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7-80727 作者:伊丽莎白·莫索普 页数:239
内容概要
澳大利亚的景观设计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也与其所处大陆的自然景观相一致。他们对亚太地区以外的相关东西知之甚少。地理的隔离与边缘化向来是澳大利亚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同样在他们景观设计的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长期以来,澳大利亚人一直在外部世界探寻适合于他们的设计模式,他们一贯善于捕捉和借鉴海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范例。依托旅行和电子媒体两种方式,以及20世纪后期交流方式的极大发展,都加速了这个探寻过程,使澳大利亚的景观设计师更紧密地融入到国际环境中。这些因素都大大推动了景观设计方式的形成,使其既与国际发展接轨又能紧密地结合当地的情况。 本书旨在通过探索澳大利亚景观设计的发展,尤其是二战以来的发展,来考察当代的澳大利亚景观设计。本书第一部分侧重于对澳大利亚独特文化影响的介绍,因为它导致了20世纪60和70年代澳大利亚本土化景观设计的出现,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然后再以近期的一些项目为代表,对澳大利亚当代的景观设计进行探索。本书决不是为了对该领域作一个全面的概括。相反,作者选择了近10年内完成的一些重要项目来阐释景观设计的关键主题和今后的设计实践中将会探索到的方向。 本书选择的工程项目阐释了当代城市发展中人们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如后工业时代景观的更新,中心城区的改造,设计过程中生态策略的更多融入,以及与日俱增的多学科融合的设计方法。此外,这些范例彰显出澳大利亚景观设计中的某些特征,如:对探索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关系的关注,本土景观与乡土植物群落间的模糊感。这些组合试图要传达澳大利亚文化发展演变中的混合特征,以及偶尔尝试新设计的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格外关注都市的景观项目。与人们的常规观念相反,澳大利亚是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这已在本书所选的景观设计项目上反映出来。这些项目大多位于东海岸,尤其是悉尼和墨尔本。这是因为全国多数职位和经济资源都集中在这些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中,而且多数景观设计师也聚集在这些城市中。 本书并不能完全涵盖澳大利亚的景观实践。更确切地说,这些工程的选择是针对单个基地而言的。因此,本书对那些大尺度规划项目不作考虑,即使那些景观设计师在该领域享有盛名。书中对当代项目的选择仅局限于公共项目上,许多有关居住区、商业规划和旅游设施的有趣项目只能留待日后去研究。 本书第二部分,主要依据项目的类型来分类并作介绍。这样的分类叙述有助于对本领域进行比较和理解。本篇章前4节介绍的公共景观部分,包括城市空间、公园、文教机构、基础设施4类。最后一节是与2000年悉尼奥运会有关的项目。 项目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4个准则:设计质量、设计理念的体现、基地特征的呈现以及设计实现的完整性。实际上这几个因素在不同项目间的变化很大,这些入选的作品体现了各种各样的设计方法。一些作品入选是因为它们具有高度发展的理论框架基础,或者是它们在处理复杂问题上所采用的哲学式的革新方法。而另一些作品入选是因为其具有引人注目的形式要素,或者仅仅是因为建造的完美。但无论怎样,项目范例选择的一个关键准则依然是项目实施与设计理念的成功融合。
书籍目录
澳大利亚景观设计的发展——丛林景观的转变 澳大利亚的地域条件:景观与文化 文化特征、环境保护与悉尼学院 澳大利亚的现代景观设计 业界的、后现代主义和当代主题城市空间 东部环形码头 海关广场 奇夫利广场 马丁广场 西班牙社区 干草市场 铁路广场 悉尼雕塑走廊 国王大街码头的公共区域 墨尔本的街道 墨尔本城市广场 联邦广场 墨尔本滨水区 墨尔本大学广场 斯迪姆派克广场与海滩公路的改造公园项目 库克和菲利普公园 百年纪念公园——联邦大道 百年纪念公园——联邦亭 皮尔蒙特公园 伊丽莎白·赫尔利休憩园 百利头路圆形剧场 200周年纪念公园水轴线景观 西悉尼区域公园 伯拉让·玛尔公园 染厂公园 大藤架——南岸公园文教机构 悉尼博物馆前庭 校园主干道一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大利亚梦想花园-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 共和国广场 蕨类植物园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雕塑公园 森林游廊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城市广场 博克斯希尔社区艺术中心 季隆市政厅 赖温纳土著研究中心 乌鲁鲁-卡塔塔文化中心基础设施 摩尔公园的公共汽车换乘站 维多利亚公园 戈尔山高速公路 格莱伯岛主干道 皮尔蒙特干道水环境的修复 槟榔山节日场地 墨尔本的门户 墨尔本高速公路的东进工程 漫步树梢间2000年悉尼奥运会 千禧公园 奥林匹克广场 无花果树林 北端水景 射箭馆 奥林匹克公共艺术项目Photo CreditsBibliographyIndex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