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年04月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 作者:王兆鹏 页数:287 译者:李耀廷
Tag标签:无
前言
本文是一种尝试。 在历来的中国文学史、词史研究中,群体研究是一个甚为薄弱的环节。文学史与词史的实际都表明,一代文学风气的转变与形成,往往是由一代作家群共同完成的。缺乏群体的思考与整体的观念,就无法理清文学史、词史发展的脉络。而中国文学发展到宋代,先后出现了许多自觉形成的文人集团和创作群体,不从群体的角度去研究,就很难深入了解宋代文学的新质与进展。但如何进行文学的群体研究,可循的先例不多。本文尝试对宋南渡词人群进行整体研究,目的是想为进一步探讨两宋时期的各代词人群、作家群摸索一点门径。 我之所以选择南渡词人群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并以此为我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因为南渡词人群一向不受人们的关注。在我们大陆学界,从未把宋南渡前后的词坛作为两宋词史上的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予以重视和研究。有关文学史和词史著作,只是把南渡之际的几位词人视为北宋词向南宋词的过渡而略作概述。但当我们从群体研究的角度,对南渡词人群的创作成就作整体的考察后,就不难发现并可以确认宋南渡词在整个宋词发展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内容概要
本书将南渡词人的政治联系、学术渊源、文学交往、社会心态、创作意向、创作风尚等等进行综合考察,从而构筑了本书的基本框架:上篇《群体的认同》,分《群体关系》、《群体意识》两章,界定“群体”范畴,分析构成南渡词人群体的社会基础和心理基础。中篇《心灵的探寻》,继续分析南渡词人群体的特殊心态:漂泊者的心态、英雄的苦闷、迁客的信念、失意者的归宿。下篇《范式的演进》,分析词的抒情范式演进过程和南渡词的抒情范式。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博格 译者:李耀廷
书籍目录
自序绪论 一、文学史研究的构想 二、宋词的分期 三、历时态的研究 四、共时态的研究上篇 群体的认同 第一章 群体关系 一、仕同进退 二、学禀元佑 三、诗词酬唱 四、群体特征 第二章 群体意识 一、群体意识溯源 二、南渡的诗社勃兴与群体唱和 三、领袖意识与群体观念中篇 心灵的探寻 第三章 “旅雁孤云”——漂泊者的心态 一、逃难流离的伤悲 二、异乡曳裾的苦辱 三、魂系故国中原 四、中国三大乱世漂泊诗词比较 第四章 “有奇才,无用处”——英雄的苦闷 一、英雄失路 二、怯懦厌战的社会心理透视 三、社会的压抑 四、环境的疏离 五、南渡词的历史价值 第五章 “此志应难夺”——迁客的信念 一、生命的乐观自信 二、意志的坚定不移 第六章 “幸有山林云水”——失意者的归宿 一、寻求精神避难所 二、特殊的时代环境 三、宁静超脱的体验 四、传统的认同下篇 范式的演进 第七章 从类型化走向个体化(范式I) 一、花问范式的确立与东坡范式的萌芽 二、花间范式的裂变与东坡范式的成长 三、东坡范式的定型与花问范式的深化 四、晚唐五代北宋词发展的曲线轨迹 第八章 心灵世界的多维化 一、南渡前花间范式的承袭与背离 二、南渡后东坡范式的复兴与深化 第九章 从虚泛化走向纪实化(范式Ⅱ) 一、花间范式的拟情 二、东坡范式的写情纪实 三、写情纪实性探源 第十章 感事纪实的深化 一、南渡词的纪实性 二、南渡词的自传性 三、南渡词的日常性结束语引用书目附录:求学之路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群体关系一、仕同进退将南渡词人联结为一个群体的,既是文学这条纽带,也是政治这根链条。南渡词人群中,除了李清照是女性词人而无法参与具体的政治活动以外,其他词人都扮演着双重的社会角色,两栖于文坛和政界。官场是他们物质生活的基地,文坛则是他们精神生活赖以寄托的场所。物质决定着精神,存在决定着意识,因而,考察南渡词人群体,绝不能忽视政治仕途、官场生活对个体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南渡词人群体的崛起——在政坛上处于主导地位,是在靖康之难后,所以下面侧重考察南渡后的群体关系。限于篇幅,不可能对群体中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一一说明。我想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首先把李纲作为一个视点,由他导引勾画出南渡词人群的交往图。因为,李纲既是政界首领,又是词坛健将,在政坛、文坛处于双重的中心地位,很近似于中晚唐的宰相诗人李德裕①。李纲是时代所造就的风云人物。南渡前,他的政治地位并不高,只先后做过监察御史(从七品)、太常少卿和起居郎(从六品)等,社会影响也仅限于较小的社交圈内。但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历史巨变,把他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