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作者:叶皓 编 页数:235
前言
“谁不说咱家乡好”。南京,这个屹立在长江之畔、历经风雨的沧桑古城,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究竟有哪些瑰丽夺人的风物、哪些余音绕梁的辞章、哪些卓尔不凡的气质以及哪些波澜壮阔的成就,让我们爱它爱得如此深沉? 家乡南京,背倚钟山,怀抱大江,十朝都会,人杰地灵。它是一方山水城林,兼备山川形胜之妙;它是一座历史名城,萦绕着沧桑兴衰之感;它是一方文化重镇,无处不流淌着古今文人墨客的遐想情思;它还是一座文明之城,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 爱南京,是因为这里的山川河流。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一道风景。它地控长江,扼守京沪大动脉,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城东钟山龙蟠,城西石城虎踞。秦淮河、金川河蜿蜒城中,玄武湖、莫愁湖静若处子。这些风光名胜,经过历代文人索隐穷幽,至乾隆以降,共得金陵四十八景。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春游“牛首烟岚”,夏赏“钟阜晴云”,秋登“栖霞胜境”,冬观“石城霁雪”。其间既有高山大河的雄浑大气,又兼江南水乡的烟雨迷蒙;既有故宫城垣的残墙旧础,又有禅林道场的暮鼓晨钟。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也忍不住赞叹: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1912年,中山先生与胡汉民等人在紫金山打猎,看到这里山势雄伟,松柏青翠,遂笑对左右说:“待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一杯土,以安置躯壳尔。”中山先生逝世后,后人依其遗愿于钟山南麓建立了巍峨壮丽的中山陵,更为南京的山川增添了一份浩然之气。 爱南京,是因为这里的悠远历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记录了一段帝王之都的沧桑往事。汤山的猿人化石把南京的史前痕迹前溯了50万年。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介绍:“谁不说咱家乡好”。南京,这个屹立在长江之畔、历经风雨的沧桑古城,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究竟有哪些瑰丽夺人的风物、哪些余音绕梁的辞章、哪些卓尔不凡的气质以及哪些波澜壮阔的成就,让我们爱它爱得如此深沉?家乡南京,背倚钟山,怀抱大江,十朝都会,人杰地灵。它是一方山水城林,兼备山川形胜之妙;它是一座历史名城,萦绕着沧桑兴衰之感;它是一方文化重镇,无处不流淌着古今文人墨客的遐想情思;它还是一座文明之城,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
书籍目录
我爱南京(代序)第一篇章 钟山回声 杏花天影 解读:桃渡芳汀愁情谁诉 茉莉花 解读:从乡野飘向世界的芬芳 几多愁 解读:一江东逝水流淌千古愁 钟山春 解读:春色好光明行 大家唱 解读:歌声凝聚抗战力量 跌倒算什么 解读:迎接黎明的宣言书 茶馆小调 解读:小曲唱响大题材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解读:雄浑诗篇宏大交响第二篇章 金陵风韵 莫愁啊莫愁 解读:人生多风浪劝君莫忧愁 金陵晨曲 解读:祝福每一天 南京的风采 解读:唱不够的新南京 南京,你好 解读:深情的问候 桨声灯影夜秦淮 解读:桨声灯影 碧波情浓 朝天宫之歌 解读:新翻杨柳唱古今 南京,母亲城 解读:赤子情怀金陵颂歌 梅缘金陵 解读:梅香花海荡气回肠 玄武湖之春 解读:湖光山色歌韵流芳 南京在微笑 解读:微笑是最美的语言 阅江楼上摘片云 解读:鸟瞰的气魄 我爱你,南京的林荫大道 解读:绿色的享受 明天的南京有多美 解读:从心底飞出的歌 爱我南京 解读:历史名城的人文颂歌第三篇章 博爱情怀 爱的火焰 解读:百年之火东方之恋 盼团圆 解读:拳拳赤子心 浓浓两岸情 芒花 解读:海峡相望愁白了头 乡愁 解读:华人的情感守望 大爱无边 解读:爱的絮语 你是我的亲人 解读:当同胞需要的时候 我们是朋友 解读:永久的回忆 南京知青之歌 解读:因为一首歌险些掉脑袋 本事 解读:童年难忘岁月留声 毕业晚会 解读:新时期的毕业歌 与世界握手 解读:有朋自远方来第四篇章 大地恋曲 丰收歌 解读:载歌载舞唱丰收 五月栽秧 解读:绿色水乡的歌 锄头舞歌 解读:唤醒民众争自由 小草 解读:因平凡而崇高 山里人 解读:从大山里唱出来的歌 春天的风啊轻轻地对我说 解读:于无声处动真情 又是一年春茶绿 解读:山绿水绿天香心香 架桥的人 解读:世纪彩虹弄潮人生……第五篇章 七彩童谣第六篇章 石城军歌第七篇章 世纪交响歌曲索引作者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杏花天影》选自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号白石道人)的《白石道人歌曲》。该书收词八十首,其中十七首带有曲谱,如:《扬州慢》、《杏花天影》等。这些歌曲是姜夔一生创作的精华,为后人留下了可资研考、演唱的丰厚遗产。 《杏花天影》以写景、咏物及叹息身世飘零为基调,情调感伤,同时也折射了对国家命运和现实的关心。姜夔在1186年冬天乘船由沔口(汉口)出发,于1187年初路过金陵,泊舟于秦淮河上。此时的他怀想起东晋王献之和桃叶的恋爱故事,看着眼前桃叶渡的春景,联想到自己漂泊的生活,心中不禁生发出感伤的愁思,于是写下了这不朽的传世之作。 本词分为上、下阙,每阙四句。上阙第一句“咏物”:节律上突出了“绿”、“拂”、“浦”三字,旋律作连续向上的大跳后回落,表达了作者感触金陵春色之后内心的激越之情。第二句“借古喻今”:借王献之作歌送桃叶的典故,以喻自身,曲调是对前句的变化模仿。第三句“移情”:与首句的“绿丝”相呼应,用“愁眼”以对“春风”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忧郁。在曲调上节律紧缩,落音有变,调式很不稳定,音乐情绪激动。第四句“纵情”:感情细腻而婉转,波折顿生。情势上是“待去”,行动上为“少驻”,将其心痴意苦、情深思切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曲调则是以上扬为主,与首句的旋律在节奏上得以呼应,在方向上形成了倒影的关系,落于主音。 下阙第一句看到“金陵路”上的“莺吟燕舞”,想起秦淮佳丽的妙舞清歌,其曲调与上阙第一句差异较大,以上扬为主,停落在主音上。第二句急转直下,唯潮水能知其内心“最苦”处,曲调与上阙第二句完全相同,形成了段落之间的呼应。第三句借“满汀芳草”,抒发了离散之愁和漂泊之苦,曲调也取上阙第三句。第四句则是全曲感情的升华,天已向晚,暮色已近,今宵“移舟”何处?孤寂、郁闷之情油然而生。无限痛楚,倾注于词意转折之中,神情刻画之内。发问道:此恨谁知,此情谁诉? 作品在追忆昔日缠绵悱恻的真情实感的同时,从曲调形态及风格上感叹了自己身世的飘零和情场的失意,也影射了南宋时中原山河破碎而统治者偏安一隅的社会现实。其创作技巧在格律、旋法、结构、调式转换等方面都做过精心安排,形成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富有激情与活力。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