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页数:196  

前言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经济开发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曾经长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流域战略地位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土地、矿产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承东启两的重要作用。黄河又是一条多泥沙、多灾害河流,洪水泥沙灾害严重,历史上曾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黄河防洪十分重视,在下游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堤防加高加固及河道整治,开辟了北金堤、东平湖滞洪区及齐河、垦利展宽区;在中游干支流

内容概要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和工业基地。《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实施,对保障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要求各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黄河流域防洪安全。 该规划提出,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黄河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确保黄河下游防御花园口洪峰流量每秒2.2万立方米时堤防不决口,逐步恢复主槽行洪能力,初步控制游荡性河段河势;基本控制人为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河道淤积;上中游干流、主要支流重点防洪河段的河防工程基本达到设计标准,重要城市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到2025年,建成比较完整的防洪减淤体系,基本控制洪水和泥沙。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国务院关于黄河流域防洪规划的批复前言第一章 流域概况第一节 自然概况及特点第二节 土地矿产资源第三节 经济社会概况第二章 防洪形势第一节 防洪治理现状第二节 洪水泥沙灾害第三节 防洪形势及问题第四节 主要经验与认识第三章 洪水、泥沙及河道冲淤第一节 洪水及泥沙特征第二节 设计洪水第三节 河道冲淤及设计洪水位第四章 规划指导思想、总体布局及目标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治理方略第四节 防洪减淤体系总体布局第五节 规划目标第五章 下游防洪减淤规划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流域概况  第一节 自然概况及特点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 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 km,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内流区4.2万km2)。与其他江河不同,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97%。流域西部地区属青藏高原,海拔在3000 m以上;中部地区绝大部分属黄土高原,海拔为1000~2000 m;东部属黄淮海平原,河道高悬于两岸地面之上,洪水威胁十分严重。  黄河流域西居内陆,东临渤海,气候条件差异明显。流域内气候大致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西部、北部干旱,东部、南部相对湿润。全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52mm,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最多的是流域东南部,如秦岭、伏牛山及泰山一带年降水量达800—1000mm;降水量最少的是流域西北部,如宁蒙平原年降水量只有200mm左右。  流域内黄土高原土壤结构疏松,抗冲、抗蚀能力差,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坡陡沟深,暴雨集中,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面积最广、强度最大的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km2,占总土地面积64万km。的70.9%。水土流失面积中,侵蚀模数大于8000t/(km2?a)的极强度水蚀面积8.5万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64%;侵蚀模数大于15000 t/(km2.a)的剧烈水蚀面积3.67万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18条支流、泾河的马莲河上游和蒲河、北洛河、刘家河以上的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仅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的17%,输沙量却占全河的63%,粗沙量占全河粗沙总量的73%,对下游河道淤积影响最大。……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黄河流域防洪规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