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爱因斯坦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作者:李子迟  页数:237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有血有肉、性情丰富的爱因斯坦  苦难也罢,  甜蜜也罢,  都来自外界……  年轻的时候,  我孤寂地生活着,  寂寞而痛苦。  临到老来,  却甘之如怡。  爱因斯坦曾在自传封面以一段经典诗句概括了他的一生,包括事业、生活与情爱。  爱因斯坦这个名字,现在已经是“天才”的同义词了。张五常在《卖桔者言》中说过,爱因斯坦的思考方法凡人是学不会的。  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们中很多人都已经不把他当作普通人看待。在人们心目中,爱因斯坦(包括古今中外其他许多伟大人物)已经成了某种非人类的奇特生物,或者至少也是一种不同的人类,他们的生活只与书籍、方程式和古怪的行为有关。  人们曾一度觉得爱因斯坦更接近神,而不是人,从来没有试图去理解他的生活,也没有考虑过接近他心灵深处的可能性。其实,爱因斯坦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也有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在不睡觉的时候,也不是所有时间都在黑板上写写画画那些复杂的符号。  只有把天才首先看成也是一个人,才能真正理解爱因斯坦,并进一步凸现他的独特之处。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爱因斯坦。  爱慕他的人称他为耶稣之后最伟大的犹太人,摩西之后最伟大的人,有些人更直接地称他为“一位犹太圣人”;批评他的人则说他是一个自我吹嘘的大骗子,一贯剽窃他人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他与甘地、施韦策一样。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可是因为他自由派的观点,支持世界政府和左翼,让纳粹当局和美国联邦调查局都怀疑他是他们各自国家的敌人。  他先后两任妻子都说他不是好丈夫,有人甚至认为他是厌恶女性的人;当然,崇拜他的女士多萝西·康明斯并不这样认为。多萝西还记得有一次凝视他的双眼时,心里想:“这是地球上最高贵的生物了。”  这种两极化的评价,也许正好解释了爱因斯坦自己说的一句话:“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与别人以为他是什么样的人,它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摩尔在他写的爱因斯坦的朋友和同事薛丁格的传记里,曾引用过法国著名作家蒙田的一句话说:“我们的一生,一半是愚蠢,一半是智慧;不管是谁,如果只写到受尊敬和权威的一面,就等于只写了一半。”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要去理解一个名人的话,首先关注的无非是这么几个方面:他的童年、受教育的经历、他的爱情和婚姻状况。几乎所有的传记作品,这些方面都是着墨的重点。为什么?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有这些经历,在这些方面我们最能够互相理解,也最能够体现我们作为人的共同性。  如果说爱因斯坦的智力高高在上,令我们只能高山仰止,那么他的情爱经历无疑将大大拉近他与我们的距离,暴露出他作为凡人的一面。在爱因斯坦的一生中,他最拿手写作的不仅是物理学论文,他的情书也异常打动人心。  在爱因斯坦读中学的时候,“外表英俊”的他就很受女孩子们喜欢。他也喜欢与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有时还写上几行调情的“打油诗”。  爱因斯坦并不太关心自己的衣着和形象,他个子不高,态度悠闲,一头蓬乱的黑发,加上他对音乐和哲学的热爱,使他更像一位诗人,而不是科学家。从外观上看,他对女人们很有吸引力。他漫不经心的方式、他演奏小提琴时非凡的热情,以及他后来具有传奇色彩的智力,都极大地加深了他的吸引力。但当他的追求有可能变成一种严肃的关系时,爱因斯坦就会赶紧退回到他的“小天地”里。  《爱因斯坦·毕加索》的作者阿瑟·米勒说:“爱因斯坦对女人的态度,是他那个时代非常典型的。”对他来说,科学上的追求永远是第一位,至于婚姻是否美满,或许他并没有考虑太多。不可否认,他喜欢女性,也喜欢活在女人堆里,但也仅止于此。  女人在爱因斯坦的生活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罗纳德·克拉克(他也是最早撰写爱因斯坦传记的知名作家)在那本被视为标准的《爱因斯坦传》中承认:“爱因斯坦一辈子都喜欢有女人做伴,不过也仅此而已。”但他又说:“像大多数出了名的男人一样,他吸引了很多追随者、崇拜者和准骗子。”  美国传记作家丹尼斯·布莱恩则在他的《爱因斯坦全传》里写道:“爱因斯坦的一生充满了胜利和悲剧性的嘲讽:他的头脑对时空有如此深刻的了解,却有个精神异常的儿子,连过马路都不会;这位连苍蝇都不愿意伤害的和平主义者,却促使美国制造出毁灭性的原子弹;这位对孩子和陌生人十分关心的人道主义者,却没有照顾好自己的儿子,还对自己有私生女一事保密;他喜欢孤独,但身边总是围绕着女人,终日被记者追逐,被群众包围;他是一位物理学家,却被提名为以色列总统……”  爱因斯坦对待女性的看法,曾经受到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思想的深刻影响,从未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他的首要目标还是科学。一旦这些事情影响了他对科学的追求,他就会立即停止。任何事情都不会改变他喜欢科学的初衷。  今天的人们,在关注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的同时,也被他曲折起伏的爱情故事所吸引。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一生中有过两次婚姻。此外,他还有不少情人,而他晚年在美国的三次“黄昏恋”,更是鲜为人知,直到近几年才被披露。  爱因斯坦的初恋对象,有他的表姐爱尔莎、老师的女儿玛丽、外出旅游邂逅的姑娘安娜等。如同世上大多数人一样,初恋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是甜蜜的,也是青涩的。  爱因斯坦的第一位妻子是他的大学同学米列娃(婚姻从1903年到1919年),第二位妻子是他已离婚的表姐爱尔莎(婚姻从1919年到1936年爱尔莎病逝)。他在谈到自己的两次婚姻时说是“丢脸的”。他对婚姻一点也不热情。有人问他,他喜欢用烟斗抽烟是否与清理和再装烟斗有关系。他答道:“我本来想抽烟,但结果烟斗却总是让什么东西给堵住了。生活中的事情恐怕也是如此,特别是婚姻。”总的说来,他对自己失败的婚姻感到悲哀。  爱因斯坦的一生中,前前后后有许多情人,本书只介绍其中主要的几个,如早年就认识的安娜,他的续妻爱尔莎的女儿伊尔莎,已婚年轻女秘书倪贝蒂,富有的花店主埃斯·戴拉,犹太寡妇多妮·门德尔,为他生下第二个私生女伊夫琳的纽约舞女,以及曾许多年不知姓名的M夫人(即近年曝光的米哈诺夫斯基,也就是社交名流埃特尔)、L夫人等。  德国传记作家朱根·尼菲说,爱翁对女人“最大的奖赏”,就是“收用”她们为情人,但是从来不将她们当做是平等的伴侣;女人一旦被他收用,便立刻贬值万丈,成为他发号施令的对象、不屑一顾的累赘。  爱因斯坦晚年,还有至少三次鲜为人知、刻骨铭心的“黄昏恋”。  一个是跟着他工作了几十年的私人秘书杜卡斯,并为了他而终生未嫁。爱因斯坦在去世之前,把自己在普林斯顿市默谢雨街112号的房子留给了她。  一个是前苏联驻美国间谍玛加丽塔。她后来回到了祖国,安静地老去、死去,临死前让家人销毁了大部分信件。但是,从她至死保留的爱翁最动人的9封情书以及手表等物品来看。这位美丽的女性并未能忘怀与老科学家曾经的甜蜜时光,一直珍藏着对爱因斯坦的那份爱情。  一个是爱因斯坦长年的助手和密友之一范图娃。像所有老男少女一样。已步入古稀之年的爱翁,对这位“末代女友”竟情意绵绵。他不仅给范图娃写下缠绵悱恻的情书、情诗,而且经常给她寄照片、打电话,一起泛舟大湖,出席音乐会,给她画漫画头像;甚至允许范图娃在太岁头上动土,剪他那乱蓬蓬的长发。爱因斯坦很少对一个女人如此温柔过。  虽然爱因斯坦是位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世界顶级大科学家,本书却并不想“为尊者讳”,而是客观、生动地刻画了他一生复杂而丰富的感情历程,他的三度初恋、两次婚姻、多位情人、三场“黄昏恋”,还原这位历史伟人的真实面目,告诉世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有情、可亲可爱的爱因斯坦,而不是一个站在云端、令人仰望与想象的神秘人物。  本书正是想大致勾勒一下爱因斯坦一生的私生活。其中有些内容,无疑将突显他作为一个人的情感需要。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伟大的爱因斯坦的确信和崇敬。事实上,我们因此会更加理解爱因斯坦了。科学道路上的枯燥和艰苦,常人难以体会;异性的温暖和爱抚,只是他漫长而艰深生活中的最后一点安慰而已。

内容概要

  《多情爱因斯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  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作者简介

  李子迟,原名肖飞,生于湖南,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后在南方某高校任教7年;2005年初返居京城,现为自由撰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大学校园里的“第四只眼”》、《中国当代大学生情感档案》、《中国招牌大学335所最新揭秘》、《中国“超级”大学》等。

书籍目录

前言 一个有血有肉、性情丰富的爱因斯坦第一部 天才当初,情窦三开第一章 童年时光第二章 少年岁月第三章 表姐爱尔莎第四章 老师之女玛丽第五章 旅途艳遇安娜第二部 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私”第六章 与米列娃认识、恋爱第七章 第一次婚姻第八章 伯尔尼时期(上):事业崛起第九章 伯尔尼时期(下):婚姻转折第十章 安娜事件第十一章 苏黎世四年分居第十二章 爱尔莎再次出现第十三章 米列娃伤心而去;爱尔莎悉心照料第十四章 柏林头五年第十五章 终于离婚,及此后的米列娃、孩子们第十六章 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第十七章 再婚难题:母女俩要谁?第十八章 爱尔莎综评第十九章 “婚姻的相对自由,感情的绝对‘出轨’”第二十章 “物理教皇”第二十一章 爱翁携妻到中国第二十二章 移居美第三部 三场“黄昏恋”第二十三章 忠实秘书杜卡斯第二十四章 美女间谍玛加丽塔第二十五章 为爱冒险第二十六章 挥泪别情人第二十七章 “欧洲乡愁”范图娃第二十八章 温情的晚景尾声 爱翁的逝世与葬礼后记

章节摘录

  逃离窒息的德国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中学已忍无可忍,学校的半军事化管理使他感到窒息和痛苦,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毅然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他们团聚。1年前,他们已去意大利开发新的业务。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他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突然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而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爱因斯坦在意大利自由自在地生活了好几个月。次年,他来到欧洲大陆中心美丽的“花园国家”瑞士,准备投考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工程系。虽然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得很不错,但其他科目(主要是语言和生物)不够好。该校著名物理学家韦伯教授看过他的考卷,慧眼识英才,称赞他:“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但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想表现自己。”  韦伯先生讲对了,爱因斯坦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确实是有天才。而对于“不想表现自己”这个缺点,他也是“死不悔改”。他晚年写给朋友的信中说:“我年轻时对生活的需要和期望,是能在一个角落安静地做我的研究,公众人士不会对我完全注意,可是现在却不能了。”  1931年,美国好莱坞著名英籍电影演员查理·卓别林在他的经典影片《城市之光》首映日,邀请爱翁夫妇去观看。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走出汽车时,许多人发现大科学家也来看戏,于是围拢欢呼,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身上,倒把真正的主角卓别林晾在一边。爱因斯坦不喜欢这样的场面,问卓别林:“这是什么意思?”卓别林马上安慰他:“这没有什么。”  但是韦伯教授同意他来校旁听物理课。爱因斯坦对这种走读的生活并不满足,他想继续打好基础,为将来成为正式的大学生做好准备。联邦工业大学校长赫尔佐格等人推荐他去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学习1年,以补齐功课。  在阿劳州立中学的这段时光,使爱因斯坦感到非常快乐。这所学校的信念“概念思考是建立在‘直观’之上的”完全符合他的需求。他尝到了瑞士自由的空气和阳光,并决心放弃德国国籍,也就等于成为一个没有国籍的人。1899年10月19日,爱因斯坦正式申请瑞士公民权。  但也有一些作风严谨的瑞士老师看不上这个整天两眼发直的迷糊学生,最后有个老师公然违反师德,当面称爱因斯坦为“你这个永无出息的货!”  1896年9月爱因斯坦获得阿劳中学毕业证书,10月跨进苏黎世工业大学校门,在师范系学习数学和物理。他对学校的注入式教育十分反感,认为它使人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思考其他问题。  幸运的是,窒息真正科学动力的强制教育,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要比其他大学少得多。爱因斯坦充分利用学校中的自由空气,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所热爱的学科方面,从专注数学到又迷上物理。在学校中,他广泛阅读了赫尔姆霍兹、基尔霍夫、赫兹等物理学大师的著作,而最着迷的还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和马赫的力学,并经常去韦伯等理论物理学教授的家中请教,还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做实验上,迷恋于直接观察和测量。他有自学本领、分析问题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过着穷学生的生活,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条加上一点酱就感到很满意了。爱因斯坦尽管每天学习任务紧张,仍抽出一定时间散步,节假日还要出外旅游或划船。他的这种爱好,不单是从兴趣出发,而是为提高学习效率。他常对人说:“学习时间是个常数,它的效率却是个变数,单独追求学习时间是不明智的,最重要的是提高学习效率。”他认为必须通过文体活动,才能获得充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头脑。  爱因斯坦还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总结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当他成名后,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他关于成功的秘诀。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还是22岁的青年时,就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A是成功,x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和运动,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总之,工作和休息是走向成功之路的阶梯,珍惜时间是有所建树的重要条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多情爱因斯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