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金丹元  页数:36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一直从事文艺美学、艺术学、文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于90年代始,逐步转向影视美学与影视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本书是作者刊登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学术月刊》等杂志及各种大学学报上的文章汇总,内容篇有关艺术美学、艺术思维、艺术文化与理论、影视美学与文化等各方面。对于广大读者或新一代研究者了解八九十年代有关中国艺术美学、艺术理论演进轨迹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书籍目录

关于艺术美学一般原理的反思与再认识  论文艺发展主线的总体律动及其与审美心理之关系  也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表现与再现  秦汉美学异议  论道佛“互渗”的传统艺术精神  传统艺术思维与“意念”  当代审美与时空观的转换——读解当代艺术的一种方法论  论中国当代电影与中国美学之关系  穿行于现代派诗歌与当代艺术中的意象  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对中国艺术思维与禅思的审美观照  中国传统艺术思维总体过程简论  传统艺术思维的特性和超现代意义  中国艺术思维形成之文化背景  禅思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无意识之关系  以佛学禅见释“意境”  禅意开悟与唐宋神韵  论魏晋玄学与艺术思维之关系  文化背景、艺术思维与“诗画一律”论  论宋代理学与“远”、“逸”、“韵”对艺术思维的双重影响  论禅思与唐宋诗中的意境之构成  论明清时期的艺术审美思维  元明艺术思维中的民间色素对“理”与“情”的重注比较研究视野中的艺术审美再思考  论文化哲学背景下的中西美学之相异  “意”与“真”范畴中的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之比较  对话、挑战与融合——关于当代文化比较的一些思考  比较禅意在中日文化中的影响  从“原型意象”之重建看经典理论的恒常性——关于电影《绿野仙踪》与《我心狂野》的比较研究  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想象及其缝合——关于第五、六代电影导演之比较研究  是“后现代死了”,还是应超越后现代?——对后现代与庄、禅式思维的整体性反思后记

章节摘录

论文艺发展主线的总体律动及其与审美心理之关系(三)从上面的比较中已可基本确定一个大的分野:即中国古典美学偏于“表现”;西方艺术哲学偏于“再现”。而在这表象的背后潜伏着更为深刻的无意识。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内核,它们是更为本质的东西。任何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哲学,任何一种审美倾向也总是有意无意地会带着本民族传统哲学的个性和气质。中西方不同的艺术哲学忠实地反映着自己的传统文化思想,传统哲学的印记是十分明显的。罗素曾指出,西方哲学中“宗教与理性,对道德追求与对逻辑的赞赏都密切地糅合在一起。这是超越时代的、源自毕达哥拉斯的。正是在这一点上,欧洲的理性化的神学与亚洲更为直率的神秘主义相互区别开来”。①中国的艺术和审美,也可以说,亚洲的、东方的艺术及其审美,其本质是一种神秘主义的智慧的创造。由于它既是神秘的,又是智慧的,所以中国艺术哲学必定强调感情经验(甚至强调超验)的伟大,审美思考多属于整体性、总括性的。所以“涤除玄鉴”、“澡雪精神”、“虚而万景入”式的领悟和体会才有重要的地位。而西方的艺术美学如同西方的一般哲学,总是脱离不了对自然、对人体的详细考察和作理性分析。如对审美的功用和效应的研究,往往是同对感觉、知觉、表象、情绪、梦、思维等生理心理的研究联系在一起的。而对人的感性经验的观照,也总要拿它同整个自然及其规律作比较,并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理性分析,进而上升为理论,得出某种价值判断。又因为中国的审美理论、艺术精神,基本上是“道”的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在神秘加智慧的诱发下,道、佛、屈三者互补具有特殊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动因,故而中国美学理论往往明倡“形神兼备”,暗中则是“神似胜于形似”的总结。

后记

我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就一直从事文艺美学、艺术学、文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于90年代始,逐步转向影视美学与影视文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并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学术月刊》、《学术季刊》、《文艺理论研究》、《外国美学》、《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社会科学》、《思想战线》、《文艺争鸣》、《社会科学战线》、《中州学刊》、《上海文论》、《上海文化》等杂志及各种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上百篇有关艺术美学、艺术思维、艺术文化与理论、影视美学与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囿于篇幅所限,这次结集出版的小书,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一些理论思考和不足挂齿的小小成果。为尊重历史,也尊重自己的学术经历,这次结集不做任何改动。在每篇文章后都附上原文发表的杂志名称和时间。这样,既可向理论界各位同仁有一个较客观的交代,对新一代研究者而言,或许也能从中寻访到二十多年来有关中国艺术美学、艺术理论演进轨迹的某些蛛丝马迹。也许,从今天的立场来看,八九十年代的一些提法和论证可能尚显得较为稚拙,但历史是不容弄虚作假的,自我的显现也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客观显现,存在的意义首先在于真实,尔后才能谈得上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反思、怀疑或突围等等,不过,对艺术和美学诗意地守望与哲理性思考,始终是笔者的一个不变的信念和一种固执的姿态。

编辑推荐

《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分析得很专业,建议增加心理学内容和西方审美反思
  •   嘿嘿画画方面理论知识多少是要懂得,这本书不错买来有价值可以看
  •   书很好。值得看看
  •   貌似不像论文集
  •   喜欢读书的感觉,可以给人以另一种生活境界,享受书带给我的乐趣!非凡!
  •   个人需要,就是好书,印刷质量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