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黄河水利出版社 作者:段霞 页数:193 字数:194000
前言
豫南山区桐柏县位于豫鄂之交,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地处东经113°00’~113°49’、北纬32°17’~32°43’。海拔高程大部分在100~300m,最高的达1140m,处于北亚热带的北部边缘,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1057mm,年均日照时数2027小时,无霜期221天。土壤多为黄棕壤,pH值在6.1~6.5之间。全县总面积1941km2,林业用地面积10.96万hm2,有林地面积9.08万hm2,其中防护林1.47万hm2,用材林4.47万hm2。经济林2.67万hm2,薪炭林0.47万hm2。马尾松、火炬松、板栗、木瓜、桐柏大枣等树种分布面积居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达46.7%。 桐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水适中,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十分适合各种林木的生长。因而,兼容并蓄南北方植物178科、756属、1789种,物种资源丰富。桐柏是一个典型的林业山区县,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林业重点县。近年来,随着林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林木树种逐渐增多,林区经济活动的日益繁荣,加之人工林多、纯林面积大,气候的适宜和人为的传播,给林业有害生物的繁衍创造了有利的空间,也使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有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已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如马尾松毛虫、板栗红蜘蛛、板栗疫病、杨树食叶害虫等,有的一夜之间使得郁郁葱葱的林子变成夏树冬景,损失惨重。
内容概要
豫南山区桐柏县位于豫鄂之交,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 近年来,随着林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林木树种逐渐增多,林区经济活动的日益繁荣,加之人工林多、纯林面积大,气候的适宜和人为的传播,给林业有害生物的繁衍创造了有利的空间,也使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越来越多,有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已给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本书主要介绍了种子和苗期病虫害、枝干病虫害、叶部病虫害以及果实病虫害四章内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种子和苗期病虫害 第一节 病害 种实霉烂病 幼苗立枯病 苗木茎腐病 松苗叶枯病 杨叶锈病 杨苗黑斑病 菌核性根腐病 苗木根癌病 根瘤线虫病 紫纹羽病 林木根朽病 冠瘿病 雪松根疫病 第二节 虫害 铜绿丽金龟 大黑鳃金龟 小地老虎 大地老虎 东方蝼蛄 华北蝼蛄第二章 枝干病虫害 第一节 病害 杨树烂皮病 杨树溃疡病 泡桐丛枝病 竹丛枝病 竹杆锈病 板栗疫病 枣疯病 松枯梢病 雪松枯梢病 第二节 虫害 松纵坑切梢小蠹 松横坑切梢小蠹 松十二齿小蠹 星天牛 光肩星天牛 桑天牛 青杨枝天牛 楸螟 松梢螟 微红梢斑螟 锈色粒肩天牛 家茸天牛 旋木柄天牛 云斑天牛 松墨天牛 桃红颈天牛 橙斑白条天牛 葡萄透翅蛾 白杨透翅蛾 榆木蠹蛾 双棘长蠹 柳瘿蚊 竹笋夜蛾 竹笋泉蝇 第三章 叶部病虫害 第四章 果实病虫害附录一 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办法(试行)附录二 杨树舟蛾监测、预报办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成虫每日黄昏开始出土活动,晚8~9时为出土高峰期,白天很少出动。成虫出土后先交尾后进行觅食;食量大,偏食李、杨、榆等树叶,能连续取食;成虫有多次交尾、分批产卵习性。卵散产于土壤里,产卵扬渡为5~10cm,常几粒连在一起,每雌虫一生产卵量为100~200粒。成虫有假死性和较强的趋光性,初羽化成虫,出土后先在地面爬行,后做短距离飞行觅食,尤其喜欢在地边群集取食交尾,并在近处土壤里产卵。 幼虫共3龄,各龄幼虫均有互相残杀习性,初孵化幼虫先取食土中腐殖质,以后取食苗木及农作物的地下根部,各龄的初期和末期食量较小,3龄食量最大,取食根茎及播下的种子。幼虫具假死性。常沿垄向前移动,在新鲜被害株下很容易找到幼虫,上下垂直活动力较大,随地温升降而上下活动;土壤湿度对幼虫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过湿或过干都会造成幼虫大量死亡。 4.防治措施 (1)农业技术措施防治。一是对于蛴螬发生严重的地块,在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将大量蛴螬暴露于地表,使其被冻死、风干等,减轻第二年的为害。 二是金龟子对未腐熟的厩肥有强烈趋性,常将卵产于其内,如施人土中,则带人大量虫源。而腐熟的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的透水、通气性状,提供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良好条件,使根系发育快,增强作物的抗虫性。 (2)捕杀成虫。利用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3)药剂防治。幼虫为害时期,可喷洒40%的甲基异硫磷乳油500倍液,或用0.5kg药加细土40~50kg制成毒土,开沟埋人,可杀死土壤中的蛴螬、蝼蛄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