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三秦  作者:孔丘  译者:吴兆基  
Tag标签:无  

前言

《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结集,是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    《论语》虽然只是孔子的言论和他与弟子们对话的辑纂,抑或有对孔子生活片断的记录,缺乏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然而,《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事实上使该书的表现内容大为增加,多方位、多视角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及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渎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    虽然对如何评价孔子及《论语》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一直存在着种种争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论语》是对古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心灵影响最大的一部经典。而且,即使是在现代社会,《论语》中提倡的“孝”的思想,要做君子而不做小人的思想,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等等,仍然在深刻地影响甚至支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言行。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正确认识《论语》的价值,把握其思想核心,汲取其中有生命力的内容,以服务于现代社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论语》流传至今,经过多次编改、修订,版本已多种多样。但其中多以简体或繁体文言文为主,一般读者读来生涩难懂。故此,我们精心编撰了此本《论语》。本书分为四大部分,即原文、注释、译文和评析。这四大部分相互联系,注释是对原文重点字义的讲解,译文是对原文的意译,使其简单易懂;评析则是以原文为基础展开的评论。综观整部《论语》,里面既有社会人生的美好蓝图,又有人性与道德、政治、文化碰撞而擦出的智慧火花。    千年之前,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出将人相者如子贡、子路之辈不胜枚举,这是孔子学说最好的应用实例。而今天,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我们也要品味国学的魅力,感受先贤带给人们的思想启迪、心灵震撼。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所疏漏,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谅解与指正。

内容概要

  《中华国学百部第1辑(套装共10册)》由《论语》、《周易》、《孟子》、《庄子》、《道德经》、《大学?中庸》、《金刚经?坛经》、《围炉夜话》或《黄帝内经》(发货随机)、《山海经》、《本草纲目》10部组成。  《论语》  儒家文化根基之作文化思想的东方圣经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论语》全书共20篇,493章,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经济、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是研究孔子生活及其儒家学说的主要资料,曾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周易》  中华象数大成,易道占筮之王  《周易》也叫《易经》,至少从战国时代起,就被看作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后来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  现在通行的《易经》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称为易经,即易的本身,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卦名、卦辞、爻题及爻辞。第二部分称为易传,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个题目十篇文章。  《孟子》  儒家学说的代表,民族文化的精粹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经典,由孟子及其弟子以散文的形式合作撰写而成。其内容涵盖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理念以及人生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和《论语》一样,其在中国思想史上和文化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对中国人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先秦以后孔、孟并举,他们的学说亦被统称为“孔孟之道”。  《庄子》  影响世界的哲学名著,世代必读的国学经典  《庄子》又名《南华经》。作者庄周,战国时期睢阳蒙县(今河南商丘)人,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做过小吏,后厌仕途,隐居著述。《庄子》原本52篇,后散轶,今仅剩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全书以内篇为核心,其中的《齐物论》、《逍遥游》和《大宗师》等集中反映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因庄子的思想和老子的学说一脉相承,故二人被后世并称为老庄。  《道德经》  研究道家的精要之书安顿心灵的智慧伟构  《道德经》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山东鹿邑)人。被后称为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共81章,约5000字。虽然篇幅不长,却论述精辟,思想深邃。其内容重在详尽论述作为宇宙本体、万物之源和运动规律的天道,并将这种天道用以关照人道,指导治国和修身,直面现实社会,内容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方面。  《大学·中庸》  儒家学说的典范民族文化的精华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养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二书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金刚经·坛经》  悟透佛道的精髓智慧脱离苦海的佛家经典  《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译出。“金刚”为最刚硬的金属,以金刚为譬喻表示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般若”为音译,意为智慧或最高智慧。“波罗蜜”亦为音译,意为彼岸或渡到达彼岸。全文意为此经是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能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能脱离三界而达苦海彼岸的经典。它主要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来启迪修佛者,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绝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执迷于虚空,才能修得正果。  《坛经》全称《六祖法宝坛经》,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得道经过及他对佛法的讲述。它强调佛性存在于人自己的本性中,每个人都可通过自己的本心来观照本性而顿悟成佛。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是一部品味人生、体悟人生的格言集。作者王永彬,生平不详。书中隽语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先哲智慧带上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领略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围炉夜话》不以严密的思辨见长,而是以简短精粹的格言取胜,三言两语,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不但使自己清醒,也能使别人警醒。正如寒冷的冬天里温暖的炉火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慰藉。  《山海经》  古典小说的源头,志怪小说的典范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山海经》现存最早的版本是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刊而成。《山海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是千古奇书、中华宝典,记述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进程。它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本草纲目》  中国的百科全书,世界的医学宝库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的心血结晶。李时珍(1518-1592),蕲春县蕲州镇(今湖北蕲春)人。少年随父学医,曾精研古籍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验方,并有感于历代本草谬说过多,遂参考文献800余种,结合实践,历时27年,撰成《本草纲目》52卷。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另外书中还涉及了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历史等各个领域的内容。因此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孔丘

书籍目录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学而第一 原文 1.1子①曰:“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④说:音yue,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日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u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人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意,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释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③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⑦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⑧与!” 注释 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十三岁,一说小三十三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②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i)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日孝,善事兄长日弟。 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音xian,少的意思。《论语》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⑥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⑧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编辑推荐

《中华传统文化精粹:论语(经典珍藏)》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全书共二十篇,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经济、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内容十分广泛,是研究孔子生活及其儒家学说的主要资料,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有重大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