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9-11出版) 作者:浙江省博物馆 编 页数:20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发挥藏品的作用,本馆除了在省内举办各种陈列、展览外,还曾在全国各地和德国、日本、新加坡、法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展出具有浙江特色的文物艺术品,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兴趣。与此同时,各种反映本馆藏品的专著和图录亦陆续出版,对繁荣文化事业、推动学术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陈列展览不仅内容有限,而且难以与人朝夕相伴,既往的出版物又未能全面、系统展示本馆藏品的基本面貌,所以,在信息化的新世纪,我们以图书为载体,将本馆收藏的具有代表性的藏品编辑成《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大系》十二种出版发行,以冀使更多的人了解浙江的历史与文化,准确地掌握本馆藏品的基本信息,促进展览交流、学术研究、艺术鉴赏,为文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书籍目录
序 综述 战国 秦汉六朝 唐宋元明 清 近现代 图版目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春秋战国时代的印章大都是用金、铜等金属铸造而成。印章的加盖方法有两种,一是封泥,加盖在所封物如简牍的青紫泥团上以示封缄。二是烙印,用烙印的方法在已有的物件上做出标记,以说明产品制造者所属管理机构或工匠的姓名。陶器上的印章即是在陶器烧制之前加盖在胎体上的;青铜制品上的印章则是加盖在浇铸青铜制品的陶范上的。又有一种火烙印用于在漆器、木材和马匹上做标记,例如“日庚都萃车马”铜印就是在马身上做记号用的烙印。 虽然这一阶段的印章功能在于实用,但以审美的视角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旱现出的是一种自由烂漫、各呈其美的风格形态。春秋战国古玺因其时代、地域(国别)的不同,产生了丰富多样的文字形体和印式形制,并且在方寸之内经营奇妙而合理的章法布局,形成了特有的远古风韵。比如齐国官印多为方形,印面上方或有凸形为其特征,具浑厚、质朴的美感;晋国官印较小但厚重,正方形,多阳文,铸工精细;燕国玺印方形为主,偶有长条形印;楚国玺印多阴文,有界格和边栏,制作工艺精巧,有楚人特有的自由浪漫情调;秦国玺印则方正严整,体现出规范一统的气质。这一时期的印章形制较小,以鼻形钮最多,便于随身佩带。政治家苏秦就有号称佩六图相印的史实,或正说明当时的大夫士子们是以佩带多少玺印来显示自己才干与实力的。 (三)秦汉印章——统一印制与礼乐精神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便成为秦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形态的核心语汇。这一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官职制度,相应建立了玺印的等级制度,确立了秦代制作玺印的标准书体——摹印篆,第一次明确了印章的专用书体。同时印材质地及形状、大小、钮式以及称谓都有明确规定,并以此来区分官吏的地位等级。比如只有天子之印才能称“玺”,独用玉质材料,螭虎钮。官员用“印”,依官阶不同用金、银、铜等材质,大小与钮式也有差异。 汉代玺印制度就更加详细了,诸如名称、质料、钮制、绶色代表着哪一身份等级,都有严格的制度条文。根据《汉官仪》记载,汉官印制度大致有四大类别:皇帝、皇后及诸侯王称“玺”,皇帝用玉玺螭虎钮,皇后用金玺螭虎钮,诸侯王用金玺橐驼钮;列侯称“印”,用金印龟钮;丞相、太尉、二公、前后左右将军及御史、二干石者称“章”,丞相、太尉、三公、前后左右将军用金章龟钮,御史、二千石者用银章龟钮;千石以下者称“印”,用铜印鼻钮。汉朝这一整套印章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一直沿用。
编辑推荐
《方寸乾坤》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