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作者:朱成山 页数:192
前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天是举国悲伤的日子。悲,那是揪心的痛悲;伤,那是巨大的心灵创伤。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震动了共和国,震醒了13亿人。 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星期一,一个令全体中国人水久水久不能忘记的日子,一个天崩地裂、地动山摇的天灾之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殃及8个省份受害、16个省份有震感。顷刻间,515万多间房屋被震塌,20多万人在地震中伤亡,大雨磅礴、大地陷裂、山体滑坡、交通电讯中断,汶川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废墟之地。 电视机里,24小时不停地滚动播放着汶川救灾现场的新闻;报纸上。连篇累牍地报道着有关汶川地震的消息;街头巷尾,人们反复议论着的也全都是汶川大地震的话题。汶川,是眼下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汉字,汶川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神经,汶川使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在心里头流泪、流血。 有人说过,地震是万灾之首。现在,才真正掂出了这句话的分量。地震是个大恶魔,它啃噬的全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地震是场大灾难,它毁坏的全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震是只大魔杖,它击碎的全都是万万千千个家庭的温馨。 天灾无情人有情。共和国的领袖们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连夜在中南海开会,及时发起一道道抗震救灾的动员令;胡总书记、温总理亲临受灾现场,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指挥抗震救灾;共和国的10万大军,第一时间内赶赴救灾前线,武警、民兵和卫生防疫人员等各路人马齐聚汶川,誓与天公试比高。他们懂得,灾情就是命令,救灾现场就是战场,救助人的生命是天大的责任。 危难时刻见真情。汶川灾民牵动着国人的心。为灾民献血的人群排起了长龙,一再把血库涨满;排队捐款的人群流着眼泪,他们中间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下岗工人,有牙牙学语的孩童,甚至连乞丐也伸出了捐款之手。10天时间,为灾民捐款捐物130多亿元。在大灾大难面前,最不值钱的就是钱。时下最为感人最为响亮的话语就是:“我们都是汶川人”,“汶川不哭,我们和你们在一起。”废墟掩不住大爱,中国人空前地团结,天灾凝聚起的中华民族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国殇,为了在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遇难同胞。国务院发布公告,确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志哀,并在19日14时28分至31分,全国默哀三分钟,届时火车、汽车、轮船鸣笛,防空警报拉响,以示悼念。是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全都颈系黑色领带,胸佩白色小花,齐聚中南海新华门志哀;天安门广场乃至全国各大广场、车站、码头等人流聚集的地方,人们就地肃立默哀;全国大小报纸全都变成了黑色版面,“哀”、“国殇”、“举国哀悼”等特大号字体赫然出现在各家报纸的头版上……这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第一次为老百姓举行的全国性哀悼,透出了民权思想和对每一个生命珍爱的意识,反映出执政为民的理念。由此想起每年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悼念同样是拉响防空警报,同样是默哀悼念,同样是以众多遇难老百姓同胞为祭奠对象,但终究是地方性的,还从未上升到国家悼念日的层面。 地震灾难,是对人类的一场考验。我们祈盼天佑中华,但不可能奢望一帆风顺。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战胜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中不断进步的。这一次,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天灾压顶不低头,赢得了尊重、士气和民心,聚积了前行的力量、勇气和信心。 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国殇,虽然沉甸甸地压在心头,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这场天灾。 2008年5月21日于南京
内容概要
《危难真情:汶川地震大救援故事》真实展现了在这次灾难中折射出的人间大爱与人性光辉,再次证明了在国家危难时刻民族团结的伟大力量,真切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无限哀悼。地震灾难,是对人类的一场考验。我们祈盼天佑中华,但不可能奢望一帆风顺。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战胜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中不断进步的。这一次,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天灾压顶不低头,赢得了尊重、士气和民心,聚积了前行的力量、勇气和信心。
作者简介
朱成山,研究员,男,1954年7月9日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现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兼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以及中国日本史学会、台湾问题研究会等学会理事,中国人权基金会、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技大学等11所高校兼职教授。 10多年来,他潜心研究国际和平学、中日关系史、日军侵华暴行史特别是南京大屠杀史,先后撰写《为300000冤魂呐喊》、《金陵血证》、《我与东史郎交往十三年》、《世界和平学概况》等100多万字的专著,撰写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各类文章。他多次在美国、日本、波兰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与和平交流活动。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幸存者篇爱,让她们共同获得了新生——两个素不相识的女孩用“生死对话”战“死神”他让死神望而却步——北川中学晏鹏为救同学再入险境被埋后幸生不离不弃,一起活下去——漩口中学马健顽强救出同学向孝廉她的诚实和坚强感动每个人——在废墟里坚持读书的邓清清同学伟大的父母爱,让每一个人都流泪答应我,你要活下去——两个同桌学生在险境中相互勉励生命的奇迹——被埋压179小时的马元江成功获救再创生命奇迹——被困216小时的崔昌会及13名工人成功获救废墟里的歌声——北川一中高一(7)班女生李安宁和她的同学最后一个钻出废墟的坚强男孩经历了生死磨难后的感触:平安就好宝贝,记住我爱你——一位母亲留给孩子的最后短信坚强女孩何翠青——13岁女生救出10多名同学自己被压废墟下50小时担架上的敬礼——感恩小男孩郎铮自强不息的“可乐男孩”薛枭废墟中他们成了生死之交救出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没有了双腿,但我心中充满了希望!”第二部分:人民教师篇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映秀镇小学教师张米亚舍身救两学生“娃娃……妈妈是……来不及……啊……”——映秀镇幼儿园教师聂晓燕舍自己孩子救他人子女吴忠洪老师以生命为代价抢救学生王光香老师用身躯保护孩子留在最后的严蓉老师救出学生却永失爱子的李开胜老师蒲斌老师放弃逃生机会用身躯救护学生她用肩背为孩子们挡住坠落的横梁冒雨翻山逃出险境的希望小学师生老师是可以托付生命的人美女老师邓丽君救出67个残疾学生为救学生倒在血泊之中的郑发富老师美丽的园丁将伟大定格在一瞬间苟晓超老师生命垂危却依然想着救学生一心想着救学生——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为了学生三次冲上危楼的包世贵老师王敏老师张开双臂护住了孩子却伤了自己孩子不怕,老师在你们就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教师“进教学楼救学生,我一辈子都不后悔”第三部分:救援人员篇奋战在四川抗震救灾第一线的80名将军15勇士4999米高空惊险空降灾区王毅:历经21小时徒步跋涉,率先到达汶川县城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13名亲属遇难失踪仍坚持一线救灾的武警大校婚期可推迟救灾不能等拯救受灾群众,就是拯救我的家人救灾,让所有活下来的人没有时间伤心用菜刀劈出生命之路他救援100多受灾群众,妻子却遇难北川众民警忍悲痛坚守工作岗位他失去几十位亲人仍日夜奋战救灾一线救灾现场就是我的家“中尉校长”李希民警邓波抱着儿子的遗体守护派出所的枪支打赢军旅生涯最后一仗黄艳辉:每次救援回来我都写一封遗书女特警:地震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儿子,爸爸要先救容易救的人”亲人没了,家没了,但责任还在一场新郎缺席的婚礼给灾区婴儿喂奶的江油女警察他身患绝症仍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严情勇肠穿孔仍然坚持营救3天3夜蒋敏:痛失十几位亲人却继续坚持救援的坚强女警中国国际救援队员张建波舍己救人武警父子兵痛失亲人仍坚持奋战180小时抢救群众派出所所长尹铅华:大灾面前,大爱无言检察长杨剑川:这里更需要我“爷爷在天堂里会为我感到骄傲的”抗震救灾路上母子惊喜相遇感动灾区的一家三代消防人尽职尽责,尊重死难者为灾民她累倒在救灾一线“逃婚”的新郎和当义工的新娘我要一直干到干不动的时候中国医大一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千里大转移灾民给“北京来的老专家”鞠躬致谢抗震前线传喜讯:儿子平安降生他在岳母遗体前深深磕了一个头武警官兵用双手拯救83个生命只有救治更多的人,才对得起失去的亲人危难面前,他舍弃了小家顾了大家一壶水依次传递,却没有人舍得喝张军、朱炎逢火线入党儿子三条短信都唤不回的父亲被誉为“无言神兵”的搜救犬地震袭来时,她在守护生命护士长李淑君: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南丁格尔”繁忙的工作让她没有时间流泪我是医生,病房就是我的阵地特殊的产床上,24条小生命呱呱降生徐小武在北川12小时的生死经历地震中的换肾手术我是医生,我不能丢下我的病人医生跪在地上为我接生,这恩情我记在心里第四部分:志愿者篇来自唐山“十三义士”的救援“为灾区奉献什么都不过分”“游击队”志愿者曾晓春:给灾民特别的关怀救人是对我罪恶的救赎75岁的明星交通志愿者“杨婆婆”“80后”志愿者感动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心理辅导员——冯绍雄57岁志愿者永远地倒下了为了废墟下跳动的心他说:救人需忍耐“因为我活着,所以我要来”“用生命托起小太阳的人”地震教我永不放弃在他们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不能撇下他们不管让这份真情相互传递,让更多的母子能团聚黄恒:“你自己保重,我去救人!”第五部分:社会救助篇南京一乞讨老人搜遍全身为地震灾区捐款105元大灾面前,两岸同胞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我们不能辜负了别人的关怀“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捐给灾区人民吧”——武汉一对拾荒夫妻为灾区人民捐款千元12000元“特殊党费”——成都一位86岁环卫工人老党员的党费灾区来的新同学杨露高墙内的爱心捐助牛春福卖羊为灾区捐款郭强:请收下我们这份感恩的心“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给受灾群众!”“没钱,咱捐点蔬菜!”“中国首善”陈光标第一时间去灾区救人第六部分:国际救援篇日本国际救援队日本医疗队护士长高野博子俄罗斯救援队韩国救援队新加坡救援队附录 抗震小知识后记
章节摘录
爱,让她们共同获得了新生——两个素不相识的女孩用“生死对话”战“死神”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中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一下垮塌,100多名学生被埋入废墟。 “她还活着吗?她在哪,我想见她。”5月15日6时许,当解放军某部官兵们,刨掉了压在初二(2)班女生蒋德佳身上的一片片钢筋水泥残垣,将她救出后,她首先念念不忘的是初三(1)班女生廖丽。 蒋德佳说:“事发时,我只觉一阵地动山摇,想往楼上跑,结果没跑几步,整个楼都垮了。”她在听见同学们的一阵阵惊慌的尖叫声后就昏过去了。醒来时,白天已变成黑夜,浑身痛得要命,她想起身,但却被一块块破碎的水泥板压住,难以动弹。在饥寒交迫中,一身伤的她好几次想入睡,但上方有一个女孩子的声音传了过来:“再疼也要忍住,千万不要睡,你一睡万一醒不来怎么办?” 被碎石压在上面无法动弹的女孩告诉她,自己名叫廖丽,是初三年级学生,虽不相识,但听到她的呻吟声后,担心她在疲倦中不小心睡着而丢命,就鼓励她要坚强地活下去。 为赢得生机,原本不相识的二人在废墟里不停地相互鼓劲,最终为解放军官兵叔叔救助赢得了时间。廖丽先被救出,接着蒋德佳也被救。蒋德佳说:“我们经过生与死考验结下的情谊,将一生无法忘却。” 他让死神望而却步——北川中学晏鹏为救同学再入险境被埋后幸生 5月12日下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四川省北川县北川中学高一(9)班的晏鹏正在教室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当时的北川中学中共有21个班1000多名师生与他一样在上课。教学楼突然剧烈摇晃了几下,坐在窗边的晏鹏逃了出来,当他爬起来之际意识到是发生地震了,可身边没见一个同班同学。 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立刻冲进教室救同学,但刚喊出“地震了,快跑!”,就被突然垮塌的教学楼掩埋了。5月14日,武警官兵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经过几小时的拼搏,移开了两层楼房废墟,救出了被埋在下面40多个小时的晏鹏。 死神在他的无畏面前望而却步。 不离不弃,一起活下去——漩口中学马健顽强救出同学向孝廉 在5月12日的大地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的教学楼坍塌,逃出来的同学拼命奔跑,此时到处是危险的飞石。这时候,一大块坍塌的水泥板倒下来,压在了该中学一名16岁的初三女学生向孝廉身上,重重的水泥板压住了她的半个身子。“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位小姑娘后来说。 向孝廉醒来后,从水泥板缝隙里看到外面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马健一边对着向孝廉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的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已感觉不到伤痛的马健背起孝廉就向门外走去。刚到门口,扒出孝廉的地方墙壁突然倒塌。好险!“如果晚了几分钟,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 被救出来的向孝廉曾对采访她的记者说:“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2008年5月29日,马健被国家教育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学生”的荣誉称号。 她的诚实和坚强感动每个人——在废墟里坚持读书的邓清清同学 5月14日下午,在四川省什邡市蓥华镇中学救助现场,初一(1)班班主任陈全红,不停地念叨着这样一句话:“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陈老师一直在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这是一个家境贫寒但热爱学习的孩子,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她的家住在什邡市蓥华镇海拔两千米左右的山上,不通汽车,只能步行。从学校到家里要走近四十里的山路,清清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在学校和家之间,十三岁的清清就这样一趟一趟地往返。 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出来,陈全红就忍不住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从乱石堆中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恐惧!”清清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伟大的父母爱,让每一个人都流泪 5月14日9时40分左右,在四川省北川县城,解放军官兵从废墟中解救出来一个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只有三岁的大眼睛小女孩,她叫宋馨懿(欣宜)。 小馨懿(欣宜)的幸存来源于父母的爱,是她的父母亲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她。 在解救她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大家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她的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着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时,挡住了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用爱和生命给孩子留下了一个生命空间。 这样的情景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地哭了,这是在为伟大的父母之爱而感动、而流泪。 当救援官兵用担架抬着小馨懿(欣宜)去医院救治时,当时在场的温家宝总理为她让了路。 答应我,你要活下去——两个同桌学生在险境中相互勉励 5月13日,四川省都江堰。 15岁的小雪躺在四川省医院临时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着同桌小亚的名字。小雪是初一学生,地震发生时,全班正上数学课,教学楼突然坍塌,同学们都被埋在废墟中。 “爸爸,妈妈,快来救我!”黑暗中,小雪无助地呼喊。这时,她听到小亚的呼叫声,原来,小亚和她紧挨着,“小亚,我在这儿!”小亚听到呼唤,随即将手伸过来,4只小手紧紧握在一起。 小亚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非常严重,小雪的心情骤然紧张。小雪拉着小亚的手,不停地鼓励她绝不能放弃:“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小亚的心情逐渐缓和过来,她承诺,一定要陪着小雪等到救援。 两小时后,小雪听到外面有些响动,她意识到是救命的人到了。但让小雪最担心的事同时发生了。 “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小亚抓紧小雪的手逐渐松开,声音越来越弱。“天哪,快救救她!”小雪对小亚大声吼着,用左脚用力蹬砖头,但一切都是徒劳。 当救援人员终于将小雪和小亚从废墟中刨出来时,伤情严重的小亚已经去世。 生命的奇迹——被埋压179小时的马元江成功获救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时,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映秀湾发电厂办公楼坍塌。 5月19日早晨8点,在办公楼坍塌现场,救援志愿者发现了被埋压在废墟中的马元江。救援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施救。 但救援难度非常大,由于楼板厚重坚固,普通的救援工具根本不起作用。为了保证马元江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上海公安消防应急救援队员利用风镐、液压钳等先进救援设备,即使是这样,救援工作进展缓慢。但是,所有的救援人员并没有放弃,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尽早救出被困者。 5月19日晚21时,救援行动持续了11个小时左右,救援队员终于能够看到马元江了。此时的马元江,虽已被埋在废墟下七天了,但神志清醒,而且还自主吸食了救险队员送给的营养水。 5月20日凌晨,经过上海公安消防总队应急救援队长达16个小时的连续挖掘抢救,马元江在被埋办公楼废墟中179小时后,终于安全获救,创造了生命奇迹。 目前,马元江恢复良好,已能在病床上做一些翻身等简单活动,还能自己坐起来。主治医生介绍,其身体状况和伤口愈合良好,尤其是精神和心理状态恢复很好。
编辑推荐
《危难真情:汶川地震大救援故事》中记住,历史会记住,记住这场气壮山河的生命大营救,记住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坚强挺立!一场8.0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短短数十秒,数百万生命被推到生死边缘,巴山蜀水,中华大地,迅即展开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