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作者:李温 等 著 页数:237
前言
《新农村建设文库·农民科学素质教育丛书》的出版发行.是一件益农惠农的好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一切工作要以农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甘肃的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近70%,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始终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奋斗,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平衡.绝对贫困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74.8%下降到7.2%,这对长期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贫困面很大的甘肃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成就。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特别是农民对新的农业技术还缺乏了解,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内容概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一切工作要以农民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甘肃的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近70%,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始终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全省人民的不懈奋斗,目前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平衡.绝对贫困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的74.8%下降到7.2%,这对长期不能解决温饱问题、贫困面很大的甘肃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成就。但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特别是农民对新的农业技术还缺乏了解,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书籍目录
上篇 牧草栽培技术一、甘肃省各地适宜的主要栽培草种(一)甘肃省地貌气候特点(二)因地制宜适地适草二、主要牧草栽培技术(一)主要豆科牧草栽培技术(二)主要禾本科牧草栽培技术(三)其他科牧草栽培技术(四)混播牧草栽培技术三、草产品质量标准(一)草产品质量标准(二)农户购买草产品注意事项下篇 秸秆资源变废为宝综合利用技术一、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一)资源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二)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加大了对饲料的需求、民用品原料的需求矛盾(三)走生态农业之路,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秸秆、秸秆饲料加工技术(一)农作物秸秆的营养特性(二)秸秆饲料加工目的(三)秸秆饲料加工方法三、食用菌及菌糠饲料制作技术(一)食用菌的制作(二)菌糠饲料的制作使用技术四、秸秆作沼气的原料(一)概述(二)养殖户沼气池布局(三)农村户用沼气池施工技术要点(四)投料及启动(五)沼气的综合利用五、民用品工艺品制作技术(一)玉米皮草编技术(二)麦秆编织技术(三)香味化学糨糊生产技术(四)稻草编织技术(五)麦草板生产技术后记
章节摘录
沙打旺茎秆外皮柔软耐拉,可剥皮拧绳、织袋。沙打旺种子能榨油,可饲用。 5.草木樨 草木樨属植物系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原产欧亚温带地区,美洲、非洲、大洋洲早已引种栽培。 草木樨最早被用做药用与香料。美国1930年开始重视,现已成为美国北部及加拿大的重要牧草。我国1922年开始栽培,在华北、西北、东北、黄河和长江流域均有种植。以甘肃、陕西、山西栽培最多。甘肃省常见栽培的有两种,即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 (1)白花草木樨 ①概述。白花草木樨别名马苜蓿、马钱子、洋苜蓿、白甜车轴草、白香草木樨。我国于1922年在山东进行观察实验.1942年叶培忠教授首先在甘肃省天水水保站引种实验.1944年在天水开始繁殖推广。主要是白花草木樨和黄花草木樨两种,1945年纳入草田轮作。解放后50年代初,甘肃省农林厅把白花草木樨作为推广项目,很快推广到全省各地乃至西北、华北、东北和南方的一些省区。80年代在甘肃省委种草种树方针指引下,在1986年草木樨的种植面积达到高峰183.1万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