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同心 作者:孔祥旭 页数:316 字数:29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决定现代日本成长轨迹的“先天基因”——风土细节和世间规则的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精辟解读,不仅真实质感地呈现了日本人的文化品格和行为习惯,更揭示了日本人细腻、暧昧、不畏死等表象下顺从而固执,孤立又短视的真实性格。 作者从全新的视角,风土细节与世间人情,对日本的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等进行了全面剖析,深刻地指出日本之所以成为日本,正是其独特的以高度同化为目的的欺辱制度与文化,日本列岛与大陆的地缘关系为这种制度与文化提供了充分的营养和精巧的生长空间。 作者曾在日本长期生活,对日本有切身感受,因此本书未受二战以来世人对日本的某些成见的影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有日本流利细节与第一手资料的特色,但又不受其限制,将它们与中国及至其他民族的特点进行了“白描”式的对比分析,所以本书读来亲切质感,新鲜清澈。 历史上,日本与中国师生关系颠倒往复,近代以来的事件更为这种师生关系加入了更多复杂的情怀。如何看待日本,理解日本,成了国人经久不解的困惑。这种困惑很大程度上出自于青出于蓝的感情纠葛,如何抛却它,使国人在新世纪里以崛起大国客观平等的眼光看待日本,本书提供了一个参考。
作者简介
孔祥旭,男,45岁,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1987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2004年日本鸟取大学博士(农林经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教员,日本岛根大学外国人研究者,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员。
著有《海外商战传奇》,参与编译了《简明帕氏新经
书籍目录
导言 一团矛盾的常识第一章 日本的文化品格 一 列岛风土与日本文化成长 1.日本的风土论 2.列岛的风土 3.日本的风土造就了怎样的“人情”? 二 外部环境与日本文化成长 1.中日间的“适度距离” 2.文明边缘地区的文化成长 3.“大势顺应”的文化性格 4.善于兼容的哲学传统 三 细说日本人 1.日本人的血统 2.各地方日本人的性格差异 3.东日本和西日本第二章 日本人的行为与规则 一 似是而非的所谓常识 1.“和”是日本人的国民性吗? 2.“耻感文化”的说法成立吗? 二 生活在“圈”里的日本人 1.人就是城 2.世间 三 欺辱文化及世间规则 1.“村八分”——共同体的基本机制 2.嫉妒与欺辱 3.自治与惩罚机制 4.世间的规则 四 几个欺辱文化的显例 1.不用重典的治安模范社会 2.神风特攻队与“受辱者之勇” 3.代代传承的欺辱文化 4.“大同”社会第三章 日本的政治文化 一 共同体之间的规则 1.无法形成中央集权的原因 2.小国内部的排序原理 3.权力与监督 二 “大道理”和“实际做事”分离的体制 1.表面说的和心里想的不同 2.“名”与“实”分离第四章 日本人的心魂 一 日本的宗教 1.日常的宗教心 2.基督教无法在现代日本普及 5.八百万神的国 4.战后日本的新兴宗教 二 日本人的魂 1.魂居何处? 2.日式狂欢节 3.神道的审美伦理 4.死去先人的“用处” 三 武士道精神 1.中国武士与日本武士 2.樱花与武士 3.武士不畏死的真相 4.武士道的战术观 5.武士道的职业观 四 日本人的情调 1.世间的情调 2.知伤感之心 3.哭泣与悲剧 4.女性化的情调 5.寻死的美学 6.余味第五章 日本人的生活艺术 一 日本生活文化的渊源 1.去中国化与去西方化 2.“缩小”还是“放大”? 3.禅宗与日本文化 4.禅宗在日本“结果” 二 从有限到无限的智慧 1.小的就是美的 2.把空间变大的艺术 3.日本庭园:在狭小中创造大世界 三 日常生活的艺术化 1.戴着面具的日本人 2.茶道里的中国和日本文化 3. 一出典型的茶戏 4.“一期一会”的精神状态 5.嚼菜根的智慧第六章 日本的技术是怎样炼成的 一 日本的引进传统 1.日本人的“开眼” 2.日本人获取技术的方法与特点 5.日本人是如何看待“思想”的? 二 日本人的技术传统 1.日本技术的象征:折扇与日本刀 2.“不变”与“流行” 3.一所悬命 4.超过老师的办法, 三 匠人们的工业技术 1.天生的产业工人 2.日本人的技术路线 3.日本人的技术特长:组合与细部 4.匠人的局限第七章 日本政治的现代化 一 日本如何缔造近代民族国家 1.后发资本主义国家的主题 2.“l2岁少年”的政治气质 3.如何利用神话增强民族凝聚力 4.以派阀为核心的政治体制 5.把国家当做工厂来治理 二 战后日本的另类民主政治 1.合纵连横的政党体制 2.轮流坐庄的日式民主 3.出身与出世 4.政治家、官僚、地方的铁三角关系 三 廪议制与共同体的决策方式第八章 日本崛起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被人忽视的地缘政治因素 1 中国是日本成功的反面教材 2.地缘政治因素在日本发展中的作用 二 日本近代化达成的地缘政治因素 1 亚洲近代化过程的地理特点 2.适度刺激下的明治维新 3.利用国际矛盾对外扩张 4.站队与发展 5.地缘政治因素与近代化 三 日本战后发展的地缘政治因素 1.改变日本命运的“中国因素” 2.冷战的最大受益者 2.日本人眼里的美国 4.难以平等相处的日本第九章 日本经验:政府主导工业化 一 日本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作用 二 日本经济与政府主导 三 日本经验:由政府安排的工业化比赛 1.贸易战争的参谋本部通产省 2.直接安排比赛 3.直接指导训练 4.后发国家的成功战略第十章 日本经济与日本企业 一 日本经济的非西方特色 二 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 1.企业是城 2.从“村八分”到“职场八分” 5.不成功的美国化改造 4.独特的共同体经营体制 5.企业集团是“藩” 三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第十一章 日本人认识社会的方法——以经济研究方法为例 一 西方经济学在日本的作用 1.没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经济大国 2.日本人如何看待西方经济学? 二 日本人的经济方法论 1.超实用的经济观 2.“禅宗流”的经济方法 三 日本实态分析方法的展开及特点 1.调查研究的“政治经济学” 2.“以一粒沙子看世界”结束语:多余的话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一 列岛风土与日本文化成长1.日本的风土论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和自然密切亲近,到了近代,这种与自然的亲近关系发展成一种意识形态。1894年出版的志贺重昂(1863-1927)著《日本风景论》就是其中的代表。日本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参见桑原武夫编《日本的名著》):这本书代表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在西方压力下的日本国民精神的统一。这本书通过表现日本自然风景之美,引申出日本民族的优越性,并以此来唤起民族弘扬日本固有之美和保卫传统的义务感。此后,从哲学家和辻哲郎(1889-1960)倡导的“风土学派”开始,日本人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民族性格及行为方式的考量,大都倾向于从“风土”的角度来把握。按照铃木秀夫在《风土的构造》一书中的解释,风土论不是指涵义宽泛的气候学,而主要是考察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主要观点认为,征服自然也好,顺应自然也罢,在改变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在塑造着人类。风土论从自然条件人手,更多地却是着眼于“人情”。在日本,包括“文化风土”、“历史风土”、“宗教风土”、“政治风土”、“组织风土”、“经营风土”等各类风土论很是盛行。比如,论及历史,就有日本人认为,清朝的统治时间之所以比元朝长,是因为汉族养猪而满族也养猪。林语堂关于中国的皇帝只能由吃馒头的北方人做而不能由吃大米的南方人来当的说法,在某些日本文人中一定会引起共鸣。有趣的是,许多在日本的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性格中凶残的一面是由于吃生鱼片和吃生肉。对此,我倒一直没有听到过哪个日本“风土”大师有类似的解释。“风土论”的思维方式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自然本身就具有绝对的超自然力,一切都服从“自然”,人间社会的性质最终只能遵循自然的特点并得到解释。在《圣经•创世记》中,自然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的人管理自然界,万物的主宰是上帝。而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人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可是,在日本人的观念里,既没有像西方宗教里超自然的神的正义,也没有中国古代思想中“天”这样的普适原则,一切都表现为无原则的顺应——顺应自然,顺应上级,顺应大势。这一特性曾为战后的美国占领军省去了不少麻烦:曾在战争中高喊“一亿玉碎”的日本武士,在美军占领日本后,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成为“一亿顺民”。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的一个奇观。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日本人常说:西方要征服自然,中国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日本则主张人顺从自然。这当中,西方和日本是处在两个极端;而中国则位于中间,讲究“中庸”。那么,是什么样的风土使日本人有了这样的风土观念?或者说,是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使日本人有着这样的自然观?2.列岛的风土刚到日本时,一个浙江来的前辈对我说,日本人的心就像日本的地形——狭窄!他边说边用手在空中画了一道曲里拐弯的弧线。我一时弄不明白,但觉得有意思。后来,我也常对着地图揣摩日本人的心。日本列岛,自东北至西南狭长分布,岛屿分散,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屿构成。按照“地形决定论”的解释,日本人的心理应该是狭长而曲折的——也就是说不率直。这与日本人的性格似乎非常吻合。人们常说日本人有岛国固有的偏见意识:凡事“日本第一”,心胸之狭窄也举世无双。但是,此话也不可完全当真。英国也是岛国,却少有岛国意识;而夜郎也自大,却并不是岛国。所以,日本人的岛国意识应该从它内部的风土构造和日本近现代化的特殊性上寻找原因。让我们先比较一下日本与中国以及地中海周边国家的不同:中国多高山,也多大河,古代的中国是“孤立的大陆”,它四周被高山、草原、戈壁、大海环抱,由中原向外延伸,资源财富分布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所以,如果没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中国人很少主动对外扩张,而是专心治理内部,即圣人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地中海世界则完全不同。地中海像一个大的内湖连接着周围地区,海上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到了古罗马时期,陆地交通也异常发达。这样,就使地中海成为商品经济的中心、各种军事暴力的汇集地和向外扩张的爆发地,也就是说,地中海是各种力量冲突的舞台。无论是从古希腊、古罗马还是从西亚草原和北非的诸文明看,孕育的都是扩张性文明,是一个战士的世界。这种地缘关系注定了地中海文明的历史宿命。在这个舞台上,无休止地与异邦人进行战斗既是希腊罗马文明成立的条件,也是基督教成立的条件,当然,也是伊斯兰文明成立的原动力。所以,地中海世界培的是战士——征服大自然的战士、征服世界的帝国;甚至连他们的各路神明也多是战神,但就是没有一个像佛陀那样整天坐在树下冥想的。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造山带,地壳变动剧烈,火山众多,地震频繁;其大部分地区介于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属于温带气候,具有东亚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征。具体来说,日本气候的差异很大,从南至北跨越了亚热带、温带与亚寒带。但大体上说,它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量大,既多雨,又多雪。日本列岛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相比之下,北京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600毫米,南京为1000毫米左右,即使西欧国家的年平均降水量也不过1000毫米左右。从日本列岛的降水量分布看,夏季雨量在太平洋一侧比较集中,6、7月份是梅雨季节,8月以后的台风常常带来暴雨;在冬季,降雪量也很大,特别是日本海一侧,是世界上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日本列岛这一独特的地理特性,使其在获得丰富的水热资源的同时,也饱受频频发生的台风之苦。日本自然,有时像慈母一般无私地给予人恩惠,有时又像性情暴虐的父亲反复无常,使人充满敬畏之心。我在日本时曾遇上一次6级地震,地动山摇之际的那种无力感和无助感,使我把发达的科学技术早忘得一干二净了,更不会有“人定胜天”的想法,惊吓之后还真有点阿弥陀佛的庆幸,不由得增加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许多日本人用日本气候的多变性来解释日本人性格的多重性。也就是,与绵绵细雨和肆虐的风暴相对应,日本人同时具有思考的与行动的、保守的与革新的、顺应的与冲击性的性格。尽管这种解释有些牵强,但从变化无常的天气看,来去不定的暴风雨确实需要人们凡事多一个心眼。日本多山,山地、山麓丘陵、火山合计占国土面积的75%。日本列岛缺少大的准平原与构造平原,大部分为冲积平原,而且被山地阻隔,因此比较狭小、分散,平原和山地结合紧密。一般说来,流人海湾的河流在山谷出口处形成冲积扇,而在人海处形成三角洲,中间又形成河岸阶地和天然堤地带。而且日本山地由于离海较近,河流短促,所以平原地带都很接近。此外,充沛的降水量也促进了植物生长。许多日本人常把绿色植被看成解释日本文化的风土要素,称日本文化是森林文化。实际上,如果把日本文化看成森林文化,就应该加上“岛国”两字,叫岛国森林文化。因为日本的森林与西欧大陆的森林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众所周知,西欧大陆高大的黑森林培育了日耳曼民族的“自由人”精神,而这正是日本所没有的。日本的河流也有着与大陆河流完全不同的性质。日本没有中国那样的大河,日本的河流一般从山地流出,中间经过很短距离便注入海中,所以,流域面积小,河床坡度大,水势湍急。曾经有荷兰的水利专家这样形容日本的河流:“这哪里是河流,简直就是瀑布!”这种瀑布一样的河流形成了日本自然风土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不会由于流域太长造成大规模洪水,并且便于水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河床坡度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特别是在雨季里,常常造成严重的局部性水灾。这样,在日本列岛上,适合人生活的定居地有如分散在山峦与河流之间的“岛屿”,并且顺着各条河流的主流与支流星罗棋布地排列开来。人们在这些“岛屿中的岛屿”上生产、生活,组成社会,形成了171本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上,人们尽可能充分细致地利用每一块山地和平地来生产稻米,创造出非常精细的稻作文化。在稻米生产中,由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就不能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特别是在生产用水的利用上,难以维系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了水利设施的共同管理方式,并且由这种共同耕作的生产方式形成村落组织。大凡治水的民族都有一个常识,就是对水要进行疏导,要顺应自然,而不会有西方文明那样的“征服自然”的想法。在日本,“筑堤”是古代日本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即使到现在,日本大学的农学专业中仍然有农业工程这么个科目。水成为连接各家各户的“血液”,共同治水的需要孕育了特殊的人间组织。这种组织形式通常被称为共同体。在日本学术界,这种共同体形式常被看作是日本一切组织形式的原形,并且是解释日本社会经济构造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古代,日本列岛内部既没有牵动全国的治水事业,也没有条件形成像大陆国家那样贯通全国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与水路网。就是说,在地理构造上日本很难形成统一列岛的自然力量,即日本没有中央集权的自然基础。但在局部地区,整治河流、兴修水利、建设灌溉系统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在每一个局部地区形成了相互依赖的自然力量,形成了地域共同体的基础。所以,与东方大河文化形成的“大共同体”——中央集权社会相比,日本湍急的小河孕育了封建制的“小共同体”——分权体制。这一点是理解日本社会构造的最重要的风土要素。日本自然的特点也影响了日本人的审美趣味,使其更多地集中在纤细可人的东西上。比如,在日本古代和歌集《万叶集》中,所歌咏的山,多是低矮但幽美的。此外,日本人喜欢浅而清的小川小河,尤其是涓涓的小溪,最能表达日本文人的审美趣味。日本人的话语里常使用“心”这个字,字形虽然来自汉语,但也有日本文化的特殊成分。“心”不仅包含通常说的意识、精神等无形的东西,也带有一种灵性的意味。日本的国家电视台NHK有个节目叫《心的时代》,谈的主要就是宗教、自然与人造物的灵性问题。日本古来有崇拜自然灵性的传统,而且至今影响仍然很大。甚至连日本早期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河上肇(1879-1946)在他的那本名著《贫乏物语》一书中,也不是完全采用马克思关于物质意识的二分法,而是把人分为肉体、知能、灵魂三个部分。可见,“灵性”意识在日本文化中有多么根深蒂固。灵性生于自然,感动于自然。当置身于细雨朦胧的山城小镇,看着山间升起的缕缕青烟、路边花草之间跳动的水珠、青石砖上分布的不规则的新绿时,我感到世界充满灵性。如今,人们常把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但这不过是国家神话的需要;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因为统一的民族国家需要有象征性的中心,最初只是幕府大将军权力象征的富士山才与象征性的权力中心天皇一道,成为了民族国家的象征。事实上,直到1707年最后一次火山爆发之前,富士山都是一座活火山,有“火神”之称。如果说《万叶集》里的山山水水是充满趣味和灵性的,那么富士山则意味着一种集团性的危机意识。美国人罗伯特·C·克里斯托弗在《日本精神》一书中说:“不管其缘由到底是什么,日本人总感到自己易受袭击的恐惧心理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到了近代,这种意识从对火神富士山的崇拜里,也可见一斑。3.日本的风土造就了怎样的“人情”?关于日本风土的几个代表性的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日本文化起源于稻作文化,并且最初是无畜农业,日本既没有游牧文化,日本人也没有驯化过任何野生动物。在日本的神话和传说里出现的动物多是狸猫、兔子、乌龟、野鸡、乌鸦、鸢一类。古代日本人的蛋白质补充主要来自“山海之珍味”,日本的家畜如狗、猫、马、牛、猪、鸡等都是外来品种。这说明了什么?按照一些日本人的解释,没有驯化动物的经验说明了日本从来就没有把人当作动物来对待的“发想”,所以日本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奴隶社会,历史上的日本人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就是说,只有地中海世界和其他游牧文明才有把人当作会说话的牲口的想法,才有为了掠夺奴隶而发动战争的历史。而在日本的民族性中,原本没有奴役人的因素,特别是奴役外民族的经验。这种解释还认为,这一区别也体现在家庭教育上——日本人对子女也远比西方人更溺爱。木村尚三郎在《来自欧洲的发想》一书里说:“如果说欧洲的小孩是小狗,那么日本的小孩就是水稻白菜。”或者说,西方人更像动物,日本人更像植物。与西方民族相比,日本人缺乏管理其他民族的经验。说白了,这就好比种地的农夫要去驯兽,很难拿捏好“胡萝卜”和“大棒”之间的分寸。第二个观点则认为,虽然日本台风地震很多,但都是临时性的灾害,长期性的灾害如洪水、连年旱灾却没有,因此,日本人遇到紧急的危险情况时缺乏长远考虑的思想,只会临时应对。并且这些事往往依靠日常经验便可以处理,所以日本人的行为是依照惯性行事。也就是说,日本人虽然战术处理不错,但不擅长长期性的战略思考。这种观点常常出现在日本人检讨二战的败因或者是对现行政策的批评中。当然,从日本大量的集体自杀式行动中,确实可以看到日本人不顾后果的暴脾气。第三个观点则认为,日本人有一种和谐的自然观。与西方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观念相比,日本列岛丰富的资源使日本人产生了把大自然当作赋予自己无穷宝藏的伟大母亲的观念,日本人对自然充满敬畏、充满关爱。在日本人的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关于赞美大自然的文字,日本人对于一草一木、花鸟鱼虫、四季变化的描写之细致很少有人能比。而且,即使从环保标准来看,日本人的环保意识、森林覆盖率以及垃圾处理,在发达国家中也是很出色的。
编辑推荐
《樱花与武士》由同心出版社出版。现代日本是怎样炼成的,新世纪国人思考日本的全新坐标。继戴季陶、周作人之后,历经九年的深入实地考察,一个农林经济学博士,再次为我们还原日本的真像。日本,无非是这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