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和平思想研究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作者:杨宏声  页数:300  

内容概要

和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歌颂和平、追求和平、祈愿安住于和平的国土和世界。漫长的历史沉淀、殊异的民族风俗与多元的人类文化赋予“和平”深远悠长的意谓,和平不仅意味着战争的停息、冲突的融合、寰宇的协调,更昭示了内心的安祥、精神的和乐、人际的和睦与人间的祥和。     本书是“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0个章节,主要在道家的基础上对和平思想作了深入地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道家阴阳和平论、道家对“和平”的认知、道家兵学及其和平思想、道家音乐和平思想等。

书籍目录

自序导论  道家和平思想研究的当代视界  一、走向和平学的中国哲学研究  二、确立道家和平思想研究的课题  三、如何展开道家和平思想的研究  四、当代道家思想的多学科研究及其与和平研究相关的问题  五、由汉语“和平”一词释义进而探索道家和平思想的原点  六、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和平”概念  七、道家论“和平”第一章  《易经》的和平思想——探索道家和平思想的渊源  一、道家与“易”:从和平论的观点探讨其相关性  二、“和平”之为《易经》固有思想  三、“易”学之“和平”本体论与方法论  四、“葆合太和”第二章  回到《道德经》——道家和平思想的原始语境与哲学视界  一、先秦道家之学乃城邦之学  二、先秦道家和平思想的原始语境  三、从“邦”与“天下”看道家和平思想的哲学视界第三章  道家阴阳和平论  一、从和平的观点辨析阴阳大义  二、《易经》阴阳和谐之道  三、春秋史官论阴阳之和  四、老庄之阴阳和谐论  五、归之于“阴阳和平”第四章  道家对“和平”的认知  一、“天下有常然”  二、“知和日常”  三、德性和平  四、德乃和平之本之宗  五、和之性与和之理第五章  “用法则平治”:道家的和平法  一、“道法自然”的法理阐释  二、道家的法权问题  三、“用法则平治”  四、“法法”  五、“致德其民,和平以静”  六、“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第六章  道家兵学及其和平思想  一、治国与用兵的原则  二、道家兵学思想的发展  三、城邦时代道家兵学的历史终结第七章  道家音乐和平思想  一、音乐、和平与战争  二、作为“祀”的音乐  三、从“和平”的观点看老、庄的乐论  四、道家音乐和平论  五、道教音乐和谐观念第八章  道家养生思想及其生命和谐观  一、始诸饮食:道家养生之和平观念探源  二、道家和谐养生的人文性  三、道家内心和平思想  四、道家身国同治而致太平的养生思想  五、道教和谐养生思想第九章  道家生态和谐论  一、道的世界:生机盎然的宇宙生态  二、生态环境中境域的优先性  三、“域中有四大”:道家的整体生态观  四、“天地与我并生”:道家之人类生态观  五、围绕道、气、神、经而展开的道教生态和谐思想第十章  和平与道家“内圣外王之道”  一、从“内圣外王之道”看道家的人文精神  二、道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城邦政治背景  三、“内圣外王之道”乃和平之道  四、道与道家和平论的“原点”  五、中国和平思想之意志无力:来自西方汉学与哲学的提示  六、从“邦”与“天下”反思中国和平思想中的冲突问题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易经》的和平思想  ——探索道家和平思想的渊源  道家与“易”的关系问题可以从其与三个文本及相关的历史层面来考虑:(一)道家与《周易》的关系;(二)道家与《周易》之前的上古易学传统的关系;(三)道家与《易传》的关系。若从道家本身的历史演变的观点着眼探讨道家与易的关系,则可看出,道家易学自成体系。大体而言,有老庄之易,有黄老之易,有秦汉新道家之易,有道教之易。道家与易学的历史演进,从人类文明创建的价值取向看,或可归之于《彖传》所揭示的“天下和平”的命题。对道与易关系的探讨,若纳入中国和平思想史研究的视角看,两者“和平”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形成过程中和平观与和平概念的确立与演变的过程。由此人手,我们或许有可能对先秦和平思想进行谱系学的疏理。  一、道家与“易”:从和平论的观点探讨其相关性  “易经”一词汉代经学家始用之,为《周易》和《易传》的合称。今本《易经》被称为“六经”之首,合“经”与“传”,显然已被纳入儒家经学的传统中。《周易》之为“经”,溯源于西周初形成的“易”的体系,而《易经》中所包含的“传”(即《易传》,又称“十翼”)虽然其思想来源甚早,却是春秋孔子创立儒家时期儒与道思想融通的产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道家和平思想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