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张新科、高益荣、 高一农 三秦出版社 (2011-08出版)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史记文献研究集刊•史记:研究资料萃编(套装共2册)》以科学的态度对两千多年来《史记》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复杂的材料进行整理,批判地继承一切有益的养料,共分四大部分:一、司马迁研究,选录历代有关司马迁研究的重要观点;二、《史记》整体研究,选录历代有关《史记》整体研究的重要观点;三、《史记》各篇研究,选录历代有关《史记》各篇研究的重要观点;四、收录有关《史记》研究的版本、书目、文物古迹等有关资料。
书籍目录
《史记:研究资料萃编(上册)》目录: 总序 前言 编纂说明 一、司马迁研究 0001司马迁生年 0002司马迁字子长无可非议 0003司马迁生地 0004司马迁卒年 0005司马迁耕读 0006司马迁葬地 0007司马迁之死 0008司马迁受宫刑 0009司马迁游踪 0010司马迁入仕 0011司马迁的时代 0012司马迁之父司马谈 0013司马迁的才学与史识 0014司马迁的读书 0015司马迁的个性 0016司马迁的心态 0017司马迁与先秦士风 0018司马迁作史态度 0019司马迁发愤著书 0020司马迁作史年岁 0021太史公释名 0022司马迁的思想 0023司马迁的哲学思想 0024司马迁的世界观 0025司马迁的历史观 0026司马迁的天人观 0027司马迁的封建制约思想 0028司马迁的社会观 0029司马迁的民族观 0030司马迁的经济观 0031司马迁的政治观 0032司马迁的道德观 0033司马迁的伦理观 0034司马迁的民俗观 0035司马迁的人才观 0036司马迁的改革观 0037司马迁的荣辱观 0038司马迁的义利观 0039司马迁的生死观 0040司马迁的价值观 0041司马迁的功利观 0042司马迁的战争观 0043司马迁的妇女观 0044司马迁的天文观 0045司马迁的文学观 0046司马迁的审美观 0047司马迁的法律观 0048司马迁的地理观 0049司马迁的爱国思想 0050司马迁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0051司马迁的人性思想 0052“成一家之言”辨 0053司马迁与先秦诸子 0054司马迁与儒家 0055司马迁与道家 0056司马迁与法家 0057司马迁与墨家 0058司马迁与阴阳家 0059司马迁与春秋公羊学 0060司马迁与汉代经学 0061司马迁与档案学家 0062司马迁与医学家 0063司马迁的创造性思维 0064司马迁与孔子 0065司马迁与孟子 0066司马迁与屈原 0067司马迁与贾谊、晁错 0068司马迁与司马相如 0069司马迁与桑弘羊 0070司马迁与董仲舒 0071司马迁与班固 0072司马迁与郑樵 0073司马迁与司马光 0074司马迁与希罗多德 0075司马迁与修昔底德 0076司马迁与普鲁塔克 0077司马迁与汉武帝 0078司马迁的贡献 0079司马迁的心理学思想 0080司马迁写人物和评人物 0081司马迁的“通变”观 0082司马迁的史学批评 0083司马迁抑秦尊汉纪实 0084司马迁成功的启示 0085司马迁的正统史观 二、《史记》整体研究 0086《史记》成书的历史条件 0087《史记》体例 0088《史记》取材 0089《史记》上下限 0090《史记》书名 0091《史记》的整体系统 0092《史记》残缺补窜 0093《史记》与古代神话 0094《史记》与《尚书》 0095《史记》与《周易》 0096《史记》与《春秋》 0097《史记》与《左传》 0098《史记》与《战国策》 0099《史记》与屈赋 0100《史记》与《楚汉春秋》 0101《史记》与《汉书》 0102《史记》与文献目录 0103《史记》与方志学、古代地名 0104《史记》与训诂学 0105《史记》与古代姓氏 0106《史记》与日本文化 0107《史记》与中国史学 o108《史记》与古代戏曲 0109《史记》与古代诗歌 …… 三、《史记》各篇研究 四、其他 …… 《史记:研究资料萃编(下册)》
章节摘录
版权页: 3.李开元认为,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定司马迁下吏在天汉二年,受刑在天汉三年有误。“据史书记载,史迁是为李陵军败辨护而获罪下吏的,因此,李陵军败的时间是探索史迁下吏时间的重要线索。李陵军败是天汉二年十一月。李陵军败之地距遮虏障百余里,遮虏障距长安约四千里,从边塞将李陵军败的消息报到长安,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消息报到长安至史迁下吏,还有一个费延时日的过程。其间相距的时间,恐怕远远超过天汉二年底那点时间了。史迁下吏应在天汉三年。史迁受刑之年,史无记载。苟悦《汉纪》曰:‘上以迁欲沮贰师,为陵游说,后捕得匈奴生口言,陵教单于为兵法,上怨,乃族陵家而下迁腐刑’。这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即史迁受刑与李陵家被族同时。李陵家被族是在天汉四年春正月以后,史迁为李陵辩护而得的罪名是‘诬罔’,定了死刑。西汉一代,因诬罔罪判处死刑者,并无以钱赎死的惯例。但史迁《报任安书》中曾谈到自己下狱定死罪后‘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之事,就是说他曾得到以钱赎死的机会。武帝时,曾下过两次以钱赎死的诏令,一次是太始二年秋九月,另一次在天汉四年秋九月,史迁自赎正是这后一次。许之,被迫以腐刑代死罪,受刑时间,应当在天汉四年秋九月至十二月。”(见《文史》第13辑《司马迁下吏、受刑年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 4.沈伯俊认为,来新夏关于“司马迁李陵之祸是他和汉武帝长期政治分歧、矛盾积累的总爆发”的观点,值得商榷。从《报任安书》看,“司马迁事前对于‘李陵之祸’毫无思想准备,也并不认为汉武帝要借机处治他”;武帝实在是因为有伤面子才大为震怒;司马迁对武帝完全是一片忠心,只是武帝对任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神经过敏”;掌握司法大权的官吏给司马迁加上“诬上”罪名,终于使他惨遭腐刑。所以,“司马迁为李陵辩解,并不是认为他投降有理,而是为了‘广主上之意’,盛怒之中的武帝根本不体察司马迁的苦心,将他下狱治罪,处以重刑,确实冤枉。”但司马迁“并不因此就把这件事看成是什么矛盾的总爆发,而认为是武帝处事不明造成的。这正是司马迁尊重事实的表现。”此外,来新夏关于武帝“利用李陵问题”‘来“断然处置”和司马迁之间的政治分歧的分析,也是“缺乏说服力的”。李陵之祸使司马迁的思想有发展变化,但不能把《史记》中对用兵、严法、好利等的一些看法,“都说成是李陵之祸以前就有的。而且,这些看法也说不上是同武帝有什么重大的政治分歧。
编辑推荐
《史记文献研究集刊•史记:研究资料萃编(套装共2册)》由三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史记研究资料萃编-史记文献研究集刊之三-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