养颜美容
 养颜护肤
 娇唇欲滴
 固龈皓齿
 秀发如丝
 手护美丽
 洁肤香身
【敷疗祛疾】
 儿科疾病
 脐风
 脐部疾患(脐湿、脐疮、脐血、脐突)
 脐肿
 胎黄
 新生儿二便不通
 小儿感冒
 小儿咳嗽
 肺炎喘嗽
 小儿哮喘
 反复呼吸道感染
 鹅口疮
 小儿口疮
 小儿呕吐
 小儿腹痛
 小儿泄泻
 小儿厌食
 小儿流涎
 夜啼
 小儿汗证
 小儿惊风
 小儿遗尿
 小儿疝气
 小儿脱肛
 麻疹
 痄腮
 水痘
 百日咳
 内科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胃痛
 呕吐
 呃逆
 腹痛
 泄泻
 便秘
 痢疾
 胃下垂
 黄疸
 胁痛
 腹水
 头痛
 三又神经痛
 眩晕
 中风
 高血压
 水肿
 淋证
 癃闭
 遗精
 阳痿
 早泄
 消渴
 痹证
 腰痛
 胸痹
 不寐
 面瘫
 痫证
 厥证
 外科疾病
 疖
 痈
 瘰疬(淋巴结结核)
 丹毒
 乳痈
 乳癖
 乳腺纤维瘤
 乳头皲裂
 痔疮
 肠痈
 肠梗阻
 肛裂
 脱肛
 冻疮
 皲裂
 褥疮
 脱疽
 水火烫伤
 软组织损伤
 漏肩风
 骨质增生症
 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崩漏
 带下病
 妊娠恶阻
 胎漏、胎动不安
 妊娠肿胀
 妊娠小便淋痛
 难产
 胞衣不下
 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
 产后大便难
 产后恶露不绝
 回乳
 不孕症
 阴挺
 阴痒
 宫颈糜烂
 盆腔炎
 耳鼻喉科疾病
 耳疖、耳疮
 鼻疔
 鼻疳
 鼻渊
 鼻衄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乳蛾(扁桃体炎)
 喉痹
 麦粒肿
 红眼病
 口疮
 牙痛
 近视
 皮肤疾病
 带状疱疹
 疣
 手癣
 脚湿气
 疥疮
 湿疹
 荨麻疹
 牛皮癣
 皮肤瘙痒症
 粉刺
 斑秃
 酒渣鼻
 面部色斑
 腋臭
 鸡眼

章节摘录

  敷疗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利用药物外敷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通过经络而发挥药理效应调节全身。穴位是人体脏腑之气聚集和出入体表的部位。中药敷贴一方面通过间接作用,即通过经络系统的调节来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敷贴在相应穴位之后,通过皮肤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的功能效应。  因此,中医学认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敷贴疗法体现了中医整体与局部、辨证与辨病的统一关系。从以下两方面可以看出敷贴疗法的作用原理:  一、经络传递与穴位刺激的作用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主要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互相联系,密切配合,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使人体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保持协调统一。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赖经络的运行输布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濡润周身的作用。同时,经络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功能。当发生气血不和及阴阳失衡等病症时,也是通过经络将疾病的信息反映出来。敷疗是通过药物不断刺激穴位、激发经络本身的功能,疏通经气,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如《灵枢·刺节真邪》说:“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药物透皮吸收作用  中药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通过其属性来祛除病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脏腑的功能协调而发挥治疗作用。敷贴疗法正是根据药物的这些属性,辨证用药,在病体的相应穴位、部位进行敷药,使之进人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即药物气味人于皮腠、腧穴,继之人于孙脉、络脉,进而人经脉,随气血运行,内达于脏腑,外布于全身,从而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敷疗的适应证  穴位敷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的。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指出:“膏可以统治百病。”所以他所著《理瀹骈文》收集穴位敷贴验方达百余多种。该疗法对某些较单纯的疾病的某一阶段可以起到主要治疗作用而无需内服药,对某些复杂的疾病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有内外协同作用,加速疾病的治愈过程,防止疾病的复发。  一、内科  敷贴治疗内科病,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对急、重、难症有较好的效果。  1.呼吸系统敷贴所治病种主要有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脏疾患。贴治时间一般多在夏季三伏,可配合针刺、艾灸、药物内服或离子导人等疗法。  2.循环系统高血压和冠心病是循环系统的常见病,敷贴对此病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在缓解和消除症状方面,效果比较突出。治疗冠心病时,一般采用疏通气机、活血化瘀、芳香温通的药物。如心绞痛患者可用麝香、皂角、白芷、冰片、红花、丹参、薤白等共研细末,用姜汁调为糊状敷心俞、膻中等穴。敷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尤对腹泻、腹痛、呕吐有较好疗效,且作用迅速、持久,穴位多选神阙、天枢、足三里。如华佗治泄泻,用去壳木鳖子、小丁香共研末,米糊为丸,敷脐,外用膏药封固,在临床效果甚好。  3.泌尿生殖系统可用于治疗肾炎、水肿、尿潴留、遗尿等。穴位多选神阙、关元、中极、曲骨。如用田螺加葱白捣烂,敷脐,治疗尿潴留可收良效;对急性尿潴留可取甘遂,或盐、葱、商陆等药敷贴治疗。  4.传染病可用于治疗肝炎、疟疾、痢疾、流行性腮腺炎等。如用吴茱萸、虎杖等研为细末,醋调后敷涌泉,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用鲜旱莲草加樟脑、麝香共捣烂如泥,敷内关、大椎、陶道、劳宫,具有截疟治疟的作用。  二、儿科  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吸收作用较成人强,易于接受和实施此疗法,可长期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如疳积、腹泻、厌食、腹胀、鹅口疮、盗汗等,临床常选健脾助运消导之剂,穴位可选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等。  三、妇科  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病,还可治疗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腹痛、恶露不绝等产科疾病。  四、外科  敷贴治疗阑尾炎有较好的疗效,一般多用蒜泥、芒硝、大黄制成药糊,贴右下腹阿是穴。用麝香贴脐,配合针灸,治疗肠梗阻也有良效。  五、五官科  可用于治疗口疮、扁桃体炎、咽喉肿痛、麦粒肿等疾病。  六、保健  敷贴疗法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而且还具有保健之功,临床常选用补肾健脾、疏肝养肺、益气活血、温经通络之品,敷贴关元、气海、背俞、足三里等具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祛病强身的敷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不如教科书,内容略显泛泛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