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杨柳青 作者:赵成伟 绘 页数: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所作品既继承了古代人物画手法,又吸取近现代工笔人物画众家之长,并吸收日本画之技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红楼梦》人物画,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被用于图书的封面、插图和挂历、电视专题节目以及各类收藏卡币等。
作者简介
赵成伟,1970年生于北京。自幼酷爱绘画,十岁起随父学画,广泛临摹历代名家作品。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先后师从滕再传、黄均先生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在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悉心指导下从事清装《红楼梦》的研究创作。所绘作品既继承了古代人物画手法,又吸取近现代工笔人物画众家之长,并吸收日本画之技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红楼梦》人物画,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被用于图书的封面、插图和挂历、电视专题节目以及各类收藏卡币等。潜心研习中国古典名著和古诗词,在绘画中多有涉猎,并出版《新绘三国演义》。近几年,和父亲赵华川合作出版了《旧时儿戏》、《童年歌谣》、《吃喝玩乐》等多部京味民俗风情画册。
书籍目录
一 贾宝玉二 林黛玉三 贾元春四 贾迎春五 贾探春六 贾惜春七 王熙凤八 李纨九 妙玉一。 薛宝钗一一 史湘云一二 秦可卿一三 贾巧姐一四 薛宝琴一五 邢岫烟一六 尤氏一七 尤二姐一八 尤三姐一九 李纹李绮二○ 傅秋芳二一 香菱二二 喜鸾二三 四姐儿二四 晴雯二五 袭人二六 平儿二七 鸳鸯二八 翠墨二九 紫鹃……
章节摘录
红楼梦十二曲 【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恨无常】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乐中悲】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世难容】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喜冤家】 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虚花悟】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渗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留馀庆】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锈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留得个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清装红楼梦画家赵成伟 周汝昌 前几年,外文出版社邀我写曹雪芹的新传记,先出了中文版。封面上画的一位锦衣玉貌的清代八旗世家的少年公子——曹府的霑哥儿。我将书分寄给几位友人。他们来信的一致反响是:还没打开书,一见封面上的这位小雪芹,就异常惊喜,大出意外。说这画得真好!—个谁也没见过的异样人物,用画来摹拟其形容态度的已经很多了,但还从未有画他少年丰姿神采的,而且真画得可喜可爱!有的还赞赏:这小少年天姿俊逸,可也还带着令人喜欢的稚气----这更难传达表现!这—露面,就打响了。而且还都来问:这是谁画的?我告诉他们:是个青年,名叫赵成伟,家住京城以西门头沟大峪,父亲能制琉璃窑工艺。他本人从师于黄均先生。 黄均先生我熟识的,是著名的工笔画家。在北京的工笔画家,我倒认得几位,如潘絜兹先生,我还曾赋诗赠他,他在报上看见了,特来访谢,赵成伟的画风,似乎也汲取过潘派的技法与风格—略参以日本画的某种特点。 但在我看来,他的这种工细至于极处的画法,还是我目中很少见到的。那种精细工致已到了纤毫至微的境地,令人惊讶他这支笔如何能运用到这种程度,这是需要多么巨大的精神灵慧的!觉得真正不可思议。 丹青绘事,当然不仅仅是个技法工细的事情,还要气味境界,高雅精深,不俗不媚。在这方面,结合他的年龄来公允评估,那就也是很不多见;因为确实不稚不嫩,不庸不俗,有其正派的气质与修养,这在一个年纪还轻的人来说,比那工细一端,尤为难得。。 我一直给他鼓气,倒不是想害他,让他自满自大,而是希望他在这样难得基础条件上不断努力提高和充实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只有这样,技法方能愈进愈精,将来还会有更好的进境。 再有一些值得说一说的,就是他能接受我的建议:画红楼人物不要像已有的,那些,基本上是古装仕女,陈陈相因,分不清唐宋元明清,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那看得太烦厌了,有什么意思。我说:你应该创一个流派,专画符合历史时代面貌风味的红楼画一即清代服装的少女,不论姑娘小姐,少妇丫环,那种服饰的特色极大,极美,又正可发挥工笔重彩的技艺功夫,可谓既合情理,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何乐而不为。此番拙意,我也曾向画友陈说被动,可是没有一个有勇气敢闯路的,听我说,倒点头称是,一却终未见—个动笔试试的。 于是我暗自慨叹:习惯的惰力是如此束缚着艺术家们,他们非要因袭“古装仕女”。千篇一律不可, 连一点儿创新的胆识也没有。 但是,赵成伟却听入了我的拙见。他真的画起清装红楼画来了,而且成绩不错。今冬,已经出了一本这种新画风的年历了。我看了,很觉高兴。因为这种成绩证明:完全谐和优美,与传统中国画艺并不发生任何冲突矛盾,格格不人。一点儿也没有。 我认为,这应该表而出之,我们应该有一些崭新的符合历史实际生活的红楼人物画—她可以帮助人们更亲切地体会曹雪芹笔下的真容真态。 赵成伟还太年轻。没见过早先的一切人、物﹑ 器﹑境﹑气﹑质﹑仪﹑度……我想,他可以多看清代的一切遗物。旧书旧画,包括旧小说的插图,民间的风俗年画,所有可以提供间接接触的媒介,那么一定可以弥补上述的缺欠,而积以时日,他的清装新画派就会达到一个更为成熟而美好的大有可观境界。 这本非同容易,但我相信他会锲而不舍,终有成就。 摘自《文艺报?文艺评论》(1996.5.10)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