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明鉴录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王海鹰 古吴轩出版社 (2012-12出版)  作者:王海鹰  

前言

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不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切实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追溯历史,放眼鲈乡,清官能吏,彪炳千秋;迈步前行,决胜当前,我们的广大党员干部,定当比古人做的更好,志存高远。    吴江自古地灵人杰、民风纯雅,历来崇文尚德、勤勉聪慧。在太湖母亲的滋养哺育下,一大批名人英才先后涌现,其中不乏万人称颂、流芳后世的清官廉吏。被后世尊称“了凡先生”的袁黄一生立德扬善、勤政爱民,成为明清时期为官行善之楷模;而以廉明公允、清正传家的父子尚书吴洪、吴山,以“清节为天下第一”的清代巡抚陆耀等等,都是吴江的杰出代表。先人们用自己的公、善、慎、廉,为我们树榜样、明方向,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做法、好经验,在今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历史告诉我们,官德纯正则民风淳,官德沦丧则民德降,官德是为政优劣的分水岭,是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加强官德建设,常修为政之德,是时代的迫切要求,更是人民的急切期盼。当前,吴江正处于全面实现小康,大步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全市党员干部本着清廉勤政、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投身“党员干部进万家”活动,深入推进“双察双保”活动,听真话、访真情、解真难,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坎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努力建设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乐居吴江。这既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张扬。    此次吴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梳理历史脉络,联合编撰出版《官德明鉴录——吴江历代官吏勤廉故事选》,既是我们贯彻落实中组部“党的干部要保持思想纯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自觉遵守者、示范引领者和坚定维护者”要求的有效手段,也为我们在全市开展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回望历史,总结过去,希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史为鉴,自省自律,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中共吴江市委书记    二○一二年十月一日

内容概要

此次吴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档案局、市地方志办公室梳理历史脉络,联合编撰出版《官德明鉴录——吴江历代官吏勤廉故事选》,既是我们贯彻落实中组部“党的干部要保持思想纯洁,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自觉遵守者、示范引领者和坚定维护者”要求的有效手段,也为我们在全市开展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回望历史,总结过去,希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史为鉴,自省自律,发挥带头作用,主动担当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创造更辉煌的明天!《官德明鉴录——吴江历代官吏勤廉故事选》的作者是王海鹰。

书籍目录

序序二第一章莅事以勤泽被后世顾野王:训诂史学大家李问:长虹卧波垂虹桥谢涛:“荐才连坐”机制的倡导者谢景初:筑塘功臣造纸名家向子韶:丹心铁骨抗金名将盛昶:尽忠直言敢于担当叶绅:为民请命泽被乡梓盛应期:劲骨刚肠勇于任事周用:端亮有节的治水能臣袁黄:《了凡四训》扬名四海沈璟:曲坛盟主袁俨:累倒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知县吴兆骞:传播江南文化的使者周元理:办事稳妥的栋梁之才沈毓桂: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万青选:江苏南北挂钩第一人施肇曾:乐善好施有志于时徐幼川:退耕还湖造福乡民张慰慈:中国政治学的先驱孙本文:中国社会学开拓者第二章律己以严清正廉洁何源:东吴遗老“赛包公”吴洪:廉明公允刚直善断陆德如:矢志清白国门卫士王国光:衙门前竖起廉政碑陈九成:掷地有声的“八字”之戒沈瓒:秉公办案为民伸冤吴默:清廉刚正“吴铁汉”沈琉:两袖清风甘于清贫叶绍袁:午梦堂中一名士章日蚧:洁身自爱风清气顺叶燮:为民请命的诗坛才子郭瑗:康熙帝赞许的铁笔御史陆耀:以清节为天下第一沈桂芬:坐着“驴车”上班的宰相第三章存心以公-恪尽职守陆元方:深得武则天赏识和信赖黄由:钦点状元平思忠:含冤忍辱守边疆吴山:饮水思源政声卓著沈苍:呕心沥血著写《吴江水考》朱国祚:守礼治事的忠厚长者周道登:秉性耿直大智若愚周宗建:浩然正气斗阉党洪祖烈:忠义人杰舍身救国吴易:太湖义师威震江南殷兆镛:四朝老臣铮铮铁骨吴燕绍:醉心边疆铸鸿篇施则敬:中国红十字会创办人钱崇威:是非分明不为敌诱施肇基:杰出的外交家邵力子:中国最早倡导计划生育的人杨天骥:早期民主革命的鼓吹者蓝公武:被追认的中共党员金诵盘:孙中山器重的“是医国手”沈体兰:出席开国大典的教育家倪征噢:淡泊从容莅海牙第四章抚民以仁孝亲敬人吴璋:千里寻母的“全孝翁”陈尧弼:敢于为民做主重视县城建设金洪:心中永远装着百姓王哲:“三好”为铭刚正不阿张明道:两只旧箱子一段吴江情李迁梧:体恤民情真诚待人叶重第:留存“清白”在人间刘时俊:坚不可摧的“刘公堤”盛王赞:利为民所谋潘见龙:让江南稻米在中原飘香钮琇:长哀民生之多艰徐达源:热心乡梓不遗余力费兰墀:为民请命的松陵进士任兰生:因公殉职留下不朽遗产第五章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杨芷:抗击倭寇保平安张曜:金戈铁马战边疆陈去病:一腔热血爱国爱民柳亚子:南社旗手革命诗人钱刚:北伐战争急先锋张应春:现代妇女运动先驱者金佩扬:迎来吴江解放的中共地下党员费孝通:志在富民矢志不渝杨承宗: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程开甲:立学报国的“核司令”杨嘉墀:影响中国科技历史进程的人后记

章节摘录

宋真宗即位初年规定,官员若犯赃罪,不论轻重,都要处分曾经荐举过他的官员。第二年又重申了这一规定。实行这种“连坐法”。就促使推荐者要对被推荐者进行认真的考察,尽力避免任用那些有可能贪污犯罪的官员。而按照宋朝的制度,官员必须有人推荐才能晋升。这其中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这“荐才连坐”的最初提出者,是吴江人谢涛。    谢涛(959—1034),字济之,七都长渠港村人,祖籍河南太康。其父亲谢崇礼携全家迁至七都,后来又搬至同里。淳化三年(992)谢涛中进士,后为四川梓州榷盐院判官。李顺反成都,攻陷州县,谢涛尝划守御之计。事平,以功迁观察推官,后任四川益州、华阳知县、太常寺博士、两浙转运使、礼部和吏部郎中,后拜秘书监,又迁太子宾客,逝后追封为礼部尚书。    咸平元年(998)宋真宗即位之初,为了挖掘人才,下诏向朝廷推荐有治国政绩的官吏。这次被推荐的有24人,谢涛就是其中的一位。宋真宗召见了这24位有政绩的官吏。受召见后谢涛被外派安抚益州、利州等地,在抚民治政过程中,谢涛重视贤才,勤于考核官员的业绩,回到京城后向朝廷推荐了30多人。    谢涛一下子推荐了这么多人,引起了朝廷部分官员的非议。宰相毕士安也认为他推荐的人太多了,中间难免有平庸之辈。谢涛回应道:“有罪,愿连坐之。”就是说自己推荐的人犯了罪,自己愿意一同受处罚。谢涛不顾个人安危和前途得失大胆举荐人才的行为,得到了同朝众官员的认可和称赞,而他“荐才连坐”的主张更是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从此,宋朝法典多了一条推荐官员需要连坐的条例。    谢涛为人光明磊落,办事兢兢业业,处理事情先从国家利益、百姓利益出发。乾兴元年(1022),宋真宗去世,为护送真宗灵柩,有人提出要拆掉城墙房屋,让灵柩通过。谢涛得知此事后,提出不同意见,他说:“先帝在世时,出城外主持封祀大事,带了仪仗,物品也多,但没有拆掉过一间房屋,一垛围墙。现在,有了如此奢侈的陪葬器物,还要劳累州县百姓,这已经违背了先帝从俭薄殓的遗诏,如再要拆除城墙毁坏民宅,这更不符合先帝的遗旨了,请朝廷慎重考虑。”朝廷终于赞同了他的说法,保全了城墙房屋。    四川农民起事失败后,田庐荒废,时有诏令“有能占田而倍人租者,舆之。”因而,大片肥沃之田,均被地方豪强所占,大批流民无家可归,无田可耕。时任华阳令的谢涛,收了诏书,把田地还给了原主人,受到了农民的爱戴。    谢涛少时就勤奋好学,14岁已能讲解《左氏春秋》,20岁,游学苏州,试写表章颂扬赵匡胤、赵匡义统一中国功绩,大受吴中文士钦服,因此名扬江南。他喜好诗词,与欧阳修、范仲淹时相唱和。景祐元年(1034,)十月,病殁开封,年75岁。次年三月,子谢绛扶柩南归,葬于富阳。欧阳修为其作墓志铭,范仲淹撰神道碑。P9-10

编辑推荐

王海鹰主编的《官德明鉴录》内容介绍:吴江自古地灵人杰、民风纯雅,历来崇文尚德、勤勉聪慧。在太湖母亲的滋养哺育下,一大批名人英才先后涌现,其中不乏万人称颂、流芳后世的清官廉吏。被后世尊称“了凡先生”的袁黄一生立德扬善、勤政爱民,成为明清时期为官行善之楷模;而以廉明公允、清正传家的父子尚书吴洪、吴山,以“清节为天下第一”的清代巡抚陆耀等等,都是吴江的杰出代表。先人们用自己的公、善、慎、廉,为我们树榜样、明方向,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做法、好经验,在今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官德明鉴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亚马逊服务好,百家讲坛的书还是值得看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