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工艺美术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苏州古吴轩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李涵  页数:246  

前言

  工艺美术由于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各种美术形式中是最早出现的,历史也最为悠久。  在我国古代工艺美术漫长而璀璨的星河中,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的吴地工艺美术闪烁着十分耀眼的光芒。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吴地工艺美术,以其齐全的门类、繁多的品种、独特的风格以及灵巧精致的制作工艺、秀丽典雅的审美气质,在全国占有突出的位置。  明清时候的吴地作为东南沿海富饶之邦,加之十分活跃的海上贸易,商品经济得到高度发展。繁荣的经济推动了吴地手工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工艺美术从业人员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使吴地工艺美术具备了我国最早的工艺专著《考工记》中所提出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优越条件,成为全国的工艺美术创作、生产制作和销售的重要地区。在众多的工艺美术门类中,苏绣、缂丝、云锦、宋锦等是江南丝织之乡的著名特产,朝廷特意在苏州、南京设织造署作为政府专业管理的机构,来负责监制朝廷用品之织绣等事项。在清乾隆年间,苏州还被称为“绣市”,有“衣被天下”的赞誉。明代吴地的玉石雕刻,即所谓的“苏琢”,也是一个十分响亮的地域品牌。而吴地装裱书画的技艺堪称是“吴装最善,他处无及”的绝技。

内容概要

  在我国古代工艺美术漫长而璀璨的星河中,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的吴地工艺美术闪烁着十分耀眼的光芒。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吴地工艺美术,以其齐全的门类、繁多的品种、独特的风格以及灵巧精致的制作工艺、秀丽典雅的审美气质,在全国占有突出的位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追源溯流——吴地工艺美术产生与发展的背景/001第一节 细雨润物——吴地传统文化和生活对工艺美术的影响/001第二节 兼容并蓄——吴地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特色/0051.吴地工艺美术与当地社会生活习俗的结合/0062.吴地工艺美术与江南戏曲等文化的结合/0073.吴地工艺美术与宗教文化的结合/0084.吴地工艺美术欣赏与实用的结合/010第三节 巧美精细——吴地传统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010第二章 精雕细琢——吴地雕塑工艺/014概述/014第一节 琢玉巧技——吴地玉器雕刻/0171.原始时期的吴地玉器/0182.明清时期的吴地琢玉工艺/0223.民国时期的吴地琢玉及现代玉器工艺/027,第二节 满目雕绩——吴地建筑装饰雕刻/0271.建筑石雕/0282.建筑砖雕/0313.建筑木雕/034第三节 捏美塑真——吴地泥塑艺术/0381.吴地佛道塑像/0392.无锡惠山彩塑/0413.苏州虎丘泥塑/046第四节 千镂万凿——吴地其他雕刻艺术/0491.竹刻/0502.核雕/0533.根雕/0564.红木小件雕刻/0595.牙雕/062第三章 辟邪吉祥——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065概述/065第一节 俗雅兼爱——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创作特点/0691.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0702.贴近生活现实而又丰富的内容题材/0703.装饰味浓郁和“画中有戏”的表现形式/075第二节 三艺合一——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制作/0791.起稿/0802.刻版/0813.印画/082第四章 巧冶神锻——吴地金属工艺/084概述/084第一节 兵礼神器——春秋时期的吴地金属工艺/086第二节 银屏迤逦——唐、宋、元时期的吴地金属工艺/089第三节 琢磨翻新——明清时期及近代的金属工艺/0941.仿古铜器/0942.金银饰品/0963.其他金属器物/099第五章 埴冶之珍——吴地陶瓷器工艺/113概述/113第一节 青瓷褐釉——三国以及六朝时期的原始瓷器/115第二节 壶出阳羡——明清时期的宜兴紫砂陶器工艺/1191.宜兴紫砂陶器的工艺特色/1192.宜兴紫砂陶器的历代名家/122第六章 锦绣浮生——吴地织绣工艺/126概述/126第一节 织中之圣——苏州缂丝/131第二节 古色古香——苏州宋锦/135第三节 如霞斑斓——南京云锦/136第四节 精细雅洁——苏州刺绣/1401.苏州刺绣的发展及其特色/1402.近现代苏绣及名家/1453.苏绣的工艺特色和制作方法/146第五节 青丝彩华——发绣/148第六节 羽衣霓裳——苏州剧装戏具/150第七节 珍编奇染——吴地其他织绣印染工艺/l541.常熟花边/1542.蓝印花布/155第七章 简朴精雅——苏式家具/158概述/158第一节 涵泳隽秀——明代的吴地家具制作/160第二节 雍容绮丽——清代的吴地家具制作/168第三节 材美工巧——明清苏式家具制作的技艺/171第八章 习习生风——吴地的制扇工艺/174概述/174第一节 文雅逸然——苏州折扇/176第二节 香远馥郁——苏州檀香扇/1781.苏州檀香扇的历史发展/1782.苏州檀香扇的工艺特色/180第三节 无瑕绝响——苏州象牙扇/183第四节 轻巧明丽——苏州团扇及其他/185第九章 争奇斗艳——吴地其他民间工艺美术/190概述/190第一节 文房雅事——笔墨纸砚/1911.湖笔/1912.制墨/1933.姜思序堂国画颜料/1934.笺纸/1945.澄泥石砚/197第二节 吴装最善——苏裱/199第三节 元宵灯影——吴地灯彩艺术/2011.苏州灯彩/2012.吴地其他地区的灯彩/207第四节 独享尊崇——陆墓御窑金砖及蟋蟀盆/2081.陆墓御窑金砖/2082.澄泥蟋蟀盆/212第五节 宫梳名篦——常州的梳子与篦箕/2151.梳篦世家延陵地/2152.常州梳篦的制作工艺及产品/217第六节 鹊灵巢巧——吴地鸟笼制作工艺/218第七节 摇曳百丝——吴地的风筝制作/221第八节 百结之器——吴地的草编工艺/223第九节 胜里金花——吴地剪刻纸艺术/226第十节 美出圆白——苏州国画彩蛋工艺/227第十一节 剪彩乞巧——吴地的绢花制作/230第十二节 织情绣爱——吴地的荷包、香袋挂件制作/232第十三节 今器古音——吴地的民族乐器制作/235后记/241参考文献/244图版引用主要书目/246

章节摘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温水软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使吴地成为一个经济生活较为富裕的鱼米之乡。经济的富足推动了精神文化的生长,浓郁醇厚的吴地文化不但滋润了吴地人的生活情调,同时也催生了工艺美术之花在这块沃土上盛开怒放。  吴地原为文身断发的“荆蛮”之地。春秋时的吴人,好用刀剑,崇武轻死。直至六朝时还多斗将战士,民风十分强悍。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大批文人迁徙江南地区,受其影响,吴人开始从尚武开始转向雅训。至北宋,吴县人范仲淹在苏州创办府学,彰显读书风气,“养士至百员,亦有自他郡至者”,奠定了吴地重教的基础,社会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时间,歌咏之声、礼仪之俗蔓延吴中大地。在盛行科举的时代,吴地产生的状元之多,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科举出身的官宦文人不知其数,而那些名落孙山、穷经皓首的文人则更数不胜数。他们大多生活在城市街坊,散落在乡镇村间,既是文化的受众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是民间工艺美术兴旺发达的社会基础。  在工艺美术创造性的活动中,那些身怀绝技又有文化艺术修养的能工巧匠应该是其中的主体,没有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就没有精美的工艺品。然而明清吴地工艺美术的发达在更大程度上与当时工艺美术品供文人使用、观赏、收藏是分不开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吴地工艺美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