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邱志荣 学林出版社 (2008-11出版) 作者:邱志荣 页数:455
Tag标签:无
前言
《绍兴风景园林与水》是作者经过长期考察研究而完成的学术著作,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作学问的成果。当前的社会潮流是,写书的人很多,做学问的却极少。这中间当然有许多原因,我不必议论,也不便议论,从总的现象来看,或许是这五十多年来的一种流行病。按出版物的数量计算,这些年来,从一些出版机构发出去或“卖”出去的书号(ISBN),确实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其中有多少是做学问的成果呢?绍兴自来是个学术之邦,做学问的人称多,仅仅对乡土研究一项,近年来就出过一批成果。譬如说,市、县的两部志书,在全国都显露了头角。《绍兴丛书》也已开始出版。此外,对乡土的其他事物,诸如老屋、桥梁、街巷、湖泊、运河、诗词以及对若干名人如徐渭、秋瑾等等的研究,也都出版和发表过一些称得上做学问的著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人民都有在行业上的分工:总要有一些人做官(我们称为干部),有一些人办企业,有一些人做生意,有一些人在工厂或农田从事直接的生产劳动等等。当然也不必排斥有一些人炒股票甚至泡茶馆之类。我们并不鼓吹有更多的人来做学问,写学术著作,因为这样也会让社会分工失调的。但这中间,做学问的人在全部行业中的比例,或许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同样是写书出书,我们也并不提倡都写学术著作。“跟着课本游绍兴”,这样一类的“课本”也有它们的现实价值。但是总不能让绍兴人的书都写成“跟着游”的“课本”。
内容概要
《绍兴风景园林与水》介绍了绍兴风景园林的特色。如果对绍兴园林有兴趣,不妨一读。《绍兴风景园林与水》作者经过实地调查、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研究,较系统全面地记述了绍兴历史上越王勾践时期至当代的风景园林发展;对历史上像兰亭、谢安东山遗址等著名景区或事件、人物进行了深入考证,有新突破;较充分地论述了绍兴风景园林的风格和特色,突出了主体、文化和风情;较深入地论述了绍兴风景园林和水的关系,指出了保护好水环境的重要意义。《绍兴风景园林与水》的出版提高了绍兴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中的地位。
书籍目录
序导言第一章 绍兴风景园林发展综述一、越王句践时期的王家园林(一)句践建城及城内宫台建筑(二)城外宫台园亭二、汉至六朝时期以庄、宅为主的山水园林(一)汉代庄、宅园林的兴起(二)鉴湖兴建对六朝园林产生的影响(三)六朝会稽庄宅园林成为时代的高峰三、唐宋时期人文风景园林(一)官造及私家(二)宗教园林景观(三)残山剩水四、明清时期形式多样的同林景观(一)城内(二)城外(三)水乡村落五、当代园林的复兴(一)水环境整治巾的景区(二)历史文化保护中的景区(三)旅游开发中的景区(四)生态建设中的景区第二章 风格与特色一、以山水园林为主体(一)独特的地形环境(二)山水中的宁静与秀美(三)稽山镜水的文化内涵二、文化是园林的精粹和神韵(一)明确的文化主题(二)丰富的文献记述(三)优秀的诗词、楹联作品(四)精深的园林理论和专著三、浓重的地方风情特色(一)石文化有园皆存(二)桥景观精美绝伦(三)酒的风雅和情趣(四)本地花木秀甲园中(五)朴素之中寓高雅第三章 无水不成园一、绍兴水之大观(一)会稽山“三十六源”争流(二)山会平原水网密布(三)沿海塘闸形成内河外江(四)水之特性二、河水清园林兴(一)水变清后的风景园林(二)水质变坏后的风景园林(三)河水再清与园林再兴三、得水为上(一)水文化与风景园林(二)同中用水和景观(三)独特的水上之游附 录附录一:传承古越文脉展示水乡风情——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附录二:“运河园”建设报刊选录附录三:运河纪事·序附录四:绍兴龙横江建园思路附录五:绍兴龙横江历史文化挖掘与布展附录六:柯水园记附录七:主要参考文献资料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人生短暂,有生有死,均把死和生看作是一件大事,此是人之共性,自然之道,因之点明主题:“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指出那种所谓把死与生看作是一样,把长寿与短命当作是相同的观念是虚妄不切实际的。王羲之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自东汉以来,中原连年战乱不息,三国纷争天下,西晋“八王之乱”,东晋“苏峻之乱”,给社会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一方面是社会动荡不安,另一方面是上流社会的名士大兴玄学,在虚无缥缈之中,醉生梦死,代表了士族名士空虚绝望的心情。王羲之在东晋社会中是一个头脑清醒、有思想抱负的政治家。他有政治眼光,并体察民情。《晋书·王羲之传》记:“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他在给谢安的信中还提出了加强漕运管理和考核,严查并诛翦耗盗官米行为的建议,以及少征役,轻刑罚,实都邑等主张。谢安在《兰亭修禊》诗中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之句,属玄言,而王羲之在《兰亭诗序》中是以批评的态度反其意而启之。《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记:“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日:‘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王羲之经世致用,为国家效忠,为民担忧的思想对谢安会有积极的作用,谢安东山再起之思想基础与王羲之的劝导和影响及兰亭之会有关。第三,清新之文。《兰亭诗序》仅325字,记事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写景大处落笔,情景交融;言理思维严密,直奔主题。读后如置身崇山峻岭之中,吸纳天地正气,精神为之一振。林无静树,川无停流,文无虚言,一扫玄学虚无幽冥之风。每读此文,辄觉神超气越。兰亭雅集称得上是谢灵运在会稽开创山水派诗的源头活水。
后记
写此书起因是陈桥驿先生的启导。2006年龙横江工程结束,我想写一本介绍此园林的书,因缺少相关信息,便去先生处求教。先生认为,现在地方文献中园林著述颇少,而以绍兴之悠久历史和佳山水,应写一本园林专著。我生长在绍兴,惯看山阴风物,自来酷爱越中山水。上世纪末来因水环境综合整治,开始建造园林,尤其是运河园和鹿湖园建设使我对园林之理解爱好不断加深,并体会到水于园林之重要。去年,我参加古运河迎恩门工程建设,又认识到对绍兴园林的研究和探索,会有利于此工程开展。于是选定本书题目。我学识浅薄,又愚钝,要成此书颇难。随着研究深人,我为绍兴历史园林的崇高品位、巨大成就和丰富内涵振奋不已。深感其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本地特色可以一领地方园林风骚。地灵人杰,其中亦体味了绍兴历史文化能列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林的原因所在;领悟到社会的进步,园林已渐从少数人拥有成为大众所喜爱,建设园林城市、园林人居是发展必然。写书是一种社会责任,更何况要写一本对绍兴特色文化有影响的书,因此自撰稿来不敢有一日不尽心与努力。书之正文力求准确全面地记述绍兴历代园林,并重言必有据、实地调查、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学术研究等,期望能追溯本源,成一家之言。对风景园林与水关系的探索是全新的课题,此研究不但把握了绍兴风景园林发展之至要,而且对水环境保护、水文化研究也有着重要意义。
编辑推荐
《绍兴风景园林与水》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