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作者:艾伦·穆尔黑德  页数:339  译者:葛业文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的前线,英国官兵时常看见一个戴着一顶饰有将军和装甲兵两个帽徽军帽的将军,他就是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戴这样的帽子,人们对此有种种揣测,其实,他是出于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动机。他认为,一个统帅人物要在部队中具有威信和感召力,就必须使下级官兵经常能够在前线看到他。他是英国著名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一个半世纪以来,英国军队中没有一个人能像蒙哥马利那样精通军事,战功卓著。尽管他有不少弱点和不足,人们完全有理由承认。他不愧为20世纪世界上杰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艾伦·穆尔黑德 译者:葛业文

书籍目录

喜欢刺激的青年人  顽劣少年  初入军校  服役印度战争与战后的淬火  战火的洗礼  初次负伤  短暂的宁静岁月  锋亡初露的参谋  在爱尔兰的日子不懈的努力与晋升  暂露头角  驻防巴勒斯坦  再赴印度  回国任职  丧妻之痛大撤退之后的奋进  征战法兰西  无奈的撤退  国内备战  统领第5军  领军紧张备战措词低调严谨的捷报  初抵北非  首次斗狐意志和命运  大战将临  气吞万里  决胜阿拉曼进军突尼斯和意大利  乘胜追击  利剑所向披靡  挥师西西里  告别第8集团军举世壮举前的沉寂  参与策划“霸王行动”  大战前的演习功过任凭等闲评说  登陆诺曼底  实施“赛马场”作战  向纵深发展吵吵嚷嚷的战略攻势  与艾克的分歧  “市场花园”的失利胜利是军人辉煌的顶峰  挥师德境内  胜利者的姿态  在德国最后的日子自信而随心的老人  帝国参谋总长  军事生涯的巅峰  晚年的日子

章节摘录

插图:不懈的努力与晋升暂露头角还在第8步兵旅的时候,蒙哥马利就开办了一个参谋学院预备班,专门帮助那些有进取心的年轻军官能考入坎伯利参谋学院。当时的军官队伍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庸劣无能者大都被赶走,但这只是集中在下层,高级军官里仍有一批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人,凭借资历和关系岿然不动。这样,年轻军官正常升迁的路即使没被堵死,也好不到哪去,所以,通过进入参谋学院达到目的,是可以选择的一条捷径。3年前,蒙哥马利面临过这种选择,靠幸运女神的眷顾,后来成功了,年轻军官对前途梦想憧憬渴盼的心情,他都亲身经历过、体验过,再了解不过,可以说,办这样的一个函授性质的预备班,蒙哥马利主要是受同情心和热心的驱使。到了约克,他把预备班又搬了过来,加以改进,不仅每周召开战术讲座,由蒙哥马利自己主讲,而且还在晚上对青年军官逐个进行辅导。一时间,小小的考前培训班被蒙哥马利弄得像模像样,红火得很,不少人报名参加。在这些人当中,有个叫弗雷迪。德,甘冈的少尉,引起蒙哥马利的好感,这个小他13岁的年轻人,和他一样健谈,对军事的理解同他也有相通之处,因此一见如故。蒙哥马利对他感到很亲切,两人时常在课堂、餐厅,或者其他什么可以吸引众多听众的地方,联袂上演“二重唱”,轮流发表演讲。甘冈在职务高于自己、经历丰富又能说会道的蒙哥马利面前,显得很自信,毫不逊色地侃侃而谈。总体上来看,他们的观点不约而同地接近,但是偶尔也为某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蒙哥马利还大讲特讲有关战争的场景,伤亡是如何的惨重,高级指挥官和参谋们的生活如何奢侈……他犀利的话语和富含刺激性的内容,往往博得阵阵掌声,周围的人听得如痴如醉。这段期间,蒙哥马利正上军校的弟弟布莱恩借放假的机会,也跑来约克听他的高谈阔论,布莱恩对哥哥的才华佩服极了。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蒙哥马利尝到了一种难以说清的快乐,或许是由于它自身的交流意义,或者是通过它给爱慕虚荣、爱出风头的蒙哥马利很好表现机会。他在第49师干得十分起劲,既当有实无名的参谋长,统筹安排全师的训练,拟定训练计划,又要留出时间指导预备班,备课,主讲,编教材,忙得不可开交,似乎比在法国前线和爱尔兰时还忙,虽然这种忙劲更多是他自找的。1924年夏季,部队要进行野营演习,为了争取名列前茅,他从头年秋天就开始撰写讲稿,一共有4篇,准备用来在全师军官集训讲习会上发言。冬季又担任沙盘作业训练的讲官。一系列的活把他累坏了,在这段日子,蒙哥马利很少休息,有时几乎是通宵达旦地工作,他给利德尔?哈特写信说:“这是一项非常劳累的工作,到了最后,我已弄得筋疲力尽……但那是很值得的。”这些讲稿后来印成小册子颁发下去,蒙哥马利在引言部分说:“唯一的目的,是使听讲的军官们不必作笔记,这样受训的军官们就可以全神贯注地听讲,和看着眼前的沙盘……”作战部对某些军官,特别是蒙哥马利不经同意,三番五次私自发小册子非常恼火,下令一律禁止。演习进行期间,蒙哥马利已经得知了消息,感觉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热情受到打击。他在教材上面辛辛苦苦,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和功夫,一纸禁令就要作废,并且以后也不许再编,怎么说他都不甘心。几乎是带着一股怨气,蒙哥马利从演习的地方回到了驻地,心情闷闷不乐。这天,他和甘冈在一起打高尔夫球,由于心里有气,使劲挥动球杆,重重地给了球一下子,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不同寻常的弧线,飞出很远。他的举动,让站在对面坡上打球的一名准将看得清清楚楚,他用锐利的目光朝蒙哥马利瞪视着,蒙哥马利也看见了他,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低声骂道:“这个老混蛋,饭桶一个!”甘冈被他的大胆和粗鲁吓了一跳,愣愣地看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有情绪归有情绪,命令却不能不服从的,蒙哥马利生了一阵子闷气,想想没辙,气慢慢就消了。他写信给哈特,表示无奈之情:经过再三考虑,我想作战部是对的。如有需要颁印这种册子,应该由参谋本部去编纂、各师自办,是行不通的。事实上,参谋本部认为没有必要,所以我们已放弃使用自编的小册子了。之后,他同哈特书信往来,又热烈讨论起战术观念和原则,尽管他们在许多方面存在共识,彼此又都互相欣赏,可是,这并不能掩盖他们之间的分歧。两个人都自以为是,每当对对方的观点不同意,就客气然而态度坚决地回答道:“我不赞同你的意见,但是,我很高兴获得这些意见。”蒙哥马利整天忙碌不堪,没个消停,任凭他精力充沛终归难以支撑,不得已,只好请假休息,即便是在两个月的假期中间,他也还是闲不住,不断去信同哈特探讨问题,这在别人看来有点不可理喻,可同蒙哥马利脾气相投的哈特能理解,也只有他,才能理解。渐渐地,光写信探讨已经不令蒙哥马利满足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何不试一试往杂志上投稿,这是一种新鲜的方式,又可以赚取更多注意力的。于是,他试着给《陆军季刊》寄去一篇文章,没想到很快发表丁,蒙哥马利喜出望外,虽然编辑刊登时把他的文章题目,由原来的《地区自卫部队的训练》改为《对地区自卫部队中新任副官的建议》,而且没给蒙哥马利署名,可他还是很高兴,毕竟,这是第一次尝试,居然就成功了,无疑使他对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以前没有发现的写作能力,信心倍增。而这比什么都重要。此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在皇家沃里克郡团主办的《羚羊》杂志上发表了5篇专论战术史的论文。在第一篇《现代步兵战术的演进》一文的前言,蒙哥马利这样讲述了写作的动机:“该篇文章是对读者具有教导性,并且是具有军事价值的。这项写作工作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羚羊》的读者很多,上至将军下到士兵都有。所以我决定撰写连续几篇有关过去约300年来,我们现代步兵战术的演进和发展。对这个题目,每个人都应该有兴趣的,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编辑也会高兴……”蒙哥马利这样说,有替自己吹嘘、虚张声势的嫌疑,《羚羊》一向是一本以刊登团内报道以及娱乐花边消息为主的杂志,从来不登枯燥的军事论文,这一次倒算蒙哥马利幸运。蒙哥马利在文章一开头,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有史以来,从古罗马的密集队形开始,战术上的基本法则,始终保持不变。这个法则就是:要想成功,必须在准备实施决定性打击之处,占据绝对优势。”结果,他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从餐厅到营房,响起一片议论声。也许是杂志破天荒的举动所致,而不完全是因为文章本身。他的观点有的人同意,有的反对,有的持保留意见,不管怎么说,他算是名声大噪丁。佩服他的人读后不过瘾,已经私下揣测,下次,蒙哥马利将会奉献什么样的文章?他又会提出什么让他们大开眼界的理论?他们还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蒙哥马利是如何预测未来的战争?仿佛,蒙哥马利成了预言大师似的。这一切,也正是蒙哥马利所期待的,不过他和他们不尽相同,至少,有借机扬名立身的成分在内。听到周围那些议论的声音,蒙哥马利不禁得意洋洋,1925年春天,从法国休假回来后,蒙哥马利被任命为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第1连的连长。这是他第一次以指挥官的身份重新回到该团。还没上任,他已拟好一份训练计划,包括从3月中旬到8月初的每日课目,上任后,还把它印成了小册子发行。针对战后陆军训练松散、士气萎靡不振的情况,蒙哥马利按照这份计划,在自己的连队首先搞起了战术演练,他订立的要求很高,要使“每一个军官和士兵在战斗中对每一种作战所应采取的行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当时和平风大盛,不少人认为他没事找事,私下议论纷纷,说一些风凉话。蒙哥马利连里的个别军官也对他不满,但由于得到营长麦克唐纳的支持,反对的声音逐漸弱小。3月18日上午,热火朝天的连战术演练开始,课目有战斗队形、射击命令、巡逻侦察、夜间战斗、进攻、退却、防御、野战筑城、坦克支援、陆空协同等等,每天晚上,全连总结讨论当天演练的得失,随后,由蒙哥马利部署第二天的任务,由于又要抓训练,又要主管一连的日常事务,实在忙不过来,他请求营副官派一名助手来协助处理,没想到却遭到拒绝,盛怒之下,蒙哥马利大吵了一通,就差挥拳相向,可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经过十来天的训练,蒙哥马利的名字传遍了全团,连旅长也听说了这种别出心裁的训练方式,当即决定带着参谋长亲自过来视察。视察那一天,蒙哥马利正率领全连进行10公里的越野前卫战术模拟演习,尽管累得疲惫不堪,演习却获得了成功,旅长大加赞许,这使蒙哥马利高兴万分。他的连成了全团乃至全旅的模范,不断在各种场合示范表演,他的要求上面都一一满足,包括真枪真炮的实弹演习。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为他赢来关注的目光,一时间,竟成了官兵们嘴边谈论最多的公众人物,连官级比他大的团长、旅长,也没他那么风光。陆军部已经密切注意这个锋芒一再显露的步兵连长。这年夏天,他的军衔顺理成章地正式晋升为少校。两天以后,参谋会议又决定,调蒙哥马利到坎伯利参谋学院担任教官,那里有一名中校教官刚刚离职,他的空缺,正好由蒙哥马利来顶替,任期3年。蒙哥马利对这个任命既兴奋,又感到奇怪,后来才知道,是哈林顿,也就是约克郡第49师的师长向陆军部鼎力推荐的结果,不禁暗存感激。1926年1月,蒙哥马利来到坎伯利参谋学院,离开6年后,又故地重返,不同的是上次他是这儿的学生,而这次是作为一个堂堂的教官回来。研究室主任阿兰,布鲁克是个资深教官,他比蒙哥马利大3岁,从小生长在法国,18岁时才回英国。参加过一战,获过两枚绩优勋章,对炮兵的研究很有一套,享有专家之称。这个人对学生和手下人要求严厉,对蒙哥马利也不例外,甚至更苛刻,但不是故意刁难,他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而想让蒙哥马利接受更多的锻炼。工作上出些难题,私下里却照顾有加。因此蒙哥马利对他很有好感,也非常佩服,给予罕有的尊敬,直到很多年后布鲁克逝世,一直这样。蒙哥马利一来,就卷入一场对装甲部队在未来战争中扮演何种角色的争论,一战结束以来,为了维持庞大军队的巨额开支,英国政府的国防费用渐成捉襟见肘之势,削减花费高昂的装甲部队的呼声不绝于耳。另外,对于战车将来的作用,也有人表示怀疑。这种论调,蒙哥马利和布鲁克不约而同地反对。他们还都认为一个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指挥官,必须是多面手,可以同时指挥多兵种作战。就战车来说,蒙哥马利对它的前途尽管心存疑虑,但不同意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其作用他还是看得比较清的。他在《羚羊》杂志上撰文说,只要解决战车的大量生产问题:“那么步兵能否继续称为军中的主兵种,即最后赢得战斗的兵种,将值得考虑。战车将来在陆军中成为突击的兵种,炮兵是使突击能以发动的兵种,而步兵却是在攻占的地区,担任占领任务的兵种,这种时代,似乎即将来临。”蒙哥马利爱出风头的毛病依然改不了,现在当了教官,客观上给了他更多的表演机会。在这里,他已经成了享誉全校的沙盘高手和战术问题的“权威”,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合,大肆宣扬自己的战术思想,演讲成了他乐此不疲的快事,想像力异常丰富的他,经常贏得满堂喝彩,但同时也因为张扬和过于新鲜的见解,招来敌意的眼光,不过蒙哥马利不在乎。学生们喜欢他锐利和不落俗套的思维,但对他的教学方法却叫苦连天,他鼓励他们创新,可又强调必须打好指挥、运筹和编组等方面的基本功,有时心血来潮,连细枝末节的要求也不放过。一次他给了一个学生的作业零分,而满分是500,有人便大惑不解地问他:“不至于这样糟糕吧,给的分是不是太低了?”“不。”“为什么?”“很简单。”蒙哥马利振振有词地说道,“按规定不准在作业边上写,他偏偏在那儿写。如果他对这样简单的规定都不能遵守,他就不能指挥别人。”问者被他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从此,他更是出了名。春光明媚的4月,蒙哥马利和弟弟布莱恩,还有皇家沃里克郡团的3名少尉,结伴去法国和比利时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自行车旅行。这个主意是蒙哥马利想出来的,一来凭吊一下他曾经战斗过的战场,另外顺便可以向几个年轻人炫耀一番。蒙哥马利从东部陆军训练奖金中获取一笔资助,因此不用自掏腰包。他们从多佛尔出发,开始480公里的征程,每到一处,蒙哥马利总要停下来讲述当年在此作战的经过,然后就战争提出一些问题,让几个少尉回答。在奥斯坦德登陆时,蒙哥马利5个人遇到一名神气活现的比利时海关值勤士兵,指出他们的旅行通行证有问题,蒙哥马利灵机一动,亲热地拉住那名士兵的手,一口一个“上校先生,”叫得他心花怒放,马上挥手放行,连行李也免检了。在旅途中间,蒙哥马利用类似的手段:将碰到的麻烦一一解决,使同行的几个毛头小伙子大开眼界。4月27日,为期一个星期的自行车旅行结束,蒙哥马利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心满意足踏上归途。1928年的年末,有一个重大的事情,需要他仔细斟酌和思考了。再过一个月,他在参谋学院的教官任期将满,必须为下一步作打算。在年初他因为表现优异,已获得晋升,军衔变成了准中校,但此时各部队职位都无空缺,他没地方可去,作战部也感到头疼,只好让蒙哥马利自己拿主意。蒙哥马利知道这种状况后,觉得与其如此,不如回老部队一一皇家沃里克郡团,既熟门熟路,容易干出业绩,又能凭此得到更多的注意,为今后升迁打下基础。换句话说,要埋头苦干,以待时机。1929年1月,蒙哥马利离开坎伯利参谋学院。这时他已经结婚,休完一个月假,2月份,回到皇家沃里克郡团第1营报到。这个营已经移防至英克曼,营长也换了人,蒙哥马利的老上司和旧友克莱门特?托姆斯中校统率该营,蒙哥马利很高兴,但没想到他的到来,却让托姆斯犯了难,这是因为营里只有一个本部连尚缺连长,而该连长的职责,仅是管理一帮鼓乐队、通信兵和文书。把本部连交给蒙哥马利来管,托姆斯十分不好意思,可蒙哥马利倒觉得没什么,照样干得挺欢,而且,比其他连长更加出色。他从来都是这样敬业,要么不做,做就一定要做好,即使给他一个不能充分发挥才干的闲职,他也不因此而有动摇。连队在他的管理下,焕发出勃勃生机,鼓乐手被他指挥得团团转,其他人员也各司其职,因为工作需要,蒙哥马利为他们安排了特别的房间,士兵们为此而感动。蒙哥马利从爱尔兰战争以来,不断编纂一些小册子和讲稿,犯了陆军部的忌讳,后来遭明令禁止,蒙哥马利一直为此事耿耿于怀,可他能编能写的名气这时却早已传了出来。半年后,陆军部要修订步兵训练教材,成立了一个编修委员会,通知蒙哥马利要调他去做秘书。蒙哥马利觉得大展身手的时机到了,把自己的战术思想和准则贯彻到新教材中,以前是他的梦想,在遭受那次打击后,也没有放弃,如今好机会来了,怎能随便让它从手心溜走?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10月15日,他临时离开本职岗位,来到作战部编写教材。此后的6个月內,蒙哥马利成了作战部的“配属”军官,每天多领5先令的特别津贴。新步兵训练教材的编写工作,拖了好几年,中间断断续续,几度易人,比如1921年版大部分由利德尔,哈特撰写,1926年版的则换成了戈特子爵。蒙哥马利对他们编写的东西不屑一顾,认为不能真正体现他的主张,依蒙哥马利的意思,要将教材编成一本“供正规军和地区自卫部队团级军官使用的、完整的战术手册”一一内容广泛的作战论著,反映的观点,也不能唯作战部马首是瞻,这与委员会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当蒙哥马利按照这个构想一提出草案,立刻遭到激烈的反对。事实上,蒙哥马利不过是委员会的秘书,委员会里集中了一批军界有头有脸的人物,论说话分量,还轮不上他,一个小小的中校秘书对教材编写指手画脚,自然引起别人的不快。不过,他们并没全盘否定他的草案,而是要按他们的意见修改,蒙哥马利坚决不干,于是陷入了僵局。6个月后没有进展,那本草案躺在那里,仍然不见一点动静。眼看规定的编写期限将满,委员会负责人戴维,康贝尔爵士急得乱转。这时,蒙哥马利提出一项建议:解散委员会,由他负责把众人的意见吸收进来,最后统筹完成教材;在此期间,他不领额外津贴。康贝尔爵士见有人肯收拾摊子,求之不得,满口答应。但他没料到蒙哥马利在这里给他耍了个花招:他在写最后一稿时,把委员会的意见统统剔除,这样,他就堂而皇之地达到了个人目的,即编写一本反映自己思想观点的步兵新教材,书付梓出版后,得到了较高评价。但指责声也不少。利德尔,哈特就是其中之一。蒙哥马利写完书稿后,托人带给他审阅,征求意见。本来,哈特曾是该教材的撰写人,后来被戈特子爵替换,对这份差使落到别人头上,他满肚窝火,虽说蒙哥马利是朋友,可还是压抑不住妒忌之心。因此他毫不客气指出,该书虽然将原稿“部分饰文和冗长赘语。删除,但阅读,对象似乎定在旅或营级指挥官,而没有以“真正需要指导的连、排长。基层军官为对象。哈特一向坚持扩张战果的军事思想,以前曾经围绕这个问题同蒙哥马利唇枪舌剑,争论不休,这一回,他对于教材在《进攻》一章里被忽略又给予了抨击。在写给蒙哥马利的信中,哈特说他为此表示遗憾:“把该教材所解释的对敌阵弱点予以突破后,如何运用预备队再扩大突破口、扩大战果这部分漏掉了。”蒙哥马利对哈特的建议表示感谢,但接着故伎重演,他回信说要接受:“这些意见对我有莫大裨益,我已参照其中较重要者,对草稿作必要的修正。”当哈特拿到刊印的成书后,才发现实际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自己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又气又失望,可木已成舟没有办法。后来,不可避免地,只要一谈到那本教材,哈特总不忘说三道四。蒙哥马利回团以后,担任托姆斯的副手,在此之前托姆斯已经被作战部看中,将于年底调到那里工作。下一个营长是谁,不是本团的人,也不会是外面调的人,只能是蒙哥马利。他自信凭借编书和各方面表现,继任托姆斯的职务是板上钉钉的事,全团上下都这么看。蒙哥马利预感到升迁的荣耀时刻就要来临,喜上眉梢,托姆斯还没走,他就有点急不可耐,说话办事霸气十足,大有舍我其谁的味道。有一次他在家里为年轻军官们开办舞会,中途,他几次爬上一张桌子,大声向所有人命令:“交换舞伴!”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场面很尴尬,但是最终还是照他的意思办了。不久到“新公园”度假,他把专横的气势也带了过来,同母亲亨利夫人发生了冲突。第二天早上,全家做完礼拜,到楼下就餐,发现蒙哥马利在餐厅门上贴了一张“每日命令”,亨利夫人气不打一处来,不过还能忍着。稍后情形就更严重了,她发现窗前的常春藤全被剪了,而她已经下过命令任何人不得随便动它们,亨利夫人气势汹汹地问下人:“这是谁干的好事?”得到的回答是蒙哥马利下令干的,这下亨利夫人勃然大怒,找到儿子大声喊道:“你根本没有权力这么做,这是我的房子!”“噢,实在对不起,”蒙哥马利满脸堆笑地解释道,“可是,你看一一它挡住了我窗口的光线。”骄狂使蒙哥马利有时连上司也敢公然顶撞,托姆斯后来回忆在他离任前,发生这么一件事:奥德索指挥部经常要求派伯纳德在演习中担任裁判或参谋工作。伯纳德并不一定高兴。我记得有次一位怒气冲冲的将军在演习中跑到我的营部来,要“那尖声怪气的小混蛋”——蒙哥马利的老命。

编辑推荐

蒙哥马利元帅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历任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英军参谋长、西欧盟军统帅等。《蒙哥马利》是他的回忆记录,从童年生活、军校生活、早期的军旅生活、婚姻和家庭生活,直至他的晚年日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蒙哥马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6条)

 
 

  •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蒙哥马利生前曾几次会见毛泽东,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蒙哥马利始终是一位谨慎、彻底的战略家。他坚持在每次出击以前,在人力、物力上做好充分准备,虽然对于战争来讲,延缓了进程,但却稳妥可靠,并保证了他在部下当中的声威。
  •   他是英国一个半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军事家,他出身一般,但是凭着他对军事的热爱和不屑的努力,他是一步一步的晋升,有人说他是一个胆小的将军,有人说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军,但是我认为他是一个谨慎的人虽说他很有个性,但他的确是英国最伟大的元帅。
  •   起初是看见蒙哥马利的照片,被他那坚毅而又略带凶煞的长相所吸引,知道他的果敢
  •   了解点历史人物
  •   装订有点问题,其他都好!
  •   厚厚的一大本,五折还可以用券,先囤下,以后慢慢看。
  •   孩子很喜欢看,比我还积极呢
  •   书很好,其中的插图尤为精彩。
  •   孩子特别喜欢,内容也不错。开拓孩子的视野。
  •   东西很好,发货很快
  •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可以学到历史的东西!
  •   先在书店看了几页,挺吸引人的,就到当当买了。
    语言比较优美,叙述比较真实。不过感觉一些很重要的内容没写到,比如母亲骂小蒙哥马利炮灰那件事竟然没讲到,这是对他影响很大的事,从此他开始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了。有点可惜。
    但总体还行,对于想了解蒙哥马利的朋友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   很详细的介绍了蒙哥马利的一生!
  •   这是为一个大男孩选购的,尽管不是我自己喜欢的类型,但是他喜欢,不错!
  •   对蒙帅一生最详细的描述!
  •   买错了,不是蒙哥马利自己写的那个,是其他人写的,体会不到他的感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