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 作者:佟悦 页数:227
Tag标签:无
前言
盛京,是我们要介绍的这座城市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名称。这个阶段,严格算起来是从公元1634年到1906年,即从清太宗时正式为都城命名,到光绪末年撤销“陪都”建制;或许可以将其两端再略为延展一些,算成1625年到1912年,也就是从后金汗国定都于此到清朝被民国取代。在此之前的辽、金、元、明历朝,这里被称作“沈州”和“沈阳”,在此之后的近百年间,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第一重镇,它虽一度被叫做“奉天省城”或“奉天市”,但直至现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沈阳”仍然是其正式的城市名称。 简而言之,这里要为读者描述的,是从满族人占领至清帝退位近三百年间的沈阳城。这个阶段在城市历史中所占时间并非很长,但却对这座城市近世以至当代的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把一座城市的盛衰联系得更广泛一些,那么“盛京”时代的沈阳,不仅对同期中国东北乃至华夏神州产生过深远影响,也曾经是东北亚各主要民族进行过不同形式表演的重要舞台。 无论对于过去和现在,沈阳城的“盛京”阶段都十分重要。毕竟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国的奠基地、大清王朝的陪都城和“满洲”族称的命名处,也是近四百年来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令人稍感遗憾的是,清代有关这个城市的文字记载,远不如中国其他一些名城那样丰富多彩,以至很难对其城市发展的每个阶段和社会各层面都作出细致生动的描绘。本书主要想讲述的,更多的是关于这个城市自身的事情,包括当时的城池建筑、市井风貌和居民生活诸方面。由于近些年的现代化改造导致旧有城市面貌改变,以往居住在这里的“知情者”们,又很少有兴趣记录他们身边那些司空见惯的事情,作者不得不凭借有限的文字记录和历史图照,参照多年调查访问搜集到的实证资料,努力恢复盛京城的真实面貌,并借此帮助读者形成对百年前城市及其居民更加清晰的印象。 “盛京”是17世纪二三十年代至20世纪初期的一座城市,从有“城”算起,在此之前她已历经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但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开始,其城市地位、城郭面貌、居民构成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迥异于前代的重要变化,虽然坐落位置没有改变,但几乎是开始了一座新城市的历史。《清代盛京城》就是向读者介绍这座“新城市”在清朝人关前后的重建与发展。尽管主要笔墨都用来渲染盛京城的方方面面,但作者却很难将其写成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断代史”。主要原因应该是盛京以及其他古代中国城市,不似欧洲那种典型城市或城邦,是由市民阶级及其推选的市政机构组成、可以“呼吸自由空气”的所在,而是专制皇权下“朝廷命官”等各类“臣民”生活的地方,更多地带有地方行政中心色彩,却缺乏富有个性的城市精神。所以我们的叙述,不得不重视当时中国社会大环境对这里的影响,而又更多地通过城市规划的自成特色、居民成分的与众不同、行政管理的特殊体系等方面,来展现这座城市三百年间历史的主要方面。实际上,这些变化与大清王朝的盛衰兴亡密切相关,城居人民的主观意志却很少对其产生影响。 本书第一章简要叙述远古至明代中期沈阳城的历史沿革;第二、三章是满族人建立的后金地方政权占领并定都于此的过程;第四、五、六、七章介绍清人关后盛京作为陪都的基本体制、城市概貌和居民结构;第八、九、十、十一章是盛京城商业、宗教、风俗、教育各方面的具体描述;最后三章则试图说明其从封建王朝“陪都”向近代城市的转化。为便于形象地了解旧日城市面貌,作者从多方搜集到的历史图照中精选出百余幅,分别插人相关文字叙述当中,以期读者能够对当年的盛京城留下更为清晰的印象。
内容概要
“盛京”是17世纪二三十年代至20世纪初期的一座城市,从有“城”算起,在此之前她已历经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但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开始,其城市地位、城郭面貌、居民构成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迥异于前代的重要变化,虽然坐落位置没有改变,但几乎是开始了一座新城市的历史。《清代盛京城》就是向读者介绍这座“新城市”在清朝入关前后的重建与发展。
书籍目录
前言一、从两千年前说起 考古学者的发现 不知名的古城 辽国新都市 从沈州到沈阳二、满洲人的重建 再度崛起的女真人 辽沈新家园 选定“形胜之地” 四年前的激战 定鼎新都 天眷盛京——穆克敦三、汗国都城 亦兵亦民的百姓 关东汗王宫 八旗的广场 新春盛典 贵族府邸 新王朝的孕育四、“陪都”新制 不容忽视的故里 旧都遗制 “奉天”和“承德” 兼管旗民的将军 特殊的朝拜五、关东第一城 外圆内方“八卦城” 洋人的记述 城内街路 遍布城区的胡同 汗王陵和功臣墓 旧皇宫的扩建 祭祖还乡的皇帝们六、土著人和外乡人 老满洲和新满洲 蒙古人和锡伯人 成分复杂的“汉军” 民籍人和客籍人七、没有“父母官”的城市 有职无权的县官 “佐领”的城区 城市警察——步营司八、行、市与店铺 城厢的“行”和“市” 商业店铺 酒席楼和大车店 烟馆、妓院和戏园 买卖银钱的生意九、城内外的庙宇 幸存的古寺 皇家喇嘛庙 佛寺道观与仙家洞府 天地坛和堂子庙 清真寺与洋教堂十、市井关东风十一、孔子庙和洋学堂十二、“小鬼子”和“老毛子”十三、“铁路与新城区”十四、从改制到易代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一、从两千年前说起在“盛京”这个名称出现之前,位于这方土地上的城市虽然并不像后来那样声名显赫,但却坐落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区域。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原因,才更具备被塑造为历史名城的契机,成就了它日后的辉煌。考古学者的发现在中国古代史书中,对沈阳乃至东北地区远古史的记述十分模糊。两千年问那些居住在长城以内的汉族学者们,既没有认真研究过这里上古时期的民族和部落,更不可能科学地探寻史前人类在这里的遗迹,只是按照当时记述远古历史的传统做法,把这里含混地划为古代中国北方某个州的属地,便算是有了交代。直到现代考古学传人之后,才使我们对这一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有了真正了解。 公元1973年,居住在沈阳北郊的中学教师刘先生,拿着他几年来在住宅附近捡到的一些奇怪陶片,来到沈阳市考古工作队,想请教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价值。因为他捡到这些陶片的地方,不久后就可能建起一座新学校,如果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文物,将会永远地压在新建的校舍之下。 正在探索沈阳地区史前人类活动历史的考古人员,热情地接待了这位民间考古爱好者。在仔细研究了他带来的陶片后,请他作向导来到了发现陶片的地方。那片区域位于沈阳市区北部,南面紧邻一条古河道,北面则是一道东西走向的土岗,十分适合原始人类居住。在那周围,考古人员又捡到了一些类似的陶片。经过认真分析,专家们兴奋地认为,这些陶片很可能是沈阳城及周边尚未发现过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残片。于是,从1974年春天开始,地方考古部门分几次对这处遗迹进行发掘,结果是相当令人兴奋的。
后记
《清代盛京城》的成书,是在长期积累资料基础上的一次尝试。因作者多年从事与沈阳清代历史、文物有关的工作,很想利用接触到的资料,整理成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当时城市状况的文字。两年多前,适逢辽宁民族出版社有与之相关的出版计划,遂在该社领导和一些师友的热心鼓励下,相对集中时间和精力,边查找核实史料,边开始写作。其间几经调整思路,数易其稿,现在终于可以杀青问世。 应该说明的是,撰写这样一本小书,虽是作者多年夙愿,但实施起来并非易事。除资料和个人能力的因素外,风格体例、内容取舍等方面也都颇费心思,很难处理得当。权衡之下,只能确定这样的原则:叙事和议论以可靠的文献史料为基础,宁缺毋滥,不以近世里巷传闻为据。书中图照也遵循这一原则,除少量可移动文物照片和必要的示意插图为新近摄制外,所采用者均为反映清代沈阳内容的老照片,以此来增强书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毋庸讳言,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清代盛京城》还存在诸多不能尽如人意之处。除作者仍需不懈努力外,也敬请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在日后有机会修订充实之际,弥补本书的缺欠。 2009年 仲春 佟悦识于沈水之阳清故宫东朝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