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作者:麦克尔·罗奇格西 页数:2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结合了古老的与当代的西藏佛教传统智慧,把获致事业成功、人生圆满的策略呈现在读者面前。
格西(佛学博士)麦可.罗区是当今传授西藏佛教的伟大导师之一,也是安鼎国际钻石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该公司以五万美元的资金起家,至今每年的销售额超过一亿美元;他以任职于安鼎的亲身经验为例,让读者能够以新颖的角度理解古老的佛教智慧。安鼎国际钻石公司的表现之所以如此出色,主要是因为作者任职副总裁期间所做的大部份决定和政策,都是应用本书所提供的商业策略,也就是你在本书看到的佛教原则所作成的。
第一个原则是,要做生意就要成功,就得赚钱。赚钱和修行这两件事情绝对不冲突。事实上,它也可能变成修行的一部份。钱本身并没有罪过,何况拥有较多资源的人要比没有的人更能多行善事。问题是,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赚钱,我们了不了解钱从何而来、如何能叫它源源不断,以及我们是否以健康的态度去面对它。
第二个原则是,我们应该能够享用金钱。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学会如何能一边赚钱,一边还能保持身心的健康。创造财富的过程不应该让我们身心具疲,如此就失去了经商原有的目的。
第三个原则是,一个人应该能在最后回顾自己的事业时,告诉自己这些年来的经营是有意义的。每个事业就好像每个人生都会有个尽头。在我们事业里最重要的时刻,也就是当我们最后回顾既有的成就时,我们应当能从我们经营事业与经营自己的方法中看到一些永恒的意义,为我们的世界留下一些好榜样。
这就是鼎国际公司钻石部门的成功所给予我们的启示。任何人,不论背景、信仰,都能学会并应用它所启发的道理。
作者简介
麦可.罗区(Michael Roach)是一名受戒的佛教僧人。他在位于印度的赛拉梅(Sera Mey Tibetan
Monastery)西藏寺院学习了二十二年之后,获得了格西(佛学大师)的学位。自一九八一年以来,他开始教授佛学;他同时也是研究梵文、藏文,以及俄文的学者,翻译作品等身。麦可.罗区在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致富之道
第一章 智慧的来源
第二章 金刚微妙义
第三章 金刚经的缘起
第四章 万物的潜在可能
第五章 潜能运用原则
第六章 如何善用自性潜能
第七章 走出商场的黑暗森林
第八章 真诚行动,如愿成真
第二部分 享受财富,安顿身心
第九章 在宁静中安顿生活
第十章 保持心灵的清澈明净
第十一章 圆圈日的寂静
第十二章 化危机为转机的空性
第三部分 回首前尘,了悟价值
第十三章 万物皆有尽时
第十四章 终极的经营法门
第十五章 财富之源,无限经济
后记:一帖金刚能断之商业哲学
章节摘录
书摘《金刚经》的经名本身就含有高度的奥妙智能。在说明如何运用这份智能获得成功之前,我们不妨先讨论经名的含意。 让我们先看看邱尼喇嘛自己对这个长标题的解释: 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在印度的古老语言里,这部经典称为‘尊贵能断的………’”。梵文书名中每个字的意义如下:Arya的意思是“高贵的”;Vajra指的是“金刚”;Chedaka是“能断”;而Prajnya 代表“智能”。Param意指“彼岸”,Ira是“到”,两者合起来意为“圆满”;Nama是“名为”;Maha谓“大”,是就慈悲而言;而Yana指“道”;Sutra则译为“经”。 就解释如何获得事业与生活的成功而言,这里最重要的字就是“金刚”,也就是钻石。在藏文里,金刚代表万物的潜能,通常以“空”来表示。一个生意人若能清楚觉知到这种潜能,就能了解事业或生命的成功关键。 在以下的章节里,我们会进一步讨论这种潜能的细节,但是目前我们只需先了解这万物的潜能与金刚的相似性即可,这相似性表现在三个重要方面。 万物潜能似金刚 首先,纯钻大概是最接近完全透明的物质。我们就拿玻璃,那种通往阳台的落地窗上的一大块玻璃来做比喻。从正面看,它完全透明。透明得几乎看不见,以致来拜访的邻居因为不知情,而撞破玻璃的情况时有所闻。然而从玻璃的上方往下看,你会发觉大部分的玻璃都有着深绿色。这颜色其实就是玻璃成分里细微铁屑层积的结果,在厚玻璃上尤其明显。 纯净的钻石就不一样了。在我们这行里,钻石的价值首先是看它的颜色程度:颜色越重,价值越低,完全没有颜色的钻石最稀有也最珍贵。这种珍品钻石我们目前用D来代表其评等,这大概是以往错误的一个反效果。 在现代的钻石分级系统发明之前,已经有许多其他系统在盛行着。字母A被广泛用以代表非常精纯、无色的钻石,次等的则以B标等,其余的就以字母顺序类推。 不幸的是,以前不同公司对于A级或B级有着不同的认定标准。对消费者当然也会造成困扰。同样一颗B级钻石,甲公司鉴定为几近无色,乙公司却可能认定为中等带黄。所以新系统的设计者决定用相反的字母顺序来做评等,也就是用D来代表极品、几无颜色的钻石。 如果有像落地窗玻璃一般大的D级钻石,看起来会像是完全透明一样。就算是从上往下看,依然透明如初。这就是完全纯净事物的本质。如果在你和另外一个人之间有一道数尺宽的钻石墙,而且墙面不会反射光线的话,你根本无法看到有面墙存在着。 在《金刚经》这部经里所能发现的成功潜能就像是这面钻石墙。它一直都在我们左右,围绕在我们身旁的所有人、物都有这份潜能。 如果驾驭得当,它便会是让我们获得个人与事业成功的源头。讽刺的是,虽然它充斥于我们周围的事物中,它却像是隐形的,我们就是看不见。《金刚经》这部经的目的,就是教我们看见这份潜能的方法。 宇宙最坚硬的物质 钻石重要的第二个原因是,它是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除了钻石本身,没有任何其他物质能够琢磨钻石。如果按照一种名为“努普”(Knoop)的量表来测量硬度,钻石要比硬度仅次于自己的红宝石硬上3倍。而且就算要拿钻石来琢磨另一颗钻石,也要那颗被磨的钻石有一面是所谓的“软面”。 其实这就是琢磨钻石的方法。虽然钻石很难琢磨,却可以像用斧头劈木头般沿着切面劈开。为了能琢磨钻石,我们得先搜集其他钻石切割后所留下的碎钻,或者找颗纯度不足、不值得加工琢磨的生钻,加以劈开、磨碎为细粉。 这些粉末必须先用筛子或铁制滤网重复过滤,一直到只剩下非常细微的粉末为止,再装入小玻璃瓶里。我们得接着准备好一个厚重的钢制平盘,在上面交叉刻出一条条细痕。再在圆盘上涂上一层好油。这油一般以橄榄油为主要成分,不过每个人通常有他自己不同的秘方成分。 钢盘中会焊着一根轮轴,轮轴的另一头接着一部马达,马达则固定在一个用坚实铁架支撑的厚重桌面上。这是为了避免钢盘在开始旋转后震动,因为旋转的速度高达每分钟数百转。油面上跟着会被洒上一层钻石粉末,形成一层灰色的糊状物。 生钻看起来不会比一般的石头亮上多少,有点像是灰绿色的洗碗水里夹杂着些透明冰块。万一运气不好,整块生钻可能内外都是这种颜色。果真如此,这表示你钻磨了半天,才发觉花了一大笔钱,购买了一颗毫无价值的生石。 生石被固定在一个称为“DOP”的小杯子里。杯子上装着像是留声机唱臂般的提把。将生石固定在“。DOP"’里面的是一种特别的胶。这种胶即使在钻石切割加热时也不会软化。 当我跟着一位名字叫山姆·旭姆洛夫的钻石琢磨师傅见习时,他用的是一种石棉加水做成的胶固定生石。生石一变热,石棉就会干燥缩水,把生石紧紧地锁在“DOP”里。 原本我们会细嚼石棉来制作胶,后来才知道即使只是一小口石棉也会致癌。我记得有一位琢磨师傅就是因为这样,在喉咙附近长了一大块肿瘤。 马达一带动钢盘开始旋转后,就不容许有任何一点点震动。有时光是将钢盘装上较老的钻石钻磨机定位,就得耗上好几个钟头。定准了位之后,钻磨机会被放在一张像儿童椅一样的高椅上,钢盘就悬在底下。师傅接着就会拿着装有生钻杯子的提把,轻轻地碰触高速旋转的钢盘。 钻石远比钢盘硬多了,所以如果钻磨机太用力压着有凸角的生钻的话,结果将会使钢盘本身遭受磨损。你必须要轻轻地拿生石划过钢轮,然后将提把往自己眼睛的方向提起。另外一只手里则拿着称为“强力扩大镜”的放大镜。P6-8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麦克尔·罗奇先生.我不认识他.但是看了他写的《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以后.令我对他严生J,由衷的敬佩之意,他身在商界.实修清净行。特别是他具有高人一等的智慧,将《金刚经》融会贯通,运用万法潜能.发挥在商场的经营上……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企业家、实业家.特别是金融界人士阅读的一本好书,当然.更是所有信仰西藏佛教的佛教徒应读的一本好书,对于强调人间佛教的信徒来说.也是非常值得参考的。 我会介绍更多的人.来看这本书。 ——台湾佛光山寺住持 心定和尚 您是因何种动机而翻阅这本书的7是被封面的标题所吸引7对作者的身份感到好奇7还是试图为某种烦闷、愁困找寻解答7……或者仅是顺手翻开书页?不管是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动作.在那背后,一定有某种幽微的网络在牵系着、拨动着…… 许多人为了赚取金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失去了身心的健康和快乐,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7因此,罗奇格西表示,真正的成功,来自对于心灵的关注.也就是身心调和的重视.他以自己为例.指出妥善运用时间.开发心灵的力量.亦能事半功倍。 ——华梵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 刘婉俐
编辑推荐
《当和尚遇到钻石》作者麦克尔·罗奇格西,一名受戒的佛教僧人,学习了22年之后,获得格西学位,为您破译一位佛学博士如何叱咤商界的密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