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10月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作者:弗朗西斯·亨利·尼科尔斯 页数:163 字数:260000 译者:史红帅
Tag标签:无
前言
1898-1901年,陕西、山西等地发生严重旱灾,并引发骇人饥荒,人口大量饿毙,流离失所者更是无以计数。1900-1901年,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临时驻跸西安,在陕西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官赈”,并号召江南绅商施行“义赈”。从1901年8月开始,在“官赈”结束后,来自纽约《基督教先驱报》筹募的美国赈款抵达西安,由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敦崇礼及其赈灾团体负责发放,堪谓清末西方世界第一次在西北内陆地区的大规模赈济活动。10月,该报年轻记者尼科尔斯奉派前往西安“查赈”,并向美国国内民众汇报灾赈详情。尼科尔斯不远万里的“赈灾之旅”,将世界新兴强国的经济中心纽约和中华帝国深处内陆的古都西安连接在一起,成为20世纪初西安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尼科尔斯所著《穿越神秘的陕西》就具体记述了此次“赈灾之旅”的来龙去脉,为我们了解百多年前陕西和西安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城市景观、商业贸易、交通运输等留下了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一、尼科尔斯生平尼科尔斯(Franeis Henry Nichols,1869-1904),中文名为纳柯苏,美国记者、探险家、美国地理学会会员。1869年10月31日,尼科尔斯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Brooklyn),其父于1870年移居芝加哥,尼科尔斯便在那里长大。他毕业于芝加哥西区高中,尔后开始职业生涯。1895年尼科尔斯受雇于纽约的一家公司,后来辞去该职,成为一名新闻记者。1895年,尼科尔斯受聘担任纽约《基督教先驱报》记者。1898年5月,他为身在古巴的马西莫·戈麦兹(Maximo Gomez)将军带去美国向西班牙宣战的消息。美西战争期间,他在古巴、波多黎各、海地和牙买加等地报道战事,极富冒险精神。
内容概要
本书是美国《基督教先驱报》记者、美国地理学会会员、探险家弗朗西斯·亨利·尼科尔斯撰写的一部记述他于1901年从纽约前往西安赈灾的行记,系《近代西北史地译丛》之一。1898-1901年,陕西、山西等地连年大旱,引发严重饥荒,人口饿毙无数。美国纽约《基督教先驱报》在全美发起了为秦晋灾民筹募赈款的活动,并委派英国浸礼会传教士敦崇礼在西安城发放美方赈款。1901年,尼科尔斯作为该报特派代表,前往西安监督放赈、报道灾情。《穿越神秘的陕西》就是尼科尔斯记述他从北京出发,经直隶、山西,到达陕西西安,从事赈灾活动,而后翻越秦岭,经湖北汉口,沿长江乘船抵达上海这一行程的著作。
尼科尔斯在3000余公里的水陆行程中,从一个美国记者的视角出发,真实、生动地记述了直隶、山西、陕西、湖北等地沿途自然环境、城镇聚落、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而对清后期西安城各方面状况多角度的记述尤显珍贵,堪称清后期西方人关于西安城的第一本“全景式”著述。
该书出版后,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太阳报》、《芝加哥论坛报》、《美国地理学会会刊》等迅速作了报道,纷纷刊发书评、书讯,该书此后成为西方世界了解清末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不仅包括原著20章内容和大量历史照片,还附录有相关书讯、书评、原著者讣告、在中国西南地区考察的日记等珍贵文献,不仅可读性强,亦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尼科尔斯,中文名为纳柯苏,美国记者、探险家、美国地理学会会员。
1869年10月31日,尼科尔斯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Brooklyn)。1895年,受聘担任纽约《基督教先驱报》记者。美西战争期间,他在古巴、波多黎各、海地和牙买加等地报道战事。1901年10月,受《基督教先驱报》派遣,行程万里,前往西安调查大旱和饥馑灾情。尼科尔斯于1902年在纽约出版了记录此行的《穿越神秘的陕西》一书,成为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最为重要的文献之一。鉴于尼科尔斯在华考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美国地理学会于1902年12月23日正式吸收他为会员。1903年3月,尼科尔斯再度启程前往中国,开始了在川、滇、藏交界地区的探险考察,后绕道经缅甸、印度等地,进入西藏南部地区。1904年12月29日因罹患肺炎在江孜辞世,时年35岁。
尼科尔斯在中国西北内陆和西南边疆地区的深入踏察,使之成为美国早期在华从事考察活动并取得重要成果的先驱之一。
书籍目录
“近代西北史地译丛”编译说明
赈灾之旅:1901年尼科尔斯在陕考察述略(代序)
1902年版前言
1905年版前言
第一章 启程
第二章 从北京到保定
第三章 穿越直隶
第四章 越过山西的长城
第五章 苍凉大地
第六章 前往太原
第七章 尧舜之国
第八章 成吉思汗兵败之地
第九章 潼关与黄河
第十章 陕西人——古老的民族
第十一章 官员及其为官之道
第十二章 西安城与西安人
第十三章 西安城与西安人(续)
第十四章 光绪皇帝逃亡的岁月
第十五章 陕西的饥荒
第十六章 西安周边景况
第十七章 若干陕西碑刻
第十八章 翻越秦岭
第十九章 汉江之上
第二十章 乘船穿过湖北
附录:
一、弗朗西斯·亨利·尼科尔斯讣告二则
二、《穿越神秘的陕西》书讯三则
三、《穿越神秘的陕西》书评三则
四、《纽约时报》有关1900一1901年陕西饥馑报道四则
五、《纽约时报》有关1900年传教士在陕报道二则
六、《美国地理学会会刊》有关尼科尔斯在中国西部考察消息五则
七、尼科尔斯在华旅行日记节选
八、喇嘛庙的岁月
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陕西的位置与面积。古老陕西偏处一隅。选择西安作为朝廷流徙的城市。陕西人对外国人的强烈敌意。《基督教先驱报》的赈济资金。我抵达北京。北京与西安之间距离遥远,缺少音信联系。我必须前往陕西。旅程危险的警告。山西屠杀传教士。我缺乏特别的勇气。深信前路无忧。中国对联军的保证。我相信中国人会信守承诺。获得中国政府的证件。从庆亲王处获得护照。中国的沙尘暴。无孔不入与不可抗拒。拜访王爷府邸。当今中国最煊赫的人物庆亲王。庆亲王的衔级与才干。庆亲王的仪容。庆亲王的名帖。在中国通行无阻的“护身符”的寻常外观。让我的美国护照改头换面。为庆亲王拍照。我的中文姓名。我的护照和上面的封印。庆亲王名帖的价值。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厨师。需要一名翻译兼向导。与王翻译的首次会面。王翻译对陕西的茫然无知。从城门启程。前往伏羲的国度。在中国西北一隅,有一个被称做陕西的省份,其辖区比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在一起还要广阔,人口将近800万。陕西是如此古老而僻远,古老到即使在中国都无人知晓其历史的源头,偏僻到连北京人提到它的时候,都好像在说异国之地。西安作为陕西省会,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被迫流亡期间,被选为避难之地,因为在这里,不会有外国人看见或者亵渎天颜。以往几乎没有白人涉足过神秘的陕西。即使在中国人自身看来,这里也是恪守传统的保守之地。陕西正处在对外国人的憎恨情绪极其激烈、紧张的地区。我抵达北京后,虽然已了解了陕西的很多状况,但是经我勤勉搜集,发现的情况也不过如此。纽约《基督教先驱报》为陕西遭受饥荒的灾民募集了一笔赈款,并汇给了陕西省唯一的传教士。作为这笔赈款的代表,我受派前往中国调查饥荒状况,并发回报道。我原以为从北京前往内地,几天的行程足以使我获得所期望的全部信息,但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错了。北京和西安之间750英里的距离就如同远东和远西之间那么遥远。倘若交通方式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量算距离的方法,那么西安与中国沿海地区的距离,与其同纽约的距离差不多。事实上,当北京的中国官员获知陕西发生饥荒的时候,美国公民从驻华盛顿的中国公使伍廷芳①那里也得悉了同样的情形。
后记
2008年10月底,深秋的西安凉意渐浓,书稿也终于译校完成。在稍事喘息之间,回望搜书、购书、译书过程中的乐趣与艰难,深感学问一途,走来的确是甘苦自知。从1997年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时起,我即专注于研究西安城市历史地理,尤其是“后都城时代”的内容。随着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时日一久,便觉单纯基于传统史志文献进行研究颇有不足,在研究视角、内容上要进一步拓展也渐显窘迫。要使西安城市历史地理“后都城时代”的研究有所突破,唯有不断挖掘、搜集“新”的史料。在对传统史志文献的搜集和利用有了一定基础后,我随即开始关注西安城乡分散的碑刻史料。此后,相关西文史料的搜集也渐有所获。这两类文献在记述内容上反差甚大,但对于研究明清民国时期西安城市地理、城市史、中西交流史等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末民国时期的西安和陕西,曾经有大量的西方人活跃在宗教、文教、医疗、商贸、军事、外交、科学考察等领域,并留下了为数众多的相关文献,但长期以来,学者在研究中对这类西文原始文献较少发掘利用。与搜集传统纸质、石质文献相较,搜集以英文为主的西文史料难度似乎更大。不单因为这些文献久藏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中,往往难得一见,有时因为语言和表述等在百多年来的变化,连有效地检索都存在一定困难。2006年9月,我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资助,前往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从事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其间便倾力搜集、翻检、整理西人所撰与近代西安、陕西和西北相关的史地文献,所获甚丰。1902年出版的《穿越神秘的陕西》就是我阅读、购置的第一本珍贵文献。由于美国西海岸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素来有着东亚和中国研究的悠久传统,相关藏书极其丰富,且可馆际互借,而中央华盛顿大学所在的美国西北部数十所高校和公共图书馆更是组建了藏书量巨大、极其便捷的“卡斯基德知识联盟”互借系统,这为我寻找、研读相关文献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在认真阅读了从图书馆借到的1902年初版《穿越神秘的陕西》后,深感该书对于研究清末西安城和陕西的社会、人口、宗教、风俗、灾赈、交通、景观以及中西交流等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就萌发了将其翻译过来的念头,希望能为研究者提供相应史料,也为读者了解百多年前的陕西提供一本基于西人视角的“目击”实录。2006年11月的一天,我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附近的一间古旧书店寻觅与西安相关的史地文献时,也居然翻检到了这本书,可惜店家要价过高。
媒体关注与评论
必须坦承。我们对陕西的认知。至少从地理学角度而言,仍然极其有限。我们要感谢弗朗西斯·H·尼科尔斯先生,让我们了解到中国这片陌生地区的诸多情况。 ——《遥远的中国:追寻5000千年前的文明》,载《纽约时报》1902年10月25日本书旨在描绘令人震惊的图景,它展现了陕西大地上民众的生活与品性一他们显然是现代中国人口中最古老的组成部分。作者是一名前往中国报道陕西饥荒的美国人。……他叙述了如何带着外国人的全部偏见去完成使命,又怎样从他们的层面和观点看待问题。正是这种站在百姓立场上写作的才能,使本书价值倍增。 ——《中国》,载英国《地理杂志》1903年第21卷第2期尼科尔斯年仅35岁就在西藏辞世。……作为一位怀着满腔热忱的观察者和认真严谨的学者,他自始至终在实践中了解中国内陆及其人民。他把对中国人生活的记录及其研究撰写成了一本不朽的著作——《穿越神秘的陕西》,并于1902年出版。 ——《美国地理学会会刊》1915年第47卷第2期
编辑推荐
《穿越神秘的陕西(007)》: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