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作者:杨平 页数:303 字数:340
Tag标签:无
前言
尽管世界上有不同的民族和人种,尽管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种种不同的_文明和文化,但种种不同中又有相同之处,那就是,不管是哪个民族和哪个人种,不管是哪种文化和哪种文明,都离不开艺术。可以说,艺术和人类共存,艺术与文明共生,不管在哪种文明和哪种文化中,艺术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永远与人类形影相随,艺术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艺术作为人之心灵最活跃、体验最丰富的状态下的创造物,反过来又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人类的心灵,丰富着人类的经验。从孔子听乐后三个月不知肉味的故事,到南朝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后龙竟然活了并破壁飞腾的传说,我们无不感受到艺术所具有的神奇魅力。从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展示动物形象的原始壁画,到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妙趣横生的舞蹈纹彩陶盆;从动人心魄的《命运交响曲》,到表现战争之残酷和人类良知的《格尔尼卡》……我们处处感受到艺术与生命和文化血肉相连的关系。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艺术,始终表现和反映着人类自身的感觉、情感和经验世界,始终忠实地记录着人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和人性所达到的深度,始终积淀和深化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艺术的感知常常激发人们深刻的哲学思考,使人不由自主地思考与人的生存有关的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的本质和价值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例如,观看古希腊雕塑《米洛的维纳斯》,我们不仅为其美色倾倒,还会从她那高贵、尊严、祥和的姿态和眼神中窥见人性的光芒。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环境美学”的研究著作,发掘环境美学的历史文化根源,呈现环境美学的跨学科图像,重点分析环境美学的谱系,揭示“家族相似”下的多样性。本书聚焦自然审美鉴赏及其模式,探讨环境审美批评的可能途径,从生存质量、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的角度,探索环境与人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杨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学》与《中国艺术教育》杂志编委。主要学术兴趣为美学、美育学与比较文学。 主要著作有《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和
书籍目录
绪论:环境美学关键词 一 自然 二 环境 三 景观 四 生态 小结第一章 自然美学的历史与观念 一 自然与神学 二 自然与科学 三 自然与文学 四 自然与艺术 五 自然与哲学第二章 环境美学的跨学科视界 一 美学的环境转向 二 跨学科的环境美学 三 环境美学何为 四 环境与日常生活美学第三章 环境美学的谱系 一 赫伯恩:环境美学的缘起 二 伯林特:参与的环境美学 三 瑟帕玛:分析哲学视界中的环境美学 四 卡尔松:环境美学的科学定位 五 建筑美学:斯克鲁顿、拉斯姆森及其他 六 城市环境美学:林奇及其他 七 景观美学:阿普顿、鲍雷萨及其他 八 段义孚:人文地理视界中的环境美学 九 生态美学:从利奥波德到罗尔斯顿 小结第四章 自然的审美鉴赏 一 鉴赏的概念 二 鉴赏的无利害性及其批判 三 恰当的自然审美鉴赏 四 自然鉴赏与艺术鉴赏 五 多元感官与自然鉴赏第五章 自然审美鉴赏的模式 一 对象模式 二 景观模式 三 参与模式 四 激发模式 五 自然环境模式 六 鉴赏相关性第六章 环境的审美批评 一 艺术批评与环境批评 二 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批评 三 景观特征的审美评估第七章 环境与生存质量 一 环境与休闲化生活 二 人与环境的生存论关联 三 环境与美好生活第八章 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 一 自然环境保护:从法律的观点看 二 政府行动:国家公园及其他 三 城市的前世今生:以北京城保护为例第九章 环境教育与审美教育 一 环境教育的目的 二 穿越自然的学习 三 环境教育的节奏 四 环境教育与审美福利 五 全球环境教育与国家策略 六 环境教育案例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我来自西南的一个小山村,老家原来隶属于四川,现在归属重庆。每每有人问我何处人也,我的回答总是“四川人”,因为我始终觉得“四川人”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从地域文化上看,四川与重庆都属于古老的巴蜀文化,人只有在文化和空间建构的坐标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少小离家,老大也很少回了。我一直在北方求学与工作,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到差异巨大的文化与环境。在乡村与城市、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中,环境差异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与此同时,环境美学研究似乎与自己从前的研究有些差别,以往强调从书中的问题开始,现在是要从现实问题出发,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这种途径当然不是制度的,而是学术的。最初,我担心过于强烈的现实动机会影响环境美学的学理阐释。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其实,环境美学问题萦绕心迹已经数年,1998年,我刚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时,在院图书馆借阅到阿诺德·伯林特的英文专著《环境美学》,那时才知道“环境美学”这一说法。我当时关注西方美学东渐与20世纪中国美学,并没有特别关注“环境美学”。后来,在中国学界,“生态美学”呈燎原之势,研究者甚众,“生态美学”成为美学的“前沿问题”。有时,“生态美学”类似纯粹哲学,有时,“生态美学”类似环境伦理学,凡此种种,令人困惑不已。从概念史的角度看,“生态美学”与“生态美”等概念也晦涩不清。
编辑推荐
“艺术同自然一样,都是人类本来意义上的家园……艺术绝对不是常人认为的玩物,而是和谐之源,从中流出的,是涌动不息的生命之泉,只要接触艺术和欣赏艺术,这富有生命活力的甘泉便会滋润干渴的嘴唇,使心田之苗茁壮成长。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和发展完美的人。如果一个社会由这样的人组成,整个社会也就成为和谐的社会。……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艺术离异,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会变成文化的沙漠。”“对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捷径,就是艺术教育。”“当今方兴未艾的综合艺术教育或生态式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各门艺术之间的对话、交叉和贯通,还注重艺术精神向其他学科的渗透。……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我国是最有优势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教育传统,完善和发展综合艺术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正是开发这一套《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的宗旨。”本册为《艺术教育前沿论丛》之《环境美学的谱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